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西南山区水电移民新城城市意象重塑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3:02
热度:

西南山区水电移民新城城市意象重塑研究【摘要】:西南地区是我国水电资源的主要蕴藏地区,水电移民城镇逐渐成为了该区域城镇体系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新类型,尤其是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库区众多城

【摘要】: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电资源的主要蕴藏地区,水电移民城镇逐渐成为了该区域城镇体系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新类型,尤其是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库区众多城镇的移民问题引起了全社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正如吴良镛先生指出,“百万移民生存环境的一次大迁移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 移民搬迁城镇的建设不同于传统城镇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也不同于一般新城建设的“无源”式发展,它是一种移植性的建设。在有限的时间内恢复淹没城镇的城市功能相对易为实现,但城市精神层面的“移植”才是迁建的难点。本文选择以总体城市设计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城市意象的重塑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物质形态的努力能有助于实现“精神”的重塑。最终有助于消减水电工程建设对其淹没区城镇的不利影响,实现水电工程与移民城镇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论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该章简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该章分别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城镇空间三个方面对西南山地地区水电工程建设淹没区域城镇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着重对城镇空间进行了解析研究。然后,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思考水电移民新城的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简要阐述了总体城市设计在移民迁建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四章。第三章提出了水电移民新城的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理念,分别从生态优先、人文传承、城市意象重塑的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四章在第三章理念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西南山地水电移民新城的建设特点,选择并提取了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控制要素为:自然地形地貌、城镇整体形态、建筑及其组合形态、街道空间和特色景观节点。然后具体演绎了各控制要素与城市意象塑造的关系,以及各要素的具体控制手法。 第四部分,包括第五、六章。第五章结合两个移民迁建城镇的规划实例进行分析,尝试运用第三部分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并检验其实用性。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语,对论文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水电移民新城 城市意象 重塑 总体城市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U984.1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5
  • 1 绪论15-27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5-18
  • 1.1.1 水电建设大发展的趋势15
  • 1.1.2 水电移民城镇建设反思15-17
  • 1.1.3 移民城镇理论发展状况综述17-18
  • 1.2 论文选题18-19
  • 1.2.1 缘起18
  • 1.2.2 相关概念界定18-19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9-21
  • 1.4 研究的指导理论和基本方法21-25
  • 1.4.1 研究的主要指导理论21-24
  •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24-25
  • 1.5 论文研究的框架25-27
  • 2 淹没区域城镇的现状调查与规划方法思考27-53
  • 2.1 水电工程建设淹没地区城镇的现状调查27-48
  • 2.1.1 自然山水环境资源27-28
  • 2.1.2 社会文化发展状况28
  • 2.1.3 城镇空间构成分析28-48
  • 2.2 移民迁建新城总体规划的目标与问题思考48-50
  • 2.3 移民迁建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与任务50-52
  • 2.3.1 侧重点有所不同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50-51
  • 2.3.2 承上启下的总体城市设计51-52
  • 2.3.3 移民迁建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任务及其重要作用52
  • 2.4 本章小结52-53
  • 3 山地水电移民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的理念思考53-71
  • 3.1 生态优先原则构建和谐环境53-59
  • 3.1.1 生态思想的发展演进史53-55
  • 3.1.2 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55-58
  • 3.1.3 城市设计与生态优先原则58-59
  • 3.2 深厚人文精神传承历史文脉59-64
  • 3.2.1 延续传统人文风俗60-62
  • 3.2.2 传承和谐人居环境62-63
  • 3.2.3 城市设计与人文精神传承63-64
  • 3.3 形态结合功能重塑城市意象64-70
  • 3.3.1 空间的可识别性64-65
  • 3.3.2 空间的适宜性65-66
  • 3.3.3 空间的可达性66-67
  • 3.3.4 空间的活力67
  • 3.3.5 城市设计与城市意象塑造67-70
  • 3.4 本章小结70-71
  • 4、塑造山地移民城镇特色的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研究71-99
  • 4.1 自然地形地貌71-73
  • 4.1.1 留存自然地形格局71-72
  • 4.1.2 维护山地地貌形态72-73
  • 4.2 城镇整体形态73-82
  • 4.2.1 整体形态之“簇群”结构73-74
  • 4.2.2 整体形态之边界轮廓线74-81
  • 4.2.3 城镇整体形态塑造城市意象81-82
  • 4.3 建筑及其组合形态82-87
  • 4.3.1 山地建筑顺应地形的组合方式82-85
  • 4.3.2 山地建筑对城镇空间高效的多维利用85-86
  • 4.3.3 建筑形态对城市意象的表达86-87
  • 4.4 城镇街道空间87-93
  • 4.4.1 山地小城镇道路系统特征分析87-91
  • 4.4.2 勾勒山地城市意象的梯道系统91-92
  • 4.4.3 展现传统地域文化的街道空间92-93
  • 4.5 城镇特色景观节点93-97
  • 4.6 本章小结97-99
  • 5 西南山区水电移民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实例分析99-115
  • 5.1 汉源县县城移民迁建规划99-108
  • 5.1.1 城镇背景概况99-101
  • 5.1.2 城市意象设计101-104
  • 5.1.3 要素控制对策104-107
  • 5.1.4 规划总结107-108
  • 5.2 剑河县县城移民迁建规划108-113
  • 5.2.1 城镇背景概况108-110
  • 5.2.2 城市意象设计110-111
  • 5.2.3 要素控制对策111-113
  • 5.2.4 规划总结113
  • 5.3 本章小结113-115
  • 6 结语115-117
  • 致谢117-119
  • 参考文献119-121
  • 附录121-122
  • 独创性声明122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12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黑龙江省多宝山矿业经济区规划研究    李书亭

城市设计视角下重庆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研究    罗德成

创造人性化的城市边界——以柳州市河北半岛景观空间规划为例    陈锋

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研究——簇群论    雷诚

留下历史的足迹——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现状分析    佘龙

浅谈熵与城市    唐由海;邓幼萍;贾刘强;

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    刘铮;李莉萍;赵惠敏;

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严钧;黄颖哲;任晓婷;

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宋桂杰;陈星;郭红霞;

与环境共生共融——从空间特质看川西林盘的生态意义    陈雨露;周波;龚洪;程耀;周翎;

居住文化透视    吴强

旧城整合进程中的大规模改造与小规模更新    蔚芝炳

关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人文思考    刘晨阳,杨培峰

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伦理学    冯念军;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的建筑文化思考    戴荣里;

城乡规划中历史环境营造智慧的保护与继承    王树声;

古镇历史地段商业空间复兴探微——以浙江前童南大街商业更新为例    宾慧中;董玲;

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    安玉源;王晨;

四川西部山区民族聚落生态分区研究    陈勇;

宜居建设的政府考核推动探索——广东省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工作的思考    徐涵;李枝坚;蔡春;宋延鹏;李欣;

以考核推动宜居城乡建设探索——《广东省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为例    蔡春;徐涵;马向明;李建平;宋延鹏;

天津市都市区生态绩效与规划对策    高相铎;张树森;张勇;董乃斌;

城市边缘住区空间设计研究——以济南九曲国际社区为例    游小文;边克克;温莹蕾;

历史地段消防问题规划对策设计应用初探    游晔琳;

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    高刘巍

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    夏桂平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彭亮

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    张志奇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    闫晓云

让旧城的魅力再现    冯斐菲

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    于东明

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    吴一洲

农民动迁安置住区绿化环境重构    王红兵

基于自然进程的城市水空间整治研究    刘伟

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    王威

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    黄兰

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王梦洁

现代主义在中国园林中应用的研究    魏璐璐

浚县老城区空间格局整体性保护研究    赵倩

泰安山城结合部公园游人行为研究    王海波

大连市来华留学生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    侯平路

基于生态因子的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分析    郭微

城市公园绿地布点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娟娟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    耿哲

城市人口规模与容量的理论思考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    赵景海;

长江上游城市滨江地带规划与发展研究——基于重庆滨江道路建设的思考    扈万泰;翟长旭;周涛;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顾朝林,宋国臣

论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导则编制    吴松涛,郭恩章

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周干峙

小城镇总体城市设计初探——迁西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体会    吴松涛,贾梦宇,郭磊 ,曹丽辉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    卢济威;于奕;

城市设计全程论初探    张京祥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    沈益人

旧城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对策    戴慎志;

当前我国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动态与对策研究    戴慎志;

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    李和平

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史学义

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    杨柳

城市产业结构再造研究    胡琦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研究    李猛

山水城市形态与文化理念探析    李旭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新力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郭承龙

借鉴与思考——渝中半岛与温哥华downtown半岛公共绿地景观研究    方昕

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研究    许伟

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    薛涛

新中国建立初期资源型工矿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    吕勇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尹剑锋

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    孙鹏,王志芳

滨水景观设计    杜春兰,代劼

关于北京CBD规划的几点疑虑和建议    庄惟敏

谈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    范雪峰,白杰

装置艺术:城市意象 湖南经视跨界艺术展    

浅析重庆三峡广场城市意象要素    吴奕苇;罗娟;

意随景象的思考    梁雪,刘莹

北欧城镇掠影    屈浩然

浅谈城市的文化环境    荆其敏

试析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采用的方法    王晓博;窦维静;

城市意象的时间性    邹涛涛;

《城市意象》读后感——以北京、杭州为例浅析双城意象    张焱菁;

城市历史地图与近代文学解读中的重庆城市意象    杨宇振;

城市意象与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进展分析:趋同与分野    白凯;赵安周;

“国家视角”下的北京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表达    刘茜;刘欣葵;

从环境色彩探讨城市意象——以桃园县大溪老街为例    吴孟芳;邱英浩;张至敏;

城市空间的认知感应——理论综述与案例研究    袁海琴;

浅谈建筑与建筑的文化涵意    胡卫华;

空间·场所·人——兼以淮安古镇淮楼广场设计为例    亢宁梅;

探讨LED路灯技术及标准    李丽玲;郭玉萍;林士凯;

滨水空间 创造流动的城市意象——以南宁邕江亲水步行平台广场规划设计为例    帅民曦;邓勇杰;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双城”意象及其文化蕴涵    孙逊;葛永海;

城市意象下的厦门旅游    

丽水滨江景观带核心工程城市意象区开工    阮春生

城市意象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罗琦

城市言说自己的记忆    吴士余(《书城》主编)

建筑的标准要由环境界定    陈功

规划“城中路” 体味“城之魅”    秦岭

标准的标准?    刘羽倩

用最少的资源 做最好的自己    句容市人民政府市长 尹卫东

市区十个方面实事件件关乎民生    记者  郑亚伟

“百湖之城”彰显城市特色    本报记者 赵石星

当代电视剧中的城市意象    王玉玮

一个双核三社区模式的城市发展史    严忠明

凯文·林奇人文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研究    董禹

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    卢桢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沈唯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    王晞

城市审美形象研究    曹巧兰

艺术区形态研究    陈炯

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景观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车亮亮

论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设计    宋言奇

北京市城市意象调查及解析    张梦琦

论当代中国影视剧中的城市意象    刘莹

基于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的昆明新建高校校园开放空间认知    陈静

浅析《恶之花》中女人、死亡和城市意象的契合    付琬珊

邯郸市主城区城市意象研究    陈君尔

长沙主城区城市意象元素与意象空间研究    熊奕铭

有形·无形    陈昱

基于城市意象的城市形象设计方法研究——以广州城市形象的优化为例    马雪莲

《远方的家》系列纪录片中的城市意象研究    张进

《陌生人的慰藉》中的城市意象    江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