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7:00
热度: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及应用【摘要】:借助无水条件下实际源岩、原油样品和不同类型官能团模型化合物热解成气实验与不同水介质条件下十八烷热解成气的模拟实验,对天然气生成

【摘要】: 借助无水条件下实际源岩、原油样品和不同类型官能团模型化合物热解成气实验与不同水介质条件下十八烷热解成气的模拟实验,对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有机质生气过程中水介质参与作用的机理和体现。建立并标定了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进而进行了初步的地质应用。 研究发现,与碳同位素分馏类似,天然气生成过程中组分氢同位素组成具有总体变重,低/高温阶段变轻的特点,并以正序列分布为主,与地质条件下普遍存在的天然气组分氢同位素组成序列相符。低/高温阶段的变轻主要由有机质的非均质性和成气机理的复杂性造成,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氢同位素序列倒转,高温阶段早期所生重烃气的裂解使重烃气同位素组成的变轻趋势更加明显。 十八烷加不同水量裂解实验暗示,在有机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广泛存在的地层水会增加天然气(烃气、H_2、CO_2)的生成量,且这一作用将在有机质的晚期热演化阶段表现突出。地层水作为外来氢、氧源会在有机质晚期热演化阶段,为残余有机质提供氢、氧(自由基),使其可以更多地参与热解生气反应,同时,氢自由基的相互结合还会造成大量H_2的生成。伴随生气量的增大地层水的存在还会延长有机质的成气过程。与无水实验相比,加水实验所生烃气氢同位素组成明显较轻,并以乙烷最为显著。与产率曲线相比,不同加水量条件下烃气氢同位素组成曲线间的差别更为明显,反映了天然气氢同位素指标的敏感性,暗示了水源氢对有机质成气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天然气的氢同位素组成上。与加水量相比水介质性质对有机质成气产率、组分组成和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较小。 除生气先质的氢同位素组成和有机质的热成熟作用外,有机质的沉积演化环境(水介质环境)会对天然气的氢同位素组成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地质条件下地层水是广泛存在的,鉴于水对有机质成气组分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在利用有机质成气过程中的氢同位素分馏规律对天然气的运聚成藏史进行研究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地层水的影响。 有机质生烃以自由基反应机制为主。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地层水的参与是通过有机质的水解歧化反应进行的。一方面水中的氢可以自由基的形式与有机质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烃类(烯烃、烷烃)自由基结合生烃,另一方面水可以将有机质按照烯烃→醇→酮→羧酸→脱羧生成CO_2的顺序逐步氧化。 分馏机理的一致性决定了碳同位素分馏模型可以成功地引入到氢同位素分馏研究中。地质应用表明,在进行天然气资源评价时考虑地层水的影响将得出更加准确、乐观的评价结果,碳、氢同位素指标的结合应用可以反映更为详实、准确的地质信息。 【关键词】:天然气 氢同位素分馏 化学动力学 地层水 成气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大庆石油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0
  • 前言10-16
  • 一、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10-12
  • 二、天然气氢同位素分馏的研究现状12-13
  •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3-16
  • 第1章 同位素与同位素分馏16-24
  • 1.1 同位素16-18
  • 1.1.1 同位素的概念与分类16-17
  • 1.1.2 同位素丰度(isotope abundance)17
  • 1.1.3 同位素值的表达和同位素标准17-18
  • 1.2 同位素效应与同位素分馏18-24
  • 1.2.1 同位素效应18-19
  • 1.2.2 同位素分馏19-24
  • 第2章 样品与实验24-28
  • 2.1 样品24-26
  • 2.2 实验方案26-28
  • 第3章 实验数据与分析28-74
  • 3.1 源岩热解和原油裂解成气实验28-32
  • 3.1.1 暗色泥岩和煤热解成气实验28-30
  • 3.1.2 原油裂解成气实验30-32
  • 3.2 不同类型官能团有机质热解成气实验32-37
  • 3.3 不同水介质条件下有机质热解成气实验37-64
  • 3.3.1 不同加水量条件下十八烷裂解成气实验37-54
  • 3.3.2 不同性质水介质条件下十八烷裂解成气实验54-64
  • 3.4 成气机理探讨64-74
  • 3.4.1 有机质生烃的反应机制64-65
  • 3.4.2 水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有机-无机的相互反应65-74
  • 第4章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的动力学模拟74-95
  • 4.1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74-79
  • 4.1.1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的选取74-75
  • 4.1.2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的标定75-79
  • 4.2 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79-81
  • 4.3 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的标定81-95
  • 第5章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水介质参与作用的地质意义95-122
  • 5.1 对天然气生成量的影响95-115
  • 5.2 对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运聚效率探讨115-122
  • 5.2.1 样品与实验115-116
  • 5.2.2 模型的选取与标定116-117
  • 5.2.3 地质应用117-122
  • 结论122-124
  • 参考文献124-136
  • 发表文章目录136-137
  • 致谢137-138
  • 详细摘要138-15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天然气储存新技术——水合物储存相关问题研究    张友波;付顺;

天然气水化物形成条件及预测方法    杜含彬;

天然气混合气体粘度计算方法    王霞;卢坤;

含非烃类气体偏差系数修正方法对比研究    纪国法;毛凯;刘东;莫健珍;陈勇;

浅谈开发区天然气管网泄漏的抢险抢修    李盛;

水力输送法开采海底浅层天然气水合物技术理论分析    万长根;窦斌;秦明举;蒋国盛;高辉;

新疆油田火成岩气层识别方法    赵虎;

辽东湾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    田金强;邹华耀;徐长贵;庄新兵;李楠;

百字短讯    

可燃冰    

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 深入开展天然气汽车研究    王振玉;

浅谈天然气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    张平;

从我国能源结构看“西气东输”工程    钟文琪;顾利锋;陈雨亭;

川西北输气场站设备泄漏检测及分析    李文英;钟卫;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现状分析与思考    蔡良君;姚安林;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研究    江彤;兰志波;王立新;吴宁;

天然气汽车的动力性试验研究    李永昌;

天然气——新世纪的能源主力 推动经济发展的亮点    朱长泽;贡文海;

天然气中毒死亡102例分析    许金畅;乔聚祥;姚宗湖;

燃气热泵(GHP)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李朝阳;

天然气大规模发展难题待解    李新民

世博前上海望全部换用天然气    早报记者 汤涵婷 实习生 党文俊

内因外因交互作用 天然气酝酿涨价    勾晓峰

激辩天然气涨价    本报记者 李燕玲

百万家庭2010年用上廉价天然气    深圳商报记者 程连红 实习生 邢晓利

莲城步入天然气时代    本报记者 李中华

用天然气加热“冷和平”    尼尔?桑德勒

石油短缺促使天然气发展    徐达

购买天然气 今起可刷卡    记者 廖奕文 通讯员 伍春花

西部天然气10日抵沪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李吉君

盐层储气库溶腔形状控制模拟技术研究    万玉金

中国天然气要素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周志斌

中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张福东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天然气—柴油电控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的研究    赵骆伟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胡国艺

采用天然气的小型斯特林冷热电三联供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    汪海贵

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优化及压气站负荷调度研究    王希勇

湿气气藏天然气井油管外壁腐蚀研究    姜放

生物质与天然气基及其互补的多联产系统集成开拓研究    李洪强

甲烷泄漏检测及扩散研究    师春元

活性炭成型及其对天然气吸附性能的研究    闫新龙

天然气开采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王琳琳

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低含水量甲烷氯化物品的工程研究    曾晓彬

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测定及差异分析    王宗礼

渐变型多孔介质燃烧器的研究与开发    褚金华

等离子体射流共裂解煤和天然气制乙炔实验研究    尚书勇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    李吉君

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及其在徐家围子地区的应用    徐立恒

北京市天然气分配优化方法    刘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