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高分散气液界面物理化学行为研究及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3:30
热度:

高分散气液界面物理化学行为研究及应用【摘要】:本文采用新型气液混合泵(NIKNI泵)作为微气泡发生装置,可稳定产生20—30μm的微气泡。该装置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的优

【摘要】:本文采用新型气液混合泵(NIKNI泵)作为微气泡发生装置,可稳定产生20—30μm的微气泡。该装置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在实验室内将该泵组装成部分回流式溶气系统,进行了充氧实验的研究,并将微气泡和超强氧化剂(高铁酸钾)联用,用来处理含有固体颗粒的污水体系。 本论文首先使用微气泡气浮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的不溶性固体颗粒物质,然后加入高铁酸盐进行超强氧化。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有机污染物分步处理,减少了所需氧化剂的用量。在微气泡净水过程中涉及了气、液、固三相体系运动的界面物理化学知识。微气泡在水体中形成高分散气液界面,可起到气浮净水,氧化有机物,增氧的作用。高铁酸盐是一种新型绿色水处理剂,具有比传统氯源氧化剂更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氧化降解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本文采用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溶液,制备过程中首次使用了琼脂凝胶作为物理隔膜,这在国内外未有文献报道。研究了阳极材料、阳极表面积、电流密度对电解效率和高铁酸根生成浓度的影响,摸索了制备过程的最佳实验条件。 本文将这一联用技术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摸索了气浮装置工艺条件,研究了pH值和投加量对高铁酸盐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曹杨水质净化厂的污水经过微气泡气浮反应处理后,COD去除率约为60%,浊度去除率为73%~91%,污水中的SS去除率为64%~86%;气浮后的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高铁酸盐可进一步氧化降解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这种联合工艺可以使出水COD去除率提高到70%,污水的浊度去除率达95%以上,处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微气泡 高铁酸盐 气浮 生活污水 COD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O647.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一章 绪论10-33
  • 1.1 引言10-11
  • 1.2 水处理方法简介11-16
  • 1.2.1 曝气充氧技术处理微污染地表水11-13
  • 1.2.2 生活污水处理方法13-16
  • 1.3 微气泡的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6-23
  • 1.3.1 微气泡的生成原理16-17
  • 1.3.2 微气泡的物理化学性质17-19
  • 1.3.3 微气泡的应用19-23
  • 1.4 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23-31
  • 1.4.1 高铁酸盐的制备方法简介24-27
  • 1.4.2 高铁酸盐的性质27-29
  • 1.4.3 高铁酸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9-31
  • 1.5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31-33
  • 第二章 微气泡法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原理及实践33-42
  • 2.1 微气泡的净水原理34-35
  • 2.2 实验部分35-40
  • 2.2.1 仪器和试剂35
  • 2.2.2 实验装置35-37
  • 2.2.3 实验内容与讨论37-40
  • 2.3 微气泡应用实例40-42
  • 第三章 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42-52
  • 3.1 引言42
  • 3.2 实验部分42-51
  • 3.2.1 仪器与试剂42-43
  • 3.2.2 电解参数和反应原理43-45
  • 3.2.3 实验条件的确定和浓度分析方法45-46
  • 3.2.4 实验内容46
  • 3.2.5 结果和讨论46-51
  • 3.3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微气泡与高铁酸盐联用处理生活污水52-68
  • 4.1 微气泡气浮作用的基本原理52-54
  • 4.2 实验部分54-66
  • 4.2.1 仪器与药品54-55
  • 4.2.2 实验室气浮装置简介55-57
  • 4.2.3 实验方法57-58
  • 4.2.4 pH值和投加量对高铁酸盐氧化效果的影响58-62
  • 4.2.5 气浮前的絮凝实验62-64
  • 4.2.6 微气泡法与超强氧化法联合使用处理生活污水64-66
  • 4.3 本章小结66-68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T型微通道气泡生成实验研究    肖琦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除藻效能研究    马军,石颖,刘伟,李圭白

纯氧曝气在污水处理和河道复氧中的应用    凌晖,王诚信,史可红

气浮净水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    王静超,马军,王静海

高铁酸钾的电解法制备、表征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吉青杰,吴耀国,张文存,王卫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技术    孙晓君,冯玉杰,蔡伟民,周德瑞,井立强,王志平

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张荣,陈建,陶奇

污水处理技术的新发展    张敬东,张家华

河道曝气法——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水处理工艺    刘延恺,陆苏,孟振全

用高铁酸盐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的研究    刘丽红,吴挡兰,夏庆余,陈震

高铁酸盐氧化絮凝去除水中腐殖质的研究    曲久辉,林谡,田宝珍,王立立

TiCl_4共沉淀法合成超细钛酸钡粉体    郭靖,胡曰博,熊育飞,周大利

金华江小流域氨氮污染状况分析及控制对策探讨    陈金花;王方园;丁林贤;郭婷;李文;

烟碱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蔡卫兵,朱仁发

高铁酸钾的研究现状    冉亮;周俊;郝祥忠;江兵;于少明;

烷基糖苷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的研究    朱淑芳;

5%枯草芽孢杆菌油悬浮剂的研制    刘亚;

5%右旋苯氰菊酯水乳剂的研制    徐明;

生态修复城市水系统研究进展    龚小平;

奎河徐州段水环境现状评价及对策    郑环;

河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生态学意义    朱灵峰;张玉萍;邓建绵;吴波;明海涛;王哲;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张玉霞;樊阳;薛灵芬;

有机添加剂对仿生合成法制备SiO_2膜的影响    杜军;卿胜兰;刘作华;陶长元;

光气泄漏应急抢险技术研究    邓九兰;齐书芳;岳涛;李旭;王小庆;

三种预氧化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张杰;周丕全;黄丽;王桂荣;唐友尧;

城市多自然河道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镇江古运河为例    胡孟春;

二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钱华;叶志文;吕春绪;

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关键适用技术    周律;马金;张晓健;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在银和铜表面吸附的SERS比较    王兆翔;莫育俊;马季铭;刘玉龙;

胜利油田三次采油采出液处理技术进展    方洪波;

Gemini表面活性剂共混行为及其在合成介孔材料中的诱导作用    胡军;范玉冰;周丽绘;冯剑;刘洪来;

PAMAM基树状分子的制备及其在溶液中聚集与界面的作用机制    杨惠

磺酸盐两亲无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聚集行为研究    吴旭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行为的研究    李化真

表面活性素在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研究    李翌

乳化炸药在水下爆破中抗水抗压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    刘磊

介孔氧化钛磁负载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    袁进

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雷斌

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 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秦显国

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赵占军

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    于富玲

新疆乌伦古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赵永晶

苯系物的新型吸收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英

D5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及其在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万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发光性质研究及分析应用    陶鹏丽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重油复合体系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    郑翠英

Fenton法处理腈纶废水技术研究    李勇

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在卫河邯郸段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蔡清明

复合型光催化剂H_3PW_(12)O_(40)/TiO_2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与对硝基苯胺的研究    刘瑞

固体颗粒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李文艳

蒙脱土负载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Fenton反应降解高浓度苯酚废水    李晓科

微气泡流的数值模拟及减阻机理分析    吴乘胜,何术龙

超声/微气泡介导基因治疗    张国全,邱德凯

关于微尺度理论    唐祯安,王立鼎

基于微气泡爆破液相物料纳米粉添加技术研究    陈芳,赵学增,聂鹏,谭苗苗

自制脂膜氟烷超声造影剂对实验性肾肿瘤显影效果的研究    高云华,曾功君,谭开彬,刘政,刘平

包裹阿霉素的高分子材料微泡声学造影剂制备及显影效果实验研究    冉海涛,任红,王志刚,郑元义,张群霞,李小东,许川山

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研究    宋静;

浮选气泡制造技术进展    李小兵,郭杰,周晓华,刘炯天

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创新    李朝伟,李晓东,张良才

超声造影剂介导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高云华,谭开彬

T型微通道内液滴及气泡生成机理的研究    陈彬剑

微通道内流体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    范菁

微气泡生成技术的试验研究    陈如艳

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中甲醛、苯酚和苯胺吸附规律的研究    张富韬,方少明,松全元

TiO_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敏化研究    张峰,李庆霖,杨建军,张治军

高铁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立立,曲久辉,王忠秋,李俊文

高铁酸钾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王永龙,周宁,叶世海,高学平,吴锋,周作祥,宋德瑛

高铁酸盐的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    贾汉东,杨新玲,杨勇,高玉峰

电解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李小明,王敏,矫志奎,陈昭宜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医院污水    丁杭军,文湘华,黄霞,刘若鹏,刘锐

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    周爱姣,陶涛,李胜利,杨长河

高铁酸盐的多功能水处理效果及其应用展望    曲久辉

三沟式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应    周律,钱易,杨肇健,高嵩,颜元

pH值对气浮法净水的影响    严伟;

在气浮法处理镀铬废水中应用SLS的试验    朱龙;

气浮法净水中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胡斌;陈翼孙;樊纪湘;

气浮法白水回收    刘志康;

气浮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生产性试验    程干炬;黄连根;

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刘木权;冯志坚;朱月琪;

气浮法在处理造纸白水中的应用    邹圣尔;

废水处理中气浮设备存在问题及改进    王伟,刘香兰,安大力,宋鹏

提高气浮法处理制革废水效果几个问题的探讨    裘六初;

国内外气浮技术发展研究概况    叶晓琳;

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除磷效果试验研究    李丽;王全金;李忠卫;

利用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动态试验研究    韩秀丽;陈稳;

岱庄煤矿矿井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张志刚;赵丙庆;沈海东;

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陈斌;张宗军;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卢会霞;孙红文;傅学起;

CASS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与应用    李春来;刘康怀;赵文玉;张华;覃许江;司圣飞;

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

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陈志良;

前反硝化除碳脱氮技术在治理煤矿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杨广正;肖红;

应用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徐浩昌;杭岳宗;

排水集团夏季降温靠污水空调    通讯员 刘海

海宁一个村子的治污经验惊动了很多人    记者 范琛实习生 马金金 通讯员 朱财宝

昔日“龙须沟” 今日“大公园”    胥思明 何举云 蓝莹 洪栖禾

解决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狄崇兰

芦苇水葱前晃一圈 生活污水黑“发”转清    本报记者 缪琴

无锡惠山区落实污水管网建设任务    刘桂兰 高杰

明年年底八成生活污水可处理    本报记者 成燕

治理生活污水 力促达标排放    何川 本报记者 钟晓晴

饭店林立煞风景 溪源景区盼保护    本报记者  原仁开

治污费用高 钱该谁来出?    陈宇

单一微泡的声致细胞膜穿孔效应机制研究    杨昆

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雷斌

高铁酸盐去除水中双酚A和磷酸盐的效能研究    马维超

一种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崔丽

生活污水和造纸厂污水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黄新恩

高铁酸盐、DNA传感器的绿色分析化学方法研究    张慧婧

dUBF-CW耦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李晓东

膜法处理回用生活污水及UF膜过滤生活污水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孙德栋

厌氧—磁化复合系统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中试研究    易赛莉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机理及处理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特性研究    艾翠玲

高分散气液界面物理化学行为研究及应用    李金霞

低温条件下悬浮填料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代琳琳

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王怡

A~2/O一体化H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杜桂敏

混凝—过滤法在生活污水中的实验研究    黄树辉

O_3/H_2O_2联用和Fenton试剂对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何江

大型水生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程伟

Z氏混凝法结合二氧化氯处理山东铝厂生活污水    刘光田

我国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赵琴

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樊开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