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添加腐熟秸秆调节土壤碳氮比对烤烟碳氮代谢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5:50
热度:

添加腐熟秸秆调节土壤碳氮比对烤烟碳氮代谢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摘要】:2009—2010年连续两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郑州毛庄)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通过往土壤中添加腐熟小麦秸秆来调

【摘要】:2009—2010年连续两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郑州毛庄)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通过往土壤中添加腐熟小麦秸秆来调节植烟土壤碳氮比值,从而对烤烟碳氮代谢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从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烟叶化学成分,烟叶香气物质以及植烟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土壤碳氮比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论如下: 1.土壤不同碳氮比对植烟土壤的影响 提高土壤C/N可以明显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有利于生育前期烟株的营养生长,在整个烟草生育期中,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之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移栽45天脲酶活性达到峰值,与对照相比土壤碳氮比提高的处理在60天之前增加幅度较大,之后增加幅度减缓,这有利于烟株前期的旺盛生长和后期的N代谢及时向C代谢转化。土壤蔗糖酶的活性前期逐渐降低,移栽60天达到谷值,之后保持稳定,成熟期稍有增加。土壤碳氮比提高的处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T3(C/N=24)增加最为明显。 2.土壤不同碳氮比对烟叶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提高土壤碳氮比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烟叶硝酸还原酶、转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而且碳氮比在24~28之间酶活性最大,最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和碳氮代谢的相互转化。烟叶酶活性的峰值大多都出现在移栽后60天,仅上部烟叶淀粉酶活性的峰值出现在75天,下部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移栽后45天。烟叶酶活性有随着土壤碳氮比的增加逐渐增大的趋势,但T3即土壤碳氮比达到24之后,烟叶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减缓,而且有所降低。从土壤碳氮比与中部烟叶酶活性的最优曲线回归分析得出:硝酸还原酶、转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与土壤碳氮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且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达到的极显著水平,淀粉酶/硝酸还原酶与土壤碳氮比达到了显著水平。 随着土壤碳氮比值的增加,烟叶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以及还原糖/总糖和还原糖/烟碱比值逐渐增加,烟碱和总氮的含量,以及氮碱比逐渐降低。T3和T4处理(C/N=24和28)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好,T3、T4中大多成分与其余处理相比处于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且T3、T4和T5差异不显著。土壤碳氮比增加的处理烟叶中性香气物质的总量都有所提高,T4(C/N=28)处理香气物质含量最高,在各大类中性致香物质中,棕色化反应产物与土壤碳氮比的灰色关联度最大,与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的关联度最小。总体来看C/N在24~28之间烟叶品质最好。 土壤碳氮比对中部烟叶矿质元素的动态变化为:土壤碳氮比值的增加提高了中部叶生育期内P、K和Fe的含量,对Ca和Mn的含量影响较小,土壤碳氮比值增加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在烟叶生长前期增加的幅度较大,说明土壤碳氮比对烟叶的早期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后期的影响较小。 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腐熟小麦秸秆提高土壤碳氮比值有利于促进烟株的碳氮代谢平衡,改善烟叶的品质,特别是土壤碳氮比值在24~28之间时,烟叶酶活性增加的幅度最大,植烟土壤的有效性最佳,有利于给植株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香气物质多,品质最佳。盆栽试验初步提出了最佳土壤碳氮比值,但仍需要通过连续多年大田试验才能进一步验证,进而达到修复植烟土壤、提高烟叶产质,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烤烟 腐熟小麦秸秆 土壤碳氮比 烤烟碳氮代谢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572
【目录】:
  • 摘要8-10
  • 1. 文献综述10-20
  • 1.1 概述10
  • 1.2 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性状的影响10-16
  • 1.2.1 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12
  • 1.2.2 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影响12-13
  • 1.2.3 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13-14
  • 1.2.4 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14-15
  • 1.2.5 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15-16
  • 1.3 添加有机物料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16
  • 1.4 添加有机物料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6-17
  • 1.5 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碳氮比值的影响17-18
  • 1.6 添加有机物料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18-20
  • 1.6.1 烟叶的氮代谢18
  • 1.6.2 烟叶的碳代谢18
  • 1.6.3 烟草的碳氮代谢18-20
  • 2. 引言20-21
  • 3. 材料与方法21-23
  • 3.1 试验设计21
  • 3.1.1 试验材料21
  • 3.1.2 处理设计21
  • 3.2 样品采集21-22
  • 3.2.1 烟叶样品的采集21
  • 3.2.2 土壤样品的采集21-22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22-23
  • 3.3.1 烟叶酶活性的测定22
  • 3.3.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22
  • 3.3.3 土壤化学性状的测定22
  • 3.3.4 烟样的分析测定22-23
  • 3.4 统计分析方法23
  • 4. 结果与分析23-43
  • 4.1 土壤碳氮比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23-25
  • 4.1.1 土壤碳氮比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23
  • 4.1.2 土壤碳氮比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23-24
  • 4.1.3 土壤碳氮比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24-25
  • 4.1.4 土壤碳氮比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25
  • 4.2 土壤碳氮比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25-28
  • 4.2.1 土壤碳氮比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25-26
  • 4.2.2 土壤碳氮比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26-27
  • 4.2.3 土壤碳氮比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27-28
  • 4.3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叶片酶活性的影响28-35
  • 4.3.1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中部叶酶活性的影响28-30
  • 4.3.1.1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中部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28-29
  • 4.3.1.2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中部叶转化酶活性的影响29
  • 4.3.1.3 土壤 C/N 比对烤烟中部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29-30
  • 4.3.2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上部叶酶活性的影响30-32
  • 4.3.2.1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上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30-31
  • 4.3.2.2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上部叶转化酶活性的影响31
  • 4.3.2.3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上部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1-32
  • 4.3.3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下部叶酶活性的影响32-34
  • 4.3.3.1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下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32-33
  • 4.3.3.2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下部叶转化酶活性的影响33
  • 4.3.3.3 土壤碳氮比对烤烟下部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3-34
  • 4.3.4 土壤碳氮比与中部烟叶酶活性的最优曲线回归34-35
  • 4.4 土壤碳氮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35-43
  • 4.4.1 土壤碳氮比对烤后中部烟化学成分的影响35-36
  • 4.4.2 土壤碳氮比与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最优曲线回归36
  • 4.4.3 土壤碳氮比对烤后中部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36-38
  • 4.4.4 土壤碳氮比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最优曲线回归38
  • 4.4.5 土壤碳氮比与各类中性致香物质灰色关联度分析38-39
  • 4.4.6 土壤碳氮比对烟草生长过程中中部烟叶矿质元素的动态变化39-43
  • 4.4.6.1 土壤碳氮比对烟草生长过程中烟叶 K 含量的动态变化39-40
  • 4.4.6.2 土壤碳氮比对烟草生长过程中烟叶 P 含量的动态变化40-41
  • 4.4.6.3 土壤碳氮比对烟草生长过程中烟叶 Ca 含量的动态变化41
  • 4.4.6.4 土壤碳氮比对烟草生长过程中烟叶 Fe 含量的动态变化41-42
  • 4.4.6.5 土壤碳氮比对烟草生长过程中烟叶 Mn 含量的动态变化42-43
  • 5. 结论与讨论43-46
  • 5.1 土壤不同碳氮比对土壤性状的影响43-44
  • 5.1.1 土壤不同碳氮比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43
  • 5.1.2 土壤不同碳氮比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43-44
  • 5.2 土壤不同碳氮比对烟叶酶活性和烟叶品质的影响44-45
  • 5.2.1 土壤不同碳氮比对烟叶酶活性的影响44
  • 5.2.2 土壤不同碳氮比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44-45
  • 5.3 最佳土壤碳氮比的确定45-46
  • 参考文献46-52
  • 英文摘要52-5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烤烟新品种云烟85在安徽烟区的主要性状表现    周应兵,林国平,李桐,王正刚,王大洲,曹景林,孙学永

小麦秸秆碳氮比调控施用对烟叶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段宗颜;王瑞宝;鲁耀;殷寿安;胡万里;陈拾华;

农作物秸秆还田好处多    戴厚升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烤烟生育的影响    熊德中,刘淑欣,李春英,刘奕平,曾文龙

大力推进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    周琼华

果园套种绿肥对果园土壤改良的效果    邰通桥,杭朝平,杨胜俊

果园夏绿肥绿豆压青后的养分释放    黄显淦,刘文革,冯玉宁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张翔,朱洪勋,孙春河,曹友节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烤烟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刘卫群,岳俊芹,汪庆昌,祁峰

河南省绿肥资源及质量调查研究    赵梦霞,姜俊玲,武金果,李戎臣,陈新颖,余殿友,郭景占,张玉香

寒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    宋国强

草炭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徐辰生

大麦掩青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    郭飞

绿肥对烟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罗贞宝

绿肥和菌肥对玉米茬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刘霞

有机物料对盆栽土壤养分及海棠苗生长量的影响    刘嘉芬,姚胜蕊,刘寄明,薛炳烨

复合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建国,聂俊华,杜振宇

土壤调理剂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曹世彪,陈双臣,李志娟

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燕;袁玲;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菠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王军伟;魏佑营;邱红;魏秉培;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通径分析    黄书涛;

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土壤有效磷试验    赵春芝;张守仕;王超;刘连航;陈利平;刘荣宁;

不同水肥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朱同彬;诸葛玉平;刘少军;娄燕宏;

安徽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性质研究    李孝良;于群英;纵艳芝;

Nutrismart生态肥中微生物释放硅的效果    甘旭华;唐欣昀;Raymond Liu;

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养分与土壤生物因子的关系    徐强;谢宝英;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王家嘉;李录久;吴萍萍;

安徽省主要土壤铅含量及其与小麦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    常江;杜艳;姚艳娟;

水肥一体化对生姜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虎成;徐坤;

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

桂花花芽分化过程中几种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变化    高莉萍;蔡璇;邹晶晶;王彩云;

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酚酸的累积及其化感效应    王延平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贺春燕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张俊忠

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    焦婷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鸭茅对不同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    张荣华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    武少伟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砷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及除砷机理研究    马琳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不同油菜品种硼吸收利用差异与细胞壁组分关系的研究    潘媛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紫云英养分积累规律和还田腐解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刘威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肥料形态及施肥方法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何厚民,罗军玲,唐经祥

绿肥在烤烟中的应用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张会芳;刘喜平;崔文艺;

繁昌县秸秆肥资源现状与还田的研究    谢玉前,桂召贵,朱未夫

农作物秸秆还田好处多    戴厚升

太湖水稻土中磷的固定和释放特性的研究    李寿田,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董彩霞

不同类型黑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酶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    许景伟,王卫东,李成

九种根际促生菌最适培养条件初探    汤春梅,陈秀蓉,姚拓,龙瑞军

联合固氮菌株分泌能力及其对燕麦的促生效应测定    席琳乔,姚拓,杨俊基,韩文星,张德罡

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途径探讨    邹厚远,关秀琦,张信,古晓林

川西北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区系研究    刘世贵,葛绍荣,龙章富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影响研究    张联合

草炭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徐辰生

大麦掩青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    郭飞

还田秸秆腐解特征及其对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    陈尚洪

秸秆还田养分释放规律及稻草化感作用研究    李逢雨

不同施硼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英文)    宋珍霞;高明;王里奥;王子芳;秦建成;

稳定政策 提高烤烟产量质量 增加贮备保证卷烟原料供应    方建明;杨锦芝;杨改栋;

微量元素对烤烟产量影响的研究    徐淑芬,宁辉,李昌德

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克福,吴翠玲,张丽莉,尹健,周复生,陈汇林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向东山;

江川县烤烟优质高产与施肥的关系    张崇范;严平根;徐树德;

烟草生产概况    周世朗,周文迅

肥料配比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任继海,韩国彪,张启文,解睿

施用石灰对酸性植烟土壤的改良效果    段兴国;王国平;屠乃美;向鹏华;

影响烤烟产质主要因素的商榷    陈国基;

烤烟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    罗国安;田吉林;

基肥时间和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15)N)利用率的影响    谢志坚;涂书新;李进平;陈振国;许汝冰;王学龙;曹仕明;李建平;陈良存;郭利;曹祥练;胡功军;张允政;

复旦Ⅰ号系列微肥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试验示范    周洪林;普匡;罗金文;缪一飞;普金安;徐艳红;

钾营养对烤烟碳代谢及烤烟品质形成的影响    顾明华;李婷;邹凯;韦建玉;曾祥难;王政;

烤烟营养元素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徐照丽;张晓海;

气候条件对许昌烤烟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赵巧梅;杜彩月;方彦召;刘玉巧;

不同改良剂对烟区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及其与烤烟产量的关系    邢世和;周碧青;熊德中;许茜;

不同熟期油菜品种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研究    程博;张春雷;吴永成;马霓;

河南省烤烟生产波动及其成因分析    李富欣;邓蒙芝;

叶面喷施乙烯利对甘蔗碳氮代谢和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黄健;叶燕萍;李杨瑞;盘哲辛;杨丽涛;

今年我市烤烟产量将达到30万担    记者 李佳 见习记者 陈赤东

镇安烤烟产量预计达10万担    何平

把握机遇 抓大抓优 推动我市烤烟工作上新台阶    市委副书记、市长 龚武生

黎溪烤烟富农民    本报记者 张义 范洪春

剑阁烤烟丰收成定局    郭子松

水利彰显产业之要    本报记者 朱邪 刘斌 王斌

去年我市烤烟产量效益双增长    记者/王立忠 郭虹艳

张王乡成功探索烤烟避旱增收路    王广莉 记者 郭子松

预检收烤烟 喜煞种烟人    记者 罗喜祥实习生 黎晓蓉

又到“金叶”飘香时    本报记者 刘泱

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碳氮动态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    寇太记

矿质营养对烤烟烟碱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王学龙

遵义烤烟营养特性及其产量、品质研究    邓阳春

恩施州不同海拔下烤烟光合作用与产量、质量的差异性研究    王瑞

不同基因型烤烟营养特性的研究    冯晓英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碳氮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丛日环

大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和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于兵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壤侵蚀和碳氮储量研究    门明新

南平烤烟氯化钾的施用效应与影响机理研究    徐茜

开垦、黄帚橐吾蔓延和禁牧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    史小明

添加腐熟秸秆调节土壤碳氮比对烤烟碳氮代谢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雪利

植物源农药配施叶面肥对烤烟主要害虫、生理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校辉

菜籽粕对烤烟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郑华

不同畜禽粪便配比在烤烟上的施用效应及对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姜娜

重茬对烤烟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吉立

不同氮素水平下烤烟苗期生理特性及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谢美玲

缓释肥对烤烟氮钾肥利用效率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危跃

施钾水平对烤烟钾高效基因型新品系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王安明

昆明烤烟主要糖类指标与气候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弱光胁迫研究    彭振兴

若干栽培因子对烤烟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林春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