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高原气候变暖造成冬春季臭氧柱总量减小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40:35
热度:

高原气候变暖造成冬春季臭氧柱总量减小【摘要】: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大气化学气候模式(CCM)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柱总量(TCO)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影响过程。结果表明,与20世纪九十

【摘要】: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大气化学气候模式(CCM)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柱总量(TCO)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影响过程。结果表明,与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高原年平均TCO开始恢复不同,近十年高原冬春季臭氧低谷显著加深。在1979-2009年冬季期间,臭氧低谷强度以1.4 DU/10a的速率加深,同时其面积以50,000 km2/10a的速率扩大。这主要是因为,近十年热带对流层高层更多的低浓度臭氧空气进入到高原上空的低平流层以及高原增暖引起的对流层顶抬升,共同造成了高原上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小,进而导致臭氧低谷的显著加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因高原增暖引起的热力、动力过程变化造成了1979-2009年冬季高原TCO约50%的减小。同时,1995-2009年期间太阳常数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高原臭氧的减小。CCM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东亚地区氮氧化物(NOx)排放和全球对流层N2O浓度的增加贡献了1979-2009年冬季高原TCO不超过20%的减小。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Leeds大学地球和环境学院
【关键词】:臭氧柱总量 青藏高原 气候变暖 NO
【基金】:国家973项目(2010CB428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5042)
【分类号】:P467;P421.33
【正文快照】: 1.引言臭氧能吸收紫外辐射并能产生温室效应,在大气辐射平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Forster和Shine,1997)。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过去几十年期间TCO急剧减小。但是,随着1987年蒙特利尔协议的签订,大气中的氟利昂和其他一些臭氧损耗物质逐渐减小,平流层臭氧将在未来逐步恢复(WM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青藏高原臭氧的ENSO(英文)    邹捍,季崇萍,周立波,王维,蹇泳啸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Poleward Expansion of the Hadley Circulation    胡永云;周晨;刘骥平;

珠峰地区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初步分析    王树舟;马耀明;

亚──非季风区非绝热加热与夏季环流关系的诊断研究(英文)    李伟平 ,Theo Chidiezie Chineke,刘新,吴国雄

Progress in the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ummertim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刘屹岷,吴国雄

A Possible Impact of Cool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on the Mid-Holocene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靳立亚;王会军;陈发虎;姜大膀;

Comparisons of Soil Moisture Dataset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pplication to the Simulation of Asia Summer Monsoon Onset    包庆;刘屹岷;施建成;吴国雄;

The Role of Land–sea Distribution and Orography in the Asian Monsoon. Part I: Land–sea Distribution    徐忠峰;钱永甫;符淙斌;

The Regional Surface Heating Field over the Heterogeneous Landscap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MODIS and In Situ Data    马耀明;王宾宾;仲雷;马伟强;

The Impact of Warm Pool SST and General Circulation on Increased Temperatur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王澄海;余莲;黄波;

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含量变化的太阳周期活动信号分析    黄富祥;刘年庆;赵明现;

热力适应、过流、频散和副高 Ⅱ.水平非均匀加热与能量频散    刘屹岷,吴国雄,宇如聪,刘新

地表感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邻近海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张艳;钱永甫;

青藏高原地区上对流层水汽及其低频振荡特征    占瑞芬;李建平;

青藏高原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排放加剧结果的新证据    段安民;吴国雄;张琼;刘屹岷;

青藏高原春季600hPa温度与我国东南地区5-6月降水异常的统计分析    杜萌萌;李新周;

RegCM3在青藏高原地区温度和降水模拟能力检验及订正    余莲;王澄海;

The Impacts of two types of El Ni?o on the Global Ozone Variation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Fei Xie;Jianping Li;Wenshou Tian;Jiankai Zhang;Jianchuan Shu;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钟珊珊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    余莲

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包庆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与亚洲夏季风系统联系的研究    崔洋

我国沿青藏高原同纬度带降水云系的垂直结构及其微物理特征的分析模拟研究    高洋

长江以南地区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与青藏高原动力作用的联系    朱坚

青藏高原大气臭氧与对流层顶的关系    李鹏

天水盆地沉积物记录的中新世气候演变    刘彬

青藏高原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气溶胶的传输与变化特征    杨琴

1967-2008年青藏高原参考蒸散时空趋势与突变分析    郑双飞

青藏高原地区沙尘气溶胶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数值模拟研究    张杰

自然状态下树木排放N_2O的研究    徐慧,张秀君,韩士杰,王营,陈冠雄

CoY催化N_2O分解及Co~(2+)对(类)分子筛载体热稳定性的影响    徐秀峰,索掌怀,邹旭华,安立敦

降雨和土壤湿度对贵州旱田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    徐文彬,刘广深,刘维屏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植被土壤N_2O排放特征    孙立广,朱仁斌,谢周清,赵俊琳,邢光熹,施书莲,杜丽娟

1999年和2000年夏季南极菲尔德斯半岛N_2O浓度对比    孙立广,朱仁斌,尹雪斌,赵俊琳,邢光熹,施书莲,杜丽娟

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与N_2O的排放    邹国元,李新慧,张福锁,陈新平

不同水分管理下稻田土壤CH_4和N_2O排放与微生物菌群的关系    岳进,黄国宏,梁巍,焦志华,梁战备,王琛瑞,史奕

N_2O脉冲高压直流放电的光谱研究    张先燚,阚瑞峰,孔祥蕾,罗晓琳,张伟,李海洋

基于室温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脉内光谱技术测量N_2O    王敏;张玉钧;刘文清;阚瑞峰;陈臻懿;汤媛媛;刘建国;

基于室温脉冲工作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脉间光谱技术研究    王敏;张玉钧;汤媛媛;阚瑞峰;陈臻懿;刘建国;刘文清;

氯在Ir/Al_2O_3催化分解N_2O反应中的抑制效应    朱少敏;张万生;李林;刘阔;王晓东;王爱琴;张涛;

N_2O和苯在Fe-ZSM-5分子筛表面吸附态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郭泉辉;李英霞;陈标华;

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地对N_2O排放的研究    方双喜;牟玉静;周凌晞;

农田土壤N_2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翟胜;高宝玉;王巨媛;戴全厚;

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施氮量响应的试验研究    薛正平;

Fe-USY上CH_4催化还原N_2O反应的研究    沈群;李兰冬;何炽;郝郑平;

放电离子化检测器(DID)气相色谱仪在空分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刘正启;牛艳东;

南九水河和李村河河口水—大气界面N_2O通量的研究    李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