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改良型复合A~2/O工艺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8:46
热度:

改良型复合A~2/O工艺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研究【摘要】:本文以低碳源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对改良型复合A2/O工艺的去污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反应器体积比、进水流量分配比、混合液

【摘要】:本文以低碳源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对改良型复合A2/O工艺的去污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反应器体积比、进水流量分配比、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和进水C/N比等运行条件,探讨了不同运行参数下系统的去污特性。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当系统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体积比为1:1:3、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分配比为3:2、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污泥回流比为50%的工况运行时去污性能最佳,系统进水COD、NH4+-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239.57mg/L、37.44mg/L、43、25mg/L和4.90mg/L,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31.86mg/L、1.39mg/L、11.29mg/L和0.23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70%、96.18%、73.49%和95.93%,出水水质满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以最优工况运行时,缺氧池和厌氧池反硝化作用对硝态氮的去除量约占TN去除量的60%~70%,系统中微生物同化及其他因素对TN的去除作用对系统脱氮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缺氧池吸磷量约占TP去除量的25%,表明系统中富集了一定数量的反硝化聚磷菌。 通过试验考察了系统在低温时的去污性能。当系统在水温为12~18℃,以最优工况运行时,系统进水COD、NH4+-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276.29mg/L、39.10mg/L、49.50mg/L和6.28mg/L,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42.43mg/L、2.91mg/L、13.85mg/L和0.34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42%、92.62%、71.84%和94.50%,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标准。当温度降低至9~12℃,系统反硝化效率迅速下降,成为限制系统脱氮效果的主要因素。水温降低至7~9℃,系统硝化效果变差,成为限制系统脱氮效果的主要因素,TP去除率相反略有升高。 当原水COD浓度较低时,通过投加甲醇,使C/N比提高到5.5时,系统在以最优工况运行时,该工艺即可实现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 通过对系统各反应器中pH的监测,发现系统各反应器中的pH受混合液和污泥回流线路和比例等运行参数的共同影响。改良型复合A2/O在以最优工况运行时,各反应器内pH稳定,无需投加酸碱调节。 【关键词】:改良复合A2/O工艺 脱氮除磷 两点进水 低碳源城市污水 低温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水体富营养化概况11-12
  • 1.2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新理论12-16
  • 1.2.1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12-13
  • 1.2.2 生物脱氮理论新技术13-15
  • 1.2.3 生物除磷理论15-16
  • 1.3 A~2/O 工艺简介16-20
  • 1.3.1 传统 A~2/O 工艺16-17
  • 1.3.2 改良型 A~2/O 工艺及研究进展17-20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0-21
  • 1.5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21-22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22-23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监测方法23-27
  • 2.1 试验装置23-24
  • 2.2 填料24-25
  • 2.3 试验水质25
  • 2.4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25-26
  • 2.5 试验仪器与设备26-27
  • 第3章 改良型复合 A~2/O 工艺启动过程27-35
  • 3.1 工艺简介27-28
  • 3.2 接种污泥及驯化28-29
  • 3.3 启动阶段对 COD 的去除情况29
  • 3.4 启动阶段氮的去除情况29-31
  • 3.5 启动阶段 TP 的去除情况31-32
  • 3.6 生物相观察及启动阶段发现的问题32-35
  • 第4章 改良型复合 A~2/O 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35-61
  • 4.1 试验目的和研究方案35
  • 4.2 体积比对改良型复合 A~2/O 工艺性能的影响35-41
  • 4.2.1 体积比对系统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36-37
  • 4.2.2 体积比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37-38
  • 4.2.3 体积比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38-41
  • 4.3 进水分配比对改良型复合 A~2/O 工艺性能的影响41-47
  • 4.3.1 进水分配比对系统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41-42
  • 4.3.2 进水分配比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42-45
  • 4.3.3 进水分配比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45-47
  • 4.4 混合液回流比对改良型复合 A~2/O 工艺性能的影响47-54
  • 4.4.1 混合液回流比对系统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48-50
  • 4.4.2 混合液回流比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50-52
  • 4.4.3 混合液回流比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52-54
  • 4.5 其他因素对改良型复合 A~2/O 工艺性能的影响54-59
  • 4.5.1 污泥回流比54-57
  • 4.5.2 DO 浓度57-58
  • 4.5.3 pH58-59
  • 4.6 本章小结59-61
  • 第5章 碳源投加对改良型复合 A~2/O 工艺性能的影响61-67
  • 5.1 试验目的与研究方案61
  • 5.2 系统对 COD 和氨氮的去除61-62
  • 5.3 系统脱氮效果的变化规律62-64
  • 5.3.1 系统对 TN 的去除情况62-63
  • 5.3.2 系统中对 NO3--N 浓度的变化规律63-64
  • 5.4 系统除磷效果的变化规律64-66
  • 5.5 本章小结66-67
  • 第6章 改良型复合 A~2/O 工艺低温下的去污性能67-77
  • 6.1 试验目的与研究方案67-68
  • 6.2 低温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68-69
  • 6.3 低温下系统脱氮效果的变化规律69-72
  • 6.4 低温下系统除磷效果的变化规律72-74
  • 6.5 低温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74-75
  • 6.6 本章小结75-77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77-79
  • 7.1 结论77-78
  • 7.2 建议78-79
  • 参考文献79-83
  • 致谢83-84
  • 作者简介84-85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85
  •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85-8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腈纶改良型纺丝线的工艺及设备设计    朱可强;

改良型复合味的调制与运用    王镇

改良型双滤膜法测定呼气的研究    丛树樾,戴素华,孙达人,俞云珍,陆菊芳

科技兴厂 攻关莫畏难    乔子元;

改良型液体洗衣净的配制方法    梅光泉

改良型《斜板》道尔沉清桶    叶佩娟;

用改良型燃烧瓶微量测定有机物中的卤素和硫    刘润清;

空气助沸在真空闪蒸过程中的作用    刘自珍

改良型A~2/O工艺试运行实践    王莉;

两种改良型A~2/O工艺的实例介绍    曹婷婷;李瑞华;

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工艺及其应用    吴文涛;徐晓春;陈天虎;

B超引导下改良型赛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贺雪梅;陈燕;徐军霞;

改良型手夹板治疗儿童伤残手的临床研究    陆廷仁;俞瑾;刘晓华;

改良型微创治疗腋臭77例临床分析    詹太国;王玉玲;李娟;郭磊;朱春梅;

改良型微创治疗腋臭77例临床分析    詹太国;王玉玲;李娟;郭磊;朱春梅;

“改良型”还是“革命型”?    何宝宏 通信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主任

改良型PTE有望抵御生化袭击    陆志城

昆山用重点工程推进污水处理    李莉 范圣楠

1000个“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惠百姓    特约记者 辛志锋

改良型ICEAS工艺同时硝化反硝化试验研究    周芳

改良型ICEAS污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曾晶

丽江市污水处理厂改良型ICEAS工艺调试运行研究    金璇

改良型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庞锋

改良型A~2/O工艺雨季除磷的小试研究    郭丹丹

长春南部污水厂改良型A~2/O工艺研究    霍宏伟

改良型A~2/O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效果研究    刘佳

改良型SBT试验和不间断无创通气序贯在合并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    白珀

安庆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A/O工艺运行参数优化    章静

改良型A~2/O处理低C/N城市污水工艺调控技术研究    郝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