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滇东南退化暖性草丛草地植被恢复的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9:48
热度:

滇东南退化暖性草丛草地植被恢复的技术研究【摘要】:以滇东南退化暖性草丛草地为研究对象,运用草地生态学和植被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选用封育、全翻耕+补播、划破草皮+补播、免耕+补播、

【摘要】: 以滇东南退化暖性草丛草地为研究对象,运用草地生态学和植被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选用封育、全翻耕+补播、划破草皮+补播、免耕+补播、施肥等多项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以草地植被数量特征、草地生物量、草地质量等为指标,对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连续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1.封育措施使退化草地群落(与未封育相比)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Margalef多样性系数封育三年中均显著上升(P<0.05);Menhiniek多样性系数在封育后第二年和第三年显著上升;Shannon-Weaver多样性系数封育第二年显著上升,封育第三年与未封育之间差异不显著。封育与对照以及封育年限间的Pielou群落均匀性系数均下降不显著(P>0.05)。 2.封育使草地的植被总盖度由封育前的60%—70%,上升至100%。优势种种群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草层高度显著增加,优势种黑穗画眉草和纤毛鹅观草的高度显著增加,且逐渐占据草地上层层片。黑穗画眉草的密度则逐年下降。 3.封育可使禾本科牧草、杂类草和总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封育4个月后豆科牧草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封育第二年(16m)和封育第三年(28m);封育第三年(28m)后,草地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区提高了4倍,干物质产量达到5.8t/hm~2。种类组成成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禾本科牧草比例由21%上升至55%,杂类草比例则由76%下降至43%,豆科牧草由6%下降至1%。 4.与封育相比较,施肥显著增加了草地总地上生物量(P<0.05);划破草皮施肥和免耕施肥两种措施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划破草皮施肥显著增加了本地禾本科牧草的地上生物量(P<0.05)。 5.划破草皮混播能够显著提高草地总的地上生物量。全耕混播、划破草皮混播和免耕混播都能显著提高补播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和地上生物量(P<0.05)。它们效应大小依次为全耕>划破草皮>免耕。在补播条件下,与免耕相比较,全耕能够显著提高补播豆科牧草的地上生物量(P<0.05),但划破草皮补播豆科牧草对提高补播豆科牧草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退化草地 封育 补播 施肥 植被恢复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S812
【目录】:
  • 摘要3-4
  • Summary4-7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7-17
  • 1 国内外植被恢复的相关研究7-10
  • 1.1 生态恢复的定义及其发展7-9
  • 1.2 国内外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的概况9
  • 1.3 生态恢复的对策与途径9-10
  • 2 国内外草地恢复的研究概况10-17
  • 2.1 国外草地恢复研究现状10-11
  • 2.2 国内草地恢复研究现状及趋势11-13
  • 2.3 草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13-17
  • 2.3.1 封育对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影响13-15
  • 2.3.2 农业措施对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影响15-17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17-39
  • 1 引言17-18
  • 1.1 全国草地退化现状17
  • 1.2 云南草地退化现状17-18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18-21
  • 2.1 退化草地封育试验设计19-20
  • 2.2 提高草地生产性能试验设计20-21
  • 3 结果与分析21-35
  • 3.1 封育对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21-29
  • 3.1.1 封育对草地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21-24
  • 3.1.2 封育对植物群落动态的影响24-26
  • 3.1.3 封育对草地物种多样性及均匀性的影响26-28
  • 3.1.4 封育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28-29
  • 3.2 不同处理措施对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质量的影响29-35
  • 3.2.1 不同处理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29-33
  • 3.2.2 不同处理对草地质量的影响33-35
  • 4 讨论35-37
  • 5 结论37-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6
  • 作者简介46-47
  • 导师简介47-4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恢复生态学研究历史    张光富,郭传友

封育后矮嵩草草甸群落生长冗余及补偿的分析    易现峰

中国草业的现状与展望    刘自学

我国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关键问题探讨    董世魁,刘自学,贠旭疆

应用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提高天然草地产草量的试验    寇明科,王安碌,徐占文,卓玛加,马玉明,张生璨,苗建勋,康秀芬

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沈景林,孟杨,胡文良,连大伟

中国草业生态经济区初探    任继周,胡自治,张自和,侯扶江,陈全功

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王文颖,王启基

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    李金花,李镇清,任继周

小叶锦鸡儿灌丛引起的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    李香真,张淑敏,邢雪荣

东安铁矿采选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及对策探讨    刘绍仁;欧阳欢;

现阶段陕北农业发展的制约因子分析    姜峻;

补播在草地植被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包宗武;苗玉华;

基于MODIS影像的新疆草地产量全年变化研究    赵金飞;高敏华;李悦;

合肥地区高校春季草坪杂草调查初报    孔郑;李秋娜;蒋晓燕;

乐山城区结缕草草坪杂草调查初报    吴三林;罗利群;刘瑞峰;陈封政;

亚高山退化草甸土壤性状分析及评价因子的选择    王岩春;干友民;李志丹;

陕南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刘强;罗军;曹社会;

林火迹地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段建田;魏世强;于萍萍;曹春梅;

中度放牧干扰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思考    罗天相;刘莎;

安徽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研究    许克福;

我国草地的机械改良技术发展分析    尤泳;王光辉;李伟;孟博;宁国鹏;王德成;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重点与主要治理措施    刘建忠;韩德军;顾再柯;

江西省不同类型退化荒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郭晓敏;牛德奎;刘苑秋;杜天真;肖舜祯;叶学华;

草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技术研究    刘艳萍;荣浩;邢恩德;

西北干旱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途径及对策    王建勋;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生产力研究方法分析    高旺盛;

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研究综述    范一林;张平仓;

牧草蔗新品系的生产性能及品质分析    曾日秋;洪月云;洪建基;卢劲梅;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吴欢;周兴;

淮河流域峒柏大别山区植被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模式    刘刚

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植被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模式    刘刚

荒漠植物红砂、白刺和沙拐枣抗旱指标及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种培芳

牦牛粪维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健康的作用机制    鱼小军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张俊忠

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    焦婷

鸟类及其群落对崇西湿地生态恢复和生境重建的响应    熊李虎

鸭茅对不同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    张荣华

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    鲁为华

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价值评估研究    钱一武

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    安俊珍

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    曾毅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聂斌斌

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    吴鹏

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王富

采石废弃地的景观恢复规划研究    彭娟

草畜平衡和精准管理模型在肃南县绵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宫旭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    张志军

饲用苎麻资源筛选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曾日秋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屏障用地布局研究    余凡

恢复生态学研究历史    张光富,郭传友

内蒙古羊草草原均腐土营养元素的生物积累    黄德华,王艳芬,陈佐忠

内蒙古草原植被在持续牧压下退化演替的模式与诊断    刘钟龄,王炜,梁存柱,郝敦元

蒙吉陕三省半干旱区退化草原改良配套技术研究    马志广,陈敏,聂素梅,王育青,闫志坚,安渊,杨志伟

河西走廊五种禾本科牧草早期耐盐性研究    沈禹颖,李昀,阎顺国,王锁民

高寒草甸“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    刘伟,王启基,王溪,周立,李有福,李发吉

高施氮量对高寒矮嵩草甸主要类群和多样性及质量的影响    沈振西,陈佐忠,周兴民,周华坤

矮嵩草草甸植物种群物候学定量研究    周华坤,周立,赵新全,刘伟,李英年,严作良,赵旭霞

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章家恩,徐琪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钟祥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