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盐渍化草甸土有机质及微团聚体组分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盐渍化草甸土有机质及微团聚体组分的影响【摘要】: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水、肥的保蓄与释供能力及与此有关的自动调节性能。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是产生所述功能
【关键词】: 盐渍化草甸土 秸秆还田 微团聚体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1-06-6) 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项目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盐渍土的存在直接威胁农作物的种植和土地的利用,造成农业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常用方法改良盐碱地,包括工程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但是成本很高。农作物的秸秆既含有相当数量的作物必需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秸秆的腐解,使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1],具有改善土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肥力黑土、棕壤各级微团聚体中胶结物质的组成及其特性 关连珠;张伯泉;颜丽;
浙中三个桔园土壤的水分性质及结构改良剂的应用效果 赵渭生,孟赐福
不同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研究 迟凤琴,宿庆瑞,王鹤桥
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工作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赵铁军
卡庆斯基制与美国制间土粒分析结果的转换 胡宏祥,马友华
黄河故道地区桃树“黄叶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宋建伟;朱春茂;赵光伟;邵瑞鑫;
江南丘陵林区森林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俞元春,曾曙才,罗汝英
松嫩羊草草原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关系 黄文娟;于海多;赵兰坡;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及其评价——以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 彭奎,欧阳华,朱波
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在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聂艳;周勇;于婧;何佑勇;
栗钙土中有机物碳素矿化速率与动力学模型 张丽娟,刘树庆,王继芝,李彦慧,张金柱
青海三角城种羊场高寒草甸草场氮、硫的季节变化及其盈缺分析 张力,刘彩琴,郑中朝,周学辉,肖西山,焦婷,冯瑞林,李伟,苗小林
超旱生灌木根际土壤磷的含量特征 马斌,周志宇,张彩萍,李雪瑞
东北羊草草原盐碱斑的自然恢复 郭继勋,孙刚,马文明,吴立勋,张福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与净化工艺 吴小萌;
作物秸秆资源的农业综合利用研究 唐东民;伍钧;祝亮;胡华;
中国东北草甸棕壤非生长季无机氮的动态变化 鲁彩艳;张庆忠;陈欣;史奕;
第四章 土壤矿物 封克;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 黄绍文
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与绿洲稳定性研究 张远东
氮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晁逢春
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 石孝均
不同覆盖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效应与氮肥去向研究 艾应伟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与林木生长关系 王力
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 刘鸣达
土壤中包膜肥料氮磷释放运移及作物吸怍利用 熊又升
紫色土耕地质量变化研究 王玄德
农田生态系统中残留硝态氮的行为及植物利用 张丽娟
有机肥分期配施对创棉花2250kg/ha高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陈兵林
水稻栽培计算机实验 袁传怀
小麦族根茎型牧草形态、解剖学比较研究 赵金花
复混铁肥的供铁机理及其生物效应研究 刘文科
冀西北高原土壤酶活性及肥力因素动态变化研究 程东娟
四川盆地丘陵区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研究 张锡洲
紫色母岩风化过程中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快速培肥机理的研究 江长胜
土壤水氮资源高效利用的孔源调控理论及技术研究 王夏晖
紫色土丘陵区种植模式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唐家良
硫酸钾对茶园土壤钾、硫营养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耿建梅
有机物料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的调控 王兆荣;王宏燕;种传立;
降低旋耕机能耗的措施性研究 张居敏
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夏俊芳,袁巧霞,周勇
耕耘机械室内模拟性能测试系统研究 谢方平,汤楚宙,吴彬,李亚芳,康江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张福锁,王运华
旋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夏俊芳;许绮川;周勇;
旋耕机传动参数的多目标算法 周宏明,郑蓓蓉
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中有机碳数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张晋京,窦森,江源,李翠兰,平立凤
旋耕机运动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薛伟,周宏明,李峰平
斜置旋耕刀和国标旋耕刀的对比分析 孔令德,桑正中
旋耕埋秆技术研究与试验 张在平
苏南地区稻麦(油)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丁文斌;朱中华;陶吉平;芮文其;蒋建华;
稻田秸秆还田腐熟剂品种比较试验 陈璋;
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贺京;李涵茂;方丽;胡啸;孔维才;
玉米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秦子;刘子琪;曾庆亚;张爽;
“三一”牌有机物料腐熟剂在寒地稻草还田中应用研究初报 单提波;杨绍华;慕永红;隋阳辉;王安东;孔宇;
玉米机收后秸秆粉碎还田方法及效果研究 李大伟;
秸秆还田对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张伟;龚久平;刘建国;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速率与调控研究 董文旭;吴电明;胡春胜;张玉铭;杨培培;王莹;
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及稻麦产量的影响 曾洪玉;唐宝国;蔡建华;毛伟;赵新农;姚开文;刘雪基;
减少化肥用量有妙法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推行绿色技术 发展低碳农业 任小平;孙达义;
农作物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李金磊;曹东京;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邹城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孟宪平;张存强;袁伟;
有机肥中养分潜量及其再用的意义研究——以白银市兴电灌区北滩乡为例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芦满济;
科凯生物工程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马建宏;许春香;陈德星;杨步银;袁瑜;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 陈尚洪;刘定辉;朱钟麟;舒丽;王昌全;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连年秸秆还田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群特性 王小芬;杨洪岩;马静静;李培培;崔宗均;
要求做好秸秆还田工作 首席记者 魏贵富
秸秆还田的不利影响咋消除 晁豪
十二团秸秆还田面积达4万多亩 通讯员 徐风武 李国成
大路镇村民试验创新田沟腐烂秸秆还田法 赵月霞 余宽平
广西92万亩秸秆还田助力钱粮双增 记者 唐广生 通讯员 谢倩云
“微生物催腐剂”破解秸秆还田难题 记者 白锋哲
牙克石农场10万亩作物实现秸秆还田 车兴华
全市秋季秸秆还田面积已达六成 记者 程颖 通讯员 杨朝晖
七十六团90%农田秸秆还田 通讯员 王军 欧阳雪慧
青浦加大秸秆还田扶持力度 通讯员 吴军 颜震杰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以连续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为例 李贵桐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培养条件下小麦及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特性研究 Shaukat Ali Abro
黄淮海平原土壤节肢动物对耕作和施肥的响应 朱强根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秸秆—根茬粉碎还田联合作业机的研究 李春胜
还田秸秆配施外源酶效应研究 韩玮
秸秆还田农户意愿与机械作业收益实证研究 李建政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
关中平原田块尺度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肥力及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南雄雄
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酶及细菌多样性影响研究 刘佳斌
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影响的研究 李传宝
关中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研究 孙汉印
高产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秸秆还田效应的研究 夏炎
-
响应曲面法优化小麦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条件2024-08-19
-
河南省力推秸秆沼气2024-08-19
-
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024-08-18
-
少耕秸秆覆盖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2024-08-18
-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2024-08-18
-
香蕉秸秆还田技术研究与装备设计2024-08-18
-
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最佳条件研究2024-08-18
-
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在发展循环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及技术模式2024-08-18
-
EM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2024-08-18
-
关中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2024-08-18
-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4-08-18
-
玉米秸秆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与性能2024-08-18
-
应用正交设计优选秸秆降解菌组合2024-08-18
-
小麦秸秆混配基质对甜椒幼苗生长和光合参数的影响2024-08-18
-
我国秸秆纤维基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墙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