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生物质能的芒属(Miscanthus)植物碳动态和收支研究进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4:15
热度:

基于生物质能的芒属(Miscanthus)植物碳动态和收支研究进展【摘要】: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是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多年生芒属C4植物(Miscanth

【摘要】: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是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多年生芒属C4植物(Miscanthus)由于具有巨大碳固定能力而成为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植物。中国是芒属植物芒草起源中心,但相对于欧洲国家应对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而采取的芒草研究与应用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草地利用模式,决定了在南方草地的研究显著少于北方,近年来芒草在华南地区的运用研究集中于生态修复,对草本植物群落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CO2气体交换能力的研究仍然相当缺乏,在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长及全球变暖背景下,生物质能植物及其碳汇功能的相关研究尤显重要。我国南方近6 700万hm2退化丘陵草坡急待恢复或处于恢复中,草坡地芒属植物符合生物质能植物标准,施肥少,害虫少,农药输入少,能够有效地利用光、水等自然资源。考虑到C4植物具有比C3植物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高光能利用率C4芒属植物的碳固定能力及能源潜力值得重视,但缺乏科学的碳动态和碳收支评估。综述了国内外芒草生物量特征与生物质能潜力研究现状,重点论述芒属植物生态系统水平的碳动态和收支能力研究,探讨了系统水平更客观评估芒属碳源汇(Carbon sequestration)功能的方法,基于生物量过程的研究结果及华南地区草坡研究历史和现状,为草坡地生物质能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关对策,强调在我国南方开发和利用芒属植物资源具有重要能源价值和经济、环境效益。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园);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生物质能 芒属 碳动态 C植物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1510089010001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375)
【分类号】:Q945
【正文快照】: 因为化石燃料燃烧的增加及土地利用变化,大气CO2浓度在增加[1];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大量的开采和使用导致资源枯竭[2],能源与环境安全已成为世界两大难题[3],可再生性能源的探索活动在近20多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因其燃烧的“碳中性”,即燃烧供给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芒属植物研究进展    刁英;余作平;胡中立;

我国南方草地资源及其利用    王素珍;谢帆;

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张新时,周广胜,高琼,倪健,唐海萍

半干旱草原地-气温室气体交换速率测定    王跃思,纪宝明,王艳芬,张文,刘广仁,杜睿,骆冬梅

内蒙古典型草地CO_2,N_2O,CH_4通量的同时观测及其日变化    董云社,章申,齐玉春,陈佐忠,耿远波

生物质能源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蒋剑春

芒属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易自力;

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异质性    李跃林;郎黎明;张云;林永标;韦强;

华南铅锌尾矿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束文圣,叶志鸿,张志权,黄铭洪,蓝崇钰

金属矿区芒草种群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李勤奋;杜卫兵;李志安;王峥峰;彭少麟;

生态税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析    鲍文;

安徽省森林经营碳汇技术刍议    傅松玲;姚雪晗;

补播在草地植被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包宗武;苗玉华;

淹水胁迫下禾本科植物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朱桂才;罗春梅;

遮阴对四川野生狗牙根生理特性的影响    魏萍,干友民,张国珍,王钦

张家口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韩芳;韩素卿;王卫;

土壤—植物系统锌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李福燕;张黎明;李许明;郭彬;陈柳燕;漆智平;

岷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席一;尤振;

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王岩;龙春林;程治英;

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碳汇研究    贺红早;贺瑞坤;段旭;陈训;

直接植被法在矿业废弃地复垦中的应用    储玲;刘登义;

生物质水热液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曾其良;王述洋;李二平;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综述    邱波;彭尽晖;余文婷;

广东省韶关市生物质能现状及生物质能发电前景探讨    张音波;夏志新;

干旱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初探    刘强;

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揣小伟;黄贤金;郑泽庆;王婉晶;

几种能源草中化学成分利用指数分析    李峰;王宗礼;孙启忠;

新一代生物柴油原料——微藻    童牧;周志刚;

西北干旱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途径及对策    王建勋;

花岗岩边坡植被恢复理论与工程实践    弓刻;吕升力;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    高晓阳

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    杨凡

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润元

亚高寒草甸弃耕地恢复演替过程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李文金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    迟聪聪

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仿真模型研究    吴金友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特征    石军南

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    安俊珍

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特征及原因研究    张燕

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苏毅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聂斌斌

山地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研究    潘妍宇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质油的实验研究    胡兴涛

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罗佳

桑树内生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产油脂发酵条件优化及利用淀粉厂废水的研究    杨悦

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王富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矿区生态健康评价    李海龙

不同荻繁殖体地下部分生长的初步研究    周存宇;杨朝东;任双宝;

五节芒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金琳;葛刚;陈少风;杨赛钢;章泉;

常绿阔叶植物越冬期间叶片水分及淀粉粒的动态变化    董丽,路艳红,黄亦工,苏雪痕

江西省天然草地改良利用的试点研究——以南昌市双港试验点为例    谢帆;王素珍;

栽培管理对荻生长特性及生物质成分的影响    黄杰;黄平;左海涛;

我国不同地区芒和荻种质资源抗盐性的初步评价    宗俊勤;陈静波;聂东阳;褚晓晴;李珊;刘建秀;

施肥对五节芒热值和表型性状的影响    陈慧娟;张卓文;宁祖林;扬鸿;孙贵平;

基于形态性状及Adh1基因序列的芒与五节芒自然杂交现象研究    朱明东;蒋建雄;肖亮;艾辛;覃静萍;陈智勇;易自力;

盐生和中生环境中宁枸杞叶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郑文菊,张承烈

干扰生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扰动生态学理论框架    周道玮,钟秀丽

芒木质素代谢基因片段的克隆及RNAi载体构建    陈育隆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况及展望    林宗虎;

生物质能在希望的田野上    赵增立;曹经建;

“点燃”阳光——德国从生物质中高效提取柴油    春上莱茵早;

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高荫榆;雷占兰;郭磊;谢何融;陈才水;

生物质能研发展望    匡廷云;马克平;白克智;

互花米草生物质能利用潜力    清华;姚懿函;李红丽;安树青;

芒属植物核型分析技术体系的建立    杜凤;蒋建雄;卢玉飞;易自力;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动态研究(英文)    王涌翔;魏晶;吴钢;姜萍;王宏昌;

植物基因工程改善生物质能利用的研究进展    翁海波;韩绍印;高建民;杨德良;

基因工程改善植物生物质能利用的研究进展    翁海波;高建民;韩绍印;杨德良;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经济评价    田宜水;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孙丽英;

基于低碳视角下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吴珊珊;姚治君;

温室效应与生物质能利用    余春江;骆仲泱;岑可法;方梦祥;周劲松;

国外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发展态势分析    张维胜;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思考    吴创之;

运城市发展生物质能的思考    薛晓光;李俊波;

天津市生物质能发展展望    刘强;辛永波;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吴创之;

生物质(绿色能源)发电在云南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王文红;蔡正达;高奎;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应用刍议    陶邦彦;

美国开发高效生物质能加工工艺    张忠霞

生物质能替代石油工程提前起步    王娟

生物质产业:为农业开辟第三战场    农行江苏连云港分行调研组

生物质能企业 期盼新标准    本报记者 陈玮英

开创合作新领域    

国家将开展农村生物质能战略研究    记者  师晓京

“十一五”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550万千瓦    张扬

我生物质能源两年内要抢市场份额    记者 武验

北京延庆生物质能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刘爽王晶

希尔公司自主研发生物质能利用新设备    本报记者 霍峰本报通讯员 王青青

中国生物质能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    侯刚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    马占云

四川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黄从德

间伐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碳动态影响的研究    梁芳

中国芒属植物系统学研究    卢玉飞

运用IBIS模型估测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的模拟    刘曦

羊草草原分解者亚系统氮、磷、碳动态的研究    曲国辉

东北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动态研究    杨金艳

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农村住宅技术系统设计研究    刘文合

西南山地景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及管理实践对土壤水、养分和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邵景安

中国与IEA国家生物质能利用比较研究    岳建芝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    陈霞

陕西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趋势和长效机制研究    徒向东

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的设计,试验和模拟    姚炜

生物质气化气中焦油的催化裂解研究    韦杰

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新探索    沈志远

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裂解液化试验研究    方昭贤

生物质能利用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王德元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氮污染物形成机理研究    李刚

木薯渣热解气化的研究    岳金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