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强化反硝化除磷处理城镇生活污水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8:03
热度: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强化反硝化除磷处理城镇生活污水【摘要】:当今社会,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经济高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是污水处理厂

【摘要】:当今社会,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经济高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是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大关键性问题。在传统的生物法进行脱氮除磷的过程中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生物化学过程,在处理碳源较低的污水时会出现反硝化菌和除磷菌对污水中碳源竞争的矛盾,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反硝化除磷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生物处理新技术,本论文以该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在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BMBBR)中,研究反应系统的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各种因素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SBMBBR中的反硝化除磷动力学进行研究。本论文针对日益加重的城镇污水处理难以达标的问题,采用SBMBBR驯化反硝化除磷菌,继而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高效的处理。继在SBMBBR中实现悬浮填料的挂膜、反硝化除磷菌的驯化之后,考察有机物浓度(COD)、温度、pH、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等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污水中氮磷化合物的降解途径,从而对反硝化除磷动力学进行研究,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指导。实验结果表明:在SBMBBR中,通过两段式的驯化,可以快速地实现反硝化除磷菌的驯化。在驯化结束时,反应器内总MLSS(生物膜污泥和悬浮污泥)为4000mg/L左右。在运行周期为8h时,COD、氨氮、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90%以上,出水浓度分别为8.07mg/L、3.67mg/L、0.46mg/L,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当以NO3--N作为反硝化除磷的电子受体时,NO3--N浓度为60 mg/L时取得最佳的缺氧吸磷效果;然而当NO2--N作为电子受体时,NO2--N高于20 mg/L便会抑制反硝化除磷菌的活性。由此说明:在SBMBBR中,以NO3--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可知,悬浮填料生物膜形态完整、结构致密、外观呈棕褐色,由球菌和各种的杆菌构成,并且生物膜表面分布着了较多的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它们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反硝化除磷菌 反硝化除磷 城镇生活污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9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3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10-14
  • 1.3.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技术10-13
  • 1.3.2 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13-14
  • 1.4 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研究14-17
  • 1.4.1 反硝化除磷的发展14
  • 1.4.2 反硝化除磷的理论14-16
  • 1.4.3 反硝化除磷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17-19
  • 1.5.1 研究目标17
  • 1.5.2 研究内容17-19
  • 1.6 技术路线19-20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20-24
  • 2.1 装置和实验废水20-21
  • 2.2 试验仪器21
  •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21-24
  • 2.3.1 水样的处理和保存21-22
  • 2.3.2 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22
  • 2.3.3 实验方法22-24
  • 第3章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24-35
  • 3.1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24-28
  • 3.1.1 挂膜期间COD的去除特性25
  • 3.1.2 挂膜期间氨氮的去除特性25-26
  • 3.1.3 挂膜期间TP的去除特性26-27
  • 3.1.4 挂膜期间生物膜量的变化27
  • 3.1.5 挂膜期间生物膜及生物相的变化27-28
  • 3.2 反硝化除磷的驯化阶段28-31
  • 3.2.1 驯化阶段的COD去除特性28-29
  • 3.2.2 驯化阶段的氨氮去除特性29
  • 3.2.3 驯化阶段的TP去除特性29-30
  • 3.2.4 驯化阶段硝态氮的去除特性30-31
  • 3.3 驯化结束后单周期运行实验31-32
  • 3.4 污泥形态的表征及生物相的观察32-33
  • 3.5 本章小结33-35
  • 第4章 SBMBBR反应器脱氮除磷优化实验研究35-46
  • 4.1 厌氧释磷段的影响因素35-38
  • 4.1.1 COD浓度对厌氧释磷的影响35-36
  • 4.1.2 NO_3~--N浓度对厌氧释磷的影响36-37
  • 4.1.3 NO_2~--N浓度对厌氧释磷的影响37
  • 4.1.4 pH对厌氧释磷的影响37-38
  • 4.2 好氧段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38-41
  • 4.2.1 pH对好氧硝化作用的影响38-39
  • 4.2.2 DO对好氧硝化作用的影响39-40
  • 4.2.3 温度对好氧硝化作用的影响40-41
  • 4.3 缺氧吸磷段的影响因素41-45
  • 4.3.1 NO_3~--N浓度对缺氧吸磷的影响41-42
  • 4.3.2 NO_2~--N浓度对缺氧吸磷的影响42-43
  • 4.3.3 温度对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43-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SBMBBR反应器反硝化除磷动力学研究46-53
  • 5.1 反应器中物料平衡方程的建立46-48
  • 5.2 反硝化除磷动力学模型的建立48-52
  • 5.3 本章小结52-53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53-55
  • 6.1 结论53-54
  • 6.2 建议54-55
  • 参考文献55-60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61
  • 致谢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新工艺研究    赵庆良;王广智;夏四清;王学江;郭一令;张怀宇;

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周俐峻;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现状和发展    申奕;邓玉美;

反硝化除磷菌驯化富集方式的探讨    刘建广;宋武昌;王珊珊;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与新工艺    代更明;程晓如;

反硝化除磷理论及运用现状    万金保;王建永;

C/N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郭海娟,马放,沈耀良

厌氧/缺氧SBR反硝化除磷效能的研究    李勇智,彭永臻,王淑滢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镇污水的发展前景    杨林梅

欧洲水环境控磷策略与污水除磷技术(下)    郝晓地,刘壮,刘国军

双泥生物反硝化吸磷脱氮系统工艺的试验研究    罗宁

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工艺的分析与评价    马威

低温污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技术中试试验研究    王燕妮

A~2SBR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试验研究    姜欣欣

SRT对短程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    廖艳;钟华文;林仲;

倒置A~2/O工艺和UCT工艺脱氮除磷效能比较    乔宏儒;孙力平;吴振华;胡鑫;

玄武岩纤维填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蒋霞;吴春笃;吴智仁;彭娇;徐畅;张波;

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    徐立然;周晓莉;朱光灿;袁俊;

蓝藻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向伦宏;范荣桂;龚心雨;白雪钰;王博文;

双污泥-诱导结晶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研究    高琪娜;吕锡武;

后置反硝化MBR分段进水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研究    刘彬;李军;王晓爽;高金华;常江;

沙湖污水处理厂低温脱氮问题诊断与优化    张雷;李明;汪恂;

无锡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回顾和对策建议    沈建荣;陈飚;

根据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设计    汤敏;

短程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与微生物特性研究    李微

反硝化聚磷菌与传统聚磷菌富集及基质代谢特性对比研究    李亚静

利用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N_2O的产生    李聪

基于厌氧环境的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机理研究    常功法

基于A/O/A运行模式的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    姜欣欣

A~2SBR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及微生物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石玉明

海洋聚磷菌Halomonas YSR-3的除磷特性研究    任世英

SUFR反应器流型分析及导流参数对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    季铁军

同心圆活动导流墙式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许晓毅

宁江区雅达虹工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研究    丁伟

瓦房店市岭东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研究    王超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强化反硝化除磷处理城镇生活污水    李平

分层生物滴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强化脱氮除磷工艺优化研究    刘颍

不同葡萄糖/乙酸盐比对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影响    谢婷

电凝聚强化A/O-MBR脱氮除磷实验研究    刘艳阳

同时硝化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氮代谢特征    宋明飞

低温条件下强化水解-AICS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性能研究    赵岩

同步沉析对生物除磷抑制作用的试验研究    胡晗

反硝化聚磷菌的特性及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效能的研究    杨菲菲

电极生物膜处理渗滤液中硝酸盐氮的实验研究    庞朝晖;刘迎云;彭彩红;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杨菁;

ZBAF用于生活污水二级处理的工艺性能及影响因素    郭志义;蒋敏;杨彩凤;龚卫俊;安莹;

人工湿地脱氮性能优化分析及研究建议    邓春光;蔡明凯;

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    钟四姣;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侯金良;康勇;

MBR在医院污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    梁松雪;

除磷微生物和新型除磷工艺    周小红;陈洪斌;何群彪;

硝酸盐浓度对反硝化聚磷菌诱导的影响    张小玲;张立卿;袁林江;王磊;王志盈;

在用车检测维护I/M制度分析    李维臻;

以云南省为例的小城镇供水设施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若瀚

旁侧化学除磷-SBR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工艺的研究    罗彦章

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    李丽

长三角小城镇河流富营养化及其生物修复    聂智凌

典型小城镇生活用水特性研究及生活用水量预测    姚远

西部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杨渊

一体式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孙卫星

小城镇污水处理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鄢恒珍

反硝化除磷理论及运用现状    万金保;王建永;

废水反硝化除磷影响因素的分析    王德兴;孙立柱;沈耀良;

反硝化除磷菌的培养及驯化    张红;张可方;张朝升;荣宏伟;

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    张少辉;姜应和;

反硝化除磷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    王亚宜,彭永臻,王淑莹,李勇智,潘绵立

脱氮除磷新途径——反硝化除磷    刘丽玲,操家顺,林涛

亚硝酸盐等因素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及对策    张洁;黄仁刚;常建伟;张魁峰;王海燕;

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启动及其稳定性研究    王春丽;马放;米海蓉;刘慧;

反硝化除磷技术及其实现新途径    张杰;李小明;杨麒;陈瑶;

反硝化除磷菌驯化富集方式的探讨    刘建广;宋武昌;王珊珊;

耦合SND与反硝化除磷的SBR系统运行影响因素研究    朱光灿;王佳;雷晓芬;余冉;吕锡武;

短程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与微生物特性研究    李微

反硝化除磷菌群结构与工艺调控策略    吕小梅

A~2SBR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及微生物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石玉明

低浓度城市污水强化反硝化除磷    刘洪波

反硝化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研究    王亚宜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聚磷菌的富集反硝化除磷特性    苗志加

反硝化除磷工艺与微生物学研究    李相昆

猪场沼液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    康婷婷

短程反硝化除磷菌培养及分离的实验研究    邹杰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强化反硝化除磷处理城镇生活污水    李平

间歇式短程反硝化除磷基础研究    黄毅

连续式短程反硝化除磷基础研究    汪永明

反硝化除磷系统基质转化和生物特性初探    丁彩娟

应用反硝化除磷技术处理广州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张红

双泥折流板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反硝化除磷微生物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研究    占茹

胞内聚合物对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    安鸿雪

反硝化除磷系统稳定运行性能研究    高小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