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32:28
热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研究【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自上世纪90年底起,新能源汽车开始不断出现公众视野。近年来,伴随着国际社会石油资源供应的持续紧张以及原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自上世纪90年底起,新能源汽车开始不断出现公众视野。近年来,伴随着国际社会石油资源供应的持续紧张以及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全球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将新能源汽车提到了与未来国际社会竞争的制高点,各国政府在研发、市场、财政税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足够的支持,积极采取了相应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经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逐一对比剖析,从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优化整合,以期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带动我国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国际竞争市场的制高点。 因此,本文基于四维调控下的产业优化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及产业整合理论,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市场结构、发展动因及产业链本质特征的研究,并结合问卷调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指标评价,以熵权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为基础构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评价模型,依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度、产业链宽度、产业链厚度和产业链外部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对产业链进行了评价,并结合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国家的产业链发展实践经验和政策措施,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应该实施纵向、横向、侧向的三维整合的优化路径,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的演化突破,进而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的过程,根本上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链 产业链优化 新能源汽车 模糊综合评价 价值链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2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20
  • 1.2.1 国内外产业链研究12-16
  • 1.2.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16-20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20-23
  • 1.3.1 研究内容20-21
  • 1.3.2 研究思路21-23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23-24
  • 1.4.1 研究方法23
  • 1.4.2 创新点23-24
  • 1.5 本章小结24-25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25-32
  • 2.1 新能源汽车相关概念界定25-27
  • 2.1.1 新能源汽车定义25
  • 2.1.2 新能源汽车类型25-27
  • 2.2 产业链优化理论27-30
  • 2.2.1 四维调控下的产业链优化理论27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27-28
  • 2.2.3 产业链整合理论28-30
  • 2.3 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30-31
  • 2.3.1 模糊综合评价法30
  • 2.3.2 熵权法30-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产业链分析32-61
  • 3.1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32-41
  • 3.1.1 全球总体市场规模32-34
  • 3.1.2 全球新能源车企合作34-35
  • 3.1.3 美日欧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35-41
  • 3.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41-46
  • 3.2.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41-42
  • 3.2.2 车企概况42-45
  • 3.2.3 产销分析45-46
  • 3.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现状及其优化方向46-60
  • 3.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成46-57
  • 3.3.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存在的问题57-59
  • 3.3.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的方向59-60
  • 3.4 本章小结60-61
  • 第4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评价模型研究61-79
  • 4.1 模型指标构建的原则61
  • 4.2 熵权法下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构建61-63
  • 4.2.1 确定评价指标和评语集61-62
  • 4.2.2 模糊关系矩阵建立62
  • 4.2.3 熵权法确定权重62-63
  • 4.2.4 合成模糊关系矩阵及评价63
  • 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评价模型构建63-78
  • 4.3.1 评价指标选取63-67
  • 4.3.2 调查问卷分析及结果说明67-72
  • 4.3.3 模糊关系矩阵构建72-76
  • 4.3.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评价76-78
  • 4.4 本章小结78-79
  • 第5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路径分析79-89
  • 5.1 由点到线实施纵向整合79-83
  • 5.1.1 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体集成企业80-81
  • 5.1.2 有效延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81-83
  • 5.2 由线到面进行横向整合83-85
  • 5.2.1 基于供应链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构建84-85
  • 5.2.2 基于技术推动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构建85
  • 5.3 由面到网开展侧向整合85-87
  • 5.3.1 构建自主发展型网络产业链86-87
  • 5.3.2 高级产学研联盟建设87
  • 5.4 本章小结87-89
  • 第6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策略和机制建设89-95
  • 6.1 有效纵向补链89-90
  • 6.1.1 完善下游产业充换电设施建设89-90
  • 6.1.2 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提升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力90
  • 6.2 构建以核心集成企业为主导的高级产学研联盟90-93
  • 6.2.1 新能源汽车产学研联盟合作模式91-92
  • 6.2.2 新能源汽车产学研联盟机制安排92-93
  • 6.3 机制建设93-94
  • 6.3.1 财政税收机制93
  • 6.3.2 金融风险保障机制93-94
  • 6.4 本章小结94-95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95-97
  • 7.1 结论95-96
  • 7.2 展望96-97
  • 参考文献97-100
  • 附录100-10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3-105
  • 致谢10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产业结构的偏序模型——关于产业链、基础产业与重要产业的数学定义    昝廷全;

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    蒋国俊,蒋明新

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    芮明杰;刘明宇;

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学分析及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宋国宇,刘文宗

产业链整合的演进与中国企业的发展    赵红岩;

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

构筑产业链 形成核心竞争力──兼谈福建发展的定位及其战略选择    郑学益

当前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及我国的路线选择    沈刚;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    吴金明;邵昶;

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    杨蕙馨;纪玉俊;吕萍;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Problems Impeding Farmers’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hip in Minority Areas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Edible Fungus Industry in China    

主导产业的选择及政策导向——以安徽工业为例    张谋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改革措施    

基于博弈视角的农业产业链延伸主体选择    张满园;张学鹏;

网络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分析    王生卫;

论林业产业链的多维拓展思路    杨加猛;张智光;

产业链视域中的日本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戴孝悌;

妨碍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成功创业的问题及对策    俸晓锦;徐枞巍;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趋势    卢敏;李玉;

推进沈阳本溪一体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杨阳;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丁华;

以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宋天和;洪伟达;

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资源整合    刘明寿;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基础和稳定性研究    杨雪锋;张卫东;

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

基于LBCT四维演变的林业产业链测度模型    杨加猛;张智光;

宁夏清真食品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马晴;海天相;

宁夏清真食品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马晴;海天相;

循环经济产业链类型、特征及优化方法    潘晨;傅泽强;

我国体育博彩的规范化发展研究    刘文董

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    吴越

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    王贵荣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    李玉凤

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    安宁

产业链视域下的农户增收问题研究    曲秉春

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李伟

公共企业经营模式研究    耿松涛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    李正军

基于网络化的林业工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研究    崔毓剑

湖北林业产业布局的案例分析    朱翼

产业链视角下种子价值分配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周斌

油菜种子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    孙丽

养猪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耦合机制研究    王培成

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游振华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    张磊

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优化研究    姚丛笑

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    林丽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研究    王瑞平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省纺织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及对策研究    张杰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    卢明华,李国平

产业集群: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    方明月;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战略分析    胡树华,杨威

北京产业链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汪先永;刘冬;贺灿飞;胡雪峰;

产业链的内涵及特性分析    曹群;姜振寰;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黄友桥;管道安;

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    蒋国俊,蒋明新

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研究    刘贵富;

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    刘贵富;赵英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开发及前景展望    黄振邦;吴森;

    本报记者 曹阳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    耿亚新

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和创新绩效研究    李志刚

煤炭产业链演化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    战彦领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机理研究    刘宇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    田博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的理论分析    王颖

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思考    彭维文

要大力促进我省汽车产业链的形成    刘志起;

汽车产业链将加速向中国转移    辛普;

迎接车联网时代的到来 推进汽车产业链的升级    雷洪钧;

汽车产业链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胡坤煜;

汽车产业链构成及启示——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    许石;

我国汽车产业链发展研究    刘会福;

区域创新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    李科松;

上海汽车产业链商机无限    钱千里 ,张平安

过剩也许是件好事    李永钧;

2005年汽油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月底组织汽车产业链见面会    记者 冯欣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速整合    宦璐

天津构筑汽车产业链    记者 张梁

完善提升佛山汽车产业链    记者 莫璇

175家车企拉长汽车产业链    本报记者 邹平

汽车制造业博览会勇闯京城 欲打通汽车产业链    本报记者 范丽敏 通讯员 陈丹丹

建立低碳汽车产业链    本报记者 张海燕

常州如何建设汽车产业链?    韩晖 唐文竹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全覆盖    记者 马培贵

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反弹时机    海通证券 钟奇 周旭辉

基于ASP的汽车产业链协作模式、技术、平台研究    韩敏

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    胡乃祥

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协同管理模式及信息集成研究    万仞恒

汽车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维修专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石朝骥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研究    汪淑芳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链研究    高政

面向汽车产业链协作的服务商协同商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刘兴亮

ASP模式的汽车产业链协同售后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雪林

山东省汽车产业链研发与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孙岳

基于ASP汽车产业链协作平台的销售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李景云

基于汽车产业链平台的零配件协同物流系统研究与实现    包慧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