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微生物培养液脱除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6:44
热度:

微生物培养液脱除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实验研究【摘要】:硫化氢是危害性极强的毒性气体,也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我国天然气中普遍含有硫化氢,并且随着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含硫化氢的油气井将

【摘要】: 硫化氢是危害性极强的毒性气体,也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我国天然气中普遍含有硫化氢,并且随着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含硫化氢的油气井将愈来愈多,研究开发先进、经济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天然气脱H_2S技术是我国今后实施能源战略必须解决的问题。 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代谢作用中能快速氧化Fe~(2+)为Fe~(3+)的特点来脱除H_2S的新型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H_2S脱除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立足于课题组前面研究者的实验数据及理论基础,利用自行设计构建的有机玻璃小试鼓泡气液吸收装置进行了微生物培养液脱除模拟天然气中H_2S的实验,研究了通气量、H_2S进气浓度等因素对脱硫的影响;对微生物培养液脱H_2S后的副产物硫磺的相关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最后探讨了pH、初始Fe~(3+)浓度、硫磺、硫酸钠浓度等因素对生物氧化再生Fe~(3+)的影响,以期为天然气中H_2S的脱除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和工艺。 根据微生物培养液吸收脱除H_2S气体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构建了气液鼓泡吸收塔,并进行了相关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气液吸收塔具有较好的传质系数和脱硫效率,设计基本上能满足实验要求;影响气液鼓泡塔传质效率的因素较多,通过增加气流速度、增加开孔数、减小孔径、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增加吸收液柱高度可提高气液传质系数。 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液和硫酸铁溶液,通过气液鼓泡反应器在初始[Fe~(3+)]=10 g·L~(-1)、pH=2.0、室温(20℃)条件下进行了模拟天然气中H_2S的脱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气量对微生物培养液脱除H_2S有较大的影响,当通气量为0.4 L·min~(-1)、吸收液为800mL时,气液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微生物培养液对H_2S的脱除效果也较好,初始脱硫率可保持在99.6%以上,此时净化尾气中H_2S的含量为285.9mg·m~(-3);进气中H_2S的浓度对微生物培养液脱硫有较大的影响,H_2S进气浓度较大时,脱硫率较高,但是同时净化尾气中H_2S含量也较高;进行高浓度H_2S气体脱除时可通过串联多级反应器来降低净化尾气中H_2S浓度,以使天然气达到民用或工业用气的要求;采用微生物培养液脱H_2S要比单纯使用酸性硫酸铁溶液脱H_2S的效果要好;微生物培养液脱H_2S过程中,Fe~(3+)离子起着主要作用,但在微生物培养液中的细菌细胞、细胞代谢产物以及培养环境共同作用下,可以使脱硫率提高几个百分点,并能较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值。 对微生物培养液脱H_2S后的副产物硫磺的相关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期为工业应用中硫磺回收工艺的设计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培养液脱H_2S后的副产物硫磺颗粒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完全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密度为1.90 g·cm~(-3),熔点为121℃;该颗粒为不规则球形,在溶液中极易发生团聚现象,加入分散剂后测得平均粒径为5.09μm;该副产物硫磺具有亲水性,在工业应用上优于具有疏水性的升华硫和酸性Fe_2(SO_4)_3溶液脱H_2S产生的硫;该副产物硫颗粒在溶液中的沉降速度为0.125×10~(-2) m·s~(-1)。 探讨了pH、初始Fe~(3+)浓度、硫磺、硫酸钠浓度等因素对生物氧化再生Fe~(3+)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氧化再生脱硫液的最适初始pH为1.8;Fe~(3+)对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初始浓度低于1.5 g·L~(-1)时对细菌抑制作用较小;硫磺的存在对Fe~(2+)的生物氧化有很大的影响,当硫磺浓度低于2 g·L~(-1)时,对细菌氧化Fe~(2+)的影响较小;硫酸钠浓度低于15 g·L~(-1)时,对Fe~(2+)的生物氧化几乎没有影响,通过驯化后,细菌可以耐受更高的硫酸钠浓度。 【关键词】:天然气 H_2S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物氧化 硫磺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E64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目录7-11
  • 1 文献综述11-28
  • 1.1 引言11
  • 1.2 天然气的组成及含硫气的分布11-12
  • 1.3 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12-14
  • 1.3.1 硫化氢的性质12-13
  • 1.3.2 硫化氢的危害13
  • 1.3.3 我国天然气中硫化氢的限制标准13-14
  • 1.4 传统的脱硫化氢方法概述14-19
  • 1.4.1 物理法14-16
  • 1.4.1.1 活性炭吸附法14-15
  • 1.4.1.2 物理吸收法15
  • 1.4.1.3 膜分离法15-16
  • 1.4.1.4 分子筛法16
  • 1.4.1.5 辐照分解法16
  • 1.4.2 化学法16-19
  • 1.4.2.1 克劳斯法16-17
  • 1.4.2.2 金属化合物脱硫17-18
  • 1.4.2.3 离子交换法18
  • 1.4.2.4 醇胺法18
  • 1.4.2.5 化学─物理吸收法18-19
  • 1.4.2.6 液相催化氧化法19
  • 1.5 生物法脱硫化氢技术概述19-23
  • 1.5.1 生物脱硫基本原理19-20
  • 1.5.2 具有生物脱硫能力的微生物20
  • 1.5.3 生物脱硫的优点20-21
  • 1.5.4 生物脱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21-23
  • 1.6 氧化亚铁硫杆菌概述23-26
  • 1.6.1 T.ferrooxidans菌的形态特征23-24
  • 1.6.2 T.ferrooxidans菌的生理生化特征24
  • 1.6.3 T.ferrooxidans菌的代谢特征24-25
  • 1.6.4 T.ferrooxidans菌的遗传学特征25-26
  • 1.7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26-28
  • 1.7.1 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26
  • 1.7.2 实验的基本原理26-27
  • 1.7.3 研究内容27-28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8-34
  • 2.1 实验材料28-30
  • 2.1.1 实验仪器28
  • 2.1.2 菌种28-29
  • 2.1.3 模拟天然气源及组成29
  • 2.1.4 培养基29
  • 2.1.5 实验试剂29-30
  • 2.2 实验流程及方法30-31
  • 2.2.1 实验流程及装置30
  • 2.2.2 微生物培养30-31
  • 2.2.3 微生物培养液吸收H_2S实验31
  • 2.2.4 副产物硫磺的性质研究实验31
  • 2.2.5 脱硫液再生影响因素实验31
  • 2.3 分析方法31-34
  • 2.3.1 总铁分析31
  • 2.3.2 亚铁分析31-32
  • 2.3.3 H_2S的分析32
  • 2.3.4 菌悬液的制备32-33
  • 2.3.5 其他33-34
  • 3 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34-38
  • 3.1 流动状态和气泡特性34-35
  • 3.2 分布器压力降35
  • 3.3 气泡大小35-36
  • 3.4 气含率36-37
  • 3.5 气液比相界面积37-38
  • 4 微生物培养液脱除H_2S实验研究38-46
  • 4.1 引言38
  • 4.2 材料与方法38-39
  • 4.2.1 实验材料38
  • 4.2.2 主要实验仪器38
  • 4.2.3 吸收原理38-39
  • 4.2.4 分析方法39
  • 4.3 结果与讨论39-45
  • 4.3.1 通气量对微生物培养液脱硫的影响39-42
  • 4.3.2 H_2S浓度对微生物培养液脱硫的影响42-44
  • 4.3.3 硫酸铁溶液脱硫趋势变化44-45
  • 4.4 小结45-46
  • 5 副产物硫磺的性质研究46-52
  • 5.1 引言46
  • 5.2 材料与方法46-47
  • 5.2.1 副产物的分离46
  • 5.2.2 实验仪器46
  • 5.2.3 分析方法46-47
  • 5.3 结果与讨论47-51
  • 5.3.1 基本性质47
  • 5.3.2 硫磺聚集体表面结构47-48
  • 5.3.3 硫磺颗粒粒度分析48-49
  • 5.3.4 表面润湿特性49
  • 5.3.5 沉降实验49-51
  • 5.4 小结51-52
  • 6 脱硫液再生的影响因素研究52-60
  • 6.1 引言52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52-53
  • 6.2.1 菌种52
  • 6.2.2 实验仪器52
  • 6.2.3 分析方法52-53
  • 6.3 实验内容53-54
  • 6.3.1 菌体制备53
  • 6.3.2 初始声的影响53
  • 6.3.3 初始Fe~(3+)浓度的影响53
  • 6.3.4 硫磺量的影响53
  • 6.3.5 硫酸钠的影响53-54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54-59
  • 6.4.1 初始pH对细菌氧化再生Fe~(3+)的影响54-55
  • 6.4.2 初始Fe~(3+)浓度对细菌氧化再生Fe~(3+)的影响55-56
  • 6.4.3 硫磺对细菌氧化再生Fe~(3+)的影响56-57
  • 6.4.4 硫酸钠对细菌氧化再生Fe~(3+)的影响57-59
  • 6.5 小结59-60
  • 7 结论与建议60-62
  • 7.1 结论60-61
  • 7.2 建议61-62
  • 参考文献62-70
  • 附录70-75
  • 附录一 9K培养基70-71
  • 附录二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3049-1982)71-72
  • 附录三 天然气中硫化氢的测定 碘量法(GB/T 11060.1-1998)72-75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75-77
  • 致谢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用化学药剂或海扇壳脱除钻井泥浆中的H_2S    

脱除原料气中H_2S的干法研究进展    宋倩倩;李春虎;

HZ3830型H_2S/SO_2比例在线分析仪通过鉴定    袁昌金

在广阳焦化厂的氨焚烧装置中脱除含氨H_2S    赵正兴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首次引入“数字管道”    黄蔚莉;

H_2S对生产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    陆松柏;

警惕硫化氢中毒    谢炳市

用缓蚀剂控制高浓度H_2S钻井液腐蚀    

抗H_2S石油套管钢的设计    褚武扬,王燕斌,关永生,阎应龙

碳钢在H_2S饱和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刘希武;李朝法;于凤昌;

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 深入开展天然气汽车研究    王振玉;

浅谈天然气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    张平;

从我国能源结构看“西气东输”工程    钟文琪;顾利锋;陈雨亭;

川西北输气场站设备泄漏检测及分析    李文英;钟卫;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现状分析与思考    蔡良君;姚安林;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研究    江彤;兰志波;王立新;吴宁;

天然气汽车的动力性试验研究    李永昌;

天然气——新世纪的能源主力 推动经济发展的亮点    朱长泽;贡文海;

天然气中毒死亡102例分析    许金畅;乔聚祥;姚宗湖;

燃气热泵(GHP)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李朝阳;

全市第一家天然气双燃料汽车加气站投入使用    记者 丁永宏通讯员 戴峰 胡芬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中小板    贺韬

东南亚筹建天然气网    杨军

从西气东输看天然气监管    记者 陈玉强 特约记者 吕阳春 通讯员 张航

做强天然气 吐哈正当时    韩彬

年内设三条以上公交专道    吴宏雄

我市燃气快速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 李玉亮 通讯员 高亮

年内600辆公交车改用天然气    记者  葛妍

关于建立天然气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    深圳市政协委员 于剑

涩宁兰管道下游将建车用天然气加气母站    通讯员 赵国辉

生物滴滤塔净化H_2S气体的菌种筛选、填料改性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葛洁

微通道内溶液吸收H_2S传质特性的研究    苏宏久

中温H_2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朱秀芳

CRH及内源性H_2S对临产前后子宫肌收缩性的不同调节作用    游兴姬

不同亚型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胎盘11β-HSD2和H_2S合成酶表达的调节作用    何平

高含H_2S、CO_2油气田缓蚀剂的设计与合成    胡松青

H_2S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陈娣

盐层储气库溶腔形状控制模拟技术研究    万玉金

湿H_2S环境下防喷器用钢应力腐蚀分析及其机理研究    付春艳

中国天然气要素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周志斌

甲烷泄漏检测及扩散研究    师春元

活性炭成型及其对天然气吸附性能的研究    闫新龙

天然气开采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王琳琳

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低含水量甲烷氯化物品的工程研究    曾晓彬

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测定及差异分析    王宗礼

渐变型多孔介质燃烧器的研究与开发    褚金华

等离子体射流共裂解煤和天然气制乙炔实验研究    尚书勇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    李吉君

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及其在徐家围子地区的应用    徐立恒

北京市天然气分配优化方法    刘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