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初一生物-地震之后如何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8-17 09:35:55
热度:

初一生物-地震之后如何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专家解说】:5 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大地震给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大灾之后如何防止重大疫病发生和蔓延,成为目前抗震救灾刻

【专家解说】:5 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大地震给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大灾之后如何防止重大疫病发生和蔓延,成为目前抗震救灾刻不容缓的重点工作之一。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5月18日表示,截至目前,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云南5个省(市)已有1300万头(只)畜禽受灾死亡,其中四川省重灾区6个市州死亡畜禽1234万。专家介绍,随着气候转暖,动物尸体腐烂,容易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炭疽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专家认为,一般大灾过后,人畜共患病疫情(如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的发生几率也较高,灾区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农业部已派出动物疫病专家组赶赴灾区,同时调拨大量防疫物质,指导灾区及时、科学、有效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动物疫病防控的特点和难点,日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洪让等认为应从五大方面做好动物疫病防控。 措施之一:死亡动物要及时无害化处理 专家说,畜禽粪便污水及动物尸体的处理尤为重要。由于死亡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任其腐烂发臭,病菌会到处扩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流行。 专家表示,畜禽粪便、垫草、污水都必须全部进入沼气池或集中起来,密闭发酵42天后才可还田使用,饲养场的污水必须经沉淀3次,流出的清水才可排出灌溉农田;严格对病死畜禽采取“四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宰杀、不准转运。对病死动物尸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动物防疫人员应亲自动手或指导监督农民动手,无害化处理行为应坚决果断,干净彻底。禁止向水源、河流、路边等处随意丢弃畜禽尸体,避免因畜禽尸体处理不当而引发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流行。 措施之二:受灾地区应全面卫生大消毒 地震发生后,灾区连续几天出现降雨,部分河段因灾造成水位上涨,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菌容易被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必须对辖区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农户的畜禽圈舍、牲畜市场、农贸市场等进行反复多次的拉网式彻底消毒。要保证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 措施之三:加强疫情监测和疫病防控 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进一步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对病死畜禽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防止疫情发生。 做好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对于没有进行免疫接种的畜禽,要立即补免。对已进行了免疫接种的畜禽,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及周边疫情情况,必要时强化免疫一次。对于其他畜禽传染病,也要根据疫情动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从源头防止重大疫病发生。 措施之四:加强检疫严防病死畜禽流出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对饲养、屠宰、加工、运输、储藏等生产和经营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 同时,各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方面保证进出灾区的动物及其产品顺畅调运,另一方面要保障动物防疫秩序,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 措施之五:管好动物饲料谨防病从口入 专家介绍说“病从口入”,动物同样如此。灾区连降大雨,易引起饲料霉变。霉饲料中霉菌能引起动物中毒。霉菌饲料中毒没有有效治疗方法,重在预防。 专家说,灾后饲喂畜禽的饲料应选择干净、合格的饲料,要适当的增加营养物质,特别要多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抗应激的药物、禁止饲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注意饲料的保质期,防止食用过期饲料。要灭虫、灭鼠防止饲料污染。给畜禽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清洁饮水,自取的井水应消毒后才能饮用。 张洪让说,地震灾后的恶劣环境是造成许多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地震灾害造成的畜禽死伤数量可能远比人大得多。病死动物尸体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其腐败后将成为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传染源,也是震后灾区容易暴发人畜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地震灾区动物防疫工作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