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安徽省在"一五"期间有哪些成就?"十一五''期间又有哪些重大工程?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09:54:44
热度:

安徽省在"一五"期间有哪些成就?"十一五期间又有哪些重大工程?【专家解说】:一五:安徽把机器制造业列入了兴建重点,恢复扩建和投资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又先后从上海迁来108个制造业企

【专家解说】:一五:安徽把机器制造业列入了兴建重点,恢复扩建和投资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又先后从上海迁来108个制造业企业,形成了安徽工业的雏形.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 省委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省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安徽实际,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一、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安徽奋力崛起 (1)“十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推进“861”行动计划,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提前实现,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安徽奋力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2)“十一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对我省总体有利。世界经济走势总体看好,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越来越大;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内需主导作用日趋强化,为我省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快速成长,为我省东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扶持力度加大,为我省奋力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我省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861”行动计划积蓄的能量持续释放,为加快发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全省上下形成了团结奋进、振兴安徽、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奋力崛起提供了强力支撑,我省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和经济外向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薄弱,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就业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较低且分配中矛盾较多,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总的来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3)“十一五”是我省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在完善体制机制、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结构升级、构建和谐安徽等方面迈出关键性步伐,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省力,尽快缩小与全国人均水平的差距,为安徽崛起打下决定性的基础。任务光荣而艰巨,责任神圣而重大。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抢抓发展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确保2020年以前,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居全国中上游行列,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跨越式发展 (4)“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提升“861”行动计划,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安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推进我省“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关键是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个统筹”和“六个必须”,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坚持从我省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5)“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与全国的人均差距逐步缩小;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工业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经济外向度大幅度提高;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继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特别是农村面貌明显改观;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安徽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坚持把工业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抓住深化改革、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规模扩张和产业集群五个关键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层次高的新兴产业群。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工程机械、船舶及设备等产业,壮大电子电器产业群,建设全国重要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积极发展食品、纺织服装等轻纺工业,提高加工深化度、提升品牌形象。加强能源产业建设,建成两淮能源基地,推进“皖电东送”,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做好核电前期准备;壮大原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和新型建材基地。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争取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终端产品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重组步伐,培育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和一批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关联功能,带动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促进同类产业中小企业的区域集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 (7)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制度,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提升和完善批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物流基地建设,深化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速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两山一湖”、徽文化、红色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大省。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全面对接长三角为重点,加快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干线铁路建设,建成高速公路骨架网,改善内河干线航道运输条件,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初步形成若干主枢纽,以长江、淮河为水运主通道,国家干线铁路通达所有省辖市,高速公路基本通达县域,油路或水泥路通达行政村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防洪抗旱、排涝减灾和供水安全为重点,构筑水利支撑体系。加大排涝抗旱能力建设。全面完善国家确定的治淮骨干工程,统筹推进淮河支流和淮河流域低洼地的综合治理。实施淮水北调工程。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前期工作。抓好长江重要支流整治。基本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善城市防洪体系。积极保护和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城市用水安全可靠、工农业用水基本保障。 建立“数字安徽”框架体系。完善“数字安徽”的支撑、应用与保障三大体系。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重点产业信息化改造为突破口,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加速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四、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9)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开发农业,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农村覆盖,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城市产业与农村对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 (10)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以名特优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畜牧水产业,把养殖业培育成农村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1)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项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和征地制度等项改革。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12)大力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对农村学生逐步全部免收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改善乡村医疗卫生基本条件,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推进“少生快富”扶贫工作。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加快乡村路网、供电、供排水、沼气、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以乡镇规划为龙头,以集约土地、美化环境、完善功能为重点,开展村镇整治。 (1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的合理水平,促进农民直接受益。结合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五、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4)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加快合肥现代化大城市、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皖江城市群和以“两淮一蚌”为重点的沿淮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强市际间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壮大实力,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完善市政设施网络,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创立城市品牌。 (15)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提升产业水平,提高经济首位度,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形成省会经济圈,在奋力崛起中发挥先锋带动作用。促进沿江大发展,尤其是“马芜铜宜”要加快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密集带,在奋力崛起中发挥脊梁作用。充分发挥皖东沿边市县毗邻沿海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加速发展上的无缝对接,努力成为全省东向发展的“排头兵”。促进皖北大开发,“两淮一蚌”要充分发挥工业优势,重点建设煤电化基地,发展特色制造业,尽快做大做强,成为皖北地区奋力崛起的龙头;加强沿淮淮北平原以治淮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工业发展和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加速城镇化进程,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振兴区域经济。促进皖南大开放,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以黄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加大大别山区和江淮分水岭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农业、工业和旅游业。 (16)大力振兴县域经济。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民营经济为主体、产业集群为方向,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做实园区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形成以工业为主导、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积极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建设。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力争到“十一五”末建成一批经济强县,有的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实现县域经济的新突破。 六、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17)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进一步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18)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省属大企业为重点,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重组力度,盘活存量,推动大企业与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开展合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直接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全面深化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抓紧完善配套改革措施。 (19)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清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和监管。 (20)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引进省外国外金融机构。加快地方商业银行发展。壮大农村信用联社,发展农村合作银行,建立农业保险公司。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建设和完善省、市、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增强省属证券、信托、期货、保险公司实力。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七、着力推进东向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21)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东向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对接,大力建设与东部地区相连的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强经济运行机制接轨,在招商引资、行政审批、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行与东部地区相似或更加灵活适用的政策。加快与东部地区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对接。推进产业互补,提供资源支撑,接受产业转移,形成互动发展。继续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 (22)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按照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要求,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力争总量上有较大跨越,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创新招商方式,改善投资环境。突出抓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外资的力度,争取在利用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上取得新突破。扩大间接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利用好省外资金。高度重视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 (23)开发区要在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坚持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软环境,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鼓励各级各类开发区开展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开发区升级和扩大规模,形成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4)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把扩大进出口规模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服务贸易。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壮大外贸人才队伍,扶持出口型生产企业和外贸龙头企业,拓宽外贸进出口渠道。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建立资源供应、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参与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加强与境外机构的研发合作。 八、实施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建设创新型安徽 (25)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高度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技术研发、重大装备技术研制专项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项目,力争在汽车、生物工程、煤化工、电子信息等重要领域的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加强与省外境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壮大创业风险资本,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集中力量抓好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 (26)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基本建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高等教育“双百(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工程”,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实现民办教育的新突破。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27)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努力培养一大批适应我省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坚持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健全人才市场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优越环境和良好氛围。 九、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8)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加快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加快建立循环经济法规政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激励约束体系。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城市和农村等试点,取得经验尽快在全省推开。抓紧提出并实施一批循环经济的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加大重要资源地质勘探力度。 (29)加快生态安徽建设。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大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尽快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水源,保障饮水安全。高度重视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酸雨控制和环境改善项目建设,遏制长江流域污染加重的趋势。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十、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安徽 (30)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区建设,发挥城乡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着力建设“信用安徽”,塑造诚信政府形象,规范企业诚信经营,树立公民诚信道德意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营造重发展、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3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引导和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大力推行“组织起来就业”。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的作用。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培训,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32)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重视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认真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高度关注和解决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做好救灾救济工作。 (33)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效调节高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解决部分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认真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 (34)建设文化强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加大政府对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省重点工程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 (3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加强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保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水平。 (36)推进“平安安徽”建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方面的安全监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