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利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修复城市河流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1:48
热度:

利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修复城市河流的研究【摘要】: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河流所接纳的污废水量也成倍增加,已经严重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河流的生态功能基本丧失。探寻修复城市

【摘要】: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河流所接纳的污废水量也成倍增加,已经严重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河流的生态功能基本丧失。探寻修复城市河流生态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各地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主要课题。 本研究以城市河道为对象,以改善城市河道水质,补充生态用水,修复城市河道生态为目的。首先概述了城市河道污染治理技术和国内外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从生产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济南市玉绣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对污染源进行分散处理并将经过深度处理后的中水回补河道的技术路线。 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分散式污水处理单元对于提高河流水量、水质的作用巨大。之后为了探讨一期治理工程完成后玉绣河仍然发生水华的原因,对玉绣河10个观测点的各种理化指标进行长期监测,分析得知玉绣河浮游藻类的生长同时受到氮、磷营养盐的共同限制。通过藻类增长潜力试验,可知含磷化合物的增加对藻类生物量增加的影响更大些。全面了解了玉绣河水华发生的规律,为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制定合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对各污水处理站水质分析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对三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从污水处理的直接效果、处理能力、处理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四个方面,对各工艺普通污染物(SS,BOD5,CODcr)和脱氮除磷(NH3-N,TN,TP)的处理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污水处理工艺的分级评价模型,对三种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分级综合评价,优选出最优方案。 根据四座污水处理站建设方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对各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规模、投资造价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分散处理方案与集中处理方案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进行比较,得出采用分散处理方案更适合该区域。 【关键词】:城市河道 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分散处理 中水回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8
  • 1.1 概述11-12
  • 1.2 城市河流特征12-13
  • 1.2.1 城市河流水文特征12
  • 1.2.2 城市河流结构特征12
  • 1.2.3 城市河流物质特征12-13
  • 1.3 河流污染治理技术13-17
  • 1.3.1 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简述13-15
  • 1.3.2 目前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的局限性15-17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17-18
  • 2 点源污染分散处理技术18-28
  • 2.1 城市排水体制的演变18-21
  • 2.1.1 早期的无序排污18
  • 2.1.2 污水集中处理排放18-19
  • 2.1.3 分散处理的发展趋势19-21
  • 2.2 城市河流点源污染分散处理技术21-27
  • 2.2.1 技术方案设计21-22
  • 2.2.2 点源污染分散处理工艺优化22-26
  • 2.2.3 分散处理单元的选址原则26-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3 济南玉绣河治理工程背景28-34
  • 3.1 济南玉绣河基本状况28-30
  • 3.1.1 济南市自然地理概况28
  • 3.1.2 流域状况28-30
  • 3.2 河流水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30-32
  • 3.3 济南玉绣河治理工程背景32-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4 利用点源污染分散处理修复城市河流的试验研究34-45
  • 4.1 水样的采集与处理34-36
  • 4.2 分散处理单元在河流修复中的作用分析36-37
  • 4.3 济南玉绣河发生水华的主要影响因子37-42
  • 4.3.1 光照和温度对济南玉绣河富营养化的影响38-39
  • 4.3.2 生态环境需水量对玉绣河富营养化的影响39-40
  • 4.3.3 氮、磷对济南玉绣河水华发生的影响40-41
  • 4.3.4 水生维管植物与浮游藻类的关系41-42
  • 4.4 藻类增长潜力试验42-44
  • 4.4.1 试验方法42-43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43-44
  • 4.5 本章小结44-45
  • 5 分散处理单元处理效果和经济性分析45-67
  • 5.1 分散处理单元工艺45-53
  • 5.1.1 一号和二号中水站45-48
  • 5.1.2 三号中水站48-50
  • 5.1.3 四号中水站50-53
  • 5.2 各工艺处理效果的分析比较53-60
  • 5.2.1 分析方法53-54
  • 5.2.2 SS 的去除比较54-55
  • 5.2.3 COD 的去除比较55-56
  • 5.2.4 BOD_5的去除比较56-57
  • 5.2.5 NH_3-N 的去除比较57-58
  • 5.2.6 TN 的去除比较58-59
  • 5.2.7 TP 的去除比较59-60
  • 5.3 各工艺处理效果的总体评价60-64
  • 5.3.1 评价方法61-63
  • 5.3.2 分级综合评价结论63-64
  • 5.4 不同处理模式的投资比较64-66
  • 5.4.1 各污水处理单元投资分析64
  • 5.4.2 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投资分析64-65
  • 5.4.3 玉绣河广场西沟不同处理处理模式下的总投资比较65-66
  • 5.5 本章小结66-67
  • 6 结论与建议67-69
  • 6.1 结论67
  • 6.2 建议67-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文章目录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2010年西昌邛海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    朱静平;刘洪;赵碧;

潮白河(顺义段)水体富营养化分析与评价    陈英硕;刘娇;顾华;王帅;

密云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防治    孟碟;葛曦;

唐山市南湖水华综合防治初探    裴永杰;

水处理工艺对富营养化水体所含蓝藻毒素的去除效果研究    黄萍;

西昌邛海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研究    刘斌;

磷减排成黄磷企业当务之急    

扬州市城区水系补水优化调控技术研究——以二道河为例    苏春雅;丛海兵;王东京;

瑞士生态农业措施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效果介绍    黄标;Emmanuel Frossard;孙维侠;胡文友;

淀山湖底泥氮、磷释放通量的研究    苏丽丹;林卫青;杨漪帆;朱永青;

基于遥感和GIS的农业区有效磷流失风险评价研究    丁晓东;周斌;徐俊锋;刘婷;谢斌;

浅议水体富营养化及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杜勤;赵保全;

日照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    秦玉生;郑德吉;戴萍;

淡水藻水体富营养化与总糖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谢寄清;白同春;刘德启;张芸;

水体富营养化模型的定性分析及赤潮发生机理    周济福;袁涛;

控制水体磷污染及其削减途径    张薇;罗颖;

江苏太湖流域养分组链型循环农业初步研究    郑建初;盛婧;陈留根;朱普平;张岳芳;周炜;薛新红;

官厅水库中磷的来源、形态分布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汪双清;黄怀曾;

水体富营养化对我省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钱周兴;

水产养殖业与水体富营养化    张永江;

溱湖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通讯员 胡亚亭 记者 熊珠琴

城市河道管理责任明确    记者 施晔 通讯员 季巍

宁波市市区城市河道管理办法    

城市河道进入依法管理新阶段    曹爱方 刘拥军 胡廷蕾

大力整治城市河道 潍州新貌赛苏州    徐士尧 周岩 潘武汉 戴艳芹

南通市城市河道管理办法    

以“改善水质”为核心打造精品城市河道    记者 徐墉

城市河道绿化植物选择原则及种类    桑景拴

省城整治城市河道    记者 刘纯友

上海 空气质量优良率超九成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本报记者 蔡新华 通讯员 刘静

城市河道桥型系列规划方法研究    张澎涛

矿物及炉渣在水体除磷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许虹

北京城市河道景观改造研究    谢祥财

漂浮栽培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效应基因型差异及原因分析    吴湘

三峡地区小流域氮循环及其对水体氮含量的影响    冯明磊

城市河道底泥营养盐释放及化学修复研究    黄建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体风险管理研究    赵学彬

北运河水体中氨氮的氧化过程及微生物响应特征    于洋

景观用再生水水体富营养化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于德淼

武汉南湖营养盐动态及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杨学芬

基于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维度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研究    刘佳

城市河道滨岸带改建与重构技术及应用分析    于瑞东

城市河道景观提升城市形象的设计方法    曾昀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许骅

吉林省中部农区小流域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王爽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陈豪

湖库化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高洪生

杭州城市河道亲水景观研究    陈倩倩

利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修复城市河流的研究    张炯

城市河道挡水建筑物影响试验研究    董彦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