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及其并网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4:07
热度:

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及其并网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地增加,许多自然资源也相继面临枯竭的危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各国也竞相提出各种可持续发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地增加,许多自然资源也相继面临枯竭的危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各国也竞相提出各种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的发展战略。风力发电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机型不断涌现,风能作为一种最有潜力的新型能源,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因此,本文将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系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就如何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实现最大风能捕获以及并网逆变器的控制问题展开研究。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对于风能的利用率、动态稳定性等指标要求高的特点,根据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线性参数变化(LPV,Linear Parameters Varying)模型;给出了一个具有自适应机制的鲁棒保性能控制的充分条件,并根据这个充分条件设计出了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自适应的方法估计出系统的不确定参数,而后利用估计的参数与鲁棒保性能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并满足二次型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高风速或者是低风速,此控制方法都能使系统具有抑制外界干扰的能力和良好的动态特性。 在分析了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实现额定风速下风能的最大捕获为目标,采用滑模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软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使得风电系统在额定风速以下时,能够根据风速的变化实时地改变电机转速,从而获得最佳叶尖速比,实现最大功率追踪的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软切换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实现额定风速下的最大风能捕获,同时弥补非线性给系统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风电系统进行并网时,系统中存在着由于故障或不平衡负载等不确定性扰动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扰动观测器对其进行补偿,抑制了扰动给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矢量控制原理,设计了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使得网侧逆变器输出的交直轴电流在有限时间内达到给定值,并采用高阶终端滑模消除抖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扰动观测器与高阶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的方案,使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同时提高了跟踪精度,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关键词】:线性参数变化模型(LPV) 自适应控制 保性能控制 高阶终端滑模 模糊控制 滑模控制 最大风能捕获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614;TP27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
  • 1.2 风力发电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1-13
  • 1.2.1 国外风力发电发展现状11-12
  • 1.2.2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现状12-13
  • 1.3 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13-16
  • 1.3.1 定桨距失速调节与变桨距调节技术13-14
  • 1.3.2 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与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14-15
  • 1.3.3 并网技术的研究现状15-16
  • 1.4 现代控制理论在风电系统中的应用16-17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风电系统的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19-31
  • 2.1 引言19
  • 2.2 风能转换系统模型19-24
  • 2.2.1 风力机特性20-21
  • 2.2.2 风能转换系统模型及 LPV 表示21-24
  • 2.3 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设计24-27
  • 2.4 仿真研究27-30
  • 2.4.1 仿真的主要参数27
  • 2.4.2 低风速与高风速区的仿真模型分析27-29
  • 2.4.3 仿真结果分析29-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基于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最大风能捕获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研究31-41
  • 3.1 引言31
  • 3.2 PMSG 数学模型的建立31-33
  • 3.3 自适应模糊滑模软切换控制策略33-37
  • 3.4 仿真研究37-40
  • 3.4.1 仿真的主要参数37-38
  • 3.4.2 仿真结果及分析38-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4章 带扰动观测器的网侧逆变器高阶终端滑模控制研究41-51
  • 4.1 引言41
  • 4.2 并网逆变器的数学建模41-42
  • 4.3 扰动观测器设计42-44
  • 4.4 网侧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44-47
  • 4.5 仿真研究47-49
  • 4.5.1 仿真的主要参数47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47-49
  • 4.6 本章小结49-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8-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介6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变结构控制的风力发电变浆距系统    胡佑群;罗成;张东辉;王强;

非匹配不确定多变量系统高阶终端滑模控制    郑剑飞;冯勇;杨旭强;

一种基于PWM控制的混合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顾和荣

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赵梅花;阮毅;杨勇;

基于优化滑模控制的小型风电并网逆变器研究    于彬;沈锦飞;张兴进;

恒速恒频风电场并网对现有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聂宗铭;余洋;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

风力发电最大风能追踪综述    吴政球;干磊;曾议;冷贵峰;罗建中;

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王全胜;郭纯生;曹桂荣;

变桨距型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控制及建模仿真    徐大平;肖运启;秦涛;吕跃刚;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自适应内模控制研究    陆华才;王军;田丽;

适用于农网的中小功率风力发电电源研究    汪洋;成立;

风轮机特性的模拟    荆龙;王昕;汪至中;

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    刘尹霞;刘峰;

双馈感应发电机调速风力机    魏毅立,李华德,吴振奎,尚德舜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H_∞鲁棒控制    范普成;王长松;王志宇;杨建成;

连续时间MRAC系统的构成    常敏慧

基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能源变换系统    赵莉;刘连根;宋平岗;

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许琤;王辉;谭健;

风力发电机组    唐建平;王立鹏;

我国高原地区风力发电研究    缪江豫;邢瑞鹏;

基于模糊逻辑的变速恒频风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肖运启;徐大平;吕跃刚;

永磁同步电机的二阶自抗扰控制算法    刘志刚;李世华;

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的风力发电转速鲁棒控制    赵林坤;樊绍胜;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

基于摩擦和扰动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周旋;李世华;

积分模糊滑模控制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杨锡运;刘欣然;

Design of Neural Network Disturbance Observer using RBFN for Complex Nonlinear Systems    

我国海上风机基础形式分析    王建峰;蔡安民;刘晶;

海上风机支撑结构设计分析研究    李晔;李红涛;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无刷双馈电机建模及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邵宗凯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风能转换系统的分析、控制与优化方法研究    吴定会

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张大海

变转速泵控差动缸及低能耗注塑机技术研究    张红娟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刘颖明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及控制策略研究    王松

海上风力发电结构性能分析研究    庞文彦

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的研究    金长生

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研究    王增国

基于LabVIEW的风力机叶片振动监测系统开发    陈顺章

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    周志飞

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设计    冯凯辉

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建模与设计    陈丽

风电机组变桨距实验平台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及仿真    杨先有

风电机组监控安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林媛源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稳定性研究    张忠志

功率因数校正系统的模糊控制及其仿真研究    祁征;黄书童;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金一丁;宋强;刘文华;

三相PWM整流器空间矢量控制简化算法的研究    浦志勇,黄立培,吴学智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转子电流自抗扰控制    夏长亮;宋战锋;

交流伺服系统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张井岗,刘志运,裴润

为提高轮廓加工精度采用DOB和ZPETC的直线伺服鲁棒跟踪控制    赵希梅;郭庆鼎;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滑模控制    汪海波;周波;方斯琛;

带负载转矩补偿的 PMSM 交流伺服系统自适应控制    许强,贾正春,李朗如

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综述    李辉,杨顺昌,廖勇,何蓓

一种适用于电网不平衡故障情况的数字锁相环    张学广;徐殿国;李伟伟;

基于高频斩控原理的可控电抗器    顾和荣;赵清林;张纯江;

小功率汽油发电机组数字电子调速器的研究    杨长圣

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分析与综合控制的研究    闫利伟

基于电流型变流器的小型并网风电系统研究    吴胜兵

基于PSCAD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研究    蔡国营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风能控制策略    李辉;何蓓;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    杨金明,吴捷,杨俊华

PMSG风力发电系统的最优跟踪增益调度控制    王伟;纪志成;

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    马昕霞,宋明中,马强,李永光

优化爬山算法在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黄守道;卢季宁;黄科元;高剑;

额定风速以下风力发电系统的双频环优化控制器设计    陈奇;桑英军;王林高;

模糊控制在变速恒频风电无功功率优化中的应用    杨国良;于倩;李惠光;

模糊控制在变速恒频风电无功功率优化中的应用    杨国良;于倩;李惠光;

风力发电系统中风机控制策略综述    温春雪;李正熙;

基于反馈线性化PMSG风力发电系统控制    王伟;陈奇;纪志成;

变速风力发电系统的MATLAB仿真    周洪伟;张辉;刘金虹;阮少华;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风力发电系统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任丽娜;刘福才;焦晓红;

浅析风力发电系统雷电综合防护    李响;

小型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PSCAD/EMTDC仿真研究    于文杰;严干贵;权炜炜;

风力发电 绿色能源    徐应娜;徐懋生;

可再生能源中的控制与电力电子技术    吴捷;杨金明;杨俊华;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方法研究    谢桦;张德宏;

风力发电与电力电子技术    李建丽;李黎黎;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用模拟风车的研制    胡维昊;贾要勤;裴云庆;王兆安;

最大风能捕获控制研究    李建林;

张利平与斯维奇风力发电系统(北京)有限公司高管座谈    记者 王庆华

“明年的订单都接满了”    记者 程连红

我国与丹麦合作展开风电研究    

以科技创造风能行业的未来    林虎

采用8大节能系统 可为电动汽车充电    记者 钟文

风电功率模块应具备高可靠性长寿命特征    

浙江移动试点风能基站    记者 陈珊

惠山风电产业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苏卫东

“三能”互补节能逾九成    记者 王翠霞 通讯员 周道军

我区首座单机容量最大风光互补发电站投入使用    记者 马疆虎 巴桑 梁秦

海岛中小型独立风电系统可靠运行技术研究    董永军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平滑策略的研究与控制系统设计    胡雪松

低电压故障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特性分析与运行控制    宋战锋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能量成型控制策略研究    宋蕙慧

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研究    姜燕

大容量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关键问题研究    周宏林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技术研究    唐芬

Boost斩波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变换器运行控制    耿强

多重电枢混合励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杨勇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穿越电网故障运行研究    张禄

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及其并网研究    谢建平

交流励磁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    蔡海锋

风力发电系统基于能量的非线性控制    高文亮

随机分布控制理论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田野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并网运行鲁棒控制    苏博

新型爬山算法在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运用    卢季宁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全程功率可调的研究    姜伯宇

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的研究    胡兵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孟涛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低压穿越控制研究    陈朋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