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环氧乙烷的吸收和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49:46
热度:

环氧乙烷的吸收和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摘要】: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是当今乙二醇生产的主要方法,由于该工艺需要大量的能量用于蒸发产品中85%(wt)以上的水份,造成实际生产中流程长、设

【摘要】: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是当今乙二醇生产的主要方法,由于该工艺需要大量的能量用于蒸发产品中85%(wt)以上的水份,造成实际生产中流程长、设备大、能耗高等缺点,直接影响了乙二醇的生产成本;而催化水合法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显示了很好的前景,并保证了该反应的高转化率与高选择性,因而成为合成乙二醇的研究热点。 本文继续了前文对釜式反应的研究,对开发的一系列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进行了反应条件的优化,并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于反应吸收过程,主要考察了影响吸收量和转化率的因素,并优化了吸收条件;在吸收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吸收过程的计算,考察了反应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程度;最后进行了600t/a吸收塔的设计。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了更高性能的催化剂,使反应的水比和催化剂用量进一步降低;同时,针对NY均相催化体系设计的环氧乙烷吸收反应流程,将环氧乙烷的吸收和反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将大大缩短催化水合法的工艺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1.釜式反应研究,通过温度考察了NY系列催化剂的活性,通过水比和催化剂量考察了NY系列催化剂的选择性。同时发现在CO_2和N_2气氛的不同,对乙二醇的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在CO_2条件下较好。 2.釜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Y5在该系列催化剂中具有最优的性能。水比为3.2(质量比)、CO_2条件下的较佳工艺为:反应温度不低于81℃,催化剂量不小于3.1%,反应压力不小于0.5MPa。此时环氧乙烷的转化率不小于99.3%,乙二醇的选择性达到100%。 3.吸收实验研究表明:环氧乙烷气体分压和温度是影响环氧乙烷吸收量和转化率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催化剂用量为m(NY)/m(H_2O)=1/12.5,反应温度为45℃下较好的环氧乙烷吸收反应条件:环氧乙烷分压大于0.06MPa,环氧乙烷停留时间不小于0.1min,液体停留时间不小于20min,乙二醇产品溶液循环比为2。在此工艺条件下,溶液 摘要 中总环氧乙烷质量分数可达20%,环氧乙烷转化率在22.5%左右。 4.对吸收实验过程进行了计算,考察了反应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程度,并 进行了600血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关键词】:吸收 催化水合 环氧乙烷 乙二醇 合成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Q223.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文献综述9-18
  • 1.1 引言9
  • 1.2 乙二醇生产技术现状9-11
  • 1.2.1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主要反应10
  • 1.2.2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工艺过程10-11
  • 1.2.3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工艺的主要缺陷11
  • 1.3 乙二醇合成工艺新进展11-16
  • 1.3.1 基于合成气的乙二醇合成工艺11-12
  • 1.3.2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工艺12-14
  • 1.3.2.1 UCC杂多催化体系12-13
  • 1.3.2.2 三井东压公司羧酸/羧酸盐复合催化剂催化体系13
  • 1.3.2.3 Shell公司的研究进展13
  • 1.3.2.4 其他机构的研究进展13-14
  • 1.3.3 通过中间体合成乙二醇工艺14-16
  • 1.3.3.1 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联产技术14-15
  • 1.3.3.2 碳酸乙烯酯水解合成乙二醇技术15-16
  • 1.3.3.3 经二氧戊环合成乙二醇16
  • 1.4 南京工业大学均相催化水合法研究概况16-17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17-18
  • 2 釜式反应实验研究18-35
  • 2.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18-20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18-19
  • 2.1.2 实验步骤19
  • 2.1.3 实验分析方法19-20
  • 2.2 釜式反应实验结果20-33
  • 2.2.1 转化率优化实验20-23
  • 2.2.2 选择性优化实验23-33
  • 2.2.2.1 3~#催化剂CO_2条件下选择性优化实验23-25
  • 2.2.2.2 3~#催化剂N_2条件下选择性优化实验25-27
  • 2.2.2.3 4~#催化剂选择性优化实验27-29
  • 2.2.2.4 5~#催化剂CO_2条件下选择性优化实验29-31
  • 2.2.2.5 5~#催化剂N_2条件下选择性优化实验31-33
  • 2.3 本章小结33-35
  • 3 吸收反应实验研究35-45
  • 3.1 吸收反应实验流程与步骤35-37
  • 3.1.1 实验原料及设备35
  • 3.1.2 实验步骤35-36
  • 3.1.3 分析方法36-37
  • 3.2 吸收反应实验结果与讨论37-44
  • 3.2.1 温度对吸收量及转化率的影响37-40
  • 3.2.2 吸收条件对EO吸收量及转化率的影响40-42
  • 3.2.3 EO分压对吸收量和转化率的影响42-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4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吸收流程过程计算45-57
  • 4.1 环氧乙烷吸收流程的计算45-50
  • 4.1.1 润湿填料表面积和气、液传质分系数的计算45-47
  • 4.1.2 相平衡常数(亨利系数)的计算47-48
  • 4.1.3 反应速率常数的估算48-49
  • 4.1.4 增强因子的计算49-50
  • 4.2 600吨/年吸收塔设计50-55
  • 4.2.1 物料衡算50-52
  • 4.2.2 气速和塔径的确定52
  • 4.2.3 液气比52-53
  • 4.2.4 润湿填料表面积和气、液传质分系数的计算53
  • 4.2.5 塔高的计算53-55
  • 4.3 本章小结55
  • 符号说明55-57
  • 5 结论与展望57-59
  • 6 参考文献59-63
  • 7 附录63-64
  • 致谢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研究进展    李应成,何文军,陈永福

国内外乙二醇市场分析    虞海靖

国内外乙二醇市场供需预测及价格分析    谭国林

乙二醇生产新技术研究进展    朱培玉,李扬,王永宏

国内外乙二醇生产发展概况    沈菊华

乙二醇合成的研究进展    周春晖

乙二醇的生产与制备    葛欣,张英

乙二醇生产技术发展评价    郑宁来

合成气一步制乙二醇    高占笙;

国外环氧乙烷/乙二醇技术进展    沈景馀

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研究    华强

峰面积单点校正法分析瓦斯中氧含量    李志喜,林波

同台色谱测定DMF中水和甲醇中水    陆克平

高纯度正丁醚及其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周莉萍;

密闭电石炉尾气中羰基硫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任晓光;李子燕;柏杨巍;陈炜;宁平;

非线性建模红外光谱法测定三聚氰胺的研究    张恒;高曼侠;许兆棠;李文谦;王琪;

浅谈专科层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袁光辉;

多媒体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袁光辉;

非线性二元方程牛顿法的离散化及固定点形式的转化    郭学军;

二氯二氢硅终端纯化器的研制    孙福楠

混凝控制条件的正交优化研究    樊开青;王勇;杨丽平;

铂重整车间氢气流程技术改造    王滨;

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潘蕊娟;

瞬间加压气相色谱方法在检测混合物中的应用    马诺;吴梦尧;范国梁;

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的模拟计算    马正飞;华强;刘定华;刘晓勤;姚虎卿;

管式连续反应合成乙二醇    华强;刘晓勤;刘定华;马正飞;姚虎卿;

急冷油系统结垢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张颖;李东风;

GC128-DFPD双光路双火焰光度检测器的研制    曹福民;李钧;

从山苍子中提取柠檬醛及柠檬醛的测定研究    刘晓庚;陈梅梅;谢宝平;

乙烯裂解炉产物全组分分析方法的误差分析    张涛;张德江;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管式反应器温度场模拟研究    梁汝军;李建伟;李金兵;陈建设;

海水中DMS和DMSP的生物生产与消费的研究    厉丞烜

槽形竖壁冷凝强化规律研究与结构优化    朱登亮

主动配风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气化参数影响研究    孙宏宇

原料组成对渣油加氢转化性能及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孙昱东

新型纳米铜基催化材料的构筑及其在草酸二甲酯气相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尹安远

多酸晶体的合成及其在制备乙二醇中的催化作用;多酸晶体的合成及其在制备乙二醇中的催化作用    赵志凤

水性肠道CT阴性造影剂的研究    魏晓慧

基于统计学和解耦算法的丙酮—丁醇蒸馏系统优化研究    王洪海

CO经草酸二乙酯合成乙二醇催化剂研究    贺黎明

Fe-ZSM-5分子筛上N_2O氧化苯制苯酚反应过程研究    米冠杰

八种抗逆经济能源植物的生化成分与脂肪酸组成    邢维贺

利用钢厂赤泥和碱厂白泥研制燃气(H_2S)脱硫剂    王志涛

FCC汽油萃取蒸馏脱硫制取欧Ⅳ清洁汽油的研究    申兴海

发酵液中分离提取1,3-丙二醇的实验研究    李宁

非贵金属催化剂上葡萄糖一步氢解制备低碳二元醇研究    阳光

活性炭负载掺杂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研究    唐凤金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改性研究    刘会杰

甘油氢解联产乙二醇和甲醇的探索性研究    黄瑜

乙酸叔丁酯的合成研究    刘旋

超临界CO_2印染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周占坡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研究进展    李应成,何文军,陈永福

国内外乙二醇市场分析    虞海靖

乙二醇生产技术的演变及前景    张英,葛欣

乙二醇合成的研究进展    周春晖

乙二醇及其应用    张文华,杨孝民,张洪滨

碳酸亚乙酯法生产乙二醇的展望    

加压一步法合成碳酸乙烯酯    刘定华,赵贤广,王海善,郭卫军,杨晓燕

降低乙二醇中醛含量的研究    关瑞,张春宇,安东华

对乙二醇成品UV值影响因素的探讨    陈红

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毛东森,卢立义

紫胶改性的研究 第一报 用乙二醇和二羧酸改性紫胶    S.C.SENGUPTA;马万清;

乙二醇单异丙醚    唐煜瑛;

我国环氧乙烷、乙二醇市场预测    张梅;

聚四甲撑乙二醇醚的合成方法    汪多仁

环氧乙烷/乙二醇的国际供需动向    徐鼎镕;

气相色谱法测定阴极电泳涂料中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    于滨;唐瑛;周湘玲;季军宏;

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    章洪良;

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朱建民;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水性涂料中三种乙二醇醚    陈会明;王超;王星;刘娟;

天然气路线合成乙二醇技术进展    董平;邵伟;赵辉;

合成乙二醇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张木;王永杰;李晨曦;

煤制合成气合成乙二醇工艺技术及相关催化剂研究进展    裴婷;张勇;

固体碱催化剂合成丙二醇甲醚    张志远;高静;刘清涛;戴伟娟;

甲醇-乙二醇二元体系常压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马奇;王桂荣;王延吉;赵新强;

连续式催化制备乙二醇乙醚    王永杰;

环氧乙烷及其精深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朱建民;

原位聚合制备交联聚乳酸中空微球    江兵兵;高长有;胡玲;沈家骢;

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邱万勇;李换琴;

国内外促进涂料用溶剂换代与节省的法律法规进展    刘国杰;

减少涂料污染 善待生态环境    李桂林;

乙二醇醚:需求强劲 发展当慎    金霖

科技助推宜兴发展    本报记者 范高明 通讯员 王朝霞

重锤响鼓擂天音    秦旭东 刘恩长

水性涂料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本报记者 薛秀泓

脱漆剂 应用日渐广泛    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刘云

氨纶产业国产化步伐亟待加快    宗晨

天津石化抓机遇促生产拓市场    本报记者 董波 通讯员 田玲

鳄鱼漆祭出“颠覆”营销法宝    本报记者 杰雯 李媛 2002-07-15

时下供不应求 未来产需趋平    顺夫

三维集团多种产品打天下    记者 王乐意

多酸晶体的合成及其在制备乙二醇中的催化作用;多酸晶体的合成及其在制备乙二醇中的催化作用    赵志凤

多酸晶体的合成及其在制备乙二醇中的催化作用    赵志凤

稀土氧化物修饰和双金属铜基催化剂在草酸二甲酯选择加氢制乙二醇反应中的研究    郑鑫磊

铜催化空气氧化选择性断裂乙二醇醚中饱和C-C键的研究    赵立兴

清洁行为及其引发的化学反应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朱舟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纺织品安全和环境激素光降解方面的应用    潘晓新

膜反应器中乙二醇乙醚的合成研究    潘兵

合成丙二醇单甲醚的高晶度镁铝水滑石催化剂制备、表征与活性    冯震

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醚单酯合成工艺研究    雷海琴

半间歇釜式反应器合成乙二醇单醚的研究    董凤蕾

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乙二醇反应机理的研究    惠胜国

环氧烷烃插入乙酸乙酯的选择性的研究    张中杰

食品罐用镀锡钢板的环保型脱漆剂研究    葛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