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加压泵站阀门控制管网余压利用节能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7:58
热度:

加压泵站阀门控制管网余压利用节能试验研究【摘要】:管网余压阀门调节节能技术是通过阀门调节利用管网余压的一种加压泵站节能方式。管网余压阀门调节节能技术不但可以节约原来管网向水池进水泄

【摘要】: 管网余压阀门调节节能技术是通过阀门调节利用管网余压的一种加压泵站节能方式。管网余压阀门调节节能技术不但可以节约原来管网向水池进水泄压浪费的能量,又可以避免泵站直抽管网影响周边用户正常用水。 本文基于模型试验,研究了阀门调节在泵站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节能效果以及各影响效果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对泵站运行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余压利用器的节能效果对比,其后还对管网余压利用技术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总结出通过阀门调节利用管网余压最佳运行方案,最后初步完成了最佳运行方案的PLC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网余压利用节能技术受泵站各阀门的开启度、管网余压大小、进水流量、水池水位等因素影响。 通过试验总结出最佳运行方案:当泵站来水量Q1泵站出水量Q时,水池进水阀开启度为2/5,水池出水阀关闭,中间阀全开;当泵站来水量Q1=泵站出水量Q时,水池出水阀与进水阀全部关闭,中间阀全开,加压泵直抽管网;当泵站来水量Q1泵站出水量Q时,水池出水阀开启,满足加压泵吸水量;当管网压力小于满足周边用户正常用水的管网最小压力时,中间阀调节,减小加压泵直抽水量,保证管网最小压力,同时水池出水阀相应开启,满足加压泵吸水量。 阀门调节利用管网余压最佳状态的节能效果优于余压利用器且不影响周边用户正常用水。当泵站来水量Q1≥泵站出水量Q时,阀门调节最佳状态利用的管网余压较高,泵站节能效果显著,在泵站传统运行基础上节能37.08%~50.85%;当泵站来水量Q1泵站出水量Q时,泵站节能效果不明显。 在最佳运行方案基础上,利用PLC对传感器采集压力和流量信号分析处理,发出指令控制阀门开启度,达到方案自动控制要求。 【关键词】:管网余压 节能 阀门调节 加压泵站 PLC自动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U991.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5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0-11
  • 1.1.1 我国供水系统能耗现状10-11
  • 1.1.2 我国供水系统节能潜力11
  • 1.2 泵站类型11-14
  • 1.2.1 取水泵站12
  • 1.2.2 送水泵站12-13
  • 1.2.3 加压泵站13
  • 1.2.4 循环泵站13-14
  • 1.3 水泵工作原理14-15
  • 1.3.1 水泵的定义和分类14-15
  • 1.3.2 离心泵工作原理15
  • 1.4 泵站能耗计算15-17
  • 1.4.1 水泵能量传递过程16
  • 1.4.2 泵站能耗计算16-17
  • 1.4.3 泵站效率计算17
  • 1.5 泵站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7-23
  • 1.5.1 二次加压泵站节能潜力17-18
  • 1.5.2 泵站工艺优化节能18-20
  • 1.5.3 泵站运行管理优化节能20-21
  • 1.5.4 泵站节能发展趋势21-23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内容23-25
  • 1.6.1 课题提出23-24
  • 1.6.2 研究内容24-25
  • 第2章 阀门调节利用余压节能理论25-30
  • 2.1 管网余压利用原理25
  • 2.2 阀门调节利用余压改造方案25-26
  • 2.3 阀门调节自动控制原理26-28
  • 2.4 余压利用节能效率公式28
  • 2.5 余压利用节能效果影响因素28-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管网余压利用节能模型试验研究30-60
  • 3.1 试验装置30-34
  • 3.1.1 试验装置系统组成30-33
  • 3.1.2 试验装置系统控制33-34
  • 3.2 试验内容34-56
  • 3.2.1 模型试验说明35
  • 3.2.2 余压利用节能效果35-36
  • 3.2.3 管网余压与流量的关系36-38
  • 3.2.4 管网余压节能与阀门开启度的关系38-51
  • 3.2.5 管网余压节能与水池水位的关系51-52
  • 3.2.6 正交试验52-54
  • 3.2.7 阀门调节与余压节能器对比试验54-56
  • 3.3 模型试验经济技术分析56-58
  • 3.4 存在问题与改进运行方案58
  • 3.4.1 试验存在问题58
  • 3.4.2 针对问题的改造措施与运行方案58
  • 3.5 本章小结58-60
  • 第4章 阀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60-69
  • 4.1 系统控制方案的选择60-61
  • 4.2 系统硬件设计61-64
  • 4.2.1 系统硬件组成61-62
  • 4.2.2 PLC 系统工作原理62-64
  • 4.3 系统软件设计64-68
  • 4.4 本章小结68-69
  •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6
  • 致谢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二次加压泵站多模式控制联合供水系统应用    禇玉芬;谭国政;张春玲;

高层建筑串并联供水方式节能研究    马金戈

基于PC和PLC的工业压力测控系统的设计    王志华;丁国清;

PIC单片机在阀门定位中的应用    郝宁生,陆英

基于单片机的高温井下智能阀门控制系统    刘华毅;王妍;

变频调速给水系统的几点节能措施    黄海峰

S7-200 PLC在智能阀门控制器中的应用    夏立民,汪小澄,陶冶之

水泵调速节能原理分析    孙玮;刘瑞滨;马立;

城市水厂二泵站中水泵的选择    王圃,王力,文屹

水煤浆在渐缩管中局部阻力特性的数值试验    赵国华;陈良勇;段钰锋;

论供水行业的节能潜力    孙学东,倪刚

二次加压泵站运行现状及节能改造措施浅析    姚宏,田盛,张景成,王明新,刘捷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铝的含量    刘跃友;

城市用水量动态预测的双线性模型    薛同站;王国明;

基于宏观模型的西安市给水管网研究    郑志宏;许强;

生活饮用水中甲醛测定方法研究    赵安伟;

多水源供水系统管网压力的控制    李培清,郑宝昌,赵普

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周国华;完颜华;刘艳球;

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能改造    吴波;赵从菊;

惠南庄泵站大型高扬程水泵机组选型设计与运行方案探讨    戚兰英;石建杰;蒋瑞;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网建模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王焕全;马翔宇;

水中胶粒Zeta电位及影响混凝效果的研究    王利平,杨炳武,金伟如

PLC在厂级负荷分配系统中的应用及其误差校正    彭龙祥;卢勇;田沛;

某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频率特性模型研究    沈静娴;叶红玲;

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化的思考    曹开朗;李成江;张志敏;

一种阀门定位器的电路设计方案    孙振民;李强;冀青;

给水管线钢管漏水事故分析    段莉萍;徐向群;

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    苏宇亮;胡克武;

GIS技术应用于供水管网管理的研究    林龙德;

一种由PLC实现的橡胶硫化集散控制系统    汪鹏;耿恒山;韩焕平;谢莉莉;

关于软启动器能否节能的探讨    熊江;

杭汽发真空冷却砂处理循环水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汤侗;李然;

注水系统生产状态智能分析与运行优化技术研究    张瑞杰

基于管网计算理论的通用锅炉水动力计算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谢金芳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供水系统规划研究    高斌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供水管道风险评价研究    王晨婉

输配水系统的脆弱性及风险评估研究    赵元

分区管理模式给水管网的水力分析与模拟技术研究    刁克功

微涡旋接触絮凝澄清器工艺过程优化分析及试验研究    张莉平

供水管网中氯和二氧化氯耦合反应过程及其衰减模型研究    常魁

城市输配水管网可靠性研究    庄宝玉

光催化降解饮用水中几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影响因素及降解机理的研究    潘海祥

城市给水管网改扩建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李京京

丘陵山区重力式村镇供水管网优化及安全调控研究    张峰

基于PLC与模糊PID的混凝投药复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李翠云

分层注水流量智能测调系统的研究    李涛

掘进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的研究    许琢

源水锰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杨妍

基于模糊控制的煤矿排水系统研究    宋辉

工业冷库门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    江发生

矿渣粉磨生产线PLC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徐永兴

给水管网水力状态模拟中GASA算法优化的研究    童建舟

直供水管网增压给水系统技术浅议    许柏峰;

贯彻《节能法》 推动节能工作    傅志寰;

短缺的中国    本刊编辑部;张天阔;刘月超;

2006年中国能源排行情况    刘伟;

浅谈城市二次加压供水的发展    郭玮玲;张思敏;

“十一五”能源发展的绿色走向    聂春雷;孙钰;

建筑节水的技术对策分析    付婉霞,曾雪华

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的探讨    蔡宇仕

浅谈建筑给水方式的选择    陈鹏;

二次供水方式的探讨    王文君;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陈敏

二次加压供水余压利用节能系统的研究    王晓爽

阀门控制利用管网余压供水节能试验研究    冯少凤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研究    文蒙平;

对管路渐扩段局部阻力系数的探讨    赵宝峰

基于S7—200 PLC水泵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黄永红,丁磊

自动补偿式压力测量仪    刘丽娟;

立式自吸泵的研究    范宗霖,薛建欣,杨从新

PLC及变频调速技术在泵站恒压供水中的应用    赵勇飞,陈启卷

城市给水泵站供水泵安装高度的探讨    赵顺萍;

供水工程设计与节能    苏福文

泵串并联操作的节能    秦正龙,梁燕波

离心水泵的高效节能措施    张正本

PC与PLC实时通信的Visual C++6.0实现    李东晓,李晓明,李留振,何洋,段俊东

射流式自吸离心泵的设计理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叶忠明

高压变频器在火电厂的应用    吴学文;

变流量系统中的几种控制方法    黄皓明;董宝春;史杰;

住宅小区给水加压泵站的设计    冯连弟;

山区多级抽水加压泵站设计简介    周汉鸿,吴韶萍

冷凝器台数的优化配置与节能    张建一;徐颖;陈晓梅;

公共建筑暖通节能设备的研制及应用    李春树;廖志强;

某企业节能潜力的经济分析    马人骄;

开展工序节能晋等升级活动    庄沂;

工程机械用内燃机的节能    彭曼如

间接节能及其经济效益    李君慧

对陶瓷工业节能减排的思考    胡国林;

上海地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新风节能分析    宋丹辉;臧建彬;陈佳;刘叶弟;

泵串联技术在油田离心式注水泵站应用的节能潜力分析    王睿弦;崔之健;张胜;

酒精蒸馏换热网络用能与余热制冷    顾兆林;王赞社;冯诗愚;

工位空调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吴梅艳;欧阳金城;刘艳华;

北京某酒店能耗调查与分析    肖潇;李德英;

节能减排与标准化    王益成;

履行《京都议定书》暖通空调大有可为    方振宇;

中央空调能耗现状调查与分析    江华;刘宪英;黄忠;

积极推进节能工作 缓解能源制约——学习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几点认识    施明融;

我国单位产品能源消费下降明显    张洋

依据标准算出节能账    本报记者 徐风

管理科技并重 深挖节能潜力    记者 常斐

摸清“家底” 高耗能产业节能前景看好    记者 李晓帆

化工节能潜力超过1500万吨标煤    记者 刘方斌

通信局站机房环境节能潜力大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丁强 韩萌

德国西门子公司推广MOTOX系列减速电机    林晓

专家预测: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仍难下降    本报记者 罗晖

抓住节能重点 挖掘节能潜力    熊丽

推广“1瓦计划”节能潜力大    冯亦珍

基于瞬时优化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朱庆林

河北省能源消费与节能潜力研究    郑明慧

除湿转轮与冷热联产热泵耦合式空调系统性能研究    郝红

基于特征分析和配额分配的地区能源效率研究    吕斌

内部热耦合空分塔的建模与优化研究    闫正兵

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    侯建朝

基于投入产出(火用)分析的能源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吴智泉

300MN模锻水压机动梁驱动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及速度控制研究    黄长征

生物质与天然气基及其互补的多联产系统集成开拓研究    李洪强

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    刘小敏

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用能分析及节能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宋美

电信运营企业节能潜力测算模型与实证研究    黄瑾

工业企业节能潜力预测模型研究    王晓杰

基于阀门调节技术的城市给水管网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常臣贵

基于DH485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的自来水加压泵站自动监控系统    陈江

电站锅炉漏风状况在线监测与诊断    张永刚

大港油田生产系统节能潜力研究    许洪涛

FGZ-10负压灌装机的设计    赵大民

火电机组节能潜力诊断方法研究及应用    方庆海

房间空调器节能潜力的研究    李卫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