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地热井下换热器用于供热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6:06:37
热度:

地热井下换热器用于供热的实验研究【摘要】: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利用在国内已经渐渐地被重视。国内浅层地热能利用主要有两种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和抽灌式地源热泵系统。但是这两

【摘要】: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利用在国内已经渐渐地被重视。国内浅层地热能利用主要有两种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和抽灌式地源热泵系统。但是这两种系统都有缺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使用时由于埋管和周围岩层换热是以导热模式进行的,换热强度低,而且地埋管埋入地下后不易维修;抽灌式地源热泵系统使用时,若回灌水中有杂质,长期回灌会导致杂质堵塞岩层的空隙,使得回灌井无法回灌,从而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下降,土壤盐碱化。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地热井下换热器,不抽取地下水,同时在一些特定水文地质条件下,与地埋管相比换热强度较高。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地热井下换热器与热泵结合使用的新模式。 本文对地热井下换热器供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了解地热井下换热器供热时的一些现象,探讨了一些影响地热井下换热器的主要影响参数,为如何提高换热效率,掌握井下换热器的换热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整合出了稳定运行下井下换热器管外努塞尔数和瑞利数的关系式;当井下换热器进水温度基本恒定时,井口出水温度开始表现为井下换热器管内贮存水随地层深度的变化规律,随后的一段时间表现为稳定不变的温度。本文建立了井下换热器的1维导热模型,并利用格子-Boltzmann(LBM)方法对出水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推断井下换热器管外自然对流的存在,以及自然对流强度在井下换热器取热后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发现地热井下换热器的取热量与进水温度、进水流量和换热管材质有关,进水温度越低、流量越大、换热管材质热阻越小,取热量越大。掌握井下换热器管外的自然对流强度是地热井下换热器设计的关键。 【关键词】:地热井下换热器 自然对流 供热 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K1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3
  • 1.2 研究现状13-14
  • 1.3 存在问题14-15
  • 1.3.1 狭小空间内的强化对流传热14
  • 1.3.2 回水管散热损失14-15
  • 1.3.3 自然对流增速管的结构设计15
  • 1.4 本文研究15-16
  • 1.5 本章小结16-17
  • 第二章 地热井下换热器单井取热量影响因素的研究17-36
  • 2.1 本课题简介17-18
  • 2.2 地热井取热量影响因素的研究18-26
  • 2.2.1 换热器材质对取热量的影响18-19
  • 2.2.2 进水温度对取热量的影响19-22
  • 2.2.3 进水流量对取热量的影响22-26
  • 2.3 管外Nu 数与Ra 数关联式26-30
  • 2.4 冷却塔系统实验30-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地热井下换热器供热系统36-43
  • 3.1 系统简介36-39
  • 3.2 管外温度变化情况39-42
  • 3.3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井下换热器一维模型的LBM 数值模拟43-55
  • 4.1 格子 Boltzmann 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43-45
  • 4.1.1 格子 Boltzmann 方法的类属与特点43-44
  • 4.1.2 格子 Boltzmann 方法的发展与现状44-45
  • 4.2 地热井下换热器一维导热LBM 模型的建立45-54
  • 4.2.1 井下换热器或地埋管换热器的一维(1D)格子-Boltzmann 模拟45-51
  • 4.2.2 井下换热器一维LBM 模拟与实际对比分析51-54
  • 4.3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5-57
  • 5.1 总结55
  • 5.2 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0-61
  • 致谢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热水井开采对怀来台流体动态的影响分析    宋晓冰,李海孝,张常慧,车用太,刘成龙,刘五洲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王贵玲,张发旺,刘志明

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建议    戴彦德;周伏秋;朱跃中;熊华文;

国家物资储备促进稀土产业发展研究    邹俊义;

无渗流条件下U形地埋管换热器能效特性研究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

地热井下换热器研究与应用进展    戴传山;刘雪玲;孙平乐;

美国太阳能热利用考察及思考    杨维菊

中国风能资源贮量估算    薛桁,朱瑞兆,杨振斌,袁春红

导热型地温梯度场内的U型管式井下换热器    戴传山,张启

中低温地热井下换热供热实验研究    梁军,戴传山,张启

地热井下换热器的模拟实验与理论研究    陈雁

浅析我国稀土安全及安全战略    程潇黎

基于网络的广西风能资源监测评估系统    史彩霞;苏志;刘世学;

风能资源动态评估研究    贺志明;聂秋生;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风的差异及其订正的初步研究    张志富;任芝花;范邵华;

喀左县风能资源开发和利用    潘成军;马成芝;梁志兵;李宝刚;高鹏;

河西走廊中西部风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储量研究    郭良才;李红英;于海跃;丑伟;相吉;

博州风能资源研究    王翔;沈铁元;

基于数值模拟的山东威海区域风能资源评估    李强;李宏江;董旭光;丛美环;

金昌地区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张弢;李万荣;

关于求解功率问题时非周期函数用傅立叶级数展开的探讨    杨福涛;孙鹏;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运行优化及算法    周守军;潘继红;王庆峰;赵有恩;田茂诚;

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鲁胜利;卢彩虹;周黎明;刘波;周建梅;

建立城市暴雨致洪防汛标准模式研究    陈松;魏慧娟;袁春风;陈天锡;

地热井内U型管换热器的模型研究    窦成良;肖勇全;

小型户用沼气锅炉的设计计算    李文涛;刘建禹;李文哲;

不同厚度铝喷涂管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孙海阳;钱才富;张智;赵福臣;杨开远;王凤君;

湿式空冷器的HTRI选型方法探讨    王立新;荣丁石;张志荣;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贺志明;聂秋生;蔡哲;刘东海;

波节管换热器传热试验研究    胡郑重;陈彪;周艳平;

浅议风能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张崴;铁梅;李晶;

地热井下换热器研究与应用现状    戴传山;刘雪玲;孙平乐;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和表面波的压力容器压力测量方法研究    凌张伟

振荡流热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及其在干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柴本银

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    张伯松

风电场与输电网协调规划的模型和方法研究    王茜

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气体流场及热交换的模拟与优化    黄鸿雁

我国风能资源最优化开发研究    王健

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热动力特性研究    陈守燕

中国乳业产业安全研究    郝晓燕

重型汽车动力传动系热管理系统研究    谭罡风

考虑起始比降的软土地基一维固结理论研究    王坤

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    黄丹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难降解有毒废水实验研究    孙茜

增压锅炉过热器动态性能仿真研究    曹和平

拟南芥抗La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郭飞

分岔理论在风电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许珊珊

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建模与设计    陈丽

复变函数在解决电磁场问题中的应用    李新文

开关磁阻风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黄曌

小型水平轴被动调速风力机设计与研究    崔文篆

基于MATLAB板式换热器的粒子群算法的优化设计    任鹏

我国稀土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任朝晖

关于稀土产业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苏文清

“十一五”节能目标:挑战与对策    戴彦德;朱跃中;熊华文;

油价飙升:欧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冯建中;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鱼金子,车用太,刘五洲

地下流体在地震孕育与发生中的作用——以张家口南部地热活动区为例    王基华,林元武,刘成龙

电力需求侧管理亟待建立长效机制    周伏秋;

水氡异常的水动力学机制    车用太,鱼金子,刘五洲

供需失衡挑战能源安全——《BP世界能源统计2008》解析    王立敏;

我国地热资源量利用世界第一 开发处于初级阶段    

导热型地温梯度场内的U型管式井下换热器    戴传山,张启

利用井下换热器(DHEs)开发地热资源    赵军,涂锋华,朱强,李新国

中低温地热井下换热供热实验研究    梁军,戴传山,张启

多孔介质层内同轴管式井下换热器的相似解    赵军,戴传山,刘启梁

对流型地层内井下换热器实验模拟研究    赵军,涂锋华,戴传山,李新国,朱强,袁伟峰

地热井内U型管换热器供热装置的理论分析    张启,梁军

一种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热泵联用供热系统的热力分析    戴传山;赫广迅;解寺明;孙平乐;

井下换热器周围对流型地热储传热特性    赵军,戴传山,李新国,朱强,袁伟峰,龚宇烈,周倩

西藏羊八井热田开发和地热机组运行情况    吴方之

地热井水泵闭环控制系统节能节水分析    胡亚杰;

井下换热器结合热泵在浅层地热能中的应用    解寺明;戴传山;

西安市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回灌试验研究    任战利;陈玉林;李晓辉;刘立萌;田涛;段海礁;崔军平;

福州XG-5号地热井施工工艺    田勇;

地热井口设备设计软件的研究    戴传山;朱家玲;

福州地热井施工组织与管理    田勇;

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风景区地热资源与开发远景评价    黄江华;王少龙;敬海霞;王文龙;

科学管理 综合开发 倾力打造全国首家“中国地热城”——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管理及综合利用情况汇报    贠培琪;

煤系地层地热井钻探技术    张秋冬;刘志国;赵建粮;邢向渠;

北京顺义金汉绿港家园小区地热井结合水源热泵供暖工程    赵建康;张勇;邹登亮;黄长军;何运成;杨俊伟;石涵静;李卫芳;

螺杆钻进技术在超深地热井中的应用    耿令强;刘松良;吴绍清;崔栓岭;

北京地勘院在兴华打出优质地热井    通讯员 李政 张进平 记者 段金平

京城打出103℃地热井    本报记者 陈永杰

地热 要让它冬天制热夏天制冷    本报记者 胡春萌

定录一体化技术成功应用于陕西地热井市场    蒋威 刘波

帕米尔高原打出第一口中温地热井    韦鑫

山东一勘院完成“沂蒙第一地热井”    记者 李现文

勘察行业奔出航天“黑马”    本报记者 许斌 实习记者 郑才明

东方物探在匈牙利钻探成功地热井    焦燕

大地的恩赐①    本报记者 王敬东

长城钻二肯尼亚地热井项目与甲方双赢    通讯员 冯东

地热井下换热器的模拟实验与理论研究    陈雁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封闭腔湍流自然对流修正k-ε模型及其应用    王烨

水平环缝内具有密度极值流体的自然对流流型演变及传热特性研究    袁晓凤

竖直埋管型地源热泵地下传热及热力性能的研究    赵军

浮力存在下的层流及湍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    余徽

微惯性流体器件中的流动和传热及其工程应用    罗小兵

电气设备相变降温的应用基础研究    曹惠玲

声空化强化沸腾传热及渗透脱水过程传质研究    孙宝芝

旋转圆筒内热驱动流    张朝民

地热井下换热器—热泵联合使用机理研究    赫广迅

地热井下换热器用于供热的实验研究    解寺明

对流增速管强化井下换热器的传热研究    刘学章

宁波中东部地区地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石晓今

泡沫增压钻进技术在北京地区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朱继东

云南大峡谷地热钻井工艺及引水方案对水量水温影响评价    谷懿

西安地热水伴生富氦天然气成因研究    柴先平

深层U型地热换热器换热过程模拟计算研究    陈静平

塘沽区北部古近系东营组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孟利山

呼和浩特市HRI地热井阻垢技术研究    李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