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玉米不同遗传背景子粒和秸秆粗蛋白含量及杂种优势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52:56
热度:

玉米不同遗传背景子粒和秸秆粗蛋白含量及杂种优势分析【摘要】:利用5大杂种优势群的10个优良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省的南阳、郑

【摘要】:利用5大杂种优势群的10个优良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省的南阳、郑州和浚县3个地点随机区组试验,用MARX-I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子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子粒、秸秆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遗传背景,同时受环境条件的显著影响。子粒蛋白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显著互作效应,地点间子粒蛋白含量表现北高南低趋势(浚县郑州南阳),秸秆蛋白与其相反(南阳郑州浚县)。子粒、秸秆蛋白质含量分别排在前5位的组合中,80%来源于不同优势类群自交系间杂交,自交系E28和8085是可利用的高蛋白质种质资源。子粒、秸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表现负向和正向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76%和27.03%,但两者变异性均较大,组合间变幅分别为-18.56%~21.24%和-12.78%~95.30%。相关分析表明,子粒与秸秆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r=0.0224)。因此,通过基因重组,在广泛遗传变异中选择子粒和秸秆蛋白含量较高的组合是可能的。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玉米 子粒 秸秆 蛋白质含量 杂种优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37) 国家“863”计划(2006AA100103)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82102140021)
【分类号】:S513.03
【正文快照】: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产量性状上研究相当深入[1~6],而对品质性状研究相对薄弱[7~9]。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玉米的饲用比例在不断扩大[10],品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玉米的子粒和秸秆是家禽和家畜重要的饲料来源,玉米作为饲料作物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NDF与ADF含量    白琪林,陈绍江,董晓玲,孟庆祥,严衍禄,戴景瑞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    王振华,王义波,王永普,张新

十年来中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变化的分析    滕文涛,曹靖生,陈彦惠,刘向辉,景希强,张发军,李建生

作物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蔡健,赵小三

高蛋白与高赖氨酸玉米杂交后代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及选育    蓝希骞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于步亮

根据杂种优势值划分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    刘炜,史延丽,马洪文,王坚,李自超,张洪亮

AFLP标记在玉米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杜金友;靳占忠;徐兴友;耿立英;王天宇;黎裕;

分子遗传标记类型及其在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王金英,江川

用cDNA-AFLP技术构建基因组转录图谱    付凤玲,李晚忱

玉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    袁鹰,刘德璞,张光弟,郝文媛,谭化,姜昱

优良玉米自交系豫自87-1的血缘及其聚类分析    刘宗华,王庆东,汤继华,胡彦民,陈伟程,杨鹏鸣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秸秆青贮饲料成分含量    刘贤;韩鲁佳;

超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及产量因子QTL分析    祁新

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    田清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及其它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黎裕

一九八一至二000年四川玉米育成品种主要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赵世勇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种质研究    杨元明

玉米二环系源杂交种亲本选择及其相关系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郑常祥

玉米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及其与薏苡比较基因组研究    黄益勤

五十年来我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及西北春麦区核心种质的构建    郝晨阳

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育性恢复基因Rf3的分子标记的研究    王继华

芸薹作物杂种优势形成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吴才君

继代次数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内源激素水平和DNA变异的影响    李银凤

2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模型研究    王国强

玉米主要性状基因效应及杂种优势分子标记的研究    李美娜

玉米株高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剖析    马西青

利用轮回选择方法创建小麦杂种优势群的初步探讨    刘鹏

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和营养成分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方继友

武陵山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性与育种潜力的研究    许明陆

对生性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遗传特性的影响    蔡丽琼

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对四川地方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    刘世建

我国现行玉米主要骨干自交系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AFLP标记的遗传差异    高世斌

高等植物光合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龚月桦,高俊凤

玉米营养品质的遗传研究与育种进展    柯永培,石海春,杨志荣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    李九云

玉米类型和籽粒成熟期影响秸秆营养成分与活体外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闫贵龙,孟庆翔,陈绍江

马铃薯根系吸收活力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田丰,张永成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沈新莲,张天真

河北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矮花叶毒病的抗性鉴定    张成和;刘爱国;张晓青;罗畔池;

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姚万山,宋连启,郭宏敏,张慎璞

玉米矮花叶病毒抗性资源鉴定的研究    李新海,韩晓清,张锦芬,张世煌

玉米杂交种与亲本主要光合性状的比较    赵明,王美云,李少昆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的研究    宋德凤,吴高岭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分析    王振华,王懿波,王永普,张新,马淑琴,董家璞

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戴景瑞;

大寨大队旱地玉米稳产高产的主要技术经验    

谷子混种玉米亩产超千斤    

合理灌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顾慰连;

油菜茬复栽玉米创高产    

玉米后期管理与收获    欣农;

力求把栽培技术与玉米生长规律农田环境相符合——玉米千亩千斤的经验    王叔明,马福全

玉米去雄能增产    林木;

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    高学曾,王忠孝,许金芳,罗瑶年,刘玉敬

玉米几个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杨示英;冯云敢;吴子恺;

玉米后期管理与收获    杨宝爱;

优质高产玉米雅玉12栽培技术    胡学爱;

玉米高密度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张志明;赵茂俊;潘光堂;

渗透胁迫下玉米木质部汁液pH变化    刘子会;郭秀林;马春红;李广敏;

离体玉米茎尖直接产生雌雄花序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李学红;李冬玲;程贯召;尹小燕;张举仁;

春玉米“吸肥能力”与“喜肥程度”的分级及按级定量施肥(突破传统研究模式探索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的新途径)    张宽;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张国刚;

春播玉米与花生间种的综合经济效益    冯成玉;林昌明;王俊同;孙建群;王爱东;沈宝祥;

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郝兰春;谭秀山;毕建杰;

玉米QTL图谱的整合和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QTL克隆策略探讨    王毅;姚骥;张祖新;郑用琏;

绿洲玉米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李鲁华;柳延涛;吕新;朱江;

北京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完善    曲明山;贺建德;廖洪;赵永志;

玉米套大蒜 亩收两千三    山西省晋中市农业局 薛彦棠

玉米遭受涝灾咋补救    王玉堂

山西农科院育成抗旱玉米新品    王永霞

“京科8号”玉米真不错    记者 韩冬

春播玉米施肥技术    供稿 市农科所 牛秀群

防止玉米倒伏六措施    陈贵善

玉米高效调节剂——浩伦玉黄金    李太宇

高产高抗玉米丹科2151    景希强

玉米也需要补锌    邢军

玉米吨田核心技术要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永平

玉米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杨俊品

玉米几个重要基因的克隆和改良直链淀粉的转基因研究    陈荣军

特用玉米抗丝黑穗病遗传分析及其病菌致病性的遗传多样性    高洁

新型植物氮代谢调节剂在水稻、玉米上的作用效果与机理研究    荣湘民

玉米S组CMS胞质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张方东

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定位农艺性状QTL    滕文涛

根系形态在玉米高效获取氮素中的作用及其生理调节机制    田秋英

非编码基因zm401对玉米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马金霞

线辣椒/玉米套作生理生态机制研究    徐强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化技术的改进及转betA基因玉米抗逆性分析    权瑞党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效应研究    苏新宏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主要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覃兰英

植酸酶基因(phyA)转化玉米的研究    沈亚欧

氮素用量对玉米谷蛋白组分积累及与蛋白质积累的关系    朱朝辉

青海省带田玉米引种与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车永和

流化床干燥玉米的理论研究    杨小静

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殖DH系遗传分析与青枯病抗性研究    刘玉强

Bt-CpTi抗虫基因对玉米的遗传转化    闵丽

玉米花粉诱导普通小麦产生单倍体的研究    蔡东明

基因枪介导的玉米自交系齐319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韩颖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