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大气对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冬季暖、冷涡个例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39:57
热度:

大气对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冬季暖、冷涡个例分析【摘要】:采用动态合成、带通滤波等方法,通过对冬季黑潮延伸区暖、冷两个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分析,研究了大气对中尺度海洋涡旋的

【摘要】:采用动态合成、带通滤波等方法,通过对冬季黑潮延伸区暖、冷两个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分析,研究了大气对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海表温度(SST)与近海面风速的正相关关系在涡旋的动态合成图上清晰可见,暖(冷)涡上空对应10m风速的极大(小)值,即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在日时间尺度上表现显著;SST高低值中心基本对应10m风无辐散区,暖(冷)涡上空为异常正(负)涡度分布;暖(冷)涡上空潜热、感热通量增大(减小),降低(增大)大气稳定度,从而加强(减弱)边界层垂直混合作用,使得海洋大气边界层增厚(变薄)。暖(冷)涡旋上空对应摩擦速度极大(小)值,反映了湍流粘性力在高(低)海温中心增大(减小)的特征,表明动量垂直混合机制在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中起着主要作用。中尺度海洋涡旋能够影响大气瞬变扰动,大气瞬变扰动强度在暖(冷)涡下游上空出现极大(小)值,该影响不仅表现在海洋大气边界层,在自由大气中低层也有较为清晰的反映。此外,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入手,发现斜压能量转换在中尺度海洋涡旋影响大气瞬变扰动强度中贡献明显。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物理及行星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黑潮延伸区 中尺度海洋涡旋 动态合成 海洋大气边界层 瞬变扰动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调控作用”(2012CB955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09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共同资助
【分类号】:P732.7
【正文快照】: 1引言海气相互作用是气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对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日趋成熟,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而中纬度的海气相互作用是近几十年气候研究中一个非常有挑战和争议的科学问题。在海盆尺度上,无论观测还是模式分析都表明:海表温度(SST)异常主要是大气强迫的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Diagnostic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for a Vort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June 2008    李论;张人禾;温敏;

卫星资料揭示的春季黑潮海区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徐海明;王琳玮;何金海;

北半球风暴轴的时间演变特征    邓兴秀,孙照渤

TRMM卫星及其数据产品应用    何会中,崔哲虎,程明虎,周凤仙

Winnie(1997)和Bilis(2000)变性过程的湿位涡分析    李英,陈联寿,雷小途

春季黑潮延伸体海洋锋区经向位移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    马静;徐海明;

大尺度环流系统对西北太平洋变性TC频数影响的气候诊断分析    钟颖旻;徐明;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地表加热场的耦合变化特征    况雪源;张耀存;

变性台风Winnie(9711)环流中的锋生现象    李英;陈联寿;雷小途;

冷空气影响辽东半岛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试验    梁军;陈联寿;张胜军;李英;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指数的评估及其改进    李莹;朱伟军;魏建苏;

春季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

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季节变化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周林义;

西风带高空槽对登陆我国变性热带气旋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李侃;徐海明;

TRMM卫星测雨雷达的数据处理及台风三维数据分析    商建;杨汝良;

一次典型暴雨的TRMM卫星观测及特征分析    黄卓禹;王萍;顾敬;解娜;

TRMM卫星测雨雷达的数据处理及台风三维数据分析    商建;杨汝良;

0302号鲸鱼台风降水和水粒子的三维结构特征    何会中;程明虎;周凤仙;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    任雪娟;杨修群;韩博;徐桂玉;

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纬向风场的关系研究    韩博;任雪娟;杨修群;

热带气旋登陆前后降水的三维结构变化    何会中;程明虎;朱富康;周凤仙;

北上变性热带气旋对辽东半岛降水的影响    梁军;陈联寿;李英;

一次早台风暴雨的湿位涡分析    罗艳艳;黄丽娜;吴丽娟;

Chaba台风变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分析    钟颖旻;徐明;王元;

0713号超强台风“韦帕”的暴雨机制及湿位涡分析    朱健;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特征分析    向洋;任雪娟;

登陆后不同路径再入海台风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    朱先德

多源遥感数据和GIS支持下的台风影响研究    邓睿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丛春华

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    周毓荃

使用物理方法由TRMM/TMI亮温资料反演中国陆地降水    王小兰

黑潮对日本海边界环流的影响    郑沛楠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变化和对辐射影响的模拟    梁宏

传感网环境下事件驱动的林火动态观测方法研究    范明虎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增暖对北半球冬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楚翠姣

一次秋季台风暴雨的机制研究    张程明

多源多尺度遥感土壤侵蚀对比分析的探索性研究    徐静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变性加强和减弱的对比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李侃

夏季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中国陆地气候变化的影响    丛明

河南省春季层状云系和降水中尺度结构的模拟对比研究    翟菁

夏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期中国降水和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可能联系    徐珍

“艾利”台风(0418)的数值模拟    黄永玉

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何冬燕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时空演变及其与AO关系的初步研究    高琦

近6年北太平洋风暴轴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特征研究    毕玮

冬季太平洋SSTA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影响(英文)    朱伟军 ,孙照渤 ,周兵

A Case Study on the Role of Water Vapor from Southwest China in Downstream Heavy Rainfall    潘旸;宇如聪;李建;徐幼平;

登陆台风变性过程的诊断研究    谭锐志,梁必骐

地面感热对青藏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作用    李国平,赵邦杰,杨锦青

热带气旋登陆维持和迅速消亡的诊断研究    李英,陈联寿,王继志

冬季风异常对西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区域性特征    秦正坤;孙照渤;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地表加热场的耦合变化特征    况雪源;张耀存;

海陆分布对海气相互作用的调控和副热带高压的形成    吴国雄;刘屹岷;宇婧婧;竺夏英;任荣彩;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变化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影响    杜银;张耀存;谢志清;

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季节变化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周林义;

暴雨和中尺度气象学问题    丁一汇

9307黄河“三花间”暴雨过程分析    程家合,王新敏,王蕊

闽北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王怀俊,刘爱鸣,陈世阳,黄东兴

一次中尺度特大暴雨的天气学分析    杨正国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高守亭,赵思雄,周晓平,孙淑清,陶诗言

次天气尺度和中尺度预报中的初值问题    李毓芳,R.A.安塞斯

受下垫面强迫的一类强对流系统特征及预报    李志锦,丑纪范

中尺度气象学及大气化学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张庆阳,史国宁

夜间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形成前环境条件的演变    官凤山

广东台风特大暴雨预报    李献州,贺忠

梅雨锋上的冰晶云与中尺度强降水    郑兰芝;孔庆欣;翟武全;吴文玉;黄勇;

6月20~23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卫星观测分析    覃丹宇;江吉喜;马岚;方宗义;

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的环境条件及中尺度对流云团分析    陈豫英;陈楠;杨侃;邵建;穆建华;陈晓娟;聂金鑫;

南海中尺度大气-海流-海浪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关皓;王汉杰;邓文彬;周林;

2011年6月23日北京暴雨多种探测资料的分析    王令;卞素芬;王国荣;

台风内部中尺度波动的谱函数特征分析    康建伟;陆汉城;

登陆台风的中尺度降水和风场特征的分析    刘淑媛;

吉林省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卫星TBB图像分类分析    胡中明;张智勇;王晓明;

陕北突发性暴雨中尺度分离与结构分析    孙田文;杜继稳;

我国北方一次突发性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试验研究    刘英;柳崇健;徐辉;赵永明;

关键海域中尺度物理海洋过程预报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启动    柯炎

粤建成华南地区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    杨绮薇通讯员 易燕明 戴光丰

东亚中尺度对流系统与暴雨国际研讨会召开    林琳 王德英

我国将首次实施机载下投式探空观测试验    记者 郑菲 通讯员 王德英

新疆兵团加快气象建设步伐    通讯员 姜智

我国首部省级中尺度天气分析图集即将问世    记者 孙楠

江苏自动站网初展身手    曹颖 李崇志

香港的中尺度观测与分析系统    杨汉贤

中尺度灾害天气夏季讲习班在京开班    记者 李丹 通讯员 王德英

气科院 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    崔洁 胡绍萍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动力诊断与数值模拟研究    姚学祥

GPS资料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袁招洪

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    覃丹宇

西昌卫星发射场区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研究    周率

利用涡动相关法研究海洋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与海气物质交换    段自强

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中尺度双参数方案数值研究    赵震

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李忠贤

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多尺度研究    杨成芳

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    周毓荃

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    毕宝贵

中尺度自动站短信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蔡亮

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垂直坐标影响研究    李兴良

GMS-5卫星云图在中尺度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杨澄

山东半岛中尺度强降雪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林曲凤

中国东部海域中尺度海-气耦合数值模式的初步研究    文元桥

引入热力学第二定律改进中尺度数值模式的一种新方法    徐辉

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回溯时间积分研究    贾晓静

甘肃省一次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的分析和研究    叶燕华

中尺度涡旋和台风涡旋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田洪军

中国海区域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王思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