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五氟碘乙烷的气相催化合成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48:32
热度:

五氟碘乙烷的气相催化合成技术研究【摘要】: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气相催化合成五氟碘乙烷的新型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和构建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平台,进行了工艺条件和催化技术

【摘要】: 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气相催化合成五氟碘乙烷的新型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和构建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平台,进行了工艺条件和催化技术实验研究,并简单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设计了以五氟乙烷、碘、氧气为原料,以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为催化活性组分,以活性炭、多孔金属氟化物等为载体,连续一步气相合成五氟碘乙烷的新工艺。热力学计算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合成工艺能以较高的得率获得目标产物五氟碘乙烷。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空速、投料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这些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50℃-600℃,空速范围为70h~(-1)-106h~(-1),投料比(C_2F_5H:O_2)为20:3。 采用BET、XRD、Tg-DTA、EDS等技术手段详细表征了催化剂比表面积、表面形貌、表面元素和热分解状况等,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催化规律,结果表明:碱金属盐更适合作为活性组分,阳离子催化活性顺序为:铷盐>钾盐>钡盐>铯盐>镁盐;阴离子催化活性顺序为:硝酸盐>氟化物;活性组分适宜的负载量为15%-20%;适宜的载体为AC,以椰壳类AC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此类催化剂寿命偏短,分析原因是由于高温氧化、积碳、活性组分的流失、催化剂中毒作用造成的。 催化剂改性研究表明,碱性强度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五氟碘乙烷在高温下易发生裂解,有CF_3I及一些副产物生成。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是通过高温碱性催化,C_2F_5H脱HF生成CF_2:作为活性中间体,后者歧化成CF_3·由基,最后通过加成和碘化反应CF_2:、CF_3·和I·自由基结合生成了C_2F_5I。 【关键词】:五氟碘乙烷 气相催化 合成 碱金属盐 活性炭 固体碱催化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Q2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6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0-12
  • 1.1.1 五氟碘乙烷在合成有机氟化物中的重要地位10-11
  • 1.1.2 五氟碘乙烷的合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11-12
  • 1.2 五氟碘乙烷的研究现状12-14
  • 1.2.1 五氟碘乙烷的合成技术研究现状12-14
  • 1.2.1.1 五氟碘乙烷的传统合成方法12-13
  • 1.2.1.2 五氟碘乙烷的新型合成方法13-14
  • 1.2.2 五氟碘乙烷的催化技术研究现状14
  • 1.3 本文的目的与拟开展的研究内容14-16
  • 1.3.1 本文的目的14-15
  • 1.3.2 拟开展的研究内容15-16
  • 2 五氟碘乙烷新型合成路线设计与可行性分析16-26
  • 2.1 五氟碘乙烷的新型合成路线的设计16-20
  • 2.1.1 新型合成方法的提出16
  • 2.1.2 本文工艺路线设计和建立16-20
  • 2.1.2.1 原料准备与定量输送17-18
  • 2.1.2.2 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控制18-19
  • 2.1.2.3 催化剂的制备与在反应器的装填19
  • 2.1.2.4 产物后处理19-20
  • 2.1.2.5 反应过程监控20
  • 2.2 五氟碘乙烷新型合成工艺的可行性分析20-25
  • 2.2.1 新型合成路线热力学分析20-22
  • 2.2.2 新工艺路线可行性的实验研究22-25
  • 2.2.2.1 实验方案22
  • 2.2.2.2 实验部分22-24
  • 2.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3 五氟碘乙烷新型合成工艺的实验研究26-33
  • 3.1 研究方法26
  • 3.2 实验方案26
  • 3.3 实验部分26-28
  • 3.3.1 实验原料26
  • 3.3.2 实验设备及仪器26
  • 3.3.3 实验步骤26-28
  • 3.3.3.1 催化剂制备26
  • 3.3.3.2 催化剂活性评价26-28
  • 3.4 结果与分析28-32
  • 3.4.1 各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的研究28-32
  • 3.4.1.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28-29
  • 3.4.1.2 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29-30
  • 3.4.1.3 投料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30-32
  • 3.5 本章小结32-33
  • 4 五氟碘乙烷气相合成的催化技术研究33-49
  • 4.1 催化剂的制备33
  • 4.2 催化剂的表征33-39
  • 4.2.1 比表面积分析33-34
  • 4.2.2 XRD分析34-35
  • 4.2.3 表面元素分析35-37
  • 4.2.4 热重分析37-39
  • 4.3 催化剂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的研究39-43
  • 4.3.1 研究方法39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39-43
  • 4.3.2.1 活性组分种类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39-41
  • 4.3.2.2 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41-42
  • 4.3.2.3 活性组分的配比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42-43
  • 4.4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43-48
  • 4.4.1 活性炭载体43-44
  • 4.4.2 多孔负载型载体44-46
  • 4.4.3 催化剂载体类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46-47
  • 4.4.4 活性炭作为载体的催化剂稳定性考察47-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5 五氟碘乙烷合成中固体碱催化剂的改性研究49-55
  • 5.1 固体碱催化剂碱性强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49-54
  • 5.1.1 研究方法49
  • 5.1.2 研究方案49-50
  • 5.1.3 结果与分析50-51
  • 5.1.4 固体碱催化反应机理探讨51-54
  • 5.2 本章小结54-55
  • 6 结论与展望55-57
  • 6.1 主要结论55-56
  •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60-78
  • 附录A 标定数据表60-64
  • 附录B 分析测试图64-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气相催化法制三、四氯乙烯新工艺    鲁宁

苯酚气相催化甲基化生产邻甲酚    

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工艺研究    唐宏青

气相催化氟化制备HFC-134a过程中HF的在线分析    赵智霞,李忠,陈建鸿,权恒道

气相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吴晓华,姜玄珍,王剑莺,张立庆

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    周仲实;

五氟碘乙烷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邵颖;钟军;周彩虹;

五氟碘乙烷的合成方法    耿为利;

直接法合成五氟碘乙烷催化剂RbNO_3-KF/C失活    冒爱琴;杨光成;吴少驹;潘仁明;

3-甲基吡啶气相催化氨氧化的反应动力学(上)    王冠群;

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合成HFCs    张呈平;程序;吕剑;

KNO_3/Al_2O_3上环戊二烯甲基化反应的研究    古芳娜;孙林兵;淳远;王英;朱建华;

气相催化氯化法制备五氯吡啶的中试研究    宋恭华;钱旭红;李忠;

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合成HFC-134a    张呈平;张伟;冯雪涛;吕剑;

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合成HFC-125    张呈平;张伟;吕剑;

气相碘化催化合成三氟碘甲烷    马洋博;郝志军;吕剑;

NaCl对Pt/ZrO_2催化巴豆醛选择性加氢的影响    罗孟飞;王晓霞;郑海影;鲁继青;

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配合物催化剂研究    李长海;刘娟娟;

从工业装置实测数据核算乙炔法制醋酸乙烯反应热    潘鸣;熊飞;李四平;周子牛;胡鸣;

Ni/SBA-15催化氯苯加氢脱氯    邵芸;万海勤;许昭怡;郑寿荣;朱东强;

氮肥一次法联产二甲醚获成功    记者 武验

让汽车改“喝油”为“喝醚”    李晓芳

硫醇需求前景阳光灿烂    孟晖

全市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5家    本报记者 张苹

五氟碘乙烷的气相催化合成技术研究    寇鸿飞

四氯化碳催化转化为一氯甲烷的试验研究    尚建壮

气相催化加氢还原1,2-二氯乙烷的研究    王志勤

萘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研究    崔铁兵

2,2-二氨基联苄气相催化脱氨合成亚氨基二苄宏观动力学研究    魏文韬

五氟碘乙烷催化合成新工艺研究    李雷

基于离子液体气相催化反应的氯代烷烃制备方法    张金龙

甲基萘气相催化合成甲基萘醌的研究    王媛媛

乙醛乙酸一步气相催化加氢酯化反应研究    彭缠曹

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已烷工艺及催化剂改性研究    孔祥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