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3:01
热度: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摘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以其投资分散、不耗能源、运行费用低以及节约用地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主要技术,已经得到

【摘要】: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以其投资分散、不耗能源、运行费用低以及节约用地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主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然而应用中一些技术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出水水质尚难达标。通过加强这项技术的优化研究和增加后处理设施,将有利于提升其处理能力和推广应用。 本学位论文进行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从全国收集到的几十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案例中选择五个代表性的设计图进行技术分析;(2)实验研究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模拟自然沟渠两种后处理方法对厌氧出水进一步处理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所选取的五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图基本反映了我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现有技术的共性特点,但是各自在设计参数上存在差异。现有部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中随意性较大,一些重要工艺参数选择不严谨,这些都是影响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原因。 (2)实验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作为生活污水厌氧出水的后处理技术,在改善出水水质上有较好的效果。在水力滞留时间大于12h条件下,出水COD浓度、氨氮浓度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TP浓度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但是出水中TN达标有问题。实验还观察到,间歇曝气对于TN和TP的去除比连续曝气效果要好。 (3)模拟自然沟渠实验研究了水力滞留时间和温度两种技术参数对这种装置处理厌氧出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滞留时间为24h时,装置出水COD浓度为90 mg·L~(-1),氨氮浓度为23.5 mg·L~(-1),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温度较高时,装置对于COD、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该装置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不明显。 (4)对比两种实验装置对生活污水厌氧出水的综合处理效果,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较好,该项技术比较适合作为处理规模较大的后处理技术;而模拟自然沟渠比较适合于与小规模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衔接,成为补充手段。 【关键词】: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后处理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池 模拟自然沟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引言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分散处理系统研究11-12
  • 1.2.2 后处理技术12-16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16-18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16-17
  • 1.3.2 研究内容17-18
  • 第二章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18-23
  • 2.1 技术案例和设计图来源18
  • 2.2 代表性设计案例技术分析18-21
  • 2.2.1 池型设计及其处理单元技术特点18-20
  • 2.2.2 处理单元分区和主要参数20-21
  • 2.3 分析与讨论21-22
  • 2.3.1 工艺流程的选择21
  • 2.3.2 池型布置和处理单元分区21-22
  • 2.3.3 填料问题22
  • 2.4 小结22-23
  • 第三章 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实验研究23-36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23
  • 3.1.1 实验材料23
  • 3.1.2 实验仪器23
  • 3.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23-24
  • 3.2.1 实验装置23-24
  • 3.2.2 工艺流程24
  • 3.3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24-25
  • 3.4 实验装置的启动25-26
  • 3.5 结果与讨论26-35
  • 3.5.1 水力滞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26-31
  • 3.5.2 间歇曝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31-32
  • 3.5.3 反应温度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32-33
  • 3.5.4 填料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33-35
  • 3.6 小结35-36
  • 第四章 模拟自然沟渠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出水实验研究36-48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36
  • 4.1.1 实验材料36
  • 4.1.2 实验仪器36
  • 4.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36-37
  • 4.2.1 实验装置36-37
  • 4.2.2 工艺流程37
  • 4.3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37
  • 4.4 实验装置的启动37-39
  • 4.5 结果与讨论39-47
  • 4.5.1 不同水力滞留时间对厌氧出水的处理效果39-44
  • 4.5.2 温度变化对厌氧出水处理效果影响44-45
  • 4.5.3 两种实验装置的对比分析45-47
  • 4.6 小结47-48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建议48-50
  • 5.1 全文结论48-49
  • 5.2 创新点49
  • 5.3 建议49-50
  • 参考文献50-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历6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沼气技术在学校生活污水净化中的应用    林志锋;陈华鼎;

重庆地区“零能耗”建筑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研究    刘志云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    王翠兰;宋铁红;高艳娇;

水解-好氧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    王聪亮,胡龙兴,钱世超

生活污水厌氧后处理工艺研究——微氧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    王凯军,G.Lettinga

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冉全;吕锡武;

USSB厌氧反应器——好氧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肖利平,邓志毅

连续微滤管式膜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工业化试验    薛根芳,莫传旭

厌氧—好氧地沟式污水脱磷脱氮土地处理技术    董泽琴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白晓慧,王宝贞,余敏,聂梅生

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氨氮    孙治荣,秦媛,张素霞,姜颖

低维持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工程示范与探讨    邓良伟,王蓓,唐一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代金;张穗;王玉军;温广月;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詹婧;孙庆业;石先阳;

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    石先阳;凌晨慧;鲍婷;谢继峰;周芬;盛雅琪;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对比试验    孙力

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总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汪海波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Fe(II)、Fe(III)    郭小慧,孙静月,赵中一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TNT废水的试验研究    陈林;涂春贤;张国珍;宋小山;

影响总氰化物测定结果的因素    黄仙花;方谨继;

强化预处理阶段渗滤液处理效能研究    段秀举;刘亚丽;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与管理中相关问题分析    张冬梅;刘文莉;陈英旭;

Multi N/C 2100S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    王琳;孙国鼐;

用白腐真菌-泥炭净化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王惠娥;孙继林;颜事龙;张学才;

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

纳滤处理含镍、铜和锌废水的试验研究    薛莉娉;张显球;杜明霞;

采用MPE延缓MBR工艺中膜污染的研究    刘志阳;赵英;顾平;

膜分离技术与水资源和水再用    高从堦;

纳滤膜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胡锦英;张阳;王浩然;韩璐;易小祺;

MBR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陈桂娥;李啸寰;许振良;

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程曦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王宏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蛭石—水溶液体系中锌、镉离子吸附特性与离子吸附理论    赵芳

离心式微流控法快速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研究    席永清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交联共混絮凝剂(CATC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游力军

丹江口库区代表性水源地农村水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    王华玲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    贝亦江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混凝-Fenton法及白腐真菌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牛菲菲

浊点萃取光度法测定铬及萃取剂回收方法研究    金洪洙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    楚伟伟

环境水中二甲胺和二乙胺分析方法的研究    马兴华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浅谈Low-E玻璃的生产及其节能环保特性    辛治林;朱桐林;迟晓红;陈荔;

对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的探究    寿莎;黄仕华;

生态住区评估体系国际经验比较研究——以BREEAM-ECOHOMES和LEED-ND为例    于一凡;田达睿;

美国:推广零能耗住宅技术    翟边;

太阳能电池发电——前途无量的市场    兰月;

生物质气化发电发展关键问题及前景展望    常杰;

太阳能沼气池    郑爱平;张旭;

“零能耗”建筑屋顶设计    蒋宗和;

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    林春哲

伦敦有个“零能耗”村    

重庆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曾云松;白建华;陈光海;王治祥;曾德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鲍学芳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分析与工程实践    吴彻平

地表水源热泵在重庆地区的工程应用研究    吴明华

小型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实验研究    刘春生

建筑节能新理念    张勇;王菲;吕中杰;

零能耗居住建筑技术研究    罗甲

湖南地区现代农宅节能模式研究    尹巧玲

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李清雪,郭静,王冬云,李福勤

新型厌氧处理工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沈耀良

土壤中元素磷的地球化学    陈刚才,甘露,王仕禄,万国江

厌氧污泥的最大比产甲烷速率(U_(max.CH4))的间歇试验测定法    吴唯民,胡纪华,顾夏声

用生物流化床工艺作污染水源预处理的研究    叶正中,张华

厌氧生物滤池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方芳,龙腾锐

超滤膜在工业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中的应用    张英,李航宇,施阳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白晓慧,王宝贞,余敏,聂梅生

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氨氮    孙治荣,秦媛,张素霞,姜颖

低维持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工程示范与探讨    邓良伟,王蓓,唐一

超声波—接触氧化法处理涤纶废水    李善评;栾富波;张海新;张鉴达;

中水回用工程投建与运行实践    李方玉;谷成国;吴程阁;

校区生活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    万金保;汤爱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曾华;刘金辉;赵素芬;王徐磊;

ABR/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及运行    潘世贤;李辰;

EG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    丁振宇;黎忠;刘贺;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油食品废水    颜智勇;周富强;吴根义;

Fe-Cu法预处理印染废水技术研究    黄理辉;马鲁铭;张波;毕学军;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管理    罗丽萍;

沈阳理工大学学生城再生水回用工程应用实践    刘万杨;谷成国;

16层SCT及后处理技术对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    李石思;张自力;

16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颞骨内病变的应用    兰志毅;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的影响    周军;张秀富;李职跃;

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袁宏丽;王晓琪;潘春燕;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    熊卫国;肖焱平;

基因工程猪生长激素的后处理技术的研究    李震;于瑞嵩;张平;王英;刘惠莉;周智爱;张德福;

MSCT后处理技术在腰骶角过大者椎间盘检查的应用    张海荣;杨运俊;李迪豪;赵余祥;刘秀祥;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    张波;高剑波;

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及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赵俊锋;张小安;赵鑫;陆琳;张君;

乳腺钼靶数字化摄影后处理技术与质量控制    邹海波;

市区夏季供水紧张状况明年缓解    记者  徐行翔

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艺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 王冬和 隆志方

王建昕:干好节能减排这件事    姜靖

重视限排对我船界的深远影响    记者 甘丰录

助力棉纺织供应链创新    李茗芳

会“呼吸”的小区亮相闵行    章迪思

智能后整理技术    与么

东风康明斯:低油耗和低排放可兼得    姚苠

市场增长带动柴油机电控系统革新    本版编辑 记者  李映 西门子VDO汽车电子中国 张京永

“中业”畜禽通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何兴国

图像通信中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周智恒

基于DCT域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许海峰

有限元最佳超收敛后处理技术    魏继东

基于红外加热再生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技术的研究    许晓光

高填方路基加宽后处理技术及变形性状研究    童怀峰

有限元超收敛后处理技术    孟令雄

面向人脸和掌纹特征提取的线性降维技术研究    左旺孟

基于质量评价的矢量化工程图后处理技术研究    李蓉

完全可伸缩小波视频编码及后处理技术研究    谭毅华

影像仿真与“虚拟活检”术在无创性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王翎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    夏邦寿

软土高填方路基后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张浩华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X线影像优化中的应用    宁春玉

基于STEP数据核的有限元后处理技术的研究    冯小青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眶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张峰峰

再生纸废水处理技术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白书立

多层螺旋CT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王亚洲

双源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对比观察    杨东

柴油机排气净化系统的研究    李三超

有限元可视化算法的研究与程序开发    李建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