首页 > 专家说

二氧化碳排放多了会怎么样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2:21:20
热度:

二氧化碳排放多了会怎么样【专家解说】: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

【专家解说】: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科学家们认定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世界气象组织认为,自18世纪末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了35.4%,这主要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有关。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重大不利影响。日前欧盟为第二期二氧化碳交易计划设定了新的排放标准,这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重要步骤之一。欧盟委员会本计划将最高排放标准定为120g/km。如超出此标准即为过量排放。

2.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危害

2.1.对海洋的危害

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逐渐令全球海洋变酸。美国科学家估计,到了本世纪末,过酸的海水会导致珊瑚灭绝、浮游生物减少,甚至令海洋食物链崩溃。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周三发表报告,指二氧化碳的排放将严重影响海洋化学成分,威胁珊瑚及海洋生物,珊瑚恐在本世纪末绝种。

科学家解释,珊瑚及贝壳类生物需吸收碳酸钙组成外壳或骨胳,当二氧化碳溶于海水,就会形成碳酸,影响珊瑚及浮游生物组成身体部分。

  哥伦比亚大学仿真2050年的温室效应对水族箱内海洋生物的影响,发现珊瑚的生长拖慢一半。按此推断,珊瑚将会在本世纪末绝种。

  浮游生物减少更可能破坏海洋食物链,令鲸鱼、三文鱼及鲭鱼等面临威胁。科学家及政界均形容海洋变酸是当前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众议员因斯莱说﹕这绝对是计时炸弹,随时影响科学界,甚至公众政策制定。

  目前发电厂、汽车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三分一由海洋吸收。科学家过去普遍认为,海洋有助缓和温室效应,但这却令海洋酸性增加。

  科学家以pH度衡量酸碱度,pH度愈低,代表酸性愈高。迈阿密大学的海洋生物教授兰登指出,海洋的pH度通常介乎1000至1800个单位,但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洋pH度已下降了0.1个单位,令海洋酸性升至数百万年的最高水平。到下一世纪,海洋pH度将再下跌0.3个单位,令海洋生物面临重大威胁。

2.2对气候的危害

温室效应”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媒体的报道中可以说是谈之色变,其实温室效应自“古”就有,它是由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吸收的热量多于散失的而造成的。它使地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气温,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而,“温室效应”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恶魔”。只不过由于近年来人口激增、人类活动频繁,矿物燃料用量的猛增,再加上森林植被破坏,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各种气体微粒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温室效应加剧,导致了全球性气候变暖,才引起了人们对它的重视。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在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

   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地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大气是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它由氮、氧、氩等多种气体组成,当太阳透过空气时太阳辐射能受到它们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了目前这种平衡状态的地球气候系统,人类也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的种种活动引起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变化,打破了这种平衡的状态。例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臭氧,这些气体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从地面射出的长波辐射则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地表辐射的热量留在了大气层内,起到类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温度,通常称为“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根据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将使全球 地面平均温度增加2-3℃,极地海冰融化,全球海面大幅上升,降水过程也将增加,而且分布并不均匀,随之而来的全球生态系统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2 . 3.人体的危害

美国一项长期环境跟踪调查发现,生活在风景区与污染区的居民其体内血液有毒物质含量相差无几,因为人每天约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甚至要大于室外。这引起了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

在新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乡村约为0.03%,城市约为0.04%。而实验研究证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达0.07%时,有少数对气体敏感的人就感觉有不良气味和不适感觉;达0.1%时,空气中氨类化合物明显增加,人们普遍有不适感觉;达3%时,肺的呼吸量虽正常,但呼吸深度增加;达4%时,头痛、耳鸣、脉搏滞缓、血压上升;达8~10%时,呼吸明显困难,意识陷入不清,以致呼吸停止;达30%时,致死。

   虽然较高的室内二氧化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多的是把其作为空气污染“指示剂”看待的:在室内人数一定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反映室内通风情况,从而可以粗略估计室内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例如,在学校里空气的污浊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感冒等流行疾病就容易传播。人们一般要求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在0.07%以下,据最新颁布的国家标GB/T17226—1998《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要求》[5]规定,“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15%”。我们知道,一个16~19岁的少年男子每天约需2800千卡的能量,即其在每天需要24mol,0.768kg氧气的同时,排出24mol,1.056kg二氧化碳。如果是在一个没有气体交换的封闭体系中,则其一小时所需的空气量为1mol÷0.15%*22.4L/mol=15m3。假如有一个容纳50名学生的教室(长9m,宽6m,高4m),则其每小时需置换的空气不应低于4次。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居室、学校教室、写字楼办公室、百货商场等公众较为集中地方二氧化碳的污染,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旺盛期,个人抵抗力较成年人差,因而学校更要注意保持教室通风,要求学生常做室外活动,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在人体内,二氧化碳还起着调节呼吸的作用。与一般人的想法相反,正常情况下,氧对呼吸运动影响不大,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对呼吸的调节起着特别明显的作用。因为,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很敏感,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稍高时,呼吸即加深加快,通气量增加;稍低时则变浅变慢,通气量减少。当然,若血液中二氧化碳太多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就会产生毒性作用。  

3.二氧化碳的治理方案                                                        

实行一项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在可能的危险水平以下的计划,其所需要的费用还不及2050年全世界生产总值的1%,这不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完全可以承受的。然而,若不在开采、转化、运输和使用能源时采取同步的治理措施,世界将在下一世纪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目前,全世界的原始能源消耗大约为每年140000亿瓦特,并且还在增长。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消耗2.2千瓦(KW),也就造成了250亿吨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然而,美国的居民每人每年消耗11千瓦,其中85%都来自于燃烧化石燃料,这是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综合技术和基础能源最终决定了地球对人类的承载能力,”地球研究所可持续能源中心的 Lackner说。“如果其他国家的人也象美国人这样消耗二氧化碳,那么全球的二氧化碳消耗和释放将是目前的六倍。这样,到本世纪末或者还未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原油供应将消耗殆尽,而且也将对全世界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6]  

考虑到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尤其是印度和中国,这个假设不是很牵强的。在2002年,《京都协定书》[7]附录II规定: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承担41%的责任。到了2025年发展中国家承担的责任可能就要增长到60%,到本世纪末就可能是80%。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约是380ppm,比工业化前的水平增加了35%还多,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以目前这种增长速率,在本世纪末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50ppm,那系统造成巨大的灾难。                                                     

Lackner和Sachs发现:利用先进的碳捕集和碳埋存技术,完全可以既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又不会对地球气候造成威胁。他们认为这是制定未来任何一个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综合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以及大气动力学数据,他们发现:利用碳捕集和碳埋存系统,仅花费2050年世界生产总值的0.1%-0.3%就可以阻止二氧化碳水平到2050年增长到500ppm。此外,他们还研究了其他一些大规模的解决办法,包括太阳能、清洁煤技术以及核能,而且也发现混合发动机作为另外一种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综合起来看,一个控制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项目总体的费用还不到2050年全世界总产值的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