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地热资源发电技术特点及发展方向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3:10
热度:

地热资源发电技术特点及发展方向【摘要】: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地热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干蒸汽发电、扩容式蒸汽发

【摘要】: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地热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干蒸汽发电、扩容式蒸汽发电、双工质循环发电和卡琳娜循环发电等。其中干蒸汽发电系统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循环效率可达20%以上,是高温地热田发电的主要形式;扩容式发电技术已在地热发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中高温地热田,二级扩容系统循环效率约为15%~20%;针对中低温地热资源,双工质循环发电技术是较为适用的,它由地热水系统和低沸点介质系统组成,循环效率较扩容式蒸汽发电技术可提高20%~30%;卡琳娜循环在低温地热资源应用领域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通过调整氨和水的比例,可以适应低温地热水的发电特性,卡琳娜循环发电技术的循环效率比朗肯循环的效率高20%~50%。在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双工质循环和卡琳娜循环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一种新型地热资源,干热岩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新型的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是地热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浅层地热能得到大规模开发后,中深层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将成为地热发电技术新的资源,我国应注重中深层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的开发。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
【关键词】地热资源 蒸汽发电 双工质循环 卡琳娜循环 循环效率 联合循环 干热岩
【分类号】:TK521
【正文快照】: 1前言地热能是封闭在地壳中距地表足够近的距离内,并可被经济开采的天然热能。地热能用于发电最早是从1904年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区的干蒸汽地热田开始的[1]。截至2007年,世界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732MW[2],其中美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为2228MW,排名世界第一位。地热发电量占全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长白山高温岩体地热开发浅议    杜江;黄鹤;吕晗;

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利用    张金华;魏伟;

江西省龙南县汤湖地热资源浅析    尹祝;李康东;

内蒙古黄河岸边成功开凿出一出口水温43℃日涌水量619m~3地热井    丁志平;

基于绿色经济的增强型 地热系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张建英;

信息动态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杨如辉;邹声华;刘彩霞;

我国将从4个方面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    

浅层地温能开发要因“地”制宜    段金平;段海明;

    

简介地热资源供热    王宏伟;

地热资源在农工新村小区的利用    陈欣;伊才颖;

论河南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郭友琴;

热泵在地热资源中的应用    范革;

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    宾德智;

江西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林强;

地热资源的成因机理与开发利用的探索    卢耀如;

如何开发利用商河县的地热资源    刘凤华;赵家村;刘清军;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开发远景    王文璟;

昆仑山塔合曼温泉区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    焦培新;

立法限额开采灰汤地热资源    记者 苏莉 通讯员 胡显林

北京地勘局研究地热综合利用    记者 段金平 特约记者 段海明

让地热资源惠及人民群众    记者 刘聪梅 见习记者 杨晓妍

大同县李王涧村发现地热资源    张文平 柴海东

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巨大    本报记者 周丽燕

地热开发应建立国家级平台    通讯员 刘积舜 本报记者 王建高

叩响“生态热”综合利用之门    首席记者 王川

用有度方能取不竭    本报记者 武俊鹏

冒“烟”的港湾    郑敏 黄洁

冰岛巧用地热资源    刘仲华

山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史初探    赵青霞

辽河油田曙光区块地热资源特征分析    肖娟

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田水环境中硼的迁移和转化研究    袁建飞

小型地源热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开发    杜春旭

低温地热能的利用研究    于凤菊

地热井下换热器—热泵联合使用机理研究    赫广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