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DSP的太阳能无差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4:39
热度:

基于DSP的太阳能无差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摘要】: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及利用不仅造成环境日益恶化,并且这些一次能源可开采量已经越来越少,因而发展清洁干净的新能

【摘要】: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及利用不仅造成环境日益恶化,并且这些一次能源可开采量已经越来越少,因而发展清洁干净的新能源已经势在必行。太阳能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无污染,是未来主要开发的新能源之一。世界各国对其中的光伏发电技术非常重视,而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的快速发展,使得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算法得以实现。本文以TMS320F2812型DSP作为控制芯片,对2kW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本文分析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且对逆变器的构成、类别、拓扑结构进行了相关论述。其次分析了非隔离型高频光伏并网系统的DC/DC、DC/AC电路的拓扑结构,对Boost升压电路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作了稳态分析,然后针对本文所设计系统的容量及工作频率,理论分析计算得到Boost电路中储能电感、储能电容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中LC输出滤波器的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的参数值,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电路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后本文对并网逆变器的选型原理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分析几种常用的输出电流控制算法后重点论述了电流内环采用基于功率前馈的无差拍控制的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无差拍控制数学模型。 确定了系统硬件主电路方案后,本文介绍了以TMS320F2812为控制器的硬件平台构成,包括对主功率模块、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及过零点检测电路的设计原理分析。 【关键词】:太阳能 光伏并网 逆变器 DSP 无差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M4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太阳能是可再生洁净能源的主角10-11
  • 1.1.2 光伏发电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11
  • 1.2 光伏并网发电的现状及发展11-15
  • 1.2.1 并网发电是光伏发电的趋势11-12
  • 1.2.2 全球光伏并网发电的现状与发展12-13
  • 1.2.3 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的现状及发展13-14
  • 1.2.4 我国并网发电亟待解决的问题14-15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5-17
  • 第二章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和并网逆变器17-28
  • 2.1 光伏并网的结构17-23
  • 2.1.1 集中式结构17-18
  • 2.1.2 交流模块式结构18-19
  • 2.1.3 串型结构19-20
  • 2.1.4 多支路结构20-21
  • 2.1.5 主从结构21-22
  • 2.1.6 直流模块式结构22-23
  • 2.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类23-25
  • 2.2.1 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24
  • 2.2.2 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结构24-25
  • 2.3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组成25-26
  • 2.4 光伏并网系统的总体设计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电路的研究与设计28-39
  • 3.1 直流变换(DC/DC)电路28-33
  • 3.1.1 直流变换(DC/DC)电路结构28-31
  • 3.1.2 Boost 电路的参数设计31-33
  • 3.2 直流逆变(DC/AC)电路33-37
  • 3.2.1 直流逆变(DC/AC)电路的拓扑结构33-34
  • 3.2.2 直流逆变(DC/AC)电路功率器件的选取34-35
  • 3.2.3 直流逆变(DC/AC)电路的参数设计35-37
  • 3.3 系统主电路方案37-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39-53
  • 4.1 最大功率点跟踪39-45
  • 4.1.1 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的原理39-40
  • 4.1.2 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原理40-41
  • 4.1.3 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分析比较41-45
  • 4.2 DC/AC 逆变器的控制策略45-50
  • 4.2.1 DC/AC 逆变器控制策略的分析比较46-47
  • 4.2.2 基于功率前馈的无差拍电流控制47-50
  • 4.3 孤岛效应检测策略50-52
  • 4.3.1 孤岛效应的不良影响50
  • 4.3.2 孤岛效应检测策略50-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第五章 基于 DSP 控制系统硬软件设计53-62
  • 5.1 控制芯片53-55
  • 5.2 采样电路55-56
  • 5.2.1 过零点检测电路55
  • 5.2.2 电压检测电路55-56
  • 5.3 驱动电路56-59
  • 5.3.1 信号缓冲电路56-57
  • 5.3.2 隔离放大电路57-58
  • 5.3.3 保护电路58-59
  • 5.3.4 驱动电源选取59
  • 5.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59-61
  • 5.5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62-64
  • 全文总结62
  • 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8
  • 附件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DSP的20kW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    陈兴峰,曹志峰,焦在强,许洪华

电压型PWM并网逆变器    夏小荣;陈辉明;蒋大鹏;

3kW单相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设计    文劲松;戴瑜兴;刘伟;

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姚为正;肖飞;张国菊;刘刚;

基于DSP风力发电双重化并网逆变的数字控制系统    郭建军;阳春华;

基于DSP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研究    张海波;孙邦伍;原慧军;刘伟;崔海瑞;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50kW/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TUV认证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应用    刘志军;魏塔;

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    王守仁;金新民;杨海柱;

带孤岛效应检测的单周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    于小辉;梁志珊;

基于DSP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研究    张海波;孙邦伍;原慧军;刘伟;崔海瑞;

基于DSP的路灯监控视频捕捉器设计    甘金明;

基于DSP+FPGA的机场视频辅助监控系统设计    刘希凌;汪渤;郑智辉;

基于DSP的棉田杂草实时识别试验研究    陈树人;裴文超;尹东富;

基于DSP的心电检测及自诊断系统的设计    龚敏;王林泓;龚卫国;杨利平;

基于DSP的人脸识别算法实现与优化    邹垚;张超;

A-律μ-律压扩的DSP实现方法研究    吴庆国;

基于多核DSP的脉冲压缩算法仿真    高艳涛;张旭东;

A Wavelet Transform Power Harmonic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DSP    

气体参数在线调整装置的DSP控制系统研究    李斌;孔祥东;董杰;

京仪绿能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国际权威认证    黄倩

吕全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本报记者 孙人杰 实习生 钟天翼 黄星

光伏发电若要并网 直流先要变成交流    姜小莉 左裔

兆伏集团昂首光伏产业第一方阵    记者 姚秀峰

网络:45nm多核DSP实现下一代无线标准功能    

光伏逆变器在扬并网    记者 邹平 季煜

曹仁贤:清洁高效能源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 朱艳燕

创造DSP辉煌二十年    小龙

世博会为我国光伏产业提供范本    辛桦

DSP拿得住渠道终端吗?    本报记者 汪云

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程如岐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    马琳

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杨波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基于Z源网络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    刘鸿鹏

多重电枢混合励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杨勇

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研究    马亮

改进的离散余弦反变换迭代算法研究与音频DSP核设计    李辉

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李春玲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赵杰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彭倬

基于DSP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研制    刘胜荣

单相单级工频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吴晓宾

一种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姚爽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施韵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曹建平

微电网三相并网逆变器硬件研究与设计    周迪

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功率解耦研究    王翀

500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朱铭炼

低成本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丰瀚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