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32:11
热度: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摘要】:石油与天然气都是流体矿产,在岩石中的运移主要是一种地球物理作用。油气运移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动力学和运动学机制,也就是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数量。初

【摘要】:石油与天然气都是流体矿产,在岩石中的运移主要是一种地球物理作用。油气运移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动力学和运动学机制,也就是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数量。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是异常高压,二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是浮力和流体势差。石油运移的相态主要是油相,天然气可以是水溶相、油溶相、气相和扩散相。石油以油相运移、天然气以气相运移最为有效,无需相态转变就能直接成藏。初次运移的通道主要是微裂隙。并不是所有可渗透岩石都是二次运移通道,有效运移通道和主流向是二次运移的特征。断层在活动时具通道性,活动期后的封闭与成岩作用有关,长期活动的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油气运移动力的积蓄与释放和通道的开启与封闭交替出现,决定了排烃和二次运移都是幕式的,从而决定了充注圈闭和成藏的幕式性,这已得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的证实。油气幕式运移与地流体的幕式流动都与地壳的幕式构造活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油气运移是发生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事件,因此其研究方法应当是动态分析和综合研究。目前油气运移研究仍存在很多理论和方法上的问题,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总结各类盆地的运聚规律、提高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模拟的水平,是今后油气运移研究的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综述 动力 相态 流体动力梯度 油气聚集 油气藏保存条件 理论 应用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前言 石油与天然气是流体矿产,其最大特征就是具有运移性。油气运移贯穿于整个油气地质历史,是连接生、排、运、聚、散各个环节的纽带,也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油气运移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油气怎样从源岩中排出、什么时候排出、排出多少、排到什么地方、可能在哪聚集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程喆,田世澄,曾小阳,卜翠萍,马晓娟

牛庄洼陷南斜坡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特征探讨    李素梅,庞雄奇,金之钧,马晓昌,句礼荣

陆相断陷盆地成烃与成藏组合关系研究——以胜坨油田为例    张林晔,刘庆,张春荣,王茹,孔祥星,李政

利用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    陈冬霞;庞雄奇;姜振学;苗盛;张俊;田丰华;

东营凹陷富有机质烃源岩顺层微裂隙的发育与油气运移    刘庆,张林晔,沈忠民,孔祥星,王茹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含油气流体活动特点地球化学研究    曹剑,胡文瑄,张义杰,姚素平,张越迁,唐勇

临清坳陷东濮凹陷新近系油气网毯式成藏条件和特征初探    石砥石;王永诗;王亚琳;杨贵丽;

渤中25-1地区油气运移的输导通道及其示踪分析    张成,解习农,张功成,刘晓峰,姜涛

再论流体势及其与圈闭和油气藏关系    许浚远;

油气运聚过程的综合分析模拟    吴东胜;吴冲龙;杨申谷;刘少华;朱小龙;

应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对已开发老油藏精细描述——以大庆葡南油田为例    房宝财

长堤地区下第三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与隐蔽油藏预测    田波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因分布与油气聚集    温志新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成藏规律及勘探目标评价    钟俊义

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机理    彭君

复杂断块油田成藏控制因素    孙冲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冲断带油气成藏研究    胡勇

陆相断陷盆地成烃与成藏关系研究    刘庆

塔里木盆地塔中Ⅱ号构造带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马锋

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研究    刘超英

库车坳陷流体动力演化与流体演变史研究    施立志

柴达木盆地北缘封盖层综合评价研究    杜秀芳

海拉尔盆地水动力模拟与油气运聚特征——以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    高胜利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下二叠统砂岩输导体系研究    管红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盆地分析模拟    刘新社

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沙四段沉积相研究及有利区预测    林辉

泌阳凹陷西部地区油气成藏地质研究    刘桂兰

东营凹陷复杂断裂带浅层油气运聚模式研究    王加文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古流体势研究    刘四兵

东营凹陷、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及油源意义    汪巍

克拉玛依乌尔禾沥青脉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张景廉,张宁,朱炳泉,涂湘林,刘菊英,刘颖,施泽恩,张平中

Pb、Sr、Nd同位素体系在石油定年与成因示踪研究中的应用    涂湘林,朱炳泉,张景廉,刘颖,刘菊英,施泽恩

石油和天然气运移、聚集的特征    李明诚

油气运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李明诚

油气聚集量模拟的研究    李明诚,李伟

油气成藏保存条件的综合研究    李明诚,李伟,蔡峰,孙大明

松辽盆地陆相石油的形成与演化    杨万里,李永康,高瑞祺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异常压力分布及其成因    王宏语,康西栋,李军,程日辉,刘文龙

黄骅凹陷中区和南区古地温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邹海峰,徐学纯,高福红,刘立

大港探区油气形成过程的古地温特征及其演化    徐学纯,邹海峰,高福红,杨永昌,孙晓明,肖敦清,伍战国

松辽盆地农安地区上白垩统油页岩含油率影响因素    孟庆涛;刘招君;柳蓉;王永莉;

抚顺盆地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过程    厚刚福;董清水;于文斌;闫丽萍;朱建峰;苗长盛;

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的模式分类器对储产层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杨维宁,王宏,匡建超,童孝华

残余盆地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方法    王英民,钱奕中,邓林,贺小苏,董伟

京津霸地区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的生物群及其沉积环境    唐祥华

沉积盆地热流体活动及其成藏动力学意义    叶加仁,杨香华

煤源岩综合定量评价方法探讨    王雅春;庞雄奇;卢双舫;陈章明;

临界油柱高度与浮力作用下石油的运移    武振坤;张金功;宗习武;王建;

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    张一伟;金之钧;曾溅辉;

气藏剖面烃类垂向分布带状结构    王振平;王子文;付晓泰;陈昕;

克—乌断裂至黑油山的原油微生物降解作用    陈昕;刘晓艳;许化政;

能源地质学的前缘科学——沉积盆地动力学    陈建文;

构造破坏烃量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庞雄奇;姜振学;金之钧;

薄互层岩性油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模型响应研究——以陕甘宁盆地中生界油藏为例    冯江

新疆北部主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沉积环境与生烃特征    苗建宇

有机烃气新方法寻找有色、贵金属矿床的研究    陈远荣

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李继红

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    魏红红

莺琼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动力学研究    黄保家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油气藏形成演化研究    杨家静

东濮凹陷杜桥白深层油气特征及成藏历史研究    冯建辉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成烃成藏作用研究    何会强

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油源与成藏特征研究    张俊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体系定量研究    姜福杰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生物地层及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    任来义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斜坡区构造演化与天然气聚集    帅燕华

南泥弯油田延长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    张小浩

徐家围子地区co_2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王剑秦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断层封闭性研究及其对流体运移的控制作用    张然

柴达木盆地北缘封盖层综合评价研究    杜秀芳

德南洼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赵应征

含油气盆地埋藏史与油气成藏关系    陈治华

盆地沉降和抬升剥蚀过程地层压力的变化及其预测方法    尹丽娟

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    张昌民

川西坳陷J_2s储集岩特征与孔隙形成、保存机制    叶军,唐艳

构造复原技术在前陆冲断带岩相古地理重建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古生代为例    汪泽成,赵文智,陈孟晋,殷积峰,王超勇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盆地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王良书,李成,刘绍文,李华,徐鸣洁,王勤,葛锐,贾承造,魏国齐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的流体压力结构和油气成藏机制    周兴熙

库车坳陷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研究    赵林,秦胜飞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化学、成因与流动    蔡春芳,王国安,何宏

地层流体压力预测方法的讨论    邵新军,许昀,吕中锋,毛廷辉

库车油气系统成藏作用与成藏模式    周兴熙

沉降及抬升过程中温度对流体压力的影响    夏新宇,宋岩

低渗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及物性演化研究    王瑞飞

西峰庆阳区长8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    解伟

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    吕锡敏

碎屑岩储层建模方法研究    任宝生

洪积扇储层油藏描述及地质建模研究    王向荣

南襄盆泌阳凹陷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研究    赵追

大庆油田套管损坏机理研究    韩修廷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其在濮城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尹太举

川西上三叠统前陆盆地成藏特征分析    吴世祥

低渗透储层流固耦合渗流理论及应用研究    周志军

东濮凹陷断裂输导体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李萍

东濮凹陷浅层砂体、不整合输导能力研究    范昌育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王斌

黄骅坳陷新近系断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贾春明

冀中坳陷北部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模式    降栓奇

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油气关系    周鹏

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    朱长军

海拉尔盆地水动力模拟与油气运聚特征——以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    高胜利

低速非达西渗流油藏DST段塞流试井研究    蒋维军

盖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范翔宇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成因机理与模式    杜春国;邹华耀;邵振军;张俊;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油源分析和成藏过程研究    刘庆

东营凹陷王家岗孔店组油气成因解析    李素梅;庞雄奇;邱桂强;高永进;

低品位小油砂体开发对策研究    王学忠;

“富集有机质”成烃作用再认识:以东营凹陷为例    张林晔

烃源岩地质色层效应的模拟实验    陈中红;查明;

油气运移基础理论与油气勘探    李明诚

济阳坳陷地层型油气藏成藏模式    熊伟;闵伟;尚冰;石红霞;贾容;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探讨    林景晔,门广田,黄薇

郑南斜坡带成藏动力系统研究    张新国;刘健;吴德亚;李君;

酒西盆地构造类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周晓峰;赵应成;易定红;张丽萍;

油气藏的年龄    李明诚;马成华;胡国艺;单秀琴;

东营断陷盆地超压系统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及定量预测    隋风贵;

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与隐蔽油气藏的成藏关系分析    侯读杰;肖建新;程顺国;张海全;张林晔;张善文;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规律浅析    张云银;谭明友;宋传春;刘国宏;

李家岔区中生界延长组长6沉积特征及其与石油富集关系探讨    王永东;武富礼;王变阳;

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与隐蔽油气成藏    姜素华;徐怀民;张善文;高平;

层序地层学在埕东—飞雁滩油田馆陶组上段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董贵能;姜在兴;张本琪;常峰;姜本勇;郝青峰;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埋藏条件及煤型气气源岩分布特征    李增学;曹忠祥;王明镇;余继峰;刘华;王玉林;李江涛;姜慧超;

临南洼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    刘中云

陆相断陷盆地成烃与成藏关系研究    刘庆

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    孙喜新

渤南洼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    蔡忠东

东营凹陷孔店组含油体系地震地质研究    孟恩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成藏规律及勘探目标评价    钟俊义

复杂断块油田成藏控制因素    孙冲

东营凹陷古近系层序格架内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陈春强

济阳坳陷古近系区域层序地层对比与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预测    苏宗富

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    陈发亮

川中上三叠统香溪群岩性气藏形成条件与聚集规律研究    姜均伟

东营凹陷滨南—利津断裂带扇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谢风猛

德南洼陷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研究    刘艳荣

煤层气储层流体异常压力成因机理研究    吴永平

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沙四段沉积相研究及有利区预测    林辉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下二叠统砂岩输导体系研究    管红

鄂尔多斯盆地长4+5油层组沉积相特征及层序演化    李金超

临盘油田临九断块区地质模型研究    赵永强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生成、运移及成藏    刘新颖

东濮凹陷南部复杂断块群类型划分及其控油因素    黄国平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探讨    郭占谦,王先彬

地球深部来源的天然气    王先彬

油气聚集量模拟的研究    李明诚,李伟

断陷盆地中油气运移研究方法的探讨    李明诚

东海海域构造运动特点    杨兆宇

川西孝泉构造中侏罗统“次生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周文

脉冲调和工艺参数控制探讨    郭国进;

润滑技术:强劲养“心”才是硬道理    李长生;

多层砂岩油藏层内纵向非均质性表征方法探索    耿站立;孙福街;田冀;

处处为员工着想的“掌门人”——记海农石油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健    郭庆华;

XJ350型修井机滚筒刹车毂水循环冷却系统的改造    单建良;覃创辉;

    

    

    

    

    

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罗晓容;喻建;张发强;张刘平;侯平;杨飏;陈瑞银;陈占坤;周波;

对油气二次运移地球化学常用参数变化规律的思考-石油二次运移模拟实验的启示和认识之一    王汇彤;张大江;张水昌;

三角洲前缘砂体中石油二次运移与聚集过程物理模拟及结果分析    辛仁臣;姜振学;李思田;

油气地质演化过程中的渐变与突变    王志欣;张一伟;

油资源渗流运移聚集大规模精细并行数值摸拟    袁益让;韩玉笈;

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分离分析方法    张渠;郑伦举;

苏北盆地第三系成藏动力学研究    陈安定;唐焰;冯武军;

运移聚集并行数值模拟软件系统    袁益让;杜宁;李长峰;韩玉笈;杨成顺;

连续性油气聚集的地质特征与评价方法    陶士振;邹才能;高晓辉;杨智;袁选俊;朱如凯;侯莲华;贾进华;公言杰;

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在东营凹陷南斜坡各油田指示油气运移方向的应用    王海华;

中原油田濮3-122井 累计增气354.3万立方米    郭焕玲 耿秋红

辽河油田张强凹陷现今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研究中的应用    谭成轩

节能型抽油机研究    欧阳新

低空低渗气层测井评价新方法研究    钦黎明

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    李国永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运移及成藏规律研究    祁树玖

大巴山前陆带中生代构造活动流体同位素示踪及有机包裹体研究    王显莹

通过成藏过程与开发过程油水置换模式的对比研究探索提高采收率的新途径    缪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