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反应温度与原料粒径对玉米秸秆热裂解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47:12
热度:

反应温度与原料粒径对玉米秸秆热裂解生物油成分的影响【摘要】:以喂料量为1 kg/h的小型流化床做反应器,采用石英砂做床料,以粒径分别为20~40目、40~60目、60~80目和80

【摘要】:以喂料量为1 kg/h的小型流化床做反应器,采用石英砂做床料,以粒径分别为20~40目、40~60目、60~80目和80~120目的玉米秸秆粉为原料,分别在400℃、450℃、500℃和550℃的反应温度下进行快速热裂解,将热解气液化后得到的生物油进行成分分析,并对比玉米秸秆粉热裂解生物油成分随反应温度和原料粒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生物油中3-羟基-2-苯基-2-丙烯酸的含量随着原料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但在反应温度为450℃时含量较少;(2)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生物油中羟基乙醛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粒径为20~40目时其含量在500℃时最高,其它3种粒径时在450℃时最高;与其它粒径相比,60~80目的原料粒径不利于醛类化合物的生成;(3)500℃的反应温度和60~80目的原料粒径更有利于生物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生成;(4)生物油中酯类化合物在粒径为20~40目时的含量比在其它粒径时的含量高20%;(5)反应温度和原料粒径对生物油中的酮类、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的生成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关键词】玉米秸秆粉 流化床 反应温度 原料粒径 生物油成分
【分类号】:TE667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以保护本国的矿物能源资源,减轻化石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1]。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2-3],生产各种清洁能源和化工产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与应用(Ⅰ)    蒋剑春;

生物质快速热解生物油产率和组分的影响因素    何明明;李瑞;常建民;王鹏起;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反应温度对生物油产率及特性的影响    刘荣厚;王华;

流化床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试验及生物油分析    柳善建;易维明;柏雪源;王丽红;殷哲;吴娟;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    王琦;骆仲泱;王树荣;岑可法;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璐;肖健;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及其利用技术现状    曹稳根;段红;

生物质能源化学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田水泉;张立科;杨风岭;张宪宏;樊静;

实现纸业升级和生物质资源高值利用的有效方法:林基生物质精炼技术    丛高鹏;时锋;施英乔;房桂干;

秸秆的真空裂解液化    王恋;肖国民;刘楠;

天然纤维素原料生产生物燃料的应用现状    高阳;刘四新;

生物质的热裂解    杨海明;韩成利;吴也平;毕野;殷广明;

废弃电路板真空热解产物特性分析    丘克强;吴倩;湛志华;

基于再生基础油的CF-4 10W/30柴油机油的研制    马林才;刘大学;孙伟;陈建良;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定向制备燃气、合成气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    王瑞;杨松;宋宝安;陶书伟;王俊;周友春;尹诗涛;

玉米秸秆等离子体热裂解液化的实验研究    张春梅;刘荣厚;易维明;

三种农林废弃物热解实验研究    张海涛;于庆波;谢华清;

市政垃圾有机成分的催化热解    李素静;

流化式自供热型制生物燃油关键装置设计理论研究    刘向东

栽培管理措施和环境胁迫对柳枝稷生长特性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    李继伟

微藻油脂合成调控及膜分散原位萃取研究    张芳

CaO伴随生物质热裂解制油在线脱氧的实验研究    林郁郁

倾斜下降管反应器中颗粒运动规律的研究    杨延强

生物质热裂解特性分析及生物油的应用研究    王丽红

生物质油催化重整制氢及催化剂积炭失活研究    蓝平

生物质一体化制氢研究    张尤华

生物质常温开模成型机及其快捷设计方法研究    张海鹰

固体酸碱催化剂催化酯化改质提升生物油的研究    张琦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    孙玉凤

农林生物质气化炉开发及试验研究    金亮

吴江市生物质能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    何芸

纤维质降解物醚化制备液体能源的研究    林海伟

木材热解过程中单颗粒内部传热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景亮晶

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超临界水气化玉米秸秆制合成气性能研究    武君

生物质发电环保性能及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    杨艳

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发展对策研究    卢旭东

生物质混煤在富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研究    刘坤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及结渣特性实验研究    贤建伟

白桦粒度对其热解特性的影响    谭文英,王述洋,关晓平,徐凯宏,孙亮

循环流化床燃烧棉秆两种床料的特性    刘仁平;金保升;仲兆平;孙志翱;张勇;

矿物质对生物质热解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杨昌炎;姚建中;林伟刚;丁一刚;刘生鹏;

生物质的快速热解    刘守新,张世润

木质生物质快速热解生物油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杜洪双;常建民;王鹏起;李瑞;

中国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展望    孙永明;袁振宏;孙振钧;

生物质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蒋国良,袁超,史景钊,褚伟,王淮东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的实验研究    廖艳芬,王树荣,洪军,谷月玲,骆仲泱,岑可法

生物质热解液化生物质油的试验研究    徐保江,鲁楠,李金树,李美玲

几种农林废弃物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    王树荣,骆仲泱,董良杰,方梦祥,岑可法

生物质热裂解制油机理试验研究及流化床闪速热裂解装置设计    洪军

生物油的性质及其分离研究进展    王景华;崔洪友;李志和;易维明;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生物油的试验研究    王锦江;常杰;范娟;

生物油的分离及其产品应用    吕东灿;刘运权;王夺;叶跃元;

生物油中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与表征    熊万明;陈金珠;吴东平;陈静;郭庆祥;

生物油制备技术与应用    

生物油及其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陶鑫;徐黎明;

秸秆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技术    杨湄;刘昌盛;黄凤洪;王江薇;

生物质热解与生物油的特性研究    朱锡锋;陆强;郑冀鲁;郭庆祥;朱清时;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试验研究    王琦;王树荣;王乐;谭洪;骆仲泱;岑可法;

创新技术    

生物油的精制对其腐蚀与磨损性能的影响    徐玉福;胡献国;王琼杰;李文东;

生物油改质提升研究的进展    张琦;常杰;吴创之;王铁军;

新型代用燃油—生物油应用研究进展    王九;陈波水;方建华;安建勇;

蓝藻/绿藻共液化生物油的润滑性能研究    徐玉福;胡献国;俞辉强;胡立人;

藻类水热法催化转化为生物油的研究    刘春泽;张睿哲;杨静;戴立益;

大型海藻浒苔水热液化提取生物油    周东;张良;张士成;付洪波;陈建民;

快速热解生物油萃取分离工艺基础研究    田启魁;吕兆林;张行;李瑞;

近临界水提取棒状玉米秸秆中生物油    刘松锋;高岩;王洪艳;

生物质热解产物分析与生物油/柴油乳化研究    王丽红;易维明;柏雪源;殷哲;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荣厚;蔡均猛;邓春健;梅晓岩;沈飞;吴汉靓;王远远;黄彩霞;

生物油在肥试产成功    刘纯友 通讯员  汪明星

美开发出家禽废弃物转化生物油装置    记者 姜海

新技术可用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生物油    邱阳

5吨浒苔=1吨“生物油”    记者 彭德倩

两吨秸秆可产生物油一吨    记者 刘纯友

两吨秸秆可产一吨生物油    记者  陈敬农

从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中获取新能源    赵佳怡

中科大热解液化秸秆制生物油    特约记者 杨保国

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可制取生物油    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信永华

从烟道气中“寻找”生物油    赵凤华 信永华

生物油的分馏及品位提升试验研究    姚燕

生物油的烯烃改性精制及应用基础研究    杨续来

生物油的分离与精制研究    熊万明

木质原料快速热解制取生物油及生物油分级催化提质研究    彭锦星

基于分子蒸馏技术的生物油分级品位提升研究    郭祚刚

典型微藻生物油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    徐玉福

玉米秆及其主要组分的热解规律与生物油特征组分的定量分析    吕高金

生物油分离与精制的研究    聂俊琦

生物质热裂解产物收集系统对生物油特性影响及产物应用研究    陈天举

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龙潭

生物油乳化及其乳化液性质的研究    张健

生物油的精炼提质研究    阮仁祥

钌、铑、镍、钯络合物催化精制生物油研究    黄锋

生物油的分级分离和初步改性    贺博

生物油相分离与提质    陈宏伟

油料秸秆快速热解液化及生物油品质评价    南占东

催化酯化改质生物油的试验研究    王锦江

生物油低温催化加氢预处理    李其义

微波条件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提质生物油的研究    张凤

玉米秸秆热解制取生物油及其性质研究    王通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