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适用工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21:24
热度: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适用工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摘要】: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温度范围大致为环境温度到100oC左右,平板集热器和普通真空管集热器即可满足系统要求。因此,选取适用于太

【摘要】: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温度范围大致为环境温度到100oC左右,平板集热器和普通真空管集热器即可满足系统要求。因此,选取适用于太阳能低温热电循环温度范围的有机工质成为关键,本文以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适用工质为切入点,开展了对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在理论循环分析中,选取了R600,R134a,R245fa,R236fa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纯工质作为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候选工质,在设定工况下,对四种候选工质的循环参数进行了计算,并从压力水平、做功能力、循环效率、热力学完善度、工质安全性和工质环境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在冷凝和蒸发温度分别为25℃和80℃时,以R245fa为工质的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总体压力水平较低,同时循环效率达到约13%。研究表明选取R245fa作为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工质是可行、合理的。 为了进一步拓宽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适用工质的选择范围,本文提出了以R245fa/R152a为组元的按不同质量比例组成的Ca、Cb和Cc三种典型的非共沸混合工质,在设定工况下对其应用于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相变时存在温度滑移,在系统中引入了内部换热器(IHE)。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混合工质可拓展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工质选择范围;非共沸混合等熵工质在设定工况下的循环效率并非最高,但具有最小的膨胀比;非共沸混合工质应用于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时,同时引入内部换热器和适当的过热度将使循环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对以R245fa为循环工质,采用8mm管板式集热器的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进行了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太阳能热利用系统集热器不同,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的集热器效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阶跃式突变;在保证工质完全相变的前提下,集热器效率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太阳辐照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照度情况下,集热器效率随工质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变工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拟合得到了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集热器的“最佳效率曲线”。 【关键词】:太阳能 低温朗肯循环 工质 非共沸混合物 理论分析 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K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8-9
  • 1.2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发展趋势9-11
  • 1.3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1-12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12-14
  • 第二章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适用工质的理论研究14-25
  • 2.1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概况14-16
  • 2.2 循环工质的选择及其理论循环的计算16-19
  • 2.2.1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理想工质16-17
  • 2.2.2 候选工质的提出17-18
  • 2.2.3 设定理论循环的工况18
  • 2.2.4 理论循环基本方程18-19
  • 2.3 候选工质理论循环计算的结果及分析19-22
  • 2.4 以R245fa 为工质的朗肯循环参数22-23
  • 2.5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非共沸工质用于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理论研究25-39
  • 3.1 非共沸工质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概况25-26
  • 3.2 三种由工质定义的典型朗肯循环26-27
  • 3.3 非共沸有机工质的提出及其理论循环计算27-34
  • 3.3.1 非共沸有机工质的提出27-29
  • 3.3.2 理论循环的工况29-30
  • 3.3.3 非共沸工质理论循环计算的结果及分析30-33
  • 3.3.4 朗肯循环中过热度的影响33-34
  • 3.4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质量配比对循环的影响34-38
  • 3.4.1 不同配比条件下的循环效率34-35
  • 3.4.2 膨胀比与膨胀机入口体积流量35-38
  • 3.5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系统的实验研究39-57
  • 4.1 实验系统及数据采集工具39-41
  • 4.1.1 实验系统说明39-41
  • 4.1.2 参数测量和数据采集装置41
  • 4.2 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41-42
  • 4.3 8mm 管板式集热器实验结果和分析42-53
  • 4.3.1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42-46
  • 4.3.2 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46-47
  • 4.3.3 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朗肯效率47-50
  • 4.3.4 循环中的过热与过冷50-53
  • 4.3.4.1 过热的形成及影响50-52
  • 4.3.4.2 过冷的形成、影响及利用52-53
  • 4.4 变工况下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53-55
  • 4.5 本章小结55-57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7-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 变工况实验原始数据61-64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64-65
  • 致谢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罗智慧;龙新峰;

半导体致冷表面温度的动态特性    吕相银;杨莉;凌永顺;

地面目标表面温度及红外辐射的计算    吕相银;凌永顺;黄超超;

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实验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赵芳;许梁;杨前明;孔祥强;

太阳能辅助热泵多功能复合机实验系统火用分析    赵芳;杨前明;孔祥强;衣秋杰;

基于神经网络的海水淡化系统产水模拟及预测    高蓬辉;吴安民;成珂;张鹤飞;

太阳能热风发电技术应用于宁夏地区的研究    代彦军,黄海宾,王如竹

考虑热负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最佳倾角确定    杨庆;丁昀;周朝晖;马东华;关宏迅;

太阳能冷暖热水三联供系统的模拟研究    黄涛;袁东立;狄彦强;

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实验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赵芳;许梁;杨前明;隋志蔚;

太阳能辅助热泵多功能复合机实验系统仿真与实验分析    赵芳;杨前明;孔祥强;衣秋杰;

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多功能复合机供热工况(火用)分析    杨前明;赵芳;孔祥强;

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实验系统分析    杨前明;赵芳;

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    陈琳

太阳能烟囱强化海水蒸发过程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方振雷

三次样条插值的收敛性及一类三次广义样条插值的误差估计    朱立勋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应用的研究    陈允成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能量系统研究    张小粉

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的CFD模拟与优化    范振河

南宁晴天太阳辐射模型与全玻璃真空管太阳集热器最佳管间距(B/D)分析    张纪波

太阳能膜蒸馏制冷系统研究    包紫光

呼和浩特地区太阳能集热器光热性能实验研究    后尚

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实验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    赵芳

回路型重力热管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的设计及理论分析    彭耀锋

热管换热器的计算机设计    郎逵,乔中复,刘桂荣

基于实验的翅片管换热器计算模型及其软件平台    章浩伟,朱训生

列管换热器计算机选型设计    张健,张万旭,黄诗煌

矩形翅片的传热分析与数值模拟    宋长华,李隆键

列管式换热器的计算机辅助选型设计    陈蔚萍,王晓冬,赵育梁,陈丹云,孙彦钊

平直翅片管翅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徐百平,江楠,程卓明,刘元峰,朱冬生

整体式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和阻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李妩,陶文铨,康海军,李惠珍,辛荣昌

基于建筑环境的空调系统设计及节能分析    王志勇,刘泽华,王汉青,寇广孝

矩形翅片椭圆管热交换器流动和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李启良;赵兰萍;

翅片管式蒸发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徐彬,谢亚清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及换热特性的研究    吕静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鹿世化

低温余热发电模型的研究    王建财

涡旋式膨胀机的热力特性研究    陈波

有机工质双循环螺杆膨胀机系统研究    黄翔超

小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的性能模拟    刘金亮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审视太阳能热力发电    王野平,徐岩松,梁伟延

太阳跟踪方法及应用    郑小年,黄巧燕

移动边界模型应用于废热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动态仿真    魏东红;鲁雪生;顾建明;陆震;

抛物柱面聚焦的几种跟踪方式的光学性能分析    陈维,李戬洪

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概况和未来趋势    赵玉文

我国第一艘硅太阳能游船    曾勇新;

太阳能采油    颂阳;

太阳能自行车    

国际太阳能新闻    敏感

太阳能和风能在开发西部的重要作用    杨联康;

美国1987财政年度太阳能的预算    刘景民;刘灵;

太阳能输水装置    

太阳能貯水间    邹占武;韩春梅;

太阳能冷库    

国际太阳能新闻    

北京市某农村居民住宅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实验分析    于喜哲;李德英;高岩;

太阳能利用及太阳能新材料发展状况    宋力昕;章俞之;

温州市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估    郑峰;吴正可;

新千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的曙光    崔容强;胡宏勋;秦玉茂;殷石健;黄燕;孙铁囤;车孝轩;

太阳能固体除湿制冷吸附剂的特性研究    崔群;姚虎卿;陶刚;

对黑龙江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康树人;

太阳能在建筑物供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李忠;郑瑞澄;何涛;

太阳能在便携式小家电产品中的一种应用    陈永郑;张磊;鹿红伟;吴民安;陈坚波;周国勇;王世阳;李良;

太阳能+热泵热水工程节能分析    苑金芳;李红;

太阳能再生式连续除湿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赵耀;葛天舒;代彦军;

皇明跨品牌领养太阳能“孤儿”    周春玲

中国太阳能秋交会将现身今年经洽会    周青松姜玉涛

德国面临太阳能组件短缺    陈曙辉 编译

探访北京首座太阳能大厦    本报记者 霍霞

太阳能与墨西哥农业    袁炎长

全市倾力打造的系统工程    本报评论员

“五星太阳能”现代营销理念见成效    马津

“绿色环保”太阳能的推广者    本报记者 杨自力 刘衍华 通讯员 主明春

铸就节能阳光伟业    高海燕

太阳能产业步入“科学的春天”    

喷射器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张博

小型高效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涡旋发生器特性研究    王艳

Ni-AlN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中频磁控溅射技术研究    周家斌

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系统及其光谱耦合特性研究    张军合

太阳能光合细菌连续制氢试验系统研究    李刚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熔盐体系中甲烷还原氧化锌制取合成气和金属锌的基础研究    敖先权

耐候性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    黄群武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热动力学问题研究    明廷臻

太阳能土壤蓄热供暖(冷)系统埋地换热器性能研究    王芳

同乐太阳能企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    黄润华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装置系统研究    张运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李征

振荡流热管的研究及其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    陈传宝

新型太阳能路灯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彭路明

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研究    刘逸

太阳能烟囱数值模拟与自然通风的非线性研究    王晓冬

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王宇

自适应复精度太阳跟踪平台    孙茵茵

太阳能驱动的固体吸附式转轮制冷机的理论研究    李建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