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理论研究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及有机导体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分子模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9:51
热度:

理论研究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及有机导体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分子模拟【摘要】: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近年来倍受关注的共轭聚合物,并通过对它们的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结构的

【摘要】: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近年来倍受关注的共轭聚合物,并通过对它们的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结构的计算,详细讨论了聚合物作为导电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潜在可能性。另外,文章还分析了不同单元的比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节首先介绍了有机导电聚合物研究现状、导电机理以及设计。导电聚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独特的光学特性,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次介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情况和工作原理。另外,还介绍了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其意义。 第二节详细介绍了本论文所用的计算方法即密度泛函理论(DFT)。同时还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理论分析手段和方法: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自然成键轨道(NBO)分析,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分析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第三节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基于二苯噻吩的供体-受体低聚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计算。文中二苯噻吩(DBT)为电子供体,thieno[3,4-b]pyrazine (TP), thieno[3,4-b]thiadiazole (TD),通[1,2,5]thiadiazolo[3,4-e]thieno[3,4-b]pyrazine (TTP)为电子受体。并在同一理论水平下对它们周期聚合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另外,通过分子桥键键长、成环临界点的电荷密度和核独立化学位移来分析其导电性。核独立化学位移显示:分子的聚合程度随着链的加长而增强。在本论文中也考虑了供体受体比例(D-A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D-A比例为1:2的导电能力比1:1的好。此外,文中还讨论了重组能和能带结构。(BTDDBT)n和(BTPDDBT)n拥有很小的重组能(分别为0.163eV和0.152eV)和很低的带隙(分别为0.73eV和0.56eV),因此,是良好的潜在导电材料。第四节将3,4-次乙烯二氧噻吩(VDOT)与thieno[3,4-b]pyrazine(TP), furo[3,4-b]pyrazine(FP)和6H-Pyrrolo[3,4-bpyrazine(PP)组合,获得了一系列3,4-次乙烯二氧噻吩衍生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结构的变化、中心键性质以及核独立化学位移后发现:随着聚合度的增加物质的共轭性也随之增加。为了了解不同的VDOT与TP、FP、PP比例对电子性质的影响,又对V-P比例为1:1、1:2和2:1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P比例为1:2化合物共轭性最好,而2:1时共轭性最差。由于1:2和2:1的二聚物电子传输重组能相对较小,说明其相应的聚合物可能为潜在的电子传输材料。同时,聚合物的能带结构显示:V-P比例为1:1的聚合物(包括(VDOT-TP)n, (VDOT-FP)n和(VDOT-TP)n)具有相对低的带隙和很宽的带宽,因此可以做为潜在的导电材料。另外,(VDOT-BTP)n和(VDOT-BFP)n有着非常低的带隙(分别为0.73和0.87 eV),且拥有合适的带宽,也是良好的本征导电材料。 第五节设计了九种聚物做为太阳能电池的供体材料。这些聚合物的主体结构是以苯二噻吩(BDP)为电子供体,2,1,3-benzothiadiazole(BT)为受体,然后再向其中并入比例为1:1和1:2的噻吩、呋喃和吡咯。文章分析了这些化合物在环境中结构的稳定性、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和光伏性质。结果表明:当BDPBT并入噻吩、呋喃和吡咯后,激子的产生和分离能力增强,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空穴和电子重组能降低。特别是(BDTBT-T2)n,当PC61BM作为电子受体材料时,与其他八个聚合物相比,它还具有相对高的开路电压,因此,该聚合物可作为良好的混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材料。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共轭聚合物 有机导电材料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节 前言9-21
  • 1.1 有机导电聚合物9-12
  • 1.2 几种典型共轭聚合物的研究现状12-13
  • 1.3 有机导电聚合物的设计13-14
  • 1.4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14-16
  • 1.5 课题的意义16-17
  • 参考文献17-21
  • 第二节 基本理论21-37
  • 2.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21-26
  • 2.2 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26-28
  • 2.3 自然键轨道理论(NAUTUAL BOND ORBITAL,NBO)28-29
  • 2.4 电流密度与NICS29-31
  • 2.5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31-33
  • 参考文献33-37
  • 第三节 基于二苯噻吩的新型供体-受体体系的理论研究37-51
  • 3.1 引言37-38
  • 3.2 计算方法38
  • 3.3 结果与讨论38-45
  • 3.4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1
  • 第四节 理论分析3,4-次乙稀二氧噻吩衍生物的电子结构51-65
  • 4.1 引言51-52
  • 4.2 计算方法52-53
  • 4.3 结果与讨论53-60
  • 4.4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5
  • 第五节 基于苯二噻吩-苯并噻唑的聚合物作为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的理论研究65-79
  • 5.1 引言65-66
  • 5.2 计算方法66-67
  • 5.3 结果与讨论67-72
  • 5.4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9
  • 附录79-81
  • 已发表论文81-83
  • 致谢8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研究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研究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研究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综研化学和神户大学开发出p型半导体P3HT的新合成法,可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    郑冬冬;

新型共轭聚合物PDABTh/PS复合膜的光学三阶非线性研究    向梅;贾振红;吕小毅;钟福如;

PEDOT:PSS薄膜的山梨醇掺杂对光电池性能的影响    李蛟;刘俊成;高从堦;

无机纳米晶/共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敏层制备方法及微观形貌调控    李璠;张琳;陈义旺;彭小明;

ZnO薄层对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杨少鹏;李占峰;赵艳新;刘博雅;刘贤豪;纪雪梅;

科技成果    

塑料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胡双强;刘治田;胡钊;伍双全;张驰;杨宝龙;

噻吩并[4,3-d]噻唑有机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张剑锋;钱雁冰;

共轭聚合物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调控作用    吴卫平;刘云圻;邹应萍;李永舫;朱道本;

微波辅助高质量共轭聚合物合成    张文思;路萍;马於光;

新型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在生物检测与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王树;

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生物检测、成像与生物医药应用    王树;

侧链含氨基的聚对苯撑乙炔/咔唑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刘暘;杨凯;孙书;石建兵;佟斌;支俊格;董宇平;

用于TNT爆炸物检测新型荧光共轭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意铭;廖明义;金美花;黄丽;

一类共轭聚合物半导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    陈杜刚;韩康;兰凌燕;钟成;秦金贵;

基于带吸电子基团的苯并二噻吩衍生物的新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    赵斌;聂玉娟;汤鹏;谭松庭;

新型氮杂芴基超分子共轭聚合物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林宗琼;林进义;李伟杰;张超;解令海;仪明东;黄维;

美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记者 毛黎

美国研发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    蔡佳

德支持企业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记者 顾钢

有机太阳能电池既可自组装又能自我修复    刘霞

叠层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接近商用    记者 邰举

触摸未来电子生活    张德强 高裕弟 刘嵩

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塑料技术    

2007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七)    本版编辑张浩 郑晓春 邓国庆 毛黎 何屹 顾钢 何永晋

已在发电效率上取得重要进展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龚华萍

有机半导体激子扩散距离可达8微米    刘霞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物理过程研究    陈向东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机理及实验研究    李卫民

聚芳烃二炔类水溶性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曾文南

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学模型与数值研究    马朝柱

基于聚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制与表征    乔芬

荧光共轭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传感特性    冯继昌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转移态等效电路和多重电荷分离界面研究    黄江

具有光活性的电子给体/受体双缆型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    李明华

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新型荧光传感薄膜的创制及相关检测仪器的研制    何刚

分子刷型水溶性共轭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与传感应用研究    张志勇

理论研究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及有机导体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分子模拟    邓理丹

苯并噻二唑功能化金属酞菁的设计、合成与性能    朱磊

苯并三噻吩类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俞迪

基于三元体系混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范学东

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周子游

利用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研究    乔琳芳

荧光共轭聚合物合成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王安宁

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研究    刘峰

具有大π结构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的研制    董雷

有机太阳能电池制作和特性研究    景广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