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快速渗滤耦合固定化微生物工艺在水产清洁化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38:14
热度:

快速渗滤耦合固定化微生物工艺在水产清洁化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在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养殖废水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一问题,

【摘要】:在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养殖废水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由养殖槽、快速渗滤系统、旁路循环系统组成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分别研究了该系统在海水和淡水养殖水体中对有机物(COD)和氨氮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有机物(COD)浓度和氨氮浓度对彼此去除效果的相互影响,此外,研究了系统抗有机负荷和氨氮负荷的能力考察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快速渗滤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能较好的净化有机物和氨氮,在海水环境中,COD浓度可以降低至5mg/L左右,氨氮浓度可降低至0.5mg/L以下。2.在海水环境中,为了系统的稳定运行,COD浓度应该维持在8mg/L以上,此条件下氨氮降解效果较好,氨氮浓度稳定在0.5mg/L左右。3.在海水环境下,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好,当COD突然升高至65mg/L以上或者氨氮突然升高至6mg/L以上时,系统能稳定运行,且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4.该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淡水环境中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净化效果较好,COD浓度可以降低至20mg/L左右,氨氮浓度可以降低至0.3mg/L以下。5.在淡水环境中,为了系统的稳定运行,COD浓度应维持在30mg/L左右,此时氨氮浓度稳定在1mg/L以下。6.在淡水环境中,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当COD突然升高至1000mg/L以上或者氨氮浓度突然升高至45mg/L以上时,系统均能稳定运行,COD和氨氮降解效果较好。 实验结论:实现了养殖水体的达标排放。其中海水养殖水体达到《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一级标准,淡水养殖水体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二级标准。 此外,通过现场调研和布点监测,为广西地方标准《池塘海水养殖清洁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中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本研究中快速渗滤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工艺研究为COD和氨氮的达标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快速渗滤 固定化微生物 养殖水体 COD 氨氮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95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符号说明9-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水产养殖中的主要污染物11
  • 1.3 水产养殖水体特点11-12
  • 1.4 水产养殖水体处理方法12-13
  • 1.4.1 物理法12
  • 1.4.2 化学法12-13
  • 1.4.3 生物法13
  • 1.5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研究现状13-16
  • 1.5.1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5.2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6 课题现场调研16-17
  • 1.7 课题问题的提出17-18
  • 1.8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18-20
  • 1.8.1 研究目的18
  • 1.8.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8-19
  • 1.8.3 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20-23
  • 2.1 实验装置20-21
  • 2.2 实验用水21
  • 2.3 实验过程21-22
  • 2.4 实验分析方法、实验仪器与材料22-23
  • 第三章 海水养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23-32
  • 3.1 前言23
  • 3.2 实验方法23-24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24-31
  • 3.3.1 生物膜培养阶段净化效果分析24-25
  • 3.3.2 系统对COD_(Mn)和氨氮去除效果及其相互影响分析25-27
  • 3.3.3 稳定有机负荷条件下系统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分析27-28
  • 3.3.4 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分析28-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淡水养殖废水净化研究32-39
  • 4.1 前言32
  • 4.2 实验过程32-33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33-38
  • 4.3.1 系统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及其相互影响分析33-34
  • 4.3.2 稳定有机负荷条件下系统对氨氮去除效果分析34-35
  • 4.3.3 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分析35-38
  • 4.4 本章小结38-3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39-41
  • 5.1 结论39-40
  • 5.2 展望40-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4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鱼系统的基础设计    刘鹰,杨红生,张福绥

利用复合微生物降解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初步研究    张峰峰;谢凤行;周可;赵玉洁;李亚玲;

水产养殖业的水处理技术综述    周华,孙建岐

亚热带集约化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王雅琼;黄翔鹄;李长玲;

无排泥运行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代谢产物及细菌活性    李红岩,高孟春,杨清香,杨敏

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中植物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葛滢,王晓月,常杰

网箱养殖水污染及其治理对策    王福表

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元素吸收与净化能力的关系    关保华,葛滢,常杰,牛晓音,王晓月,徐青山,吴建之

水生植物微生物强化系统对日本沼虾养殖水体的生物净化    吴伟;瞿建宏;王小娟;许骄阳;钱志林;

对虾海水高密度养殖后期水质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    李奕雯;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代金;张穗;王玉军;温广月;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詹婧;孙庆业;石先阳;

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    石先阳;凌晨慧;鲍婷;谢继峰;周芬;盛雅琪;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对比试验    孙力

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总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汪海波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Fe(II)、Fe(III)    郭小慧,孙静月,赵中一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TNT废水的试验研究    陈林;涂春贤;张国珍;宋小山;

影响总氰化物测定结果的因素    黄仙花;方谨继;

Multi N/C 2100S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    王琳;孙国鼐;

用白腐真菌-泥炭净化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王惠娥;孙继林;颜事龙;张学才;

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

纳滤处理含镍、铜和锌废水的试验研究    薛莉娉;张显球;杜明霞;

采用MPE延缓MBR工艺中膜污染的研究    刘志阳;赵英;顾平;

纳滤膜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胡锦英;张阳;王浩然;韩璐;易小祺;

MBR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陈桂娥;李啸寰;许振良;

不同处理能力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比较    黄龙;韩春元;田娟;刘杰;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研究    马海峰;张饮江;

三门峡城市供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评价    刘茹;索虎勤;李明;席凤霞;何化平;

低溶解氧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韦柳枝

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程曦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王宏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人工湿地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    朱四喜

离心式微流控法快速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研究    席永清

铁矿石催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研究    黄伟英

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耿炤宇

三峡库区大宁河富营养化和水华研究    张佳磊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交联共混絮凝剂(CATC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游力军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溶氧水平对黄颡鱼生长、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杨凯

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    贝亦江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浊点萃取光度法测定铬及萃取剂回收方法研究    金洪洙

环境水中二甲胺和二乙胺分析方法的研究    马兴华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刺苦草等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水体净化作用研究    赵迪

抗铅联合苯酚降解多功能菌的构建    彭冉

NaCl盐度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王淑莹;唐冰;叶柳;彭永臻;

臭氧紫外法处理TNT水溶液的研究    欧阳吉庭,刘晓春,冯长根,陈海燕,梁宇文

湛江港沙湾对虾养殖场虾池水质状况分析    陈伟珍,林轩,杨桂珍,邓秀清

南美白对虾肠道细菌菌群分析    宛立;王吉桥;高峰;杨士勇;王年斌;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pH值的变化特征    陈剑锋;赖廷和;童万平;

高位虾池养殖过程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及水质评价    张瑜斌;章洁香;詹晓燕;李雪英;孙省利;

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施大林;何义进;孙梅;潘良坤;刘淮;胡凌;周群兰;陈秋红;张维娜;徐跑;匡群;

枯草芽孢杆菌WB600芽孢和营养体耐受凡纳滨对虾胃肠道环境及定殖存活的研究    吴正存;傅玲琳;李卫芬;励建荣;

杭州湾淡化对虾养殖池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特征    王小谷,胡锡钢

对虾养殖水质与饵料的关系研究    王方国

利用浮萍净化氮磷污水机理及其优化工艺条件研究    沈根祥

亚硝酸盐胁迫下维生素C和E对异育银鲫免疫功能的影响    葛立安

开封污水土地快速渗滤研究通过省鉴定    石飞;

填料厚度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袁东;张红晓;

日本沼虾捕捞后保活试验初报    王向阳;刘月萍;

南方丘陵地区农田氮素渗漏特征研究    张玉珍;

氨氮对菲律宾蛤仔免疫力的影响    王文琪;姜令绪;杨宁;李建;王仁杰;

沟渠沉积物对农田排水中氨氮的截留效应研究    徐红灯;席北斗;翟丽华;

氨氮和硫化氢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和变态发育的影响    王继芳;姜令绪;李延玲;李建;王仁杰;

雁栖河溶解氧和氨氮对不同河溪利用方式的响应    冯泽深;高甲荣;吕晶;段红祥;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试验    胡贤德;孙成波;蔡鹤翔;王平;黄海立;古文光;

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胡萍华;金一春;曲学伟;程翠;尚晓莉;张勇;张开岳;曲宪成;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工程实践分析    张建强;李倩囡;许文来;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与发展动态    姚琪;张建强;许文来;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其水处理应用    崔康平;周元祥;许为义;彭书传;

应用16S rDNA克隆文库解析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细菌种群多样性    马鸣超;姜昕;李俊;王静;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成都军区某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硝化菌群脱氮作用解析    马鸣超;姜昕;李俊;何江涛;

用DGGE技术分析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微生物种群分布    姜昕;马鸣超;李俊;李力;钟佐燊;

高性能载体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污水研究进展    郑伟;周林成;徐艳艳;叶正芳;李彦锋;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技术研究及应用    周剑平;祝英;王治业;杨晖;

纳米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    佟玉洁;聂云;安毅;

固定化微生物将成污水处理主流技术    记者 刘碧玛

如何有效减排氨氮?    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朱风松

打造AAAA级景区 双流大林引进污水处理新工艺    许继刚记者 陈方耀

山东挂牌督办二十八件突出问题    本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京郊年内将建135座污水处理站    张雪涛

五大工程完成投资20亿元    崔明华 马梅

利用中水6年节水40多万吨    胡艳波孟宪明

判断鱼死亡原因的简易方法    无锡市水产站

今年以来沈阳有197个“好天”    记者 李海英 见习记者 吕晴

焦作市力促发展与环保相协调    苏丽娜 记者 宋健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许文来

生态人工快速渗滤系统(ECRI)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工艺研究    赵福祥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    黄兵

新型聚乙烯醇载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固定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构筑研究    白雪

基于沸石吸附—固定化微生物SBR-SND脱氮研究    魏云霞

典型湿地植物对氨氮、有机污染物的耐受性及其机理研究    徐景涛

含高浓度铁锰及氨氮的地下水生物净化效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曾辉平

含高浓度铁锰及氨氮的地下水生物净化效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曾辉平

聚氨酯包埋硝化菌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董亚梅

北运河水体中氨氮的氧化过程及微生物响应特征    于洋

快速渗滤耦合固定化微生物工艺在水产清洁化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刘亚青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高浓度含氮发酵废水中去除氨氮的研究    王传宝

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的试验研究    黄玮

大孔聚氨酯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及其污水处理研究    岳艳利

EGSB+人工快速渗滤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    孙朝霞

固定化微生物与植物联合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    谢丽凤

气态膜吸收法处理丙烯腈废水中的氰化物和氨氮    刘海洋

化学脱氮在皮革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杨晨

粉煤灰合成沸石及氨氮吸附性能的研究    郭俊温

菌、藻改善水体环境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免疫指标和抗逆性的研究    陆家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