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玉米秸秆还田方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4:44
热度:

玉米秸秆还田方法【摘要】:正玉米是秸秆产量最高的禾本科作物。"玉米—萝卜"种植模式是玉米秸秆堆沤还田最容易实施的方法。禄丰县碧城镇每年采用"玉米—萝卜"种植模式的土地在666.67

【摘要】:正玉米是秸秆产量最高的禾本科作物。"玉米—萝卜"种植模式是玉米秸秆堆沤还田最容易实施的方法。禄丰县碧城镇每年采用"玉米—萝卜"种植模式的土地在666.67 hm~2以上。据测算,玉米在蜡熟期采收时,每亩玉米秸秆产量在3500~4500 kg。1)5月上旬种玉米,采用"宽窄行"捞沟或打塘点播,宽行110 cm、窄行40 cm、株距20 cm,玉米中耕管理时在宽行中捞沟培土。玉米捞沟培土后形成70 cm宽的墒面。 【作者单位】: 禄丰县碧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关键词】玉米地;玉米秸秆还田;秸秆产量;蜡熟期;打塘;禾本科作物;腐熟剂;玉米果穗;均匀分布;成宽;
【分类号】:S141.4
【正文快照】: 玉米是秸秆产量最高的禾本科作物。“玉米—萝卜”种植模式是玉米秸秆堆沤还田最容易实施的方法。禄丰县碧城镇每年采用“玉米—萝卜”种植模式的土地在666.67 hm2以上。据测算,玉米在蜡熟期采收时,每亩玉米秸秆产量在3500~4500 kg。 1)5月上旬种玉米,采用“宽窄行”捞沟或打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玉米的中后期生长与气象    高俊灵

玉米生长三维显示模型研究初探    严定春;诸叶平;李世娟;

气候变暖对玉米生长及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张茹琴;

栽培方式对寒地玉米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杨克军;王玉凤;张树远;蔡鑫鑫;姜军;王岭;师臣;

超量覆盖物对土壤氮矿化作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方子春

灌水、石灰和镁肥水平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镁素利用的影响    雷文杰;李伏生;陆文娟;

辽宁玉米生产区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魏美娜;杨红;刘志恒;张江林;李昕月;白海涛;

下等旱作土不同肥量配比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朱星陶,李德珍,范德文

史丹利复合肥:让玉米在台风中抗倒伏    郇恒琳;

有机无机垃圾复混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秦嘉海,金自学,陈广泉,刘金荣,谢晓蓉

玉米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何国艳;汤利;郑毅;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王爽;陈雪丽;李伟群;王晓军;孙磊;张磊;谷学佳;刘颖;潘亚清;张凤彬;王玉峰;

宝丰县示范方玉米大旱之年不减产    记者 王长河

为了丰收的希望    记者 李凤霞

科左中旗全力抗旱保丰收    徐志民

苏家屯区3800多亩玉米只长秆不结穗    本报记者 李海英

新技术让老旱区焕发青春    余慧 邓秀英 邓非 (本报记者 邓秀英 )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及玉米生长特性的调控效应研究    于寒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玉米种植分布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李广

基于遥感的玉米产量预测系统的研究    胡楠

玉米秸秆捡拾粉碎机设计及田间性能试验研究    付文军

模拟降雨量下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和玉米的影响    眭彦伟

玉米覆盖耕作试验研究及SPAC系统水分传输模拟    谢萌

产酸真菌对土壤养分变化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千淋兆

基于全极化SAR数据玉米长势监测及制图研究    化国强

大垄沟及其改良措施对玉米生长和WUE影响的研究    方锋

黑土区玉米控释氮肥的施用技术研究    王蒙

秸秆喷施快速腐熟剂后还田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冷麟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