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09:47:11
热度:
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专家解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
【专家解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界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 时间 发明人 发明
1712年 英国人汤姆斯·牛考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78年 约瑟夫·勃拉姆 抽水马桶
1796年 塞尼菲尔德 平版印刷术
1797年 亨利·莫兹莱 螺丝切削机床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1807年 富尔顿 蒸汽轮船
1812年 特列维雪克 科尔尼锅炉
1814年 斯蒂芬森 蒸汽机车
1815年 汉·戴维 矿工灯
1844年 成廉·费阿柏恩 兰开夏锅炉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常常超过了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样出现强烈的冲击波和引起局势的大动荡。生产力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而貌,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地演变。几十年下来,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观,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如此等等,都使得身处其境的普通人和当政者大为惊讶,有悲有喜,但却只能去适应,决计无法阻拦。
这种全面深刻的社会变化,说到底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表现,后者比前者更加显露出创造与进取的精神,奋力竞争的意识,更具有挑战性。它以不可逆转的气势,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俗、价值取向,乃至择业的标准。在这个社会转折的进程中,伴随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甚为鲜明。于是,社会结构、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形成。
工业资产阶级比起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有着更强的进取精神和在自由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它以使用机器的产业为依托而取得的成就,也远非旧日的资产者所能比拟。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能力,吸收自由劳动力的容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都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迅速改变着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力量的对比。19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席卷全球,到世纪中叶就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正是这种历史巨变的体现。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会制度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让位给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的队伍,是又一个全新的社会利益群体。它与过去的手工工场工人不同,没有小块土地,没有传统的生产工具,也不带任何的宗法色彩,是纯然的雇佣劳动者。使用机器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由机器联结的集中劳动环境,使他们具有了集中、团结、纪律性强的特点。为时不久,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群体是同命运和具有共同愿望与要求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知道自己属于同一个群体。后来经过科学理论的引导,才会体会到阶级觉悟的概念。当然这只是那些先进的工人。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从而形成为一股历史潮流,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正是这股潮流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逐步结合,这股潮流也日益壮大起来,成为19世纪并行交错的历史大潮之一。
两大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发展,机器工业对手工业的排挤,使以往的中等阶级发生了分化和改组。所谓中等阶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小企业主、小店东、手工工匠、商贩等等。他们中的少部分,在机器大工业的排挤下遭到破产,大量被迫受雇于工厂,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多数人则还继续存在,但是有不少人感到岌岌可危,面临破产的威胁,更多的人虽还没有面临危机,但瞻望前景也颇感担忧。因而也形成为另一个社会利益群体,渴望在社会巨变中求得一席之地,竭力为维护和提高社会地位而斗争。19世纪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为数众多,其根源就在于此。其中,无政府主义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产者的情绪;而极力宣传保留小私有制的学说,则常是小资产阶级忧心忡忡地体现。小资产阶级热衷于参加民主运动,也是出于争取提高社会地位的愿望。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使世界跨进了电气时代。从19世纪60—70年代起,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1882年,法国学者马·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创建火力发电站。
内燃机的发明是这时期应用技术的重大成就。奥托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狄塞尔发明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80年代,汽车诞生。随后,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拖拉机和军用装甲车也陆续出现。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19世纪晚期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884年法国人圣·夏尔东发明人造纤维。1869年,美国人黑特发明赛璐珞。1867年诺贝尔发明火 药。
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1856年英国人贝西默发明“吹气精炼”操作法。1864年法国人马丁和德国人西门子兄弟同时宣布发明了平炉炼钢法。1875年英国冶金技师托马斯发明了碱性转炉。世界钢产量激增。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发明是一些工匠依据实践经验取得的成果。只有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最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对一些后进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广泛深远。它在工业生产的领域内部引起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准备了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但企业规模不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的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也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出现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还为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和在生产中实行进一步分工创造了可能。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在生产的管理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革,科学化的管理开始兴起。 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求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些情况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从理论上说,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第二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科技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第三,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使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都发生了变革,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归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变革。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大特点。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瓦特的可以用作机器动力的蒸汽机发明,共用了7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出现到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共用了5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起,仅30年就经历了5代,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运转速度提高了30多万倍,而体积却缩小为原来的三万分之一。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如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的科技发明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在50年代为9.5%,60年代为10.6%,70年代为12.5%。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虽然它们也带动了其它技术的发展,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连带产生的新技术数量非常有限。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不然,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其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又以信息控制为核心,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信息控制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突现出来,使各种技术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两种趋势: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以上技术之间的群体性,实际上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所揭示的人类三大系统:技术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这导致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的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美国科技学的专家普赖斯就此提出了“小科学”和“大科学”的概念,他指出二战以前的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属于小科学,二战以后,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现在的太空合作行动更是国际间的科研合作。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首先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次,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必然引出第三点,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综合性越来越强。另外,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研究越深入,自然导致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由于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过程中必然发现单一学科的研究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于是跨学科研究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刚才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的介绍中,已经清楚地看到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不断改进和扩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切机器在本质上都是人类劳动的模拟,机器工具是人类双手的延伸,电子计算机则是人类大脑功能的延伸。电子计算机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劳动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必须由人类直接操纵的控制机器动作的机构,变成了由电子计算机操纵机器运行的自动机构,形成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全盘自动化的机器生产体系。以上是导致作为生产力水平标志的生产工具方面发生的变化。现实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技术,使人的劳动从直接参加生产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则无法同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要求导致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水平的提高。生产力三要素还有劳动对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不仅能够以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为劳动对象进行生产,还能够制造自然界中所没有的物质材料作为劳动对象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按照生产的需要创造大量本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这就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范围。
5,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强化。由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企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这种技术密集企业包括微电子、机器人、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以及现代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员人数第一次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1960~1978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由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从事农业、牧业和渔业生产的人口比重,在二战前,美国为30%、西欧和日本都在40%以上,而1977年,美国则降至3.6%,1975年西欧和日本降至10%左右。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导致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是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大量新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着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传统方式,也在改变着传统的人际交际方式;通过国际互联网,导致人们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试管婴儿的诞生,有利于解决人类优生的难题,但是也给人的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带来新的问题。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乃至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都提出了挑战。
6,科技革命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把原来那些消耗能量大、浪费资源多、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钢铁、一般化工、机械制造等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样既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料、能源的依赖,又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根本变化。电脑、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上升,矿物、天然橡胶之类初级产品和钢铁、铜之类商品的比重降低。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也随着发生变化,从传统工业转向尖端技术工业。由于投资于这些产业才能够获得高利润,而这些产业需要先进设备、高水平的劳动力和消费水平高的市场,具备这些条件的只有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大幅度增加。在1980年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另外,为了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发达国家之间还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使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加强。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控制着尖端技术的优势,大量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耗资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差距的不断加大。
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 时间 发明人 发明
1712年 英国人汤姆斯·牛考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78年 约瑟夫·勃拉姆 抽水马桶
1796年 塞尼菲尔德 平版印刷术
1797年 亨利·莫兹莱 螺丝切削机床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1807年 富尔顿 蒸汽轮船
1812年 特列维雪克 科尔尼锅炉
1814年 斯蒂芬森 蒸汽机车
1815年 汉·戴维 矿工灯
1844年 成廉·费阿柏恩 兰开夏锅炉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常常超过了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样出现强烈的冲击波和引起局势的大动荡。生产力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而貌,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地演变。几十年下来,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观,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如此等等,都使得身处其境的普通人和当政者大为惊讶,有悲有喜,但却只能去适应,决计无法阻拦。
这种全面深刻的社会变化,说到底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表现,后者比前者更加显露出创造与进取的精神,奋力竞争的意识,更具有挑战性。它以不可逆转的气势,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俗、价值取向,乃至择业的标准。在这个社会转折的进程中,伴随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甚为鲜明。于是,社会结构、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形成。
工业资产阶级比起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有着更强的进取精神和在自由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它以使用机器的产业为依托而取得的成就,也远非旧日的资产者所能比拟。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能力,吸收自由劳动力的容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都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迅速改变着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力量的对比。19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席卷全球,到世纪中叶就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正是这种历史巨变的体现。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会制度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让位给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的队伍,是又一个全新的社会利益群体。它与过去的手工工场工人不同,没有小块土地,没有传统的生产工具,也不带任何的宗法色彩,是纯然的雇佣劳动者。使用机器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由机器联结的集中劳动环境,使他们具有了集中、团结、纪律性强的特点。为时不久,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群体是同命运和具有共同愿望与要求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知道自己属于同一个群体。后来经过科学理论的引导,才会体会到阶级觉悟的概念。当然这只是那些先进的工人。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从而形成为一股历史潮流,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正是这股潮流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逐步结合,这股潮流也日益壮大起来,成为19世纪并行交错的历史大潮之一。
两大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发展,机器工业对手工业的排挤,使以往的中等阶级发生了分化和改组。所谓中等阶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小企业主、小店东、手工工匠、商贩等等。他们中的少部分,在机器大工业的排挤下遭到破产,大量被迫受雇于工厂,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多数人则还继续存在,但是有不少人感到岌岌可危,面临破产的威胁,更多的人虽还没有面临危机,但瞻望前景也颇感担忧。因而也形成为另一个社会利益群体,渴望在社会巨变中求得一席之地,竭力为维护和提高社会地位而斗争。19世纪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为数众多,其根源就在于此。其中,无政府主义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产者的情绪;而极力宣传保留小私有制的学说,则常是小资产阶级忧心忡忡地体现。小资产阶级热衷于参加民主运动,也是出于争取提高社会地位的愿望。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使世界跨进了电气时代。从19世纪60—70年代起,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1882年,法国学者马·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创建火力发电站。
内燃机的发明是这时期应用技术的重大成就。奥托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狄塞尔发明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80年代,汽车诞生。随后,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拖拉机和军用装甲车也陆续出现。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19世纪晚期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884年法国人圣·夏尔东发明人造纤维。1869年,美国人黑特发明赛璐珞。1867年诺贝尔发明火 药。
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1856年英国人贝西默发明“吹气精炼”操作法。1864年法国人马丁和德国人西门子兄弟同时宣布发明了平炉炼钢法。1875年英国冶金技师托马斯发明了碱性转炉。世界钢产量激增。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发明是一些工匠依据实践经验取得的成果。只有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最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对一些后进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广泛深远。它在工业生产的领域内部引起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准备了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但企业规模不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的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也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出现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还为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和在生产中实行进一步分工创造了可能。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在生产的管理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革,科学化的管理开始兴起。 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求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些情况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从理论上说,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第二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科技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第三,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使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都发生了变革,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归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变革。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大特点。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瓦特的可以用作机器动力的蒸汽机发明,共用了7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出现到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共用了5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起,仅30年就经历了5代,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运转速度提高了30多万倍,而体积却缩小为原来的三万分之一。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如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的科技发明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在50年代为9.5%,60年代为10.6%,70年代为12.5%。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虽然它们也带动了其它技术的发展,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连带产生的新技术数量非常有限。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不然,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其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又以信息控制为核心,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信息控制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突现出来,使各种技术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两种趋势: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以上技术之间的群体性,实际上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所揭示的人类三大系统:技术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这导致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的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美国科技学的专家普赖斯就此提出了“小科学”和“大科学”的概念,他指出二战以前的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属于小科学,二战以后,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现在的太空合作行动更是国际间的科研合作。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首先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次,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必然引出第三点,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综合性越来越强。另外,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研究越深入,自然导致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由于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过程中必然发现单一学科的研究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于是跨学科研究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刚才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的介绍中,已经清楚地看到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不断改进和扩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切机器在本质上都是人类劳动的模拟,机器工具是人类双手的延伸,电子计算机则是人类大脑功能的延伸。电子计算机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劳动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必须由人类直接操纵的控制机器动作的机构,变成了由电子计算机操纵机器运行的自动机构,形成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全盘自动化的机器生产体系。以上是导致作为生产力水平标志的生产工具方面发生的变化。现实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技术,使人的劳动从直接参加生产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则无法同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要求导致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水平的提高。生产力三要素还有劳动对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不仅能够以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为劳动对象进行生产,还能够制造自然界中所没有的物质材料作为劳动对象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按照生产的需要创造大量本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这就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范围。
5,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强化。由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企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这种技术密集企业包括微电子、机器人、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以及现代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员人数第一次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1960~1978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由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从事农业、牧业和渔业生产的人口比重,在二战前,美国为30%、西欧和日本都在40%以上,而1977年,美国则降至3.6%,1975年西欧和日本降至10%左右。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导致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是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大量新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着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传统方式,也在改变着传统的人际交际方式;通过国际互联网,导致人们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试管婴儿的诞生,有利于解决人类优生的难题,但是也给人的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带来新的问题。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乃至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都提出了挑战。
6,科技革命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把原来那些消耗能量大、浪费资源多、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钢铁、一般化工、机械制造等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样既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料、能源的依赖,又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根本变化。电脑、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上升,矿物、天然橡胶之类初级产品和钢铁、铜之类商品的比重降低。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也随着发生变化,从传统工业转向尖端技术工业。由于投资于这些产业才能够获得高利润,而这些产业需要先进设备、高水平的劳动力和消费水平高的市场,具备这些条件的只有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大幅度增加。在1980年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另外,为了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发达国家之间还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使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加强。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控制着尖端技术的优势,大量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耗资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差距的不断加大。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什么?2024-08-17
-
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2024-08-17
-
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会影响人体吗2024-08-17
-
蛔虫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影响2024-08-17
-
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减少后有何影响2024-08-17
-
低碳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2024-08-17
-
太阳能电池板是不是阳光越大越好?会不会太大的阳光会影响它的寿命?2024-08-17
-
上海世博会主要有哪些成果。对以后的中国发有哪些直接影响。2024-08-17
-
如果湿度不够,砼会失水干燥而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2024-08-17
-
我国酸雨的分布,影响,危害和采取了哪些防治措施?2024-08-17
-
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开发区对学生高考报考影响2024-08-17
-
汽车用天然气代替汽油有什么影响2024-08-17
-
中央经济会议2015对充电桩有影响吗2024-08-17
-
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如果粪便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水环境中,会污染水体,进而影响自己和他人的2024-08-17
-
核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具体影响,可以带有想象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