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惠州的季节作文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1:17:47
热度:

惠州的季节作文【专家解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25万环境地质调查新进展*
支兵发 何俊美 卢耀东 陈慧川 梁家海 梁向阳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 510080) 摘

【专家解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25万环境地质调查新进展* 支兵发 何俊美 卢耀东 陈慧川 梁家海 梁向阳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 510080) 摘 要 根据近年来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认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 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在城市化发展趋势、人类活动特点地质环境脆弱性以及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认识。 关键词 地质环境脆弱性 环境地质问题 可持续城市化 泛都市化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我国沿海地带最发达、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大经济单元之一,也是人口最为聚集的地区之一,流动人口之多在全国屈指可数,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快速城市化进程迅猛,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日益成为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最近几年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安排下,由广东省地质调查院组织实施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本文主要以该项目成果资料为依据,综述了近年来环境地质调查进展。 1 城市化发展趋势与人类活动特点的认识 城市化趋势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最主要的物理特征和社会形态向最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突出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经济区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社会经济大跨越,工业化进程迅速疾进,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快速崛起,城市化整体水平得到互动发展,村落“集镇化”,集镇“市镇化”,县城和小城市“大都市化”,而大中城市则“国际化”。1995年以来,该区广大乡村地区达到都市化的成熟阶段,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城市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集中了广州、深圳两个特大城市、近10个大中城市、20多个县级中心城市以及400多个建制镇,泛都市化趋势逐渐显现(图1)。尽管从都市的内涵而言,区域内成熟的乡村都市化地区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都市,存在“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巨大差异,但从土地景观的意义上讲,整个地区已形成很广泛的都市区,而且泛都市区的核心区成熟以后,还有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扩展的非珠三角地区也逐渐与珠三角融为一体,随着三角洲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和带动,泛都市区会不断扩大①。 在泛都市化趋势下,该区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1)人类活动方式增多。已从农事活动、采矿活动、围海造地、堤围修筑等扩展到与 图1 遥感影像提取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格局略图 说明:图斑为已建成区范围,佛、穗、莞、深地区泛都市化清晰可见。 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人类活动现已涵盖对地球表层各种空间资源的利用。 (2)人类活动效应具有多重性。且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有可能引起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例如面积填海工程有可能引起河口港口淤积、湿地变化、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咸潮上涌;矿山开发与农事活动一样引起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 (3)人类活动空间兼具聚集性与扩散性。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该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大都市连绵区,范围大体包括了广州市(不包括增城市和从化市)、东莞市、深圳市(包括宝安区)、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中山市、江门市(市区、新会区)、珠海市(包括斗门区)等。人类活动在平原区内以城建活动,铁路、公路等线状工程建设,垃圾填埋场等点状工程建设,农事活动为主;丘陵—台地区、丘陵—低山区以建材、矿产、坡地等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为主;海岸带则以面积性填海工程、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为主。 (4)人类活动强度具有趋强性。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90年以来人类活动强度日趋增强。表1、表2所列三个时相的数据反映了人类活动增强的趋势。从经济区东部遥感解译的成果来看,城市化在大规模扩展,城镇建筑面积由1990年的8.6%增加到2000年的14.8%,增加了近 一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由1990年的19%减少到2000年的13.6%(表3)。随着“9+2”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该区城市发展的步子将进一步加快。按照各城镇规划面积统计,到2010年全区城镇面积将超过1.0×104 km2,非农建设用地达1.5×104 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3以上),届时全区70%以上的平地将成为建设用地。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人类工程活动将规模空前。 表3 1990年与2000年NDVI指数分区值对比表 NDVI值 分 区 类 型 1990年占总面积百分比(%) 2000年占总面积百分比(%) -1~-0.5 水体(江、河、湖、海) 24.3 24.1 -0.5~0 城镇建筑 8.6 14.8 0~0.5 农作物、耕地、养殖 19.4 13.6 0.5~0.75 竹林、灌木、草地(植被) 25.4 24.9 0.75~1 森林(植被) 22.3 22.6 (5)人类活动渐趋有序性。人类活动无序的状况将有所缓解。所谓无序是指人类活动因盲目、不考虑后果、缺乏引导与监督从而容易造成生态地质环境变异并衍生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状况。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法制与监督体系的完善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将会有所规范,从而使无序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尽管如此,大规模有计划的人类活动仍需充分顾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2 地质环境脆弱性:从地质角度看环境地质问题 人类活动是环境地质问题成生发展的外因,地质环境脆弱性则是其内因。认识地质环境脆弱性无疑有助于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基岩区残积土层较为发育 该区基岩区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0%,其中以侵入岩(花岗岩类)为主的岩浆岩分布区约占三分之一。由于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基岩区残积土层发育。花岗岩分布区因长石、云母等不稳定矿物含量较高(一般约占70%),残积土层厚度通常较大(>20 m),除中高山、沿海岛屿风化残积层小于5 m外,丘陵-台地区一般大于5 m而成为主要水土流失易发区;变质岩、火山喷出岩分布区残积土多为混角砾碎屑的粘性土,厚度一般<3 m,所分布的区段泥石流易发。 2.2 第四纪松散沉积区软弱土层普遍发育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广泛分布,分布面积约占该区陆地面积2/5,成因类型包括冲积、洪积、冲洪积、海积及冲海积。冲积、洪积、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三角洲边缘的山间谷地和河流阶地,厚度一般小于10 m,常具二元结构,上部为中细砂或粉细砂质粘土,下部为夹有碳化木块的粗砂砾石,一级阶地冲积形成的泥炭土14C年代为距今7580±170 a。冲海积、海积层大面积分布于三角洲平原与沿海地带,主要是中、晚全新世海侵时期的海湾沉积与沿海河流冲积交互作用的产物,平均厚度25.1 m,最大厚度63.6 m,上游地区以灰黄色或灰褐色粉砂粘土、淤泥质粘土为主,下游地区多为深灰色粉砂质淤泥、淤泥。 软弱土层分布面积近8 000 km2,约占全区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城镇最为密集的三角洲平原区是软土分布最广的地区,软土分布面积占到经济区软土分布总面积的 82.25%。 自珠江三角洲顶端向河口地带,软土厚度增大、层次增多、固结程度变差、成因由河漫滩相向海相过渡、岩性由淤泥质土相变为淤泥。根据钻探资料、14C测年、孢粉分析结果,三角洲软土在垂直方向上大致可分成三大层,分别与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所发生的三次较大的海侵对应,沉积年代越新软土,其厚度越大,含水量、液限、液性指数、孔隙比越大,而沉积年代越老力学强度越大,表现为压缩系数变小、压缩模量和凝聚力随之增大(表4)。在自然动力作用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下,软弱土层易产生地面沉降并对地面和工程建筑造成危害。 此外,三角洲河网区、东江惠州段易液化砂土分布面积达213 km2,埋深一般1.5~12.8 m,厚度1.5~10.5 m,标贯击数2.3~7.4。松散饱和的粉砂、细砂和粉土一旦经动荷载作用(地震、打桩、爆破、机械振动),易发生液化并对地面和工程建筑造成破坏。 表4 珠江三角洲软土地质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 淤泥层 沉积时期 主要特征 顶板埋深 厚度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 一般 平均 最大 w0 wL IL e0 a1-2 Es C m % % - - MPa-1 MPa kPa 第一层 全新世末期 含贝壳碎屑 0.0~5.0 1.5~21.9 9.5 42.7 60.2 45.7 1.89 1.66 1.44 2.45 6.90 第二层 全新世近代期 含蚝壳,常夹粉细砂 2.6~20.8 1.5~11.0 6.0 37.5 50.6 40.1 1.64 1.34 0.97 3.76 11.77 第三层 晚更新世末期 海相含贝壳碎片, 河漫滩相含腐木 5.3~24.0 0.6`7.9 3.7 20.4 42.3 38.6 1.26 1.18 0.75 5.01 13.79 2.3 新构造运动活跃 自晚白垩—第三纪以来新构造运动活跃,以继承性活动为主。据广东省地质志,该区有NE-NNE向莲花山深断裂带、紫金—博罗大断裂带、东江断裂带、恩平—新丰深断裂带、吴川—四会深断裂带、EW向高要—惠来深断裂带与NW向西江大断裂带、珠海—信都大断裂带穿越[4]。高要断裂、恩平-苍城、金鸡-鹤城、广州-古劳、广从断裂、广三断裂、深圳断裂、平海断裂、汤湖断裂、赤石-沙田断裂、西江断裂、沙角断裂、崖门断裂等至今仍在活动。例如,据地震局监测资料,广从断裂在1973~1979年中该断裂活动量为26.5 mm,平均每年活动速率达4.4 mm;广州市区瘦狗岭断裂(广三断裂的一部分)1998年3月两盘高差变化最大值为3.34 mm,西江断裂横坑里段1997年11月为2.38 mm,1991~1995年平均活动速率0.56 mm/a。深圳地质局近5年监测结果表明 ①,深圳断裂目前处于缓慢释放应力蠕动状态,趋向性蠕动速率为0.17~0.35 mm/a。 2.4 隐伏碳酸盐岩岩溶发育 肇庆市区周边、广花盆地、恩平—开平、深圳市龙岗区、惠阳淡水镇、矮陂镇、增城市派潭等地碳酸盐岩分布面积1 474 km2,但绝大部分为第四纪松散沉积层所覆盖。碳酸盐岩主要产出于奥陶系罗洪-罗东组,泥盆系天子岭组、春湾组-天子岭组,石炭系连县组、石磴子组(Cs)、测水-梓门桥组、梓门桥-大埔组、大埔组、壶天群(CH)以及二叠系栖霞组,以壶天群、石磴子组、天子岭组灰岩岩溶最发育,见洞率分别为7.5~15.0%、5.7%、2.0~7.0%。以广花盆地为例,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厚度一般为10~25 m,地表以粘性土为主(局部为淤泥),底部常有砂层或砂砾层与灰岩接触,岩溶强烈发育带位于地下-20~-80 m标高段。隐伏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岩土结构十分有利于地面塌陷的形成。 2.5 软质岩石工程脆弱性 高要-三水-广州-东莞、恩平-开平、惠州、博罗杨村、惠阳、惠东-白盆珠等地分布的白垩系—第三系红层以及三角洲边缘地带分布的侏罗系-石炭系煤系地层中常夹泥岩、砂质泥岩、页岩、炭质页岩、煤、石膏、盐岩等力学强度相对较低的软质岩石。这类岩石出露地表易风化,常出现膨胀、泡水易软化,软化系数0.26~0.5,饱和抗压强度0.14~1.2 MPa,其中石膏、盐岩长期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易产生溶孔或溶沟。若选择这些岩石作为地基持力层,则建筑物易产生工程基础滑移、不均匀变形,山体及工程建设场地边坡沿软弱面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因而这类岩层对工程建设不利。 3 环境地质问题:成因分类与社会经济影响 城市化进程是人口聚集、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大规模资源消耗、空间聚集、自然地貌格局破坏与城市地貌格局形成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要受到地质环境脆弱因素的约束,另一方面则由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驱动不可避免地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程度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软基沉降,海岸变迁衍生的港口、河道、口门淤积与城市洪涝,水土污染,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构造稳定,隐伏岩溶塌陷,自然水土流失、人为水土流失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按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为主型、次生为主型、原生与次生结合型三类环境地质问题。 3.1 原生为主型环境地质问题 3.1.1 构造稳定性问题 震级小、频率高、密集成簇发生的地震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存在构造稳定性问题。区内地震主要发生于活动断裂带及交汇部位,地震往往成带成群分布,而震级较大的地震主要沿北东向活动断裂带分布。历史上有感地震主要发生在珠江口以西的广州、顺德、中山、新会、台山、肇庆、四会等地,而1970年以后的现代地震则多分布在恩平-台山-斗门-深圳以南沿海地区。从地震史料来看,该区共发生震级超过3级的地震215次,其中4.7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3次。自1970年有仪器记录以来,区内共发生2.0级以上地震212次,年均频次7次/a,其中3级以上地震59次,4级以上地震4次(均未超过5级)。 3.1.2 资源性缺水 惠东平海-惠阳霞涌-大亚湾-深圳-珠江口东岸等沿海地带及岛屿则存在突出的资源性缺水问题。目前城镇供水主要依靠远距离调度东江水源解决,本地缺乏可作为城市集中供水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水源地,一旦遇上干旱年份或上游污染加剧等原因造成水资源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供水问题将更加严竣。深圳市已成为我国7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3.1.3 泥石流 该区已发生11处36宗小型泥石流,以惠东莲花山-海岸山脉等山高坡陡的侏罗系火山喷出岩(Jkn、Jkb、Jr)的地区最为易发。因火山喷出岩分布区所在为低山-丘陵,地形陡峻(一般半山腰以上坡度>30°),岩石受构造、风化作用影响节理裂隙发育,残积土厚度不大,与风化岩的接触界面明显,多为结构松散的碎石混粘性土,一旦遇上雨量充沛的季节,残积土中的粘土矿物就会遇水膨胀-软化,在汇水条件有利和坡度较陡处的风化岩、土就会沿山沟一泻而下形成泥石流,但因风化岩土薄、汇水面积小,故泥石流规模较小;尽管如此,但对附近居民、近山工程建设危害较大,泥石流不仅摧毁林地,影响地貌景观,而且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本区地面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和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大隐患,1997年广州花都区五联村的一宗泥石流,摧毁山脚下一栋两层楼房及住户10人全部遇难的特大事故。 3.1.4 自然水土流失 自然水土流失多呈片状分布于该区以花岗岩残积土层组成、植被稀少的丘陵、台地区,以惠东县、花都区、从化市、台山市、江门市西南沿海花岗岩分布区(含岛屿)分布最广、负面影响最大。该区自然水土流失面积630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3%。 3.2 次生为主型环境地质问题 3.2.1 水土污染 珠江三角洲分布有6 000多家规模小且布局分散的镇、村二级污染型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大量污水排入江河,目前年污水排放量超过20×108 t,每年还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180×104 t 和生活垃圾300×104 t。流经各地市城区的河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各地市界河均受重度污染 。珠江河网及口门区水体和沉积物的污染,特别是具有持久性影响的有毒有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有机物污染,给生态与环境安全敲响了警钟。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取得的地调工作成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出现了以镉、汞、砷、铜等毒性重金属元素为主大范围区域性污染与大面积的氟、硫等有害元素污染,土壤有毒有害元素污染及其影响状况令人堪忧 。Zhang G.等的研究证实存在土壤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污染。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中论述了地下水非有机污染的现状 。傅家谟院士撰文综述了环境中存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发表在《地球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公布了大量关于珠江三角洲水土污染的数据。 2005年开始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试点工作表明:地下水中目前已检出6类35种有机污染物,包括9种卤代烃、8种单环芳烃、3种多环芳烃、11种有机氯农药、1种酮、3种酞酸酯。 大量事实表明,水土污染使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产生质变,使可被利用的数量减少,直接威胁生存环境,危及人类健康,影响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2 水质性缺水 在水土污染的背景下,尽管该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4580m3,远高于全国人均2500 m3的水平,但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地表水资源有限,加上咸潮上溯、污水回灌的叠加影响,地下水多为矿化度>1的咸水,从而使环珠江口都市区的广州市(含番禺市、南沙开发区)、东莞市、佛山市(含顺德区、南海区)、中山市、珠海市等出现严重水质性缺水②。 3.2.3 人为水土流失 人为侵蚀面积840k 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7%。人为侵蚀多呈斑点状分布于城市或市镇密集区附近,以人类建设开发场地侵蚀类型为主,多为缺少植被保护的开发未建地、建设场地边坡(含交通工程和建筑场地)、陡坡开荒和采矿、取土区,以人类活动强烈、经济发达的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分布面积最大。此外,采矿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局部地区影响也较严重。 伴随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导致河道、山塘、水库淤浅与淤积,河床升高、洪涝频繁,使农作物减产失收。如河台尚德高岭土开采场5 km的河道严重淤积,大片良田被淹没,其中坑口村河道淤积(厚约6 m),埋没房屋十多间,冲毁二十多间,整个村庄被迫迁移数10 m;从化鳌头镇石咀村高岭土开采场造成下游河道淤积(厚约3~5 m),河道两侧农田被埋,连绵数公里。 3.3 原生与次生结合型环境地质问题 3.3.1 软基沉降 平原区内珠江口门附近软土厚度大,形成时间短,是软基沉降的重点区段。软基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软土厚度大于 20 m 的区段内,代表性区域为广州市番禺区南部、中山市北东部,珠海市西南部。中山市横门镇、民众镇、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海西区、江门市新会区古今洲开发区等地存在明显的面积性软基沉降。珠海大道、新台高速、广佛高速、广珠高速与中山市、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境内公路等软基路段也存在明显的沉降现象。根据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获得了软基沉降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调查资料表明,到2003年止区内沉降累计量一般值在 0.3~ 1.7 m。珠海大道路面三等水准2003年跟1994年测量结果对比,表明10年来珠海大道年平均沉降量为0.37 m,最大沉降量达0.73 m)。珠海市金湾区高尔夫球场沉降最大处累积地面下沉量2.97 m,是目前发现最大的累计沉降量。在软土厚度大于30 m的区段,平均沉降速率多在0.1~ 0.3 m /a之间。 建于新近沉积的软土分布区的工程建筑,大多不同程度受到软基沉降的影响。部分直接建造于软土硬壳层上的低层建筑常与地面整体下沉、歪斜开裂,以基岩为持力层的中高层建筑物则往往出现地板陷落、悬空吊脚;经过软土区的公路,多发生路面波状起伏、路基位移、路桥连接处不均匀沉降、路面开裂等现象。软基沉降严重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堤围水利工程、地下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或使路面凹凸不平不能发挥正常运营。这不仅造成南部沿海数以亿元计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导致部分商住楼无人问津,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 3.3.2 海岸变迁衍生的港口、河道、口门淤积与城市洪涝 唐代以前,该区海岸线向海推进速率平均小于10.2 m/a,唐、宋期间约为15 m/a,宋、明以后约为20 m/a。大规模的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使一百二十余年来海岸发生异常变迁,以万顷沙至横门和灯笼沙至平沙农场最为明显。1883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万顷沙、灯笼沙向海推进速率平均分别达到63.3 m/a与121.7 m/a。20世纪60~70年代“以粮为纲”时期、80~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大规模围海造地活动使该区尤其是珠江口地区海岸线快速向南海推进(表5),全区向海推进面积增加619.23 km2,其中珠江口地段向海增加552.95 km2 。海岸滩涂上城建面积1986年为4.625 km2,至2000年迅速扩大为51.585 km2。目前横门外中山市境内已围垦至二十三涌、番禺区境内已围垦至二十一涌,珠海市斗门区白藤湖围垦后导致泥湾门被封闭,珠海三灶岛、大横琴岛等岛屿已与内陆连接成片。 表5 虎门至横门与灯笼沙至平沙农场海岸线向海推进的速率(单位:m/a) 地段 1973~1990年 1990~2002年 备 注 万倾沙 514.7 291.6 推进方向为南东向 龙穴岛 303.9 583.3 推进方向为南东向 横门岛 225.5 527.8 推进方向为南东向 灯笼沙 250.0 770.8 推进方向为南东向 平沙农场 58.8~102.9 270.8~416.7 推进方向为南西向海岸变迁导致陆地扩展与水域萎缩、淤积空间格局改变、湿地生态破坏而生态环境恶化、三角洲腹地洪涝灾害风险增大、水质性缺水形势的加剧以及不利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围堤束水和围海造地的影响日趋增大,每年来自珠江上游8 000多万m3的泥砂,约有20%沉积于网河区河道内而使河道淤浅;其余80%达到珠江口与外海滨,使口门附近淤高约7~17 cm/a。广州港、黄埔港等港口航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广州港淤积最严重,每年最大回淤厚度达1.0 m,一般为0.5 m,使得港口疏浚挖泥120万m3/a。伶仃洋在未来150~200 a内可能会被淤成伶仃河,届时广州水位将由现在的2.0 m升至5.0 m 。黄镇国等预测,广东沿海海平面至2030年将上升30 cm,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估算,海平面上升30 cm,最高潮位可使该区1 154 km2的沿岸区域与岛屿淹没 。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海岸异常变迁使珠江河床淤浅、上游水位抬升、加上潮水上溯造成河道污水滞流而加重水土污染。若叠加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加剧正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 3.3.3 隐伏岩溶塌陷 深圳市龙岗—坑梓—坪地一带、广花盆地、增城市派潭、肇庆市区、江门市台山等地隐伏岩溶发育,成为城市拓展的重要地质环境约束,在地下水采、排等人类活动驱动下往往发生地面塌陷。近年来,广花盆地已发生15处隐伏岩溶塌陷,并伴生周围民房开裂、水井干涸及其它环境地质问题。由于花都区赤坭镇蓝田采石场大量疏干排水,导致中洞村一鱼塘蓄水漏干,200多户民房不同程度开裂,部分房室内地面陷落形成大坑,受威胁人口达600人 。据不完全统计,广花盆地岩溶塌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自1986年来,深圳市龙岗—坑梓—坪地一带发生了25处隐伏岩溶塌陷。 3.3.4 崩塌、滑坡 由于地质环境脆弱因素的存在、降雨量大且集中,人类活动叠加作用,使得无论在山区、平原或平原区上的残丘,每逢雨季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发生频率高、规模小、危害大。惠东东北部及花都北、从化、深圳等地低山-丘陵山区地形标高较大的陡坡常崩塌,多沿变质岩片状结构面、碎屑岩软硬相间岩层的软弱层面产生顺层滑动,块状岩类则多在残积土与母岩接触面发生,典型的例子如2002年9月18日发生于深圳特区梅林边防检查站附近的山体滑坡便属此列。江、河、海、湖、库的边岸由于水动力作用导致崩塌-滑坡,典型的例子如2003年10月31日肇庆市高要绿步的西江塌岸。人工边坡包括以依山开发建设场地边坡、修筑道路的路堑边坡地带易发规模较小但灾害较为严重的崩塌、滑坡,以2003年5月5日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料村顺兴工业区场地边坡崩塌最为典型。 4 结 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处地质环境的过渡带和敏感带,地质环境脆弱。在泛都市化趋势下,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将趋增大,环境地质问题日益成为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城市化发展趋势、人类活动特点、地质环境脆弱性以及环境地质问题的成因类型划分及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