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改良氧化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9:21
热度:

改良氧化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摘要】:当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共同问题,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氮、磷的超标排放。近年

【摘要】:当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共同问题,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氮、磷的超标排放。近年来我国执行了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注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开发出高效低能的脱氮除磷工艺已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实现高效低能的目标,本课题以实验室内改良氧化沟装置为模型,通过曝气量的调节,将改良氧化沟中氧化沟主体部分好氧区溶解氧(DO)控制在0.6-0.9mg/L,同时缺氧区DO控制在0.2-0.5mg/L,研究低溶氧条件下改良氧化沟工沟脱氮除磷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以河南师范大学家属院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点进水,研究改良氧化沟在低溶氧条件下稳定运行后脱氮除磷的去除效果,并深入分析COD、NH_4~+-N、TN和TP在各分区的去除效果;(2)污泥回流比、污泥龄和温度在低溶氧条件下对改良氧化沟脱氮除磷的影响;(3)采用静态实验方法,验证改良氧化沟活性污泥中反硝化聚磷菌的存在。 结果表明:(1)好氧区溶解氧控制在0.6-0.9mg/L时,改良氧化沟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二沉池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国家要求的一级A排放标准。在缺氧池和厌氧池中,COD浓度由300mg/L降至107mg/L,NH4+-N浓度由54.36mg/L降至34.69mg/L,TN浓度由58.69mg/L降至35.99mg/L,污水中67%的有机物,50%的总氮和50%的氨氮得到去除;(2)污泥回流比设为40%、60%和90%,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回流比为40%时,系统总磷去除效果受到影响,总磷平均出水浓度为0.70mg/L。污泥回流比在60%和90%时,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考虑到节能降耗的因素,因此确定系统最佳回流比为60%;(3)污泥龄控制在10d,系统中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9.18mg/L和13.76mg/L。污泥龄为20d,系统中总磷平均出水浓度高达2.20mg/L,去除率仅有58%,系统除磷效果受到影响,当污泥龄为15d时,系统氮和磷的去除均能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因此系统的最佳污泥龄应控制在15d;(4)当温度分别为15℃,20℃,25℃,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是在逐渐好转的。温度为15℃时,系统中COD的去除受到一定影响,但其出水浓度仍低于50mg/L,而氨氮和总氮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9.31mg/L和21.67mg/L,去除率仅为62.54%和59.91%,去除效果很不理想。但低温并未对总磷的去除产生影响,其平均出水浓度低于0.5mg/L,去除率达到92%以上。因此低温对系统脱氮影响较大,而对除磷并未产生影响;(5)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确定改良氧化沟工艺中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 【关键词】:改良氧化沟 脱氮除磷 低溶氧 回流比 污泥龄 温度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7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水资源现状11
  • 1.1.2 水体富营养化及危害11-13
  • 1.1.3 污水处理现状及国家政策13
  • 1.2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13-16
  • 1.2.1 生物除磷原理13-15
  • 1.2.2 生物脱氮原理15-16
  • 1.3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影响因素16-24
  • 1.3.1 生物脱氮除磷组合工艺16-23
  • 1.3.2 脱氮除磷影响因素23-24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24-27
  • 1.4.1 课题研究目的24-25
  • 1.4.2 研究内容25
  • 1.4.3 研究意义25-27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27-29
  • 2.1 实验装置27-28
  • 2.2 试验用水来源与水质28
  • 2.3 主要仪器及分析检测方法28-29
  • 2.3.1 主要实验仪器28
  • 2.3.2 主要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28-29
  • 第3章 改良氧化沟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研究29-37
  • 3.1 实验条件29
  • 3.2 改良氧化沟工艺污染物去除特性29-35
  • 3.2.1 试验水质29
  • 3.2.2 改良氧化沟对 COD 的处理效果29-31
  • 3.2.3 改良氧化沟对 NH4+-N 的处理效果31-32
  • 3.2.4 改良氧化沟对 TN 的处理效果32-34
  • 3.2.5 改良氧化沟对 TP 的处理效果34-35
  • 3.3 本章小结35-37
  • 第4章 改良氧化沟工艺影响因素研究37-53
  • 4.1 污泥回流比对改良氧化沟脱氮除磷的影响37-42
  • 4.1.1 试验方法37
  • 4.1.2 试验水质37
  • 4.1.3 污泥回流比对 COD 处理效果的分析37-38
  • 4.1.4 污泥回流比对 NH4+-N 处理效果的分析38-39
  • 4.1.5 污泥回流比对 TN 处理效果的分析39-40
  • 4.1.6 污泥回流比对 TP 处理效果的分析40-41
  • 4.1.7 结论41-42
  • 4.2 污泥龄对改良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42-46
  • 4.2.1 试验方法42
  • 4.2.2 试验水质42
  • 4.2.3 污泥龄对 COD 处理效果的分析42-43
  • 4.2.4 污泥龄对 NH4+-N 处理效果的分析43-44
  • 4.2.5 污泥龄对 TN 处理效果的分析44-45
  • 4.2.6 污泥龄对 TP 处理效果的分析45-46
  • 4.2.7 结论46
  • 4.3 温度对改良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46-51
  • 4.3.1 试验方法47
  • 4.3.2 试验水质47
  • 4.3.3 温度对 COD 处理效果的分析47-48
  • 4.3.4 温度对 NH4+-N 处理效果的分析48-49
  • 4.3.5 温度对 TN 处理效果的分析49
  • 4.3.6 温度对 TP 处理效果的分析49-50
  • 4.3.7 结论50-51
  • 4.4 本章小结51-53
  • 第5章 改良氧化沟工艺中反硝化除磷现象研究53-57
  • 5.1 反硝化除磷53
  • 5.2 试验方法53-54
  • 5.3 改良氧化沟中反硝化除磷现象的研究54-55
  • 5.4 小结55-57
  • 第6章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4
  • 致谢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反硝化除磷研究    曾薇;李磊;杨莹莹;张悦;王淑莹;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    沈耀良,玉宝贞

厌氧下的PHB和聚磷酸盐及其生化机理研究    田淑媛,王景峰,杨睿,郎铁柱,杨秀文

亚硝酸型硝化的控制途径    孙英杰,张隽超,胡跃城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磷系统设计    吴凡松,彭永臻

Ca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工艺的运行控制    黄祖安

Orbal氧化沟生物脱氮的中试研究    高守有,彭永臻,王淑莹,李帅军,郭春霞,杨盼盼

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李相昆;张杰;黄荣新;马力;鲍林林;姜安玺;

厌氧氨氧化技术工程化的全球现状及展望    郝晓地;仇付国;W·R·L·van der Star;M·C·M·van Loosdrecht;

污泥回流比对A_2N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杨庆娟;王淑莹;刘莹;袁志国;

改良氧化沟工艺节能降耗优化策略与工程实践研究    程庆锋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陈旭良

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尹志高;陆志波;杨健;刘静;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    杨少武;王晓青;杨顺生;

基于电极生物膜法对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反硝化脱氮实验研究    傅振鹏;

数学模拟技术用于生物絮凝——再生工艺参数优化    赵二燕;刘绍根;刘娟;

固定化小球与悬浮态菌去除氨氮的比较研究    陈前;章正勇;戴昕;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研究进展    王飞宇;洪剑明;靖德兵;阮晶晶;姜冰冰;

固定化微生物滤池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王凤;叶正芳;

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的亚硝化研究    顾平;万金保;吴永明;张文燕;

Carrousel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程飞;孙根行;郭昌梓;毕跃勋;

倒置A~2/O工艺处理混合污水的研究    石明岩;冯兆继;余建恒;夏耿东;

四种填料对模拟原位修复太湖水的生化效果研究    王红专;俞晟;林健;史乐;陈艳艳;刘景明;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研究进展    林琳;曹宏斌;李玉平;

强化预处理阶段渗滤液处理效能研究    段秀举;刘亚丽;

系统优化法解决氨氮高浓度条件下氧化沟稳定运行技术研究    石寿林;仪献福;孙泽锋;

膜分离技术与水资源和水再用    高从堦;

A/O-MBR处理生活污水低温启动试验研究    刘慧君;许晓毅;朱跃敏;肖瑞;

A2N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葛安东;牛明芬;

SBR工艺短程硝化新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秦亚敏;

微氧条件下煤气化废水脱氮途径及机理    张雷;钱大益;陈凯华;潘建通;

微生物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黄小兰;陈建耀;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智能化控制SBBR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性能和微生物学研究    金云霄

铵态氮在包气带介质中的吸附机制及转化去除研究    陈坚

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耿炤宇

不同生态因子下LMBR处理制药废水运行效能及数学模型    白羽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优势脱氮菌的筛选及工业化应用基础研究    孙菲

混凝-Fenton法及白腐真菌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牛菲菲

混凝气浮-A/O工艺处理毛皮废水的研究    史明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磷酸铵镁结晶法去除和回收猪场废水中氮磷    孙国平

A~2/O、倒置A~2/O和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侯亚辉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BDC工艺对废水脱氮除磷的研究与应用    王敏;

温度和COD对SBR反硝化同时除磷系统除磷能力的影响    吉芳英,高茜,袁春华

优化CASS工艺的设想    凡广生;李多松;

废水除磷技术及进展分析    夏宏生;向欣;

污泥回流和前置区T_(HR)对氧化沟N、P去除的影响    乔海兵;王淑莹;姚学同;高春娣;侯红勋;

A_2N-SBR双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系统效能分析    李勇智;李安安;彭永臻;李宇星;

常温SBR厌氧-好氧反应器的短程硝化    张立成;傅金祥;张杰;孙文章;田智勇;池福强;王颖;

三级SBR除磷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蒋山泉;汤琪;郑泽根;

A-A~2/O工艺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除磷脱氮效果    周爱姣;陶涛;张太平;张勇;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陈水勇,吴振明,俞伟波,吕一锋

反硝化聚磷菌特性与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    鲍林林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陈旭良

CASS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及优化研究    张国柱

连续流间歇曝气氧化沟处理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研究    乔海兵;王淑莹;李桂荣;侯红勋;彭永臻;郭东良;

某县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总结    魏巍;

间歇曝气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和节能研究    侯红勋;施汉昌;王颖哲;王淦;谢荣焕;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净化中心氧化沟工艺的改进    黄红旗;

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研究现状    张大志;

曝气池—氧化沟工艺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吴根树,刘妍

Carrousel氧化沟溶解氧控制的生产应用    马福利;马晓春;王森杰;

氧化沟工艺中污泥膨胀原因的分析与控制    王淑莹;梁秀荣;文洋;陈滢;甘一萍;

城镇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运行中的污泥回流调节控制    马志伟;

污泥回流和前置区T_(HR)对氧化沟N、P去除的影响    乔海兵;王淑莹;姚学同;高春娣;侯红勋;

浅谈氧化沟工艺特点与动力控制    赵传周;李帅军;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分析    路畅;

运用SPAROTOR ACE的日立氧化沟系统    

污水处理氧化沟设计评述    周文汉;李心君;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工艺运行优化    张志军;

谈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    吴昊;杨传文;

在生物脱氮除磷系统设计中剩余污泥量计算方法探讨    范举红;

邯郸市西污水厂处理工艺的优化控制    张志军;

分散型生活污水的低耗高效脱氮除磷    袁林江;杨凯;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张向怡;秦立娟;

引进氧化沟工艺日处理污水3.5万吨    钟国明 特约记者 何青松

国祯环保建国内最大 氧化沟工艺成套设备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 卢 俊 通讯员 杨晓宝

氧化沟工艺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本报记者 刘群 特约记者 张宇 赵娜

新型氧化沟工艺专除氮磷    李杰

新型氧化沟工艺去除氮磷有招数    罗开林段舰

脱氮除磷哪些不能忽视?    本报记者 陈湘静

我市一水专项技术课题通过国家立项论证    记者 田远进 通讯员 宁桂忠

我省污水处理运行技术有突破    通讯员 朱甲华 楚传荣 记者 张书喜

设施建好运行要达标    记者 廖婧

利川抓实清江源头治污    刘洪浩通讯员 任茂盛

卡鲁塞尔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夏岚

真空/生物脱氮及对废水C/N值影响的研究    左椒兰

基于CAST工艺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高效脱氮调控技术研究    刘少武

A~2/O-BAF系统深度脱氮除磷    陈永志

Carrousel氧化沟单沟脱氮优化条件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刘艳臣

基于节能减排的改良型氧化沟流场优化与污泥制备建材的探索    杨晓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的特性及运行效能研究    丁永伟

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    吴昌永

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    吴昌永

污水处理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特性及固定化应用研究    杨新萍

改良氧化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任雪慧

氧化沟工艺处理适用性比较分析研究    刘聪

多点强化氧化沟处理混合型城市污水脱氮技术研究    魏锐

氧化沟优化运行的CFD模拟及实验研究    杨寅

改良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启动与运行研究    郭敦纯

改良氧化沟工艺节能降耗优化策略与工程实践研究    程庆锋

A/A/O氧化沟工艺深度脱氮协同生物除磷研究    张驰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王建如

氧化沟液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赵鑫

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研究    王丹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