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三大垄断形式如何体现资本主义面面观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11:17:12
热度:
资本主义的三大垄断形式如何体现资本主义面面观【专家解说】:垄断统治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理解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说明垄断是如何在经济生产中占统治地位,并成为决定资本主
【专家解说】:垄断统治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理解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说明垄断是如何在经济生产中占统治地位,并成为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最深刻经济根源的。
第一,垄断从生产领域看,表现为对绝大多数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排他性占有,形成进入壁垒。从流通领域看,则表现为可以控制市场供给量或需求量,并操纵价格。垄断是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起来的,是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所有制范围内的重大变化。
第二,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的形成,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这样一来,垄断资本家有可能长期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追求高额垄断利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支配和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三,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基本形式。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这决不意味着垄断统治可以消除价值规律,只不过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表现形式。因为,从全社会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第四,垄断与竞争。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出现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竞争的特征、形式、手段、范围和后果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竞争目的主要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竞争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竞争的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互相结合或融合而成的新型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加深了生产能力急剧膨胀与社会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生产过剩现象日益严重,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垄断资本越来越需要借助国家力量,采取种种反危机措施,如政府采购、出日信贷、出口补贴等来开拓和扩大国内外市场。
第二,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经济协调发展与私人垄断资本加剧了市场机制自发性、盲目性的矛盾。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分工专业化的发展,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加深,客观上要求社会统一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各自为政、追求私利的私人垄断资本所不能做到的。由于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之上,手中掌握着巨大的经济力量和各种经济杠杆,它也有可能根据垄断资本整体和长期利益的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实施这种调节。
第三,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与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垄断加剧了生产和科学技术社会化同私人垄断资本逐利的矛盾。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公共设施、交通通信等服务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建立大型科研和实验机构,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等。这些领域的投资直接经济收益少甚至可能亏损。私人垄断资本不仅财力有限,追逐高额垄断利润的本性,使其不愿承担,这就要求国家统一组织兴办。
第四,大规模固定资本投资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积累有限性的矛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新兴产业部门和巨型企业,如宇航工业、海洋工业、原子能利用等。这些部门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巨额投资,风险大,周期长,私人垄断资本往往无力兴办,或不愿承担,而需要国家直接投资或资助。
第五,科技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使工人阶级构成发生深刻变化,失业现象日益突出,贫富差距更趋严重。这也需要依靠国家力量采取措施,改善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阶级矛盾。
由私人垄断资本激化的经济矛盾,是不能由私人垄断资本缓解的,而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证明这些矛盾已经危及到私人垄断资本自身。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改变私人垄断资本前提下,缓解矛盾的惟一出路,就是将资本的社会化推向整个社会,由国家作为总资本家,利用其经济力量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全面干预经济,这样便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
3.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调节和干预经济的目的,依然在于保证整个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其生产关系的实质没有发生改变。具体来讲: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以国家的面貌出现,提高了当代垄断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大部分生产资料仍然掌握在私人垄断资本家手中,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加速了资本主义积累的进程和规模。国家垄断资本实际是作为全社会总资本家的资本来发挥作用的,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最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资产阶级国家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理想的总资本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必要时还会对私人垄断组织的某些垄断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但其最终目的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4.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把握经济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这一观点,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但也导致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凸显。经济全球化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样必然使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扩大的问题,反映出相互依存事实上的不均衡性和不平等性,由此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矛盾凸显。第二,经济全球化对促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和消极方面充分显现,发达国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弊端影响全球。第三,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进入大发展的新时代,但是也使世界各国共同面临诸多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恶性疾病蔓延、吸毒贩毒成灾、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等问题。这些问题单靠某个国家难以解决,只有在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并依靠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在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可能得以解决。
(2)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重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一客观事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起主导作用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和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第二,发达国家不断利用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手段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对进口商品按发达国家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环保标准,对纺织品和服装等发展中国家有竞争力的商品出口实行配额和“反倾销”惩罚。抑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潜在优势和现实竞争力的发挥。第三,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第四,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使一些经济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无法融入世界经济,面临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第五,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国际金融、贸易领域利用机遇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弱,如果策略把握不当,其金融、经济就会面临风险和冲击。这一点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2年阿根廷经济危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5.如何理解战后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规律?
战后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有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等。在国际垄断同盟形式中出现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现象就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1)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出形式的论述应该把握的四点是:
一是资本输出的必然性。金融寡头己经掌握了大量货币资本,而国内已经没有足够的投资场所方面,垄断资本只有把巨额的“过剩资本”输出到国外,才能取得高额利润;与此同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许多落后国家已经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具备了一些可以接受资本输入的条件,使资本输出口成为一种可能。
二是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从输出资本的具体形态上看主要有借贷资本输出(贷款给外国的政府或企业)和生产资本输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兴办企业;或收买其他国家的企业)两种。从资本输出的主体看主要有私人资本输出(由私人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对外输出的资本)和国家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对外输出的资本)。
三是资本输出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对输出国来说,可以从国外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可以带动商品输出,倾销剩余产品获取暴利,可以掠夺当地廉价原料和剥削廉价劳动力,还可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控制其他国家和人民,从而形成以金融资本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加强其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对输入国来说,在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条件下,吸收外资可以缓解经济建设资金短缺的困难,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有利于调整工业结构,提高本国工业水平,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就业机会等,可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但也容易产生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赖性强的弊端,从而又会延缓经济发展,甚至造成金融危机。
四是资本输出发展的新特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输出有三个新特点:资本流向发展为多方向输出、国家资本输出增长快、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方式进行。
(2)对跨国公司的发展应把握的几点:
第一,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国际化运动由流通领域发展到生产领域,资本跨越国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他国兴建生产性企业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实现资本价值的增殖。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成为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扩大。
第二,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有五个方面:经营规模庞大、实力雄厚、拥有先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协作相对稳定;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经营管理一体化;经营面宽广,综合型多种经营是发展方向。
第三,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推动了生产的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跨国公司推动了科学技术在全球的扩散。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表现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跨国公司制定垄断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损害了东道国企业的利益。跨国公司通过转移价格,逃避了东道国的税收和外汇管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贸易形成了控制,引发了各国争夺市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妨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重要工业部门的控制,妨碍了东道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其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6.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问题,也是本课程学习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l)“股权分散化”现象与资本主义垄断统治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股票持有者人数增多了,可是对那些持有小额股票的劳动者来说,购买小额股票只不过是一种储蓄性的投资,他们所掌握的股金是有限的;所得股息也只相当于存款利息,同时,这些收入也不可能作为增殖的资本投入再生产。他们并不按所持股票额占有相应的主产资料,他们不可能成为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掌握股权的仍是那些拥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大资本家,他们才是生产资料的真正占有者。资本主义在利用股份形式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股权分散化”的现象,只不过表明垄断资本为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一种局部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不可能使劳动人民成为资本家,反而却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垄断资本加强对劳动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2)“社会福利”的现象与劳动者经济地位的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增加,是垄断资本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统治而作出的“一副大慈大悲的样子”,它不仅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而且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不平等性质,更没有改变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实质。垄断资本在保证能够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基础上,给劳动人民以较高的工资和福利,不过是为了干预经济,刺激社会消费,摆脱经济困境,缓和社会矛盾,不过是为了蛊惑民心,争取选民,捞取选票,约束和阻碍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缓和阶级矛盾。很明确,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增加,是以不影响垄断资本获得剩余价值为前提的,因此,对劳动者来说,至多只是经济境遇有所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态有所缓和,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受剥削、受奴役的状况。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生产的技术水平是反映自然界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精确的物质标志,它对判断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区别各种不同的经济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以生产关系来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则更是不可或缺的方面。西方学者正是在割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论证资本主义“变性”的,因而只看到科技革命浪潮的强大威力,只强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主张用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标准所划分的技术社会形态来代替以生产关系为标准所划分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资本主义仍然是大垄断资本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的任何经济行为都围绕着攫取剩余价值的目的展开,资本主义大企业的职工、职员,乃至高级经理等都是垄断资本的雇佣劳动者。
7.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
(1)把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这一问题既是对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理解,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理解。理解这一问题,可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再由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刻地说明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在客观上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国有企业、大垄断组织,以及国家的统计、计算、计划、监督机构,都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都可以为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突提供“线索”和“手段”,使资本主义逐步走向自己的历史终点,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在这个过程中,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共产主义政党队伍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产生了不可否认的消极影响,但它并不意味社会主义的失败,只不过表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社会主义模式僵化的失败。它在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敲响了警钟:社会主义要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通过改革确立新的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推行“和平演变”,企图通过“攻心战”来“融化”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展开。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世界战争”中,看不到“没有硝烟”的进攻,不保持警惕,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阵地。
第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衰落和灭亡的辩证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在上升时期,尽管也有停滞和下降,但发展是主要的方面;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尽管也有发展,但也存在停滞和下降,发展与停滞并存;资本主义在衰落时期,尽管停滞和下降是主要方面,但也有发展。这一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首先要面对资本主义的挑战,要经历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的较量,要回击资本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主义的攻击和渗透。其次,还要面对自身的挫折,经受社会主义进程在一些民族中发生中途转向的考验,要从降下的旗帜、升起的困惑中走出采。再次,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取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物质技术基础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现买的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在前进道路上还必须担负起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历史重任。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显现出强大的历史活力和勃勃生机,显现出它巨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辩证法,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人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的阶段。
上一篇:怎样调试汽车的反光镜与后视镜?
-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024-08-17
-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开发对策2024-08-17
-
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开支, 这影响该厂的:2024-08-17
-
货币升值对资本流动的作用2024-08-17
-
我国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意义何在2024-08-17
-
谁知道民间资本运作三十六项新规定?2024-08-17
-
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2024-08-17
-
引发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急呀!!!!2024-08-17
-
1: 运用财政政策手段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正确 错误 2: 国债市场的发展不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2024-08-17
-
资本论的剩余价值怎么理解啊?2024-08-17
-
谁知道民间资本运作三十六项新规定?2024-08-17
-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024-08-17
-
17 18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 的资本主义发展史2024-08-17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024-08-17
-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