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南海ODP1148站位岩芯环境磁学研究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1:27
热度:

中国南海ODP1148站位岩芯环境磁学研究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型能源,其与油气成藏、海底矿产和海洋环境等均有一定联系,因此日益受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型能源,其与油气成藏、海底矿产和海洋环境等均有一定联系,因此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密切关注。中国的南海北部区域位于被动大陆边缘,渐新世末断裂活动强烈,而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活动贫乏,这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储藏创造了良好的地质环境。含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的磁化率等磁学性质与甲烷厌氧氧化反应(AOM)、甲烷通量,及硫酸盐-甲烷界面(SMT)状况及其所在深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磁学技术可间接识别天然气水合物。本文对ODP184航次1148站位A孔岩芯(261.79~715.48mcd)的508块样品开展环境磁学和岩石磁学研究,探讨南海北部陆坡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蕴藏条件及赋存的可能性。 岩芯的磁性变化特征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颗粒的粒径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变粗,由细粒单畴到假单畴最后向多畴转变,亚铁磁性矿物的含量也逐渐减少,深部出现顺磁性矿物。根据所采样品的磁化率(X)、饱和等温剩磁(SIRM)及非磁滞剩磁(ARM)等数据,在400~475mcd深度区间内,各种磁学参数经历了由降低-稳定于低值-升高的变化过程。对照水合物含量曲线,可以看到,水合物含量曲线与磁学参数表现出反相关的特性,在深度410mcd之上,水合物含量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含量相对稳定,在深度410mcd之下,水合物含量急剧升高。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及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等参数表明,浅部铁氧化物等磁性矿物占主导地位,深部铁硫化物等磁性矿物占主导地位,中部兼有铁氧化物与铁硫化物的特征,显示了由浅到深的氧化环境向还原环境的转换。 本文研究表明磁学参数能够很好的与地球化学等参数相对照,指示了海底沉积物中化学环境的变化及412~450mcd附近硫酸盐—甲烷转换界面的存在,暗示了南海北部陆坡区域被动大陆边缘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 【关键词】: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 环境磁学 184航次 1148站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38.3;P618.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8
  • 1.1 天然气水合物简介10
  • 1.2 环境磁学参数对天然气水合物活动的指示10-15
  • 1.3 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15-16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16-18
  • 第2章 环境磁学简介18-25
  • 2.1 环境磁学概述18
  • 2.2 磁性矿物及磁性特征18-20
  • 2.3 海洋环境中的磁性矿物20-25
  • 2.3.1 来自宇宙空间的磁性矿物20-23
  • 2.3.2 由成岩作用形成的磁性矿物23
  • 2.3.3 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磁性矿物23
  • 2.3.4 成岩作用形成的磁性矿物23-25
  • 第3章 区域地质概况25-34
  • 3.1 南海区域地质概况25-26
  • 3.2 IODP184 航次介绍26-34
  • 3.3.1 1148 站位沉积物来源28
  • 3.3.2 岩石地层学28-29
  • 3.3.3 生物地层学29
  • 3.3.4 沉积学和沉积速率29
  • 3.3.5 有机地球化学29-33
  • 3.3.6 无机地球化学33-34
  • 第4章 取样与实验室工作34-39
  • 4.1 样品及处理方法34
  • 4.2 实验仪器与方法34-39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39-51
  • 5.1 主要磁学参数简介39-40
  • 5.2 实验结果分析40-51
  • 5.2.1 磁性参数随深度变化特征40-41
  • 5.2.2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结果41-44
  • 5.2.3 磁性颗粒的类型44-47
  • 5.2.4 磁性颗粒的磁畴状态47-51
  • 第6章 讨论51-55
  • 6.1 磁性参数随深度变化的环境意义51
  • 6.2 成岩作用对磁性矿物的影响51-52
  • 6.3 磁性参数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52-55
  • 第7章 结论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4
  • 附录64-8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海ODP1148站中中新世(12~18.3Ma)天文调谐的年代标尺    田军,汪品先,成鑫荣,李前裕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碳同位素证据    王淑红;颜文;陈忠;陈木宏;宋海斌;

磁性矿物的磁学鉴别方法回顾    敖红;邓成龙;

环境磁学研究的简介    张卫国,俞立中,许羽

福建三明地区被污染土壤的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琚宜太,王少怀,张庆鹏,旺罗,邓成龙

黄铁矿加热过程中的矿相变化研究——基于磁化率随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李海燕,张世红

北京石景山工业区附近一个污染土壤剖面的磁学研究    沈明洁;胡守云;U. Blaha;闫海涛;W. Rsler;V. Hoffmann;

环境磁学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    姜月华,殷鸿福,王润华

国外海洋气水合物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苏新

中国近海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吴必豪,张光学,祝有海,卢振权,陈邦彦

华南陡山沱组四段含胶黄铁矿碳酸盐结核磁组构研究    董进;张世红;蒋干清;

铜绿山矿区主要环境介质磁化率与粒度研究    王秋潇;谢淑云;鲍征宇;

首钢生产区颗粒物的磁学性质研究    李勇;

城市土壤重金属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问题研究进展    吴新民;焦华富;李善青;陆志敏;

湖州市土壤磁化率与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    姜月华,殷鸿福,王润华,康晓钧

成都经济区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张艳彬;王玉;杨忠芳;陈岳龙;

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地震勘探电缆动态定位精度研究    赵庆献;韩立国;伍忠良;崔杰;

安徽凤阳石英岩的铁含量与磁化率的关系    李勇;李海燕;赵应权;章毛连;刘慧;何恩节;

武昌地区街道尘埃磁学特征及其对环境污染的指示意义    李永涛;顾延生;曲赞;郭道龙;欧阳锋;顾会猛;

漳州市绿地有机质和磁化率特征及其相关性    吕敏;陈秀玲;余明;

环境磁学样品干燥过程中的磁性效应    陈满荣,俞立中,韩晓非

北京市朝阳区大气降尘磁学特征及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指示    乔庆庆;张春霞;李静;李泓;黄宝春;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聚集的数值模拟研究    何丽娟;雷兴林;张毅;

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动态演化研究(Ⅱ):海底滑坡    宋海斌;

南海东北部973剖面BSR及其热流特征    宋海斌;吴时国;江为为;

磁性矿物的磁学鉴别方法回顾    敖红;邓成龙;

黄铁矿热转化矿物相变过程的岩石磁学研究    王磊;潘永信;李金华;秦华峰;

一阶反转曲线(FORC)图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秦华峰;刘青松;潘永信;

Magnetic properties related to thermal treatment of pyrite    

Effects of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n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magnetite nanopartieles    

An Analysis on Stability and Deposition Zones of Natural Gas Hydrate in Dongsha Region,North of South China Sea    

环境磁学在加拿大伊利湖西盆地北岸Cedar滩的应用    张淑伟

东营凹陷古近系孔一段—沙四下亚段碎屑岩沉积特征与成因研究    刘立安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地质灾害机理与钻前预测    孙运宝

南海北部陆坡区沉积矿物学记录及其构造和古环境意义    黄杰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属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及软件开发    吕琳

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    彭俊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中磁性矿物标型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张丹

长江口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沉积环境和东亚夏季风演变研究    张瑞虎

祁连山木里天然气水合物钻孔沉积构造特征及与水合物分布关系研究    庞守吉

磁化率和放射性同位素综合分析在评价水体重金属污染中应用的研究    郑玉建

热处理强化煤粉磁选脱硫降灰效果的研究    王灿

辽东半岛黄土沉积与黄渤海陆架沙漠化的关系    韩雪

辽南滨海黄土环境磁学特征研究    宋亚楠

冻土带可燃冰成因机理研究    李彬彬

苏州澄湖古湖沼洼地沉积记录揭示的古环境意义    赵钟媛

晚更新世以来闽东沿海风沙沉积的古季风变化记录研究    龚正权

昙石山遗址及其自然环境演变的探讨    陈有喜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沉积物及岩心热释光特征初探    杨旭

末次冰消期岷江上游叠溪湖相沉积记录初步研究    毛雪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热激法试开采系统及数值模拟研究    房治强

油气区地表黄土磁化率异常直接指示油气藏研究(英文)    邵广周;梁志强;王再锋;刘国华;王卫东;

Jason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在油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郝银全,潘懋,李忠权

西安、山西保德第三纪晚期红土的研究    赵景波

冲绳海槽中段西陆坡下缘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孟宪伟,刘保华,石学法,吴金龙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地层的沉积特点与对比    张云翔,邱占祥,郑良,张家华,姜础

我国东海及邻近海域气体水合物可能的分布范围    栾锡武,初凤友,赵一阳,秦蕴珊,陈左林

冷泉流体沉积碳酸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陈多福,陈先沛,陈光谦

崇明岛CY孔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贾海林,刘苍字,张卫国,孟翊,洪雪晴

南海渐新世以来粘土矿物的演变特征及意义    唐松,邵磊,赵泉鸿

1200a来洪湖演变的环境磁学记录    陈萍,何报寅,杜耘,Kunihiko Endo,杨汉东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模拟实验研究    陈敏

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的模拟实验研究    张剑,业渝光

天然气水合物的环境效应    王淑红,宋海斌,颜文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戚学贵,陈则韶

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识别和评价    王祝文,李舟波,刘菁华

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对“西气东输”的影响    刘怀山,赵月霞

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高兴军,于兴河,李胜利,段鸿彦

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卢林松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数值模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李淑霞,陈月明,杜庆军

“可燃冰”开采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    许红,刘守全,王建桥,蔡乾忠

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勘探及开采    吴应湘;

加快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工作步伐    郑军卫;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及其能源战略意义    杨木壮;黄永样;姚伯初;金庆焕;

海洋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雷兴林;何丽娟;

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估算    王淑红;颜文;宋海斌;

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    栾锡武;

关于南海ODP1144站位天然气水合物进一步探讨    耿建华;邵磊;吴松;吴能友;张光学;

水合物在海洋天然气运输中应用探讨    王彦瑞;曾树兵;严雪莲;高秀敏;

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理:物理模拟研究    赵群;郝守玲;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    罗艳托;朱建华;陈光进;郭绪强;

天然气水合物    王宪忠

与国家需求共呼吸 立科学前沿同攀登    

科技进步:我国海洋勘查的支撑    本报记者 窦克林 通讯员 陈惠玲

天然气水合物如何成为后续能源    樊栓狮

模拟实验研究推进天然气水合物探测    记者 滕艳 特约记者 曹雪晴

点燃“冰”火    本报通讯员 肖宝巨

青藏高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计划通过论证    李明明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利与弊    毛彬

点燃“冰”火    肖宝巨

点燃“冰”火    本报记者 肖宝巨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属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及软件开发    吕琳

天然气水合物钻控泥浆制冷系统及孔底冷冻机构传热数值模拟    赵江鹏

天然气水合物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及蒸汽法试开采试验研究    贾瑞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滑坡与环境风险评价    刘锋

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实验研究    孙建业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的钻井液研究    涂运中

台湾西南海域地震数据处理及天然气水合物识别    邓辉

祁连山木里天然气水合物钻孔沉积构造特征及与水合物分布关系研究    庞守吉

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的室内试验及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郭威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特征及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    徐宁

中国南海ODP1148站位岩芯环境磁学研究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徐倩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解释方法初步研究    周越

台西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含量估算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毕海波

天然气水合物制备过程中的多相流传递研究    王峰博

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研究    庞群利

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绳索取心钻具设计    贺涛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热激法试开采系统及数值模拟研究    房治强

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泥浆冷却系统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    李国圣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测井响应特征及评价    郭星旺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及其应用    胡志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