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富集地区居住建筑墙体节能分析与构造优化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7:49
热度:

太阳能富集地区居住建筑墙体节能分析与构造优化【摘要】: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在太阳能富集地区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提高室内热舒

【摘要】: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在太阳能富集地区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提高室内热舒适性,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如何在太阳能富集地区实现居住建筑墙体对太阳能更好的利用,以促进建筑节能节资,是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实地测试和数值模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针对我国现行设计标准对于在以拉萨为例的太阳能富集地区节能建筑设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如对于外墙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的规定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非平衡保温的概念、原理、和适用范围,并给出了计算非平衡保温条件下传热系数限值的原则。 根据冬季现场考察测试结果,验证了拉萨强太阳辐射对建筑节能有突出的有利影响。同时,详尽分析了拉萨典型年气温和太阳辐射资料,研究了日照对采暖期能耗影响的根本因素及理论依据,并和同属寒冷区的内地典型城市西安、北京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拉萨的气象特点和当地居住建筑不同于内地城市的热工特性。 通过研究传热系数与有效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在考虑太阳辐射的条件下等效于现有传热系数限值的非平衡保温传热系数限值。弥补现行标准不能充分反映当地气候条件的不足;打破了节能采暖居住建筑按照平衡保温设计,仅在计算耗热量指标时针对朝向修正的热工研究模式。为今后的相关研究,相关规范标准、相关设计计算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拉萨的外墙保温构造进行优化,提供非平衡保温条件下的各向外墙构造形式。 【关键词】:太阳能富集地区 非平衡保温 节能建筑 建筑采暖能耗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U11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23
  • 1.1 太阳能特点及地域分布9-16
  • 1.1.1 太阳能特点9-10
  • 1.1.2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10-12
  • 1.1.3 太阳能富集地区典型城市分析12-16
  • 1.2 现行采暖居住建筑墙体保温设计综述16-19
  • 1.2.1 现行采暖居住建筑墙体保温性能评定标准16-19
  • 1.2.2 现行采暖建筑保温性能评定标准的适用范围19
  • 1.3 太阳能富集地区采暖居住建筑执行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19-21
  • 1.3.1 现有标准存在的不足19-21
  • 1.3.2 现有标准造成的影响21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标、意义21-23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1-22
  • 1.4.2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22-23
  • 2. 太阳能富集地区居住建筑外墙保温设计原理23-27
  • 2.1 现行居住建筑外墙热工设计23-24
  • 2.1.1 现行居住建筑热工设计标准的制定背景及现状23
  • 2.1.2 现行居住建筑外墙热工设计标准的原则23-24
  • 2.2 非平衡保温的条件下外墙保温设计24-26
  • 2.2.1 非平衡保温的概念24-25
  • 2.2.2 非平衡保温的原理25-26
  • 2.2.3 非平衡保温的适用范围26
  • 2.3 小结26-27
  • 3. 现场测试及结果分析27-33
  • 3.1 建筑能耗实测分析的意义27
  • 3.2 冬季现场测试27-31
  • 3.2.1 测试条件简介27-29
  • 3.2.2 测试结果29-31
  • 3.3 测试结果分析31-32
  • 3.4 小结32-33
  • 4. 拉萨气象资料研究及其对建筑能耗影响33-49
  • 4.1 标准年气象资料研究33-38
  • 4.1.1 基础气象资料的选取33
  • 4.1.2 12月22日不同朝向太阳辐射当量温度计算33-37
  • 4.1.3 拉萨、西安采暖季太阳辐射量对比37-38
  • 4.2 太阳辐射对墙体的热作用原理38-40
  • 4.3 不同构造外墙太阳辐射得热对比分析40-47
  • 4.3.1 计算衰减度和延迟时间40-43
  • 4.3.2 室外计算参数的三角函数表达43-44
  • 4.3.3 谐波热作用下平壁的传热计算44-47
  • 4.4 小结47-49
  • 5. 非平衡保温传热系数限值49-64
  • 5.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围护结构有效传热系数49-51
  • 5.1.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49-50
  • 5.1.2 围护结构有效传热系数50-51
  • 5.2 外墙有效传热系数求值51-53
  • 5.2.1 计算参数的选取51-52
  • 5.2.2 各向外墙有效传热系数计算52-53
  • 5.3 非平衡保温条件下各向外墙传热系数限值53-54
  • 5.4 平衡保温建筑和非平衡保温建筑的采暖期能耗对比分析54-62
  • 5.4.1 建筑热工模型的建立54-56
  • 5.4.2 1号建筑采暖期能耗计算56-57
  • 5.4.3 2号建筑采暖期能耗计算57-62
  • 5.4.4 对比分析62
  • 5.5 小结62-64
  • 6. 非平衡保温原则下的构造设计64-70
  • 6.1 外墙热工性能要求64-65
  • 6.2 外墙保温形式及特点65-66
  • 6.3 拉萨地区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形式的规定66-68
  • 6.4 拉萨外墙保温性能的优化指标及外保温厚度选用表68-69
  • 6.5 小结69-70
  • 7. 结论与展望70-72
  • 7.1 研究结论70
  • 7.2 展望70-72
  • 致谢72-73
  • 参考文献73-75
  • 附录1 拉萨典型年采暖期逐日太阳辐射量计算数据75-79
  • 附录2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以及获奖情况7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能富集地区住宅建筑非平衡保温研究——拉萨市供暖期太阳辐射分析与室内热环境测试    李恩;刘加平;张卫华;

太阳能富集地区居住建筑非平衡保温研究——拉萨市非平衡保温传热系数限值研究    李恩;刘加平;张卫华;

采暖居住建筑等热流保温体系优化研究    韩雨

南极瑞穗站太阳分光辐射及大气透明状况    刘树华, 熊康

节能外墙构造的探讨    孙世钧,金虹,赵运铎

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 第4讲 建筑热过程中的太阳辐射相关模型    张野,谢晓娜,罗涛,江亿

中国的气候与建筑节能    涂逢祥,王美珺

青藏地区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郑敏,朱煜

建筑物冬季太阳辐射得热分析    杨昭,郁文红,张甫仁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计算的等效温差    任俊;刘加平;

西藏能源发展战略刍议    乔政;

西藏节能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研究    王东

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用逐时相对湿度生成方法    高庆龙;杨柳;刘大龙;王丽娟;

利用环境绿化措施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小城镇住宅室内热环境    杨子江;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探讨    董海荣;祁少明;刘树岭;朱子君;

节能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的数值计算及应用分析    王晓璐;黄大宇;

陶粒湿屋面传热过程的有限元解法    杨红霞;戴天兴;崔保龙;吴小强;

南京地区东向和西向外遮阳方式研究    杨丹萍;何嘉鹏;陈震;吴旻;

轻质复合围护结构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    杨丽萍;闫增峰;孙立新;王静;

夏热冬冷地区可翻转双玻飘窗的能耗与经济性分析    成维川;何嘉鹏;史蓉;陈震;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热阻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王江丽;刘长飞;

东部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及能耗现状调查分析    葛翠玉;杨柳;

供热计量的研究的分析    杨振静;王德林;谢义芬;

典型天气条件下辐射制冷换热模型分析    康海宏;董华;李英;

湿度在传统民居围护结构中的影响分析    闫幼锋;孙路倩;

太阳能空调蓄热水箱特性研究    王爱辉;金苏敏;

加气混凝土典型自保温墙体结露问题数值判断    张源;高本立;杜垲;

太阳能冷暖热水三联供系统的模拟研究    黄涛;袁东立;狄彦强;

隔热涂料分类及发展趋势    刘侃;盛明爽;张小红;李军;刘海峰;潘肇基;

城市高温灾害研究    李莎莎;翟国方;

西北地区古代建筑遗址保护工程地质环境区划初探    李雪峰;韩文峰;王旭东;谌文武;

结构温度场数值模拟    张丹;张之颖;

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    吴耀兴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    曾忠忠

温室环境因子时空分布CFD模型构建及预测分析研究    程秀花

油田热水供暖系统热负荷智能预测技术研究    刘明

SCPC集热器及其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研究    穆振英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    肖伟

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    张群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李钰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性能的优化分析    李振兴

聚氨酯小框体外墙外保温体系研究    田利辉

城市能源规划中建筑冷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王振江

热计量模式下居住建筑耗热量分摊模型研究    王仁瑾

WSAC居住建筑热响应特性的研究    姚微

豫北地区生土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构造研究    路晓明

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彭根堂

郑州市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对其贡献率    王丽娟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内保温技术适宜性研究    李世元

厦门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筑经验及启示    张茜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问题    江亿;杨秀;

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及解决对策    司小雷;

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厚度的优化分析    王厚华;吴伟伟;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前景展望    黄燕 ,吴福海 ,林加全

物体的黑度和吸收比不是等同的    刘德祖

长沙地区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层最佳厚度的研究    于靖华;杨昌智;田利伟;廖丹;

建筑节能形势与政策建议(下)    涂逢祥;

节能建筑外墙保温层厚度的经济性优化    黄春华;叶勇军;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中的朝向修正    郭骏;郑茂余;

供暖负荷朝向修正率的计算方法    贾倍煌;

西藏高原低能耗居住建筑构造体系研究    桑国臣

集热蓄热墙式太阳能建筑冬季热性能的模拟研究    孟世荣

西藏节能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研究    王东

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能耗的影响    徐春桃

西藏地区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朝向修正率研究    张大显

建筑节能及暖通空调仿真软件的现状和发展    周良,张国强,彭建国,邹媛

用DOE-2程序分析建筑能耗的可靠性研究    侯余波,付祥钊,郭勇

国内太阳能热利用简况    徐培富

青海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张治民

我国的大气透明状况    王炳忠,潘根娣

南极瑞穗站辐射平衡及湍流通量特征    刘树华,于鹏,熊康

一种基于点光源的三维阴影的实时生成算法    刘列明,吴恩华

关于透过体系透过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江亿,李元哲,狄洪发

西藏能源发展战略刍议    乔政;

不同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空调启停时间的影响    王蕾

70年代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居住建筑技术发展概况    

晋南地区村镇居住建筑抗震设防的探讨与建议    姚申泰;

浅论城市住宅与环境    朱克松,夏培景,杨郁

关于现代居住建筑适应性设计方法的思考    姚时章,潘宜

WA-万科居住建筑设计竞赛(2004)揭晓    

建设部“十一五”期间四重点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本刊记者;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用塑料外窗系统性能的调查研究    王洪涛;江勇;

析居住建筑中的人性化理念——某机关广渠门住宅小区设计创作经验    黄碁;蔡大庆;

新形势下苏州居住建筑生态设计分析    刘家贤;

天门农村居住建筑能耗分析与思考    程杰;郝斌;刘幼农;

浅谈豫北乡村居住建筑    杨春方;张健杰;

厦门夏季热环境状况与居住建筑节能分析    李莉;

居住建筑电气火灾的成因及对策    董锁吉;朱卫红;

小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冷供热    李宁;

小城镇太阳能住宅——馨园小筑    朱培世;

严寒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低碳节能改造案例分析——乌鲁木齐操场巷住宅小区综合改造    吕新荣;苏云辉;陈宁;

在建筑发展中城市近郊所面临的问题    张瑞;刘朋朋;

居住建筑的再思考    张湘淞;

民用居住建筑采暖节能计算软件(HEC)的开发    邱相武;赵志安;胡则婷;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软件的开发及其应用    赵志安;邱相武;

新建居住建筑最少节能65%    记者  傅晓峰

青岛墙材革新建筑节能跨上新台阶    鲁兴

城市节约,从楼房建设开始    本报记者 薄文军 通讯员 周爱民 谷丰吉

大冬天只晒两小时太阳,够吗?    本报记者 顾巍钟

中央财政给力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记者 贺斌

旧楼改造燃起地暖行业新希望    本报记者 陈进周

各地因地制宜唱响节能曲    本报记者 赵春林 刘明 春华

兰州住宅建筑执行50%节能标准    郭元乐

旧楼新装,改来节能新生活时代    本报记者 张利锋

改造未必比拆除重建差    林海燕

当代广州中心城区居住建筑发展研究    董毅

西藏高原低能耗居住建筑构造体系研究    桑国臣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研究    金占勇

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模式研究    陈砚祥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王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与评价方法研究    任俊

伊朗居住建筑新型东西外墙构造节能分析    Masoud Taheri Shahraein

太阳能居住建筑采暖系统优化决策及市场化推广研究    杨建平

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研究    闫增峰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建筑能效标识研究    杨玉兰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鲍学芳

汲取传统民居营养的居住建筑设计节能初探    蒋佳

长沙市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及其能耗的实测与调查分析研究    潘尤贵

乌鲁木齐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综合节能改造研究    格丽曼

转型与重构    陈震宇

居住建筑的生态适用设计    韩燕

居住建筑的传统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研究    曹亚丽

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研究    郭俊平

成都地区居住建筑注重生态的设计策略研究    林朗

鼓浪屿居住建筑的时序断面的特征研究    庞菲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