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剩余电量估算研究及整车建模仿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5:45:41
热度: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剩余电量估算研究及整车建模仿真【摘要】: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制约传统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使用过程中纯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能源可再生、制动能量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势

【摘要】: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制约传统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使用过程中纯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能源可再生、制动能量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势受到社会的日益重视。动力电池组是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源,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动力电池可靠的性能支持,电池管理系统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动力电池组尽量工作于最佳状态。电池荷电状态(SOC)体现了电池组的剩余电量,SOC的估算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任务。鉴于SOC的估算值对整个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重要性,所以提高SOC估算结果的精度很有必要。 在进行整个BMS系统设计时,利用CAN网络的拓扑结构,将12个从控模块与1个主控模块连接起来进行通信。从控模块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将采集结果通过CAN总线发送给主控模块。在“PACK”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来实现电池的“纵向过流、横向保护”这一功能的电路设计方案。在对电池组的单体电压采集时,采用了分时逐一采集方法,然后将采集的电压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将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值采用标定的方法再次对测量值进行修正,使得测量值逐渐逼近真实值,形成闭环计算方法,提高单体电压的测量精度。 在进行SOC估算时,通过对比常用的几种SOC估算方法,取长补短并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开路电压法和安时计量法相结合,并添加一项容量修正因子对估算结果进行修正的估算方法。在进行容量修正因子的计算时,引入了“评优算法”,有助于提升SOC估算精度。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估算误差能控制在5%以内,而且对模型精确度和控制器的运算能力要求不高。最后结合整车参数及路况信息给出了续驶里程的估算策略,并通过Cruise对整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关键词】: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 SOC 续驶里程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69.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17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2-13
  • 1.3 电池管理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3-15
  • 1.3.1 国外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13-14
  • 1.3.2 国内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14-15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5-17
  • 2 磷酸铁锂离子动力电池特性与电池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7-28
  • 2.1 实验车型动力电池的选用17-20
  • 2.2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结构与性能指标20-22
  • 2.2.1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结构20-22
  • 2.2.2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性能指标22
  • 2.3 磷酸铁锂离子动力电池特性分析22-26
  • 2.3.1 放电特性22-24
  • 2.3.2 充电特性24-25
  • 2.3.3 磷酸铁锂电池的寿命25-26
  • 2.4 电池管理系统方案设计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3 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确定及策略研究28-39
  • 3.1 影响剩余电量估算精度的因素[30][31]28-29
  • 3.2 常用的几种 SOC 估算方法及估计策略29-32
  • 3.2.1 常用 SOC 估算方法介绍29-32
  • 3.2.2 本研究选用的估算方法32
  • 3.3 SOC估算实现过程32-38
  • 3.3.1 动力电池模型的建立32-35
  • 3.3.2 开路电压法对起始SOC 0的估算35-37
  • 3.3.3 Ah 计量法在充放电过程中对SOC的估算37-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4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39-51
  • 4.1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39-43
  • 4.1.1 主、从模块 MCU 的选择39-40
  • 4.1.2 稳压芯片的选择40
  • 4.1.3 CAN 收发器的选择40-41
  • 4.1.4 数据存储芯片的选择41-42
  • 4.1.5 A/D 转换芯片选择42
  • 4.1.6 DC/DC 模块的选择42-43
  • 4.2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43
  • 4.3 电源模块的设计43-45
  • 4.4 采集模块的设计45-48
  • 4.4.1 单体电压采集模块设计45-47
  • 4.4.2 电流采集模块设计47-48
  • 4.5 CAN 通信模块的设计48-49
  • 4.6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49-50
  • 4.7 本章小结50-51
  • 5 电池管理系统底层软件的设计51-68
  • 5.1 软件设计思想及其结构51-53
  • 5.1.1 软件设计思想51
  • 5.1.2 软件结构设计51-53
  • 5.2 主控模块程序设计53-62
  • 5.2.1 初始化子程序设计53-54
  • 5.2.2 CAN 通讯底层驱动程序设计54-56
  • 5.2.3 总电流检测子程序设计56-58
  • 5.2.4 SOC 估算子程序设计58-60
  • 5.2.5 故障诊断和报警60-62
  • 5.3 从控模块程序设计62-67
  • 5.3.1 初始化程序设计62-63
  • 5.3.2 CAN 通讯底层驱动程序设计63
  • 5.3.3 单体电压检测子程序设计63-65
  • 5.3.4 电池包温度测量子程序设计65-67
  • 5.4 本章小结67-68
  • 6 基于 LabVIEW 标定程序的单体电池电压测量实验68-76
  • 6.1 LabVIEW 标定程序各功能模块68-71
  • 6.1.1 LabVIEW 简介68
  • 6.1.2 功能模块设计68-71
  • 6.2 实验设备及连线方式71-72
  • 6.3 单体电压采集数据的标定72-74
  • 6.4 实验结果分析74-75
  • 6.5 本章小结75-76
  • 7 剩余里程预测及整车建模仿真76-87
  • 7.1 汽车行驶功率需求及动力电池能量计算76-77
  • 7.1.1 汽车行驶功率需求76-77
  • 7.1.2 动力电池能量计算77
  • 7.2 单位里程能耗计算和仿真工况的选择77-80
  • 7.2.1 单位里程能耗计算77-79
  • 7.2.2 仿真工况的选择79-80
  • 7.3 基于 Cruise 整车模型仿真与分析80-86
  • 7.3.1 Cruise 仿真软件介绍80
  • 7.3.2 整车模型建立及主要参数设置80-82
  • 7.3.3 仿真结果分析82-86
  • 7.4 本章小结86-87
  • 8 总结与展望87-89
  • 8.1 全文总结87-88
  • 8.2 论文创新点88
  • 8.3 展望88-89
  • 参考文献89-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93-94
  • 致谢94-9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锰酸锂动力蓄电池散热影响因素分析    林成涛;李腾;陈全世;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应用和发展    安平;其鲁;

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分析    王震坡;孙逢春;林程;

电动汽车SOC估计方法原理与应用    林成涛,王军平,陈全世

电动车,电动车用电源及其发展战略    雷惊雷,张占军,吴立人,潘国宏,黄少卿,杨迈之,蔡生民

电动车用电池充电状态和功率强度估计    董雄鹤,齐国光,冯熙康,陈爱松

电动汽车车载SOC测量及续驶里程的研究    李顶根;邓杰;陈军;

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白中浩;曹立波;杨健;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刘晓康;詹琼华;何葵;舒月洪;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通信协议    李芳;张俊智;王丽芳;廖承林;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    石庆升

基于ADVISOR的电动汽车性能仿真研究    刘灵芝;

基于DataSocket技术LabVIEW网络化通信的设计    张东伟;杨中华;

模型(汽车)试验低速风洞设计    汪涌;龚光军;

汽车曲线制动工况的轴间动态制动力分配数学模型    边铭瑞;丁品先;

7CBY—1型挂车液压制动装置的设计    李伯峰;韩永法;

数值方法在汽车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王其东;羊拯民;

对汽车制动效能评价标准的探讨    方锡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肖平;

混合动力技术与未来汽车的发展    徐小东;张炳力;

电动汽车充电站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孟强;

贯彻“汽车新政”加快安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张炳力;赵韩;

汽车转向轮主销内倾角设计计算    魏道高;乔明侠;周福庚;吕召全;

HFC6700轻型客车制动过程的仿真计算    任国清;

基于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的4WS系统设计及仿真    王莉;杜家政;

GIS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行中的应用    谢添卉;李武峰;柏德胜;崔宇;罗小英;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配组工艺研究进展    马军;李爱魁;杜涛;刘飞;

SMD-300型二十组双脉冲电镀电源智能化研究    侯庆军;

全桥电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与失效分析    趙小莉;

神经网络BP PID在电动车能量回收技术中的运用    安强;

浅谈离合器分泵支架优化设计    严思炜;郝世强;

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研究    尹安东

类菱形车转向系统研究与分析    查云飞

HEV锂离子电池组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吴铁洲

混合动力汽车双机械端口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    庞珽

整体耦合式消扭悬架系统原理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    童伟

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车混合效能分析及其电控气动发动机的研究    陈平录

发动机台架试验过程实时监测与预警方法研究    赵雷刚

核电站松动件定位方法的研究    郑华文

车辆与路面相互作用下路面结构动力学研究    李皓玉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耦合问题研究    张树培

基于SOC估计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    余熠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高精度程控直流电源的研究    张良清

软开关电阻点焊逆变电源的研究    唱志强

锂离子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研究    赵庆川

大功率电动汽车多功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研究    高丽丽

电动单轨吊动力锂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    赵平强

白鼠脑电信号远控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丁雷

串联动力蓄电池均衡充电技术的研究    林俊

锂离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黎继刚

汽车发动机电控水泵冷却系统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傅寿字

基于ADVISOR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越野汽车的研究    王凤麒,崔胜民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启示    李佩珩,易翔翔,侯福深

混合动力电动车电池荷电状态描述方法    吴红杰,齐铂金,郑敏信,陈波,舒伟辉

锂离子电池组均衡充电和保护系统研究    李红林,张承宁,孙逢春,李军求,张旺

汽车新动力的发展趋势研究(上)    胡安生

汽车新动力的发展趋势研究(下)    胡安生

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    桂长清

电动汽车用先进电池的现状及发展    田春霞

变电流下的电池荷电状态定义方法探讨    麻友良,陈全世,朱元

电动汽车电池组连接方式研究    王震坡,孙逢春

混合动力大巴用高比功率镍氢电池的管理系统设计    王玲

基于纯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刘博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稳定性研究    赵国柱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及性能分析仿真    周红丽

动力电池组的现状    严启岳;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风冷结构仿真及优化    郭艳萍;周秋梅;刘英泽;

动力电池组特性分析与均衡管理    陈守平,张军,方英民,梁毅

混合动力电池组冷却分析与优化    严旭;谯鑫;黄清秀;

动力电池组电焊机头结构的设计    陈丹晔;余启志;

并网能量回收动力电池组测试系统拓扑及其控制    龙波;李迅波;郝晓红;黄波;周晓东;郎曼江;胡庆华;

动力电池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张建智;耿壮;刘雨梦;周维;杨成兵;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组性能测试系统    贾高峰,韩赞东,王克争

绘制高安全锂铁电池鎏恒色——北大先行与北京大学携手研发新型动力电池组    闫佳;

动力电池组空间布局散热优化    商勇;康奇岳;王丽娟;

动力电池组特性分析与均衡管理    陈守平;张军;方英民;梁毅;

基于电功率的HEV电动力能量动态监控方法的研究    李礼夫;张飞;

拓邦股份 首批锂动力电池组获试用    记者 刘相华

电动车上市至少过“三关”    本报记者 张晓鸣

浅谈车用锂动力电池组的使用    韩伟

电动汽车发展瓶颈如何破局    桂松

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又添新军    记者 祝蕾

动力电池组SOC在线估计模型与方法研究    高明煜

动力电池组均衡研究与设计    王旭光

动力电池组质量测试系统    程戎翰

纯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温度场特性研究及热管理系统实现    李策园

升降压电路在动力电池组均衡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杨会州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研究    刘新蕊

锂动力电池组智能充电、保护电路的研究    李恒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焊接工艺研究    马聪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动力电池组SOC精确估计    徐杰

基于神经网络的HEV动力锂电池组能量管理策略    赵瑞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上位机监控及管理平台设计    王洪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