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我们老师都弄不清楚的生物题 急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09:53:48
热度:
一道我们老师都弄不清楚的生物题 急【专家解说】:我现在读高一,初2的生物还有点印象,下面是当时老师整理出来的,你看看. 科 目 生物 年 级 七年级 班 级 时 间 20
【专家解说】:我现在读高一,初2的生物还有点印象,下面是当时老师整理出来的,你看看.
科 目 生物 年 级 七年级 班 级 时 间 2006年 月 日
课 题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一) 第16 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3.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去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 (二)能力1.尝试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资料分析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就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重 点 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难 点 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教学用具 自制生物校园网网页、检查多媒体网络教室
执 笔 者 文天娥老师 授课者
引言:2003年12月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中造成198人死亡,你们知道造成198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吗?学生回答:大量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教师:演示事故中受有害气体侵害死去的民众。使学生受到触动,认同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引入新课。(板书: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的健康 学生操作计算机,利用校园网查找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的健康的信息, 教师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进行交流,启发学生分析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的健康的信息。学生认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使人发生急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作用等。大气污染也使植物生长受阻、发育不良等,在一些化工厂附近,大片的森林植被枯焦死亡。
二、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学生交流“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的调查结果:1.工厂排放的浓烟2.汽车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3.燃烧含硫的燃料4.焚烧生活垃圾、树叶、废旧塑料5.焚烧工业废弃物6.吸烟7.炒菜做饭时厨房的烟气8.垃圾的腐烂释放出有害气体9.工厂有毒气体的泄漏10.居室装修材料缓慢释放出的有毒气体11.路面扬尘12.农业上喷洒有毒农药13.使用喷发胶等使用化学稀释剂的的产品14.复印机、电视等电器产生的有害气体等
三.教师以“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分析”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哪些污染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学生交流讨论示例:1、硫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直接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才能向大气排放。 2、臭氧层受到氟氯烃,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的破坏。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烃等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对人类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要防止臭氧层继续遭到破坏,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洁净能源。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保护湿地等。3、厨房空气里既有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又有煎炒食物时产生的气体和悬浮物(油烟)。所以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在厨房安装抽油烟机。新盖及新装修的居室也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4、吸烟危害健康,同时也污染环境。
三、讨论大气污染的防治 师生讨论交流大气污染的防治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采取综合措施;调整能源结构,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综合运用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和措施;制定大气污染标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采用生物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 演示全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组数据有和感想?
小结:大气污染的治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我国,先后有几十个城市开始定期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为人们提供环境质量信息。
板书设计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的健康
二、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讨论大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后记
科 目 生物 年 级 七年级 班 级 时 间 2006年 月 日
课 题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二) 第17 课时
教学目标过 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去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 1.尝试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重 点 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难 点 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教学用具 实验用具
执 笔 者 文天娥老师 授课者
一.探究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 1.调查交流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 学生再一次利用校园网,查找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并进行交流。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发布的空气污染物指数有5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二氧化硫主要是燃煤的排放物,氮氧化物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物,一氧化碳既由燃煤排放也由汽车尾气排放,臭氧是氮氧化物的二次化合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则是扬尘和其他几种污染物的混合生成物。这几种污染物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它们对人体的危害有一个共同之处:影响人的呼吸系统。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影响是长期渐变的,在这两种污染物浓度高的地区,较长时期后会出现某些疾病的高发生率。而氮氧化物的影响却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表现出来,交通高峰时人们如果正好在污染浓度高的要道边及路口,会很快感觉到眼、口、鼻难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臭氧。大气中的臭氧本来很稀少,而且起到过滤紫外线、保护人类和植物的有益作用,因此“保护臭氧层”已成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但如果地面的臭氧浓度超标,却会迅速而强烈地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引起易感人群(老人、小孩及心、肺功能不强者)疾病发作,甚至造成死亡。地面的臭氧浓度怎么会超标呢?这是因为氮氧化物在阳光下与其他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臭氧和其他氧化物。而这些物质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就形成光化学烟雾。世界第一例光化学烟雾于1952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当时城内人们普遍感到眼睛流泪、口鼻难受、胸闷,老人及心肺疾病患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几天内死亡人数就达数百人。
2.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1)教师演示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制订探究计划,进行分工。在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活动中,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学生课下进行采样。
(3)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学生根据上节课小组讨论,确定采集地点、时间、方法和组员间的分工,按照计划利用课下时间去采样。及时收回样本,本节课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 教师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介绍抽样记数的方法:尘埃数以小方格边线以内的记数为准,正好在边线上的只记两条边线的,即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 (4)表达与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就每组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测算结果展开讨论。学生分小组汇报:本组要探究的问题,本组的探究计划,本组的探究结果, 演示本组记录表
学生探究部分示例:
1、探究问题:楼层越高尘埃粒子越少。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平均值
1层
20层
2、探究问题:教室内与教室外尘埃粒子数一样多。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平均值
室内
室外
3、探究问题:树林中的尘埃粒子数比马路边少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平均值
树林中
马路边
教师组织学生就每组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测算结果展开讨论。
课后实践活动:学生会环保组在校园设空气质量播报牌。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1.调查交流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2.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二.1.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2.表达与交流 教学后记.
还不明白的话,点下面的链接,我把初二生物的资料发给你看看,很有用.
-
生物,免疫学,调理作用的名词解释?2024-08-17
-
请问去那里 能学习考察到牛羊粪微生物发酵有机肥 技术啊????? 真心求帮忙2024-08-17
-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储能物质、主要能源和直接能源依次是①脂肪 ②核酸 ③糖类 ④蛋白质 ⑤ATP ⑥太阳光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2024-08-17
-
2014级生物会考答案2024-08-17
-
生物质颗粒 然料,可以做零售吗?开店不知道会有人来买吗?在广东2024-08-17
-
在国内生物质锅炉哪家做的比较好?2024-08-17
-
生物质直接燃烧就行干什么压块2024-08-17
-
什么叫微生物发酵法2024-08-17
-
生物能源的优点2024-08-17
-
植物中有哪些微生物?微生物对林业有哪些作用?2024-08-17
-
生物能源的优点2024-08-17
-
植物中有哪些微生物?微生物对林业有哪些作用?2024-08-17
-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 2 O 3 )中提炼金属铝 B.秸秆、杂草、2024-08-17
-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2024-08-17
-
什么是e85生物燃料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