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力比多能量是什么意思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1:07:49
热度:

力比多能量是什么意思【专家解说】:揭开原初生命力谜底:透视“利比多”在诸多本能假设中,弗洛伊德较认同爱恋本能和破坏本能。爱恋本能所能达到的总的能量,便称之为利比多。对于利比多我们常

【专家解说】:揭开原初生命力谜底:透视“利比多” 在诸多本能假设中,弗洛伊德较认同爱恋本能和破坏本能。 爱恋本能所能达到的总的能量,便称之为利比多。对于利比多我们常人只是将它当作了性的代名词,其实,弗洛伊德赋予了利比多更宽广的含义。“现实告诉我们,文明是不满足于我们现在赋予集体的那些关系的。 它的目标还在于把集体的成员用一种利比多的方法联系在一起,并且运用各种手段达到此目的。 它赞成可以在集体成员间建立强烈的一致感的一切途径; 它在最大程度上唤起了目标被抑制的利比多以便借助友谊关系加强集体纽带。” “文明是为厄洛斯神服务的一个过程, 它的目的是把人类单个的人, 然后是家庭、 种族、 民族和国家结合在一个大的统一体中, 即人类的统一体中,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事情会是这样, 厄洛斯的工作就是如此,人类的这些部分是通过利比多互相联结起来的。”从这两处引文中,我们似乎很难看出性的影子了,或许我们用“亲和力”、“凝聚力”“爱”等含义来理解这个利比多也不会有多大错。性,最根本的含义也应是一种相互共存的渴望,如果弗洛伊德本人只是将利比多的外延等同与性的外延,只怕会招来更大的非议。在这里,我们也似乎看到了弗洛伊德理论与存在哲学或东方哲学的共通点。 我们人除了爱恋本能外,还有个不让人喜欢的破坏本能。对于这破坏本能,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纲要》没有做多少介绍,在《文明与缺憾》中点到多处。“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中可以觉察到这一进攻倾向的存在,而且正确地设想它也存在于其他人身上。这一倾向的存在是扰乱我们和邻居关系的一个因素, 并且迫使文明耗费了如此之高的能量的代价,由于人类的这一原始的互相敌视的缘故,文明社会永远存在着崩溃的危险。”这破坏本能与财产分歧有些关系但不是根本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进攻性并不是由财产创造的。”产生破坏的最初原因是性权利,“即使我们废除了物质财富的私人所有权, 仍然存在着性关系领域的特权, 这一特权必定会成为在其他方面完全平等的人们中间的极度的不悦和最强烈的敌意的根源”。“如果我们允许性生活完全自由,并且进而废除家庭这一文明的生殖细胞,以此来消除这种特权因素的话,我们确实不能够预知文明发展可能会走怎样的路;但是我们可以预期一件事,这就是人类天性中的这一不可毁灭的方面将会仍然跟随着它发展。”因为“要人们放弃进攻倾向的满足是不容易的。”我不知道如何理解人身上的破坏欲望的存在,可能还有有别于弗洛伊德的解释。不过我还是感觉《文明与缺憾》这小册子反映出了弗洛伊德明锐的哲学洞察力,值得一读。弗洛伊德也是在爱恋本能和破坏本能的基础上谈到文明这个主题的。 弗罗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无不蒙上性欲的色彩,在性欲后面藏着一种名为“利比多”(libido)的潜能,它驱使人追求快乐原则,释放本能。他把利比多看做是性欲的原始动力,无论是生的本能还是死的本能,它们的能量或势力都来自利比多。其能量极大,暗中推动着人类的一切行为,决定着人一生的主要活动。小至个人发展、心理失常、创造活动等,大到社会习俗、宗教制度及人类各种行为等,都受到利比多潜能的支配与推动。 对于利比多的作用,茨威格在《精神疗法》一书中作了形象透辟的分析,他认为:“人不想要永恒,尤其是灵魂并不渴求精神生活:它只是受欲望驱使盲目地渴望着。普遍的渴求是所有心理生活的第一下呼吸。就像身体渴求食物,灵魂也渴求欲望。利比多,这一原始的欲求,灵魂无法抑制的饥饿使它迎向世界。”(21)在他的许多小说中,他显然是有意识地试图触摸乃至打开主人公身上潜伏的利比多的瓶盖,让读者看它个究竟。这种处在原始混沌中像火山底下的岩浆一样的粗暴力量堆积着、涌动着却不自知,往往因为一个契机在瞬间苏醒,旋即一发而不可收,做出有悖伦常之事。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中篇小说《雷泼莱拉》中的主人公。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女主人公雷泼莱拉原名叫克莱岑莎.安娜.冯肯胡伯,是个私生子,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从来不与人交往,甚至没有人看见她笑过。这个“像一匹骨骼宽大,精疲力竭的山区瘦马”的女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像土拨鼠般地积攒金钱,好在老去的时候不在养老院里啃酸面包。同样是为了钱,37岁的她离开了家乡来到维也纳,成为一户贵族家的女仆。两年多的时间里,她除了上教堂做弥撒,从不上街:“灶口那一小团火对她来说就是太阳,她一年到头劈的成千上万块木柴就是她的森林。”但是,一个偶然事件彻底改变了雷泼莱拉的命运。在一次全国进行的人口普查中,这家的男主人男爵先生偶尔得知雷泼莱拉来自于他常去打猎的阿尔匹斯山角的一个小村庄,并且他的向导竟是雷泼莱拉的舅父时兴奋不已,想也没想,便按照当地农民最亲切的方式“用手掌朝她那硬梆梆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哈哈笑着打发她走了”。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肉体上亲昵的举动却使雷泼莱拉那沉睡了40年的欲念复苏了。她变了,从前的坚硬、笨拙、迟钝让位给了机敏、细心与好动。她追随着男爵,像条狗般忠诚,爱他所爱,恨他所恨,“用他的眼光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倾听”。雷泼莱拉很快发现了掩藏在男爵夫妇彬彬有礼的表面下彼此仇视的关系。她开始公然对抗男爵夫人,想尽办法与她作对。在这个遭受多年折磨而变得神经质的女人被送进疗养院后,雷泼莱拉更是如鱼得水,她全身心地服侍着男爵,为他寻欢作乐大开绿灯,甚至她本人也置身其中。但好景不长,不久男爵夫人养病归来,夫妻再次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当中。雷泼莱拉觉得热情服侍男爵所享受到的欢乐被剥夺了,她重新陷入了沉默之中,只不过这沉默的地壳下沸腾着仇恨的岩浆。在一次男爵出门打猎时,雷泼莱拉打开煤气制造了夫人自杀的假象。她原以为这一举动会赢得主人的欢心,但是遭受犯罪感折磨的男爵无法忍受与雷泼莱拉是同谋的想法,千方百计地躲避着她。这个绝望的女人在当面证实了一切之后,从多瑙河河湾的桥上跳下去自杀了。 在这部小说中,茨威格不仅是以一个文学家,更是以一位谙熟精神分析学的心理学家面目出现的。从作者对雷泼莱拉不带一丝情感倾向的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利比多的身影,它从女主人公沉睡的潜意识中慢慢觉醒,小心翼翼地游向意识的边缘。男爵的举动唤醒了她那被压抑多年的爱的渴求,这种欲念以种种离奇的方式表现出来:她尽力服侍着主人,为他的偷欢大开方便之门,而她则从锁孔里窥视,从门缝里偷听,在她的感官里也“麻苏苏地接受了一种秘密的共同享乐”(22)。主宰这颗扭曲灵魂的,除了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外,就再也找不到别的内容。在雷泼莱拉的性格展示中,性欲本能以变态的嘴脸呈现在读者面前,它冲破一切常规束缚,在激情与冲动中尽情展示自我,唯快乐为本,最终酿成她生命的悲剧。在这场悲剧中,诱因所引起的是性欲本能,拉皮条的动因是性欲本能,杀人、自杀的动因是性欲本能,是变态性欲所导致的性欲幻影的破灭。在雷泼莱拉的性格展示中,性欲本能像幽灵般徘徊游荡,予性格发展以动力,予潜意识以驰骋,什么现实原则,什么理智与良知,统统让位于快乐原则了。这既是雷泼莱拉的悲剧,也是作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尽管茨威格在塑造雷泼拉这一形象时不带一丝情感流露,但作者却能在他透辟的心理分析和探寻人物内心的笔墨历程中读出那份饱含无奈的同情,从而对时代、对命运有了一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这是他心理现实主义的独创性魅力。 弗罗依德在极力肯定利比多的冲动力构成了人的不可破坏的一部分的同时,又展示了利比多自身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利比多的一切都与自我相联系:“起初,利比多的整个适用部分都蕴藏在自我中,我们称这种状态是纯粹的、原始的自恋。这种纯粹的、原始的自恋结束于自我开始将利比多贯注于对象观念,开始把自恋的利比多转变为对象的利比多。在整个一生中,自我都是一个大储存库,利比多的贯注由此谴出,达于对象,而又一再地退回于此,这正像一个变形虫在用它的伪足活动。只是当一个人处在热恋当中的时候,利比多的主要部分才转移到对象上,对象才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自我。利比多在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流动性,这使它易于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必然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利比多固着于特殊的对象,并常常持续一生。”(23) 这种将利比多固着于一个对象并持续终生的最好例子是茨威格笔下那个“陌生女人”的故事。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作者笔墨酣畅地描写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写她怎样陷入一种单恋的情感中无以自拔,怎样在强烈欲望的支配下不惜一切,怎样在失去理智的状态下一意孤行。全文以书信体的方式娓娓道来,读后令人掩卷唏嘘,感慨万千。 小说以男主人公小说家R度假回来发现一封笔体陌生的信开始,如泣如诉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女人的爱情悲剧。随着女主人公的叙述,她人生的三个阶段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从十三岁到十六岁,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少女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轻浮浪荡而又风流倜傥的文人。这个早熟的女孩怀着狂热的好奇尽力探听和窥视那个男人的生活。在信中她深情地写道:“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盲目地,忘我地爱过你。我知道你的一切。了解你的每一个习惯,认得你的每一条领带,每一件衣服……”。16岁到18岁这一阶段,因为母亲的改嫁,少女去了因斯布鲁克,她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来往,靠着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打发掉了两年的时光。当她刚能独立之时,就谢绝了继父的好心资助,独自前往维也纳去重续儿时的梦想与渴望。她整夜整夜地站在R家的楼下,凝视那窗前的灯光。正如她在信中所写的那样:“我对你的激情始终犹如当年,只是随着我身体的发育和性欲的萌发而变得更加炽热,更加肉感,更加女性罢了。”她不顾女人的羞涩,曲意逢迎,委身相许。三个夜晚使她有了生命中第一次真正的喜悦:一个孩子。一个苦恋的产儿。为了这个孩子,也为了不拖累小说家R,她心甘情愿地做了妓女,用卖身的钱精心哺育着孩子。生活一如既往的进行,女人相思的痛苦也因着孩子而大为减轻。但天有不测风云,因为一场小小的流感,上帝夺走了她生命中的唯一真实。摸着孩子冰凉的小手,陌生女人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她拿起笔向着那个等待了一生的爱人倾诉着痛苦,也把无限遗憾深深根植于读者心中。 这是一段怎样的情感呀!一个女人,从十三岁到二十八九岁一直默默地、近乎疯狂地爱着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却从来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与她有了令人消魂的三个夜晚之后仍然想不起她的模样。而与此薄情寡义的态度形成对照的是:这个苦恋的女人,在失去了他们共同的孩子并决定弃绝人世的时候,仍然在为那个男人着想,她向R提出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要求,竟是恳求他在生日那天,别忘了自己买一束玫瑰花儿插在花瓶里,因为往年都是她送给他,今年却办不到了。相信每个读者读到这里都不能不为这个女人抛弃功利的高尚情欲和纯洁人性所感动,同时也会为她那非同寻常的举动而大惑不解。其实根据弗罗依德的利比多学说,沿着陌生女人成长的轨迹,不用费力就能揭开这份情感的谜底。陌生女人自小生长在一个缺少爱的环境中:她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人。父亲早逝,靠抚恤金过活的寡母与她格格不入,而学校中那些轻浮的女同学她更是合不来。可以说,这一切使13岁的她处于一种自我封闭与隔绝的状态,表现为极端自恋。但“利比多能量的发泄,总要面临对象的选择”(24)。青春期的渴望,使她迫切需要为内心深处郁积已久的情感的倾泄找到一个出口。这时,小说家R出现了,他的那些精美的书,他那渊博的学识和语言天赋,尤其是那张充满青春与活力的面孔深深吸引了少女。当R用那种“温暖、柔和、多情的眼光”注视着她的时候,少女的心灵产生了震颤。在她身上,女人的意识觉醒了。在这里,利比多在少女由自恋转向他恋的过程中得到倾泻。但由于没有行为对象的响应,陌生女人陷入了一种单一的情感中,她无力自拔,任凭感情捉弄,摆布,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最终跌入自己命运的万丈深渊。 茨威格在这篇小说中,煞费苦心地塑造了陌生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写出了她悲剧性的一生。这个为情所苦、为爱所痛的女人在持续的情感倾注中耗尽了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只为了拥有那份虚无缥渺的爱情。这份爱,没有一丝理性的抑制,没有一点道德的评判,处处让人感受到利比多的魔力是怎样攫住一个人的心灵,到死方休。 在人性泯灭、玩弄女性为司空见惯的社会里,茨威格描写了不求报偿的爱情。那个善良的女人临死时也不要求怜悯和慰籍,她诉说自己的一生,是要表白人的尊严。然而,这个纯洁无瑕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恐怕很难找到,茨威格只不过是把自己理想中人的美德,注入了这个陌生女人的躯体,来表达他对女性感情的尊重,达到以仁爱精神改造社会的目的。高尔基特别赞赏茨威格“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性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和奇异的表现力”,称他的女性形象“比我耳闻目睹的那些活人更加高尚,更有人性”(25)。可以说,这篇小说是茨威格用人道主义目光探寻人类内心世界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他以深刻的理解和温存,关心人的命运,怜悯人的孤独,珍重人的性爱,他敬佩人类天性中蕴藏的那种不可磨灭的爱的精神,相信它正是组成伟大人性的本质因素或永恒部分。确实,小说的最杰出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曲对于人性中至精至诚的深情颂歌,它越是遭遇乖蹇,也就越引起人的共鸣,越显出它的价值和迷人的光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