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住宅建筑节能评价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4:35
热度: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住宅建筑节能评价研究【摘要】:随着全球性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和完善自己的节能政策,各行各业也积极开展、实施节能工作。据统计,建筑能耗在社会总

【摘要】:随着全球性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和完善自己的节能政策,各行各业也积极开展、实施节能工作。据统计,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到30%以上,且有上升趋势。建筑节能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节能途径之一,推进此项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从国内外建筑节能及其评价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国内外现行的建筑节能评价标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针对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实施的一系列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通过因素分析法和专家咨询建立了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中,考虑到AHP(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法计算量较大,且一致性检验可能需要多次调整,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本文运用AHP法结合MATLAB程序确定指标权重,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构建了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模型,并详细阐述了运用模型进行节能评价的具体步骤。可变模糊集理论具有应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计算较为简便、容易实现电算化等优点,在解决建筑节能这种系统庞大、指标体系复杂的问题时,对不同类型的指标可以灵活地确定不同评价等级的评价标准及评价区间;在指标的量化上可以根据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分别按不同方法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更加切合实际。 最后运用评价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和节能设计目标基本吻合,表明了可变模糊集理论在住宅建筑节能评价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与其他传统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逻辑严密、实用性强、计算量小等明显优势,为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住宅建筑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可变模糊集理论 节能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41;TU20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3
  • 1.1.1 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状况10-11
  • 1.1.2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11-13
  • 1.2 研究的意义13-14
  • 1.3 建筑节能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3.1 国外建筑节能评价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内建筑节能评价研究现状16-18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8-19
  • 1.4.1 研究的内容18-19
  • 1.4.2 研究的方法19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19-20
  • 1.6 本章小结20-21
  • 2 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及相关标准和理论21-33
  • 2.1 建筑节能及相关概念界定21-24
  • 2.1.1 建筑节能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界定21-23
  • 2.1.2 节能住宅23-24
  • 2.2 住宅节能主要影响因素24-29
  • 2.2.1 建筑规划设计24-26
  • 2.2.2 墙体围护结构26-27
  • 2.2.3 设备系统运行27-29
  • 2.3 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及评价理论29-32
  • 2.3.1 住宅建筑节能相关标准29-30
  • 2.3.2 建筑节能评价相关理论30-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3 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33-52
  • 3.1 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33-36
  • 3.1.1 节能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33-34
  • 3.1.2 节能评价指标的建立步骤34-36
  • 3.2 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的建立36-42
  • 3.2.1 节能评价指标汇总36-37
  • 3.2.2 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7-40
  • 3.2.3 节能评价指标选取说明40-42
  • 3.3 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权重42-51
  • 3.3.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对比42-44
  • 3.3.2 基于 AHP 法的节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44-51
  • 3.4 本章小结51-52
  • 4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住宅节能评价模型52-66
  • 4.1 节能评价方法的选择52-54
  • 4.1.1 常见评价方法52-53
  • 4.1.2 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应用研究现状及优点53-54
  • 4.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模型54-59
  • 4.2.1 可变模糊集理论55-57
  • 4.2.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节能评价步骤57-59
  • 4.3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住宅节能评价59-65
  • 4.3.1 节能评价等级的划分59-60
  • 4.3.2 确定指标评价区间矩阵60-63
  • 4.3.3 M 点位置的确定及区间无限域处理63-64
  • 4.3.4 确定评价对象计算相对隶属度64-65
  • 4.3.5 综合评价65
  • 4.4 本章小结65-66
  • 5 工程实例分析66-79
  • 5.1 项目概况66-68
  • 5.2 收集工程数据量化指标68-73
  • 5.3 基于模糊可变模型的住宅节能综合评价73-78
  • 5.3.1 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值73-74
  • 5.3.2 确定标准等级矩阵及扩展矩阵74-75
  • 5.3.3 计算相对模糊隶属矩阵75-76
  • 5.3.4 综合评价结果76-78
  • 5.4 本章小结78-79
  • 6 结论与展望79-81
  • 6.1 结论79-80
  • 6.2 展望80-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86
  • 附录 硕士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8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变权和相对差异函数在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石剑云;潘科;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爱芳;张彩庆;段铷;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电网规划决策综合评判    陈大宇,肖峻,王成山

建筑综合节能效果评价研究    王建华;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浅论    刘加平

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理论的基础研究    张伟捷,孙建平,王侃宏

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丁力行,李越铭,包劲松

节能住宅全寿命期经济效益及实证分析    曹小琳;王巨朋;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节能体系综合评价    卢德华;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江亿

影响现代室内环境健康的几个建筑设计因素及对策——由非典事件引发的思考    李英,梁圣复

住宅整体健康性的评价方法    杨志华;

我国生态建筑评估体系应用现状与展望    范涌;胡昊;

现阶段住宅封闭阳台成因与对策探析    段勇;姜涌;

南京台城景观保护与可持续设计初探    韩颖;方晟岚;绳勇;

基于全寿命周期原理的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经济评价方法    冯浩茹;彭盈;

商住楼设计刍议    张进;

高层住宅地下室水泵噪声的治理    田文宝;许岩;李安起;

武汉市住宅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    叶隽;李运江;

住宅用电安全性分析    王芳;

高速公路沿线滑坡地质灾害危险度分析与评价    温宏亮;吴梅;张红亮;

基于改进集对分析法的北方水源地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李文君;暴柱;邢焕政;郭勇;于卉;

建筑物能效跟踪、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王德林;冯廷龙;唐宏伟;陶金;李刚;

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介鹏飞;李德英;

论生态建筑    马铁军;

城市交通隧道消防安全的模糊评判可行性研究    尹贺;刘庆恩;

改进的二次加权法在科技实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谭龙;刘云;樊威;

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陈华敏;李永安;

太阳能再生式连续除湿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赵耀;葛天舒;代彦军;

苏南地区老小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集成技术体系及能耗评估    白建波;张宇;芮玮玮;杨江金;张菁燕;吴海军;

面向信息网络经营的客户需求研究    王英照

基于价值网的企业再造研究    范高贤

代建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全过程集成化管理研究    苏斌

玻璃幕墙安全性能评估及其面板失效检测技术    刘小根

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研究    龙爱翔

房产面积识别技术与应用研究    赵海云

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研究    代学灵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裂缝控制的相关力学性能研究    李妍

宜万铁路施工期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形成规律与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    雷军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王玉明

潘三矿C13-1煤层掘进工作面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    陈建忠

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能效测试与诊断    亓玉栋

大型商业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苟雪

基于DEA方法的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李翔

基于模糊物元的中小型水电站增容改造方案研究    赵鹏

地方建筑适宜性节能设计研究    葛志伟

细节中的住宅建筑安全性研究    李晓莉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施工合同管理研究    李勇

核分析技术在南洼和扒村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刘国栋

基于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水电施工企业定额体系研究    陈莹

安全综合评价中的组合赋权和变权    程卫民,辛嵩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朱茵,孟志勇,阚叔愚

高速公路隧道群出、入口段驾驶人视觉特征    赵炜华;刘浩学;刘玮;林淼;朱彤;

工程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模糊水文水资源学数学基础    陈守煜

概率论基本部分与模糊集合理论的统一定义    高庆狮;高小宇;胡月;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杨维菊

节能型社会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刘爱芳,张彩庆

城网规划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余贻鑫,王成山,肖俊,严雪飞,葛少云,黄纯华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竞争态势分析    李旭宏,李玉民,顾政华,杨文东

群体决策的模型和过程    陈庆华,李本海

日本建筑节能对策    李积权;

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丛娜;吴成东;丁君德;

日本建筑节能对策    李积权;渡边俊行;赤司泰义;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    刘仙萍;丁力行;

当前住宅建筑的节能措施探讨    谭征,刘作

住宅建筑的节能及其检测技术    赵鸿,赵为民,孙生根

我国北方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评价体系    赵树兴;王昌凤;臧效罡;李越;

关于加强上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工作的思考    杨星虎

试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路径    向朝霞;

“贝利·保元泽第”工程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简介    许旭平;徐建林;

着力推进住宅建筑设备节能    倪德良;

论住宅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材措施    徐放蕊;王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龙惟定;

住宅工程建筑节能若干问题探讨    王勇春;胡国锦;

浅谈建筑节能的目的和意义    王晓燕;候艳惠;

别冷落建筑节能的老话题——换个视角话“低碳”    高拯;

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畜牧工程建筑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王美芝;王红梅;刘继军;吴中红;

2012我国主要城市建筑节能目标一览    

浅谈建筑节能    梁霄;王晶晶;

“贵阳住宅建筑至少可活50到100年”    本报记者 许邵庭

美化节能“蓝图” 实现“逐日”梦想    特约记者 刘延斌 通讯员 张广华

上海建筑节能和建材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李东

建筑节能:扎实推进 全面开花    汪红蕾

住宅建筑节能发展思考    刘建益

天津“十五”期间建筑节能成果丰硕    郭关朝

深圳《建筑节能条例》11月1日实施    方兴业

国家、开发商和消费者三方利润的统一    本报记者 谈健

建筑节能好处看得见摸得着    记者 郑向鹏 通讯员 徐俊雄

上海扎实推进墙改与建筑节能    张德明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建筑能效标识研究    杨玉兰

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余晓平

城镇住宅建筑能耗指标分级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    张卫华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城市住宅建筑能耗特征分析与节能评价    陈淑琴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    王洪波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丰艳萍

住宅建筑保障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    喻伟

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管理研究    杨杰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住宅建筑节能评价研究    吴辉

哈尔滨住宅建筑节能评价研究    袁薇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研究    龙敏

民用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研究    彭苗

汶川县城震后重建居民点建筑节能评价    李茂杰

陕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及管理机制研究    赵一方

小城镇建设项目节能评价分析及推广对策研究    刘德强

城市热岛效应对建筑能耗影响的研究    黄勇波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审查方法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    马晓雯

西安地区建筑能耗调研与统计分析研究    桂智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