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生产性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2:43
热度:

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生产性试验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中小型点源污染的控制日益成为提高水环境质量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曝气生物滤池(BAF)是近年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中小型点源污染的控制日益成为提高水环境质量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曝气生物滤池(BAF)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具有占地面积省、处理效率高和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成为处理城镇污水的适用技术之一。然而,目前曝气生物滤池在国内应用方面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完善,存在进一步推广的问题。为促进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发展及其在中小型点源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曝气生物滤池增加厌氧段将之改造为一体化生物滤池,并利用该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对一体化生物滤池的启动效能、影响因子作用规律、反冲洗等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探讨。 本试验在重庆市城南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规模为1000m~3/d,两格滤池(12#、14#)规模各为500m~3/d。在温度条件接近及气水比、填料装填情况均相同的条件下,12#和14#滤池分别采用先间歇培养,而后负荷逐渐增加的连续流培养和直接按设计流量进水两种培养模式,进行启动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的启动方式较先间歇进水、再逐渐增加进水流量的启动方式快速,且管理方便。 在好氧填料层厚度为1.05m、1.35m、1.65m、1.95m条件下考察了进水量为500m~3/d,水力停留时间为9h时一体化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根据试验结果,如果一体化生物滤池以去除COD和SS为目的,好氧填料层厚度取1.35m已可以满足要求,即去除COD、SS的适宜好氧填料层厚度为1.35m;如果一体化生物滤池以去除COD、SS和氨氮为目的,则好氧填料层厚度取1.95m才能满足要求,因此,同时去除COD、氨氮的适宜好氧填料层厚度为1.95m。 在进水量500m~3/d,好氧填料层厚度为1.95m,水力停留时间为9h,温度26.5-30.2℃条件下,研究了气水比分别为6:1、9:1、12:1和15:1的条件下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气水比的提高,COD去除率增高。当气水比由6:1增大到9:1时,COD去除率增高较明显,而当气水比由9:1增大到15:1时,COD去除率增高幅度不大。随着气水比的提高,SS去除率略有下降。在气水比为6:1~15:1范围内,SS去除率均保持在88%左右,出水SS指标均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随着气水比的提高,氨氮去除率增加。根据进水氨氮浓度的高低,取气水比为12:1~15:1,可取得良好氨氮去除效果。随气水比的变化,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均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污水处理 生物膜法 一体化生物滤池 运行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U992.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4
  • 1 绪论14-32
  • 1.1 我国污水处理现状14-15
  • 1.2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15-18
  • 1.2.1 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15-16
  • 1.2.2 城镇污水处理适用技术16-18
  • 1.3 生物膜技术18-23
  • 1.3.1 生物膜技术的有机底物净化机理18-19
  • 1.3.2 生物膜技术的发展类型19-22
  • 1.3.3 生物膜技术的特点22-23
  • 1.4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23-30
  • 1.4.1 曝气生物滤池的产生和发展23
  • 1.4.2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23-24
  • 1.4.3 曝气生物滤池的技术特点24-25
  • 1.4.4 曝气生物滤池国内外研究现状25-30
  • 1.5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内容30-32
  • 1.5.1 课题的提出30
  • 1.5.2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30-32
  • 2 试验流程、构筑物及试验方法32-40
  • 2.1 试验流程32
  • 2.2 一体化生物滤池的设计构造32-33
  • 2.3 试验污水水质33-35
  • 2.4 取样时间的确定35-36
  • 2.5 试验安排36-37
  • 2.6 试验仪器与分析方法37-40
  • 2.6.1 常规指标37
  • 2.6.2 生物特性指标37-40
  • 3 一体化生物滤池的启动试验40-44
  • 3.1 反应器启动方法40
  • 3.2 启动过程及分析40-42
  • 3.3 本章小结42-44
  • 4 一体化生物滤池的运行试验44-66
  • 4.1 好氧填料层厚度对处理效能的影响44-50
  • 4.1.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44-45
  • 4.1.2 对SS去除效果的影响45-47
  • 4.1.3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47-48
  • 4.1.4 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48-49
  • 4.1.5 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49-50
  • 4.2 气水比对处理效能的影响50-52
  • 4.2.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50
  • 4.2.2 对SS去除效果的影响50-51
  • 4.2.3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51
  • 4.2.4 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51
  • 4.2.5 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51-52
  • 4.3 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能的影响52-54
  • 4.3.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52
  • 4.3.2 对SS去除效果的影响52-53
  • 4.3.3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53
  • 4.3.4 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53
  • 4.3.5 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53-54
  • 4.4 温度对处理效能的影响54-56
  • 4.4.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54
  • 4.4.2 对SS去除效果的影响54-55
  • 4.4.3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55
  • 4.4.4 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55-56
  • 4.4.5 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56
  • 4.5 最佳运行参数的确定56-62
  • 4.5.1 正交试验设计56-57
  • 4.5.2 正交试验结果统计分析57-59
  • 4.5.3 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显著性分析59-61
  • 4.5.4 最佳运行参数的确定61-62
  • 4.6 本章小结62-66
  • 5 一体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试验研究66-70
  • 5.1 一体化生物滤池反冲洗特性66-67
  • 5.2 反冲洗周期的确定67-68
  • 5.3 反冲洗方案的确定68-69
  • 5.3.1 反冲洗方式68
  • 5.3.2 反冲洗条件68-69
  • 5.3.3 反冲洗方案的确定69
  • 5.4 本章小结69-70
  • 6 一体化生物滤池动力学模式研究70-86
  • 6.1 生物膜增长动力学模型概述70-75
  • 6.1.1 生物膜增长速率方程70-72
  • 6.1.2 CAPDEVILLE生物膜动力学体系72-75
  • 6.2 底物去除动力学模型概述75-79
  • 6.2.1 去除反应—扩散模式75-77
  • 6.2.2 生物膜表面反应模式77-79
  • 6.3 生物滤池底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及其预测分析79-84
  • 6.3.1 底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79-80
  • 6.3.2 底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求解80-84
  • 6.3.3 底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检验84
  • 6.4 本章小结84-86
  • 7 一体化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经济分析86-88
  • 8 结论88-90
  • 致谢90-92
  • 参考文献92-96
  • 附录96-98
  • 独创性声明98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9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跌水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与启动研究    陈一辉;李伟民;伍培;刘火安;张勤;

一体化净水装置饮用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周斌

跌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小城镇污水试验研究    陈一辉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研究与节能分析    白天喜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    张杰,曹相生,孟雪征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    顾平,李方方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研究进展    马军,邱立平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新技术    黄晓东,王占生

城市污水的生物脱氮、脱磷    姚毅

曝气生物滤池最新发展和运用    谢曙光,张晓健,王占生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涂兆林

折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特性及其除磷脱氮效能研究    严子春

一体化氧化沟运行及除磷性能生产性试验研究    郭兴芳

淮河流域的污水处理现状与生态修复措施    蔡继祥;

新型填料的BAF工艺对印染废水的脱氮研究    兰善红;张炽辉;梁谋会;陈锡强;

影响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性能的因素    金吴云;沈耀良;

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黄咏洲;徐建斌;黄玮;

TUBAF处理城市污水的有机物去除动力学研究    赵刘伟;吴正松;

冬季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灰水的应用研究    陈广银;陈洪斌;何群彪;张小龙;钱玮玮;

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特性研究    郑元梅;李于晓;肖文胜;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张军;朱文博;宋梅;

曝气吸附生物滤池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工艺研究    乔维川;孙俊;陈丽萍;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进展    张朝晖,吕锡武

强化预处理阶段渗滤液处理效能研究    段秀举;刘亚丽;

综合生物措施处理养殖废水初探    彭建华;陈文祥;郑金秀;

牛仔布纺织洗水的深度处理回用研究    汪晓军;顾晓扬;

家庭用水净水器的研制    李智祥;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进展    陈秉娟;周倩;严莲荷;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振栋;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二级出水中NH_3-N的试验研究    王岽;郦和生;刘德华;

浅析首秦公司水处理工艺    孙旭伟;

两种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关键设备    蹇兴超;胡天媛;程寒飞;祁瑞臻;

工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污水厂工艺升级改造研究    林齐

生物絮团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赵培

厌氧好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效能研究    胡宏博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铜矿尾矿重金属技术研究    李斗

高铁酸盐去除水中双酚A和磷酸盐的效能研究    马维超

池塘养殖污染与生态工程化调控技术研究    刘兴国

己内酰胺废水的生物脱氮技术及水资源综合利用    刘国华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能量平衡分析研究和应用    高旭

催化填料研制及其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性能研究    方芳

天然矿物及冶金炉渣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邓雁希

曝气生物滤池新型陶粒滤料处理乳品废水的研究    董燕

前置反硝化UBAF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性能研究    陈利娜

BAF处理效能及化学除磷试验研究    王俊

生物砂滤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    徐宇峰

生物滤池除磷填料的筛选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吴瑛瑛

旁侧化学除磷-SBR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工艺的研究    罗彦章

株洲市河西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张宏

改性硅藻土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的试验研究    郭绍英

PVDF基两亲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PVDF超/微滤膜的改性作用研究    俞景珍

常德市江北城区污水处理现状与措施研究    潘哲

我国的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周才扬,穆宏强

污水处理系统的节能途径    张芳;

寒冷地区短停留时间稳定塘研究    祁佩时,王宝贞,赵福明,吕伟烈

新型一体化给水处理设备的开发    任基成,费杰,杨效明,张雪军,陈济东

美国大、中型水厂的工艺和水质调查    黄晓东

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高浓氨氮废水    陈怡,卢建国

FLY-1型一体化净水器的工艺特点    胡明忠,王小雨,郭红军,赵冀平,崔玉波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梁威,胡洪营

曝气生物滤池的低温挂膜研究    谢曙光,张晓健,王占生

生物快滤池的性能评价指标BFI    曹相生,孟雪征,杨宏,张杰

三峡工程二期蓄水过程中生活饮用水监测分析    陈亚林;汪新丽;毛德强;苏培学;焦艳;

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及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开发应用研究    胡明忠

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及其除磷脱氮效能研究    张红晶

双叶轮液下自引气曝气机优化运行实验研究    汪治平

集成化净水装置的适应性研究    周建忠

新型AC滤料生物滤池过滤技术研究    廖熠

接触过滤+活性炭吸附+超滤的一体化净水装置的试验研究    方志仿

中国西部小城镇给水处理技术指南研究    陈琼

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市场分析研究    张承辉

跌水曝气(充氧)效果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王左良

MCSR一体化净水装置处理长江(重庆段)原水的试验研究    郭庆彬

澄清—漂浮过滤一体化工艺试验研究    张勇

多级重力跌水中充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易卫华

净水装置对长江水处理效能的试验研究    甘福宁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有效措施    王琳,杨鲁豫,王宝贞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特点工艺及其改进    徐亚同

厌氧流化床水力混合特性的研究    龙腾锐;郝以琼;夏志祥;何强;

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探讨    邱维,张智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混合流态及其分析    沈耀良,王惠民,赵丹,王承武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    沈耀良,玉宝贞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和运行中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沈耀良

合建式氧化沟试验研究    钱望新,钟鸣,董永生

氧化沟水平轴曝气机性能指标研究    陈吕军,钱易

城市污水厂建设和运营费用的探讨    文一波

新型折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    张涵,龙腾锐,严子春,何强

低温条件下生物滤池外加磷源恢复运行研究    谢曙光,张晓健,王占生

普通快滤池改成生物滤池的试验研究    邹伟国,江宏文,沈裘昌,李正明,查人光

用生物滤池进行间歇处理的研究    王康琪;

生物滤池用于深度处理时的数学模型    王晟,王晓昌,张玉先,徐祖信

下向流生物滤池低温堵塞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马立,白宇,张杰,郜玉楠,陈淑芳

淹没式生物滤池—BIOSTYR工艺    姜志凯,石淑倩,翟海霞

BIOSMEDI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原水    邹伟国,李正明,李春森,万毅峰

BIOSMEDI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源水    邹伟国;李正明;李春森;万毅峰;

生物滤池除浊及水头损失的增长特点    余健,曾光明,柏光明,何元春,熊艳,任文辉

悬浮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中试    徐灏龙;白俊跃;王付超;章一单;

生物滤池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赵越;

臭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郭召海;刘文保;

处理渗滤液的不同填料生物滤池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戴淑萍;谢冰;

生物滤池处理恶臭气体和废水的同步试验研究    郭静;朱珂;刘学欣;石磊;

BIOSMEDI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源水    邹伟国;李春森;万毅峰;郑一宁;

生物滤池对重金属锰、砷的去除效果研究    熊晓丽;张粲;杨宏;

ZLG膜——生物中水专用一体化处理机    

石化废水臭气的生物处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谢冰;米文秀;徐亚同;

复合水解反应池—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一种经济适用型小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马金;张晓健;虞荣松;石伟龙;

伊宁县建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厂    通讯员陈咏梅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西南篇    镇建

专家呼吁用清洁技术擦亮清洁世界    通讯员 郜玉环 王祥峰

军队专家走出生活污水处理新路    田兆运 张建明

不能稳定达标问题何在?    詹爱华

生物法脱除含硫恶臭技术问世    记者 郭薇

上海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农业    本报记者 黄勇娣

南林大专家给污水“净身”    唐萍

废弃蚝壳“净化”红树林    黄青山 实习生 李仕昭 通讯员 侯帼豪

绿色港城高唱节约曲    本报记者 邱岩

水解沉淀—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能研究    李雨霏

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的农村饮水浸没式超滤组合工艺研究    张伟

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    杨波

EM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系统应用研究    王平

河道底泥资源化—新型陶粒滤料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刘贵云

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混合智能控制研究    冯裕钊

BAF工艺处理高浓度尿素废水试验研究    闫立龙

工业规模生物过滤系统处理白肋烟加工尾气的研究    舒明

城市尾水输移河流—新沂河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郑在洲

生物固锰除锰工艺中锰氧化菌群结构功能及锰代谢机制分析    赵焱

新型分层蚯蚓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戴一琦

生物滤池工艺系统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试试验    赵博

生物滤池—生态砾石床联用处理硝酸盐微污染地表水研究    高建文

蚯蚓生物滤池中蚯蚓对新环境的氧化应激反应研究    张斐斐

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梁娟

红鳍东方鲀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内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陈珠

炭砂生物滤池工艺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路

低温贫营养水源水吸附滤料生物滤池处理效能研究    刘强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高氮低碳废水中试研究    管硕

磷回收强化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除磷    张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