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碱性发酵连续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1:39
热度: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碱性发酵连续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试验研究【摘要】:剩余污泥中含量大量的有机质,利用水解酸化技术将这些有机质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是污泥资源化的一条新途径,并且在这个过

【摘要】:剩余污泥中含量大量的有机质,利用水解酸化技术将这些有机质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是污泥资源化的一条新途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目前,国外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初沉污泥或者初沉污泥与剩余污泥的混合物,国内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研究侧重于影响产酸的环境因素。本试验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型的上流式反应器,在碱性条件下,对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实现污泥减量以及产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氮和磷的释出规律。 试验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进型上流式反应器,利用高低温试验箱调整水解酸化系统的温度为35℃,在pH为10的条件下,接种厌氧污泥,控制HRT为36h、SRT为7d,基于改进型上流式反应器的水解酸化系统能够快速启动,在25d的运行时间内,系统出水的溶解性COD(SCO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s)分别可达1013.7mg/L和480.5mg/L,水解效率最高达到了14.0%。出水的NH3-N和溶解态磷酸盐(SP)随着运行时间呈上升趋势,最终稳定于112.0~128.7mg/L和40.6~53.6mg/L。 试验研究了动力学参数HRT和SRT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效果以及污泥减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HRT和SRT的增大,系统出水的SCOD和VFAs不断增加,剩余污泥碱性条件下水解酸化的高效HRT为36~48 h,在该水力停留时间范围内,系统稳定运行后,出水的SCOD和VFAs处于较高的水平,基本维持在1398.7~1634.5mg/L和687.8~790.9mg/L的范围内。剩余污泥碱性条件下水解酸化的高效SRT为7~10d,在该污泥停留时间范围内,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系统出水SCOD和VFAs基本稳定于1438.2 ~1794.3 mg/L和668.3 ~868.4mg/L的范围内。 剩余污泥的减量效果分别随着HRT和SRT的增大而增大,MLSS的平均减量效果最高达到41.2%,MLVSS的平均减量效果最高达到49.2%。氨氮的释出量随着HRT和SRT的增大,释放出SP的含量在HRT为36h,SRT为7d时最大。 当调整系统的HRT为48h,系统水解酸化效果与HRT为36 h相比,增加程度不是很大;同样,SRT为10d的工况下,系统的水解酸化效果与SRT为7d的工况相比,虽然有增加,但是幅度也不大。综合考虑,取HRT为36h,SRT为7d,作为该水解酸化系统的最佳控制参数。在该工况下,MLSS的平均减量效果在30%以上,MLVSS的平均减量效果在40%以上,系统出水的SCOD和VFAs分别可以达到1400 mg/L和650 mg/L以上,具有较好的水解酸化效果。 【关键词】:水解酸化 污泥减量 挥发性脂肪酸 剩余污泥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32
  • 1.1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机理12-16
  • 1.1.1 污泥厌氧消化理论12-13
  • 1.1.2 污泥的水解酸化机理13-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16-28
  • 1.2.1 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因素16-25
  • 1.2.2 提高污泥产酸的方法25-28
  • 1.2.2.1 热处理25
  • 1.2.2.2 机械处理25-26
  • 1.2.2.3 酸碱处理26-27
  • 1.2.2.4 臭氧氧化27-28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28-31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28-30
  • 1.3.2 研究内容30-31
  • 1.4 本章小结31-32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32-36
  • 2.1 试验装置32
  • 2.2 试验用泥32
  • 2.3 测试项目和分析方法32-35
  • 2.3.1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33
  • 2.3.2 挥发性脂肪酸(VFAs)33-34
  • 2.3.3 污泥的电镜扫描(SEM)34
  • 2.3.4 其它常规指标34-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连续流反应器中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启动试验研究36-45
  • 3.1 试验装置、材料与方法36
  • 3.1.1 试验装置36
  • 3.1.2 试验用泥36
  • 3.1.3 试验方法36
  •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36-43
  • 3.2.1 启动与运行过程中COD的变化36-37
  • 3.2.2 系统出水SCOD与VFAs的相关性分析37-39
  • 3.2.3 剩余污泥的水解效率39-40
  • 3.2.4 启动过程中pH的变化40-41
  • 3.2.5 氮、磷的释出量41-43
  • 3.3 污泥的微生物相观察43-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工艺参数研究45-63
  • 4.1 试验装置、材料与方法45
  • 4.1.1 试验装置45
  • 4.1.2 试验用泥45
  • 4.1.3 试验方法45
  • 4.2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45-54
  • 4.2.1 HRT对剩余污泥水解效果的影响45-48
  • 4.2.1.1 不同HRT下COD的变化45-47
  • 4.2.1.2 不同HRT下水解效率的变化47-48
  • 4.2.2 HRT对剩余污泥产酸效果的影响48-50
  • 4.2.3 HRT对水解酸化系统污泥浓度以及减量效果的影响50-52
  • 4.2.4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系统氨氮和磷的释放52-54
  • 4.3 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54-62
  • 4.3.1 SRT对剩余污泥水解效果的影响54-57
  • 4.3.1.1 不同SRT下COD的变化54-56
  • 4.3.1.2 不同SRT下水解效率的变化56-57
  • 4.3.2 SRT对剩余污泥产酸效果的影响57-59
  • 4.3.3 SRT对水解酸化系统污泥浓度以及减量效果的影响59-61
  • 4.3.4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系统氨氮和磷的释放61-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结论与建议63-65
  • 参考文献65-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74
  • 附件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的探讨    张翔;宋丽华;邢莉玲;张耀煌;

初沉污泥水解酸化试验研究    李军;任健;王洪臣;甘一萍;周军;张帅;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杨波,陈季华,奚旦立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方式的探讨    陈鸣

昆明的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    马培舜,王海玲,成丽华,郑兴灿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戴前进;李艺;方先金;

碱性pH条件下增强剩余污泥厌氧产酸的研究    苑宏英;员建;徐娟;池勇志;赵连梅;田素凤;

我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现状    吴静;姜洁;周红明;毕蕾;

SRT对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任健;李军;王洪臣;甘一萍;周军;张帅;

基于折流板反应器的污泥水解酸化研究    李军;张帅;甘一萍;周军;焦阳;陈旭娈;

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    苑宏英

浅谈污泥的处置与利用    许辉;

低碳氮比污水中氨氮降解动力学研究    马秀兰;张凤君;田珍;田娇;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及其资源化研究进展    郭小品;毕东苏;

碱性条件促进植物生物质厌氧水解及发酵产酸的研究    徐超;阎宏;闻岳;周琪;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磷回收的研究进展    张璇;

低繁殖量蚯蚓养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可行性研究    白春节;

采用Mg(OH)_2调节pH值对富磷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氮磷释放的影响    毕东苏;郭小品;

剩余污泥的水解与氮磷回收    朱辉;邱钢;

停留时间对ABR污泥水解酸化系统影响研究    李军;张帅;甘一萍;周军;焦阳;王朝朝;孔倩;

污泥酸性发酵获取碳源的研究    宋秀兰;刘涛;李亚新;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松脂加工废水    潘正现;冼萍;邓清华;王孝英;

天津城市污泥的研究及处置方向    刘娜;梁延华;张双利;

啤酒工业废水治理新技术探讨    覃登攀;吴烈善;唐植成;唐景静;

酸碱环境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NH_4~+-N、PO_4~(3-)-P释放的影响    陈轶;员建;苑宏英;张浩;孙力平;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代健;罗慧;赵永昌;

高效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桑连海;韩相奎;

生态厕所与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刘文英;陆根法;钱新;刘丽莉;姜冬梅;高良敏;

污泥的处置及利用技术探讨    查甫生;崔可锐;席培胜;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能源回收的潜力分析    雷洋;王玉明;杨勇;郑祥;

化工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技术研究    钱云;高兴波;韩文举;时小虎;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刘畅

工业污泥与煤矸石LCFB混烧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王裕明

中国主要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与污染治理策略研究    罗钰翔

微波结合碱解预处理改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的研究    池勇志

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    吴正松

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性能及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变化    胡凯

甲硫嘧磺隆和单嘧磺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吴春先

超声波—缺氧/好氧污泥减量化机理与应用研究    郑莉

海绵铁过滤—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李冰

污泥的结合水测量和热水解试验研究    谢浩辉

滇池入湖河道城市污水的CEPT+A/O处理方法实验研究    李永明

含铬废渣固体废物还原剂筛选应用基础研究    张丽红

污泥农用对蔬菜生长状况及重金属安全性影响研究    欧根能

市政污泥半连续两相耦合厌氧发酵产乙酸工艺条件研究    扶郡

好氧吸附技术处理生物柴油生产废水的研究    石卉

常德市江北城区污水处理现状与措施研究    潘哲

褐煤作为固相有机碳源载体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试验研究    井柳新

基于ASM2D的A~2/O工艺数学模拟和优化策略研究    王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的探讨    张翔;宋丽华;邢莉玲;张耀煌;

我国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春红;杨顺生;戴本林;

城市污泥综合利用研究    卢年春;李萍;凌云;赖发英;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研究探讨    班福忱;刘明秀;李亚峰;张吉库;

处理污泥的“热水解-ASBR”组合工艺研究    王治军;王伟;张锡辉;

初沉污泥水解酸化试验研究    李军;任健;王洪臣;甘一萍;周军;张帅;

废水高效水解酸化试验研究    邵丕红,高南飞,崔志新,聂熹

德国的污泥利用和处置(Ⅰ)    姚刚

污水的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朱文亭,颜玲

膜生物反应器无剩余污泥排放的研究    杨造燕,匡志花,顾平,田淑媛

剩余污泥超声破解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王芬

改进型上流式反应器中剩余污泥快速水解酸化研究    刘帅强;周兴求;伍健东;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释放有机物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何作伟;程家迪;熊惠磊;王青;王慧;施汉昌;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胞外聚合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高永青;彭永臻;王建龙;王少坡;张晶宇;

污泥接种量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研究    卓英莲;周兴求;

超声波污泥9天泥龄水解酸化情况的研究    王晓青;杨顺生;杨少武;

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污染物的释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爽;袁林江;王振;

常温下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强化方法研究进展    张杰;文湘华;朱洪涛;许美兰;王晓慧;

搅拌速率对剩余污泥厌氧水解酸化的影响研究    段小睿;李杨;苑宏英;

污泥浓缩工艺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    胡祝英;康泽龙;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新思路    余杰;田宁宁;王凯军;

盐度和固液比对剩余污泥中磷释放的影响    高春梅;朱晓芸;杨红;黄庆;风海晨;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解偶联减量技术    陈国炜;俞汉青;

剩余污泥中微生物絮凝剂的复合提取方法研究    李向蓉;张艳君;戴晓晴;王春晖;

UDF+AOSA技术用于剩余污泥趋零排放及工程应用    傅剑锋;

从剩余污泥中提取微生物絮凝剂的超声法、树脂法及其联用研究    李向蓉;张艳君;张志强;夏四清;

超声强化处理水厂剩余污泥    殷绚;韩萍芳;吕效平;

剩余污泥去除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    刘贵镇;王志楼;柳建设;时启立;谢学辉;

电凝聚强化剩余污泥脱水的研究    黎艳;林海;刘伟岩;常江;

剩余污泥处置及其在矿业废弃地复垦中的应用分析    李海波;李亚东;李克顺;

软锰矿——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采油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    蒋文举;姬秀娟;

如何开发碳源脱氮除磷?    筱薇

国内首例公开招标城市污水处理厂BOT工程竣工    刘 兵

大洼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    首席记者 刘长军

庄河首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张兰 王岩

肇源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底投用    王晓兵 记者 李德成

珲春城市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记者 王凤娟

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管    史文静 李若玲 周建萍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应由集中走向分散 由地上转入地下    孟凡模

依兰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张丽娜

凌海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试运行    赵卓

剩余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蚯蚓活化—花卉植物修复机理研究    白向玉

剩余污泥作为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补充碳源的脱氮试验研究    曹艳晓

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    苑宏英

剩余污泥减量化处理中细胞物质的释放特性与磷回收研究    王晓霞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解偶联代谢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叶芬霞

表面活性剂促进污水厂剩余污泥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的研究    姜苏

超声破解对污泥特性的影响机制与零剩余污泥排放工艺研究    王芬

人工湿地处理剩余污泥的效能研究    杨少华

臭氧破解污泥的溶出机制及同步臭氧氧化对污泥减量效能的影响研究    王嵘

厌氧条件下外加酶强化剩余污泥水解的研究    罗琨

剩余污泥超声破解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王芬

碱减量印染废水剩余污泥减量化工艺研究    丁凯

剩余污泥制备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    张蔓

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试验研究    卓英莲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碱性发酵连续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试验研究    刘帅强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释放有机物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何作伟

加碱和超声破解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陈路全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碳源开发利用的试验研究    李雪

以剩余污泥为原料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    盛欣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