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象要素对太阳能电池板温度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3:13
热度:

气象要素对太阳能电池板温度的影响【摘要】:温度升高会引起光伏电池发电效率下降,电池板温度是确定温度折减系数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尚没有充足的外场实测电池板温度数据。该文基于北京南郊太

【摘要】:温度升高会引起光伏电池发电效率下降,电池板温度是确定温度折减系数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尚没有充足的外场实测电池板温度数据。该文基于北京南郊太阳能试验站2010年全年逐时电池板温度、气温、地表温度、斜面和水平辐照度实测数据,分析了电池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及其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电池板温度与气温和斜面辐照度的综合相关或与地表温度的线性相关最好,但实测数据不易获得;电池板温度与气温的线性相关较好,数据较易获得且质量有保证,从现实可行性考虑,是推算电池板温度最实用的相关方程;电池板温度与气温和水平辐照度的综合相关可以作为辅助方程,用于推算气温较高情况下的电池板温度。基于2010年电池板温度实测数据和加权计算的方法,得到北京地区年平均光伏发电温度折减系数约为2%,最高可达到13.3%。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板温度 气温 地表温度 辐照度 光伏发电温度折减系数
【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121301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48)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面上项目(CAMGJ2012M74)
【分类号】:TM914.4;P40
【正文快照】: 2 5。C)。山于我国气候特征多样,高MIX:域Iffl积很弓i言 广11KI,温度对光伏发电的影响敁著.o成为光伏屯站设il?屮的必要参数之一。太丨!丨丨能作为‘C候资源的一种,W大规模利用会 山式(1)可知,确记合理的温度折减系数,只耑受到各种"c象w尜的影响。对于光伏发电,溢度足 知逍'厂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北方年极端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区域增暖的联系    马柱国,符淙斌,任小波,杨赤

中国城市扩展对气温观测的影响及其高估程度    邵全琴;孙朝阳;刘纪远;班艺舫;何剑锋;匡文慧;

中国土壤温度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张慧智;史学正;于东升;王洪杰;赵永存;孙维侠;黄宝荣;

地温观测常见问题及报表数据处理方法    李耀宁;李艳;李珊珊;

近50年我国日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    于淑秋;

近40年我国极端温度变化趋势和季节特征    杨萍;刘伟东;王启光;熊开国;侯威;

我国夏季高温极值的概率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周云;钱忠华;何文平;封国林;

基于160站资料的我国表面气温异常特征    周国华;王盘兴;罗小莉;谢瑶瑶;

FY-3A陆表温度反演及高温天气过程动态监测    董立新;杨虎;张鹏;唐世浩;陆其峰;

对云状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诊断与对策    解卫民;魏敏;李会群;赵永军;

各种因素影响下气温和露天温度对比与预报分析    王润清;张凤洲;

加密自动站市级中心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分析    陈柏堃;郜庆林;

辽西日光温室大棚内小气候的变化规律    马成芝;孙立德;梁志兵;王天仲;

龙眼越冬期间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关系的初步分析    蒙文交;谭宗琨;刘春峰;

利用草面温度预报霜的分析    赵艳玲;李静锋;刘泳梅;

近57年营口市农耕期界限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曲岩;金巍;郝宏伟;吕一杰;

七台河地区市·县最低气温差异分析    王淑艳;李兴宝;

由阜阳站迁址看气象探测环境对气温观测的影响    张思超;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周脚根;宋变兰;尤冬梅;

河南省气候业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方;于庆学;

单站地温自动绘图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刘晓君;童海滨;王其英;李跃华;郭艳玲;

浅谈自动气象站数据及传输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    易秋丽;杨丽娟;

浅谈自动气象站月报表数据文件的审核规则库设计    李睿;罗焕梅;朱彩凤;胡桃花;李亚军;

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省级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武捷;屈志勇;朱喜林;任慧龙;

WRF模式中不同参数化方案对沪宁高速公路浓雾过程的模拟对比    王佳;严明良;盛也;缪启龙;郭人杰;王群;

浅谈分钟观测数据文件质量控制    陈柏堃;陆小勇;冯文龙;胡敏;郜庆林;

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区划研究    黄艳;蔡敏;

1961~2010年气候变暖对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影响分析    张立波;

雾的形成机理和人工消雾方法分析    黄远山;朱正远;

南京冬季雾宏微观物理结构的观测研究    刘端阳

油田热水供暖系统热负荷智能预测技术研究    刘明

基于气候变化的水稻旱灾风险及其保险研究    赵建军

双成像云底高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国胜

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孙雯

普及型生态—农业气象自动观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胡萌琦

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热变形损伤机理及抑制技术研究    徐洪国

中国紫外与光合有效辐射的联网观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胡波

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陶健红

黄、渤海海雾遥感辐射特性及卫星监测研究    郝增周

遥感图像分块分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刘涛

哈尔滨市高空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分析    张金峰

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    张鹏

基于GPRS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的设计与实现    刘兴丽

江淮地区塑料大棚结构性能研究及优化设计    李仁杰

青岛近海夏季海雾年际变化的低空气象水文条件分析    白慧

省级气象探测资料集成系统设计    华连生

新疆大风时空变化特征及环流背景研究    高婧

导线覆冰自动化观测设备研发    王春雷

自动气象站故障诊断与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肖波

MODIS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劈窗算法比较    孙亮;孙睿;贾成刚;张雪芬;王汶;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潘晓华

中国北方年极端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区域增暖的联系    马柱国,符淙斌,任小波,杨赤

华北主要城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评估方法    张尚印,宋艳玲,张德宽,王守荣

对气候变暖问题争议的分析    王绍武,龚道溢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王一谋,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江南,吴世新

黄河三角洲多尺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异    王红;宫鹏;刘高焕;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降水量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    王英;曹明奎;陶波;李克让;

中国土壤温度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张慧智;史学正;于东升;王洪杰;赵永存;孙维侠;黄宝荣;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Surface Warming in China    张井勇,董文杰,吴凌云,魏江峰,陈佩燕,Dong-Kyou LEE

草毡寒冻雏形土CO_2释放特征    张金霞,曹广民,周党卫,赵新全,周兴民

基于多源极轨气象卫星热红外数据的近地表气温反演研究    祝善友;张桂欣;尹球;匡定波;

不同构造带硅酸盐化学风化率的制约:气候还是构造?    金章东;李英;王苏民;

广西近十年气温变化特点的分析    李英梅,苏志

SARS流行时期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张艳玲,寿绍文,张鹏,陈铁

均生函数模型在气温和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许丽玲;侯维峰;刘璐;

灰色系统理论在降水量、气温超长期预测中的应用    杨德伟,卓景愉,郑维,唐风兰

广州气温与厄尔尼诺的多尺度相互联系    吴洪宝,特·米·松涅奇金

南极洲伊利莎白公主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张明军,李忠勤,秦大河,效存德,康建成,李军

德国西部生长季节的一次趋势转折    陈效逑

基于TES算法的地表温度反演应用研究    许军强;白朝军;孙珂;王明常;

用Landsat TM6反演地表温度所需地表辐射率参数的估计方法    覃志豪;

与2010年玉树M_S 7.1地震有关的地表温度、湿度变化    崔月菊;杜建国;陈志;李静;谢超;周晓成;刘雷;

利用连续观测分离地表温度和比辐射率的初步尝试    穆西晗;李召良;阎广建;任华忠;

一种计算水分胁迫指数的新方法    彭建;刘元波;赵晓松;叶春;宋平;赵东波;

利用GMS-5卫星红外资料反演地表温度    周伟;李万彪;方圆圆;

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农业景观格局的热环境效应——以中牟县为例    王帅;丁圣彦;梁国付;

边界层温度廓线遥感反演的本地化改进研究    张杰;张强;李俊;

基于AMSR-E的LST简单提取方法——以2008南方雪灾广东区域为例    陈水森;陈修治;陈伟琦;苏泳娴;李丹;

基于遥感技术的延吉市地表温度现状分析    李秀霞;南颖;

苗木夏季管理五措施    

地热地板保养的特殊之道    魏晓瑜

柏油路温度高达65℃    实习生 幸倩

世园绿岛贡献率达2.4%    采访人 本报通讯员 秦振 卓静

本世纪末可能出现极端炎热天气    李钊

夏季炎热苗木要保湿    

北京标准气温为何在大兴    本报记者 张军

在烈日和高温下    本报记者 黄芍 王湖录

由极端天气增多说起    方祥生

地热地板加温和保湿的注意事项    

面向地表热环境效应改善的北京绿隔规划策略    甘霖

城市热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谢启姣

城市热岛效应演变与成因遥感研究    冯晓刚

遥感腾发模型研究及其在干旱区平原绿洲的应用    杨红娟

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时空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付晓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表热环境的遥感探测及时空演化研究    张金区

兰州市景观生态格局热环境效应研究    潘竟虎

基于MODIS数据的地表温度、热惯量反演研究及其在土壤水分、地气间热交换方面的应用    蔡国印

从热红外遥感获取断裂相关信息的分析方法研究    吴文渊

地表演变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    王伟武

荒漠化地区土壤含水量遥感信息模型的研究    喻素芳

基于TM/ETM数据的城市地表温度研究    冯文峰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及其在东亚飞蝗监测中的应用    张灿龙

基于MODI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    孟凡影

近15年北京城区植被覆盖遥感监测及其对热环境影响研究    胡姝婧

北京地区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下垫面关系研究    王今殊

城市热岛产生的空间机理与规划缓减对策    薛瑾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热岛研究    历华

地热资源的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方法研究    连胤卓

基于TM数据的延河流域土壤水分反演研究    刘晓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