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对福州稻田土壤碳库、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2:17
热度:

秸秆还田对福州稻田土壤碳库、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摘要】:秸秆还田作为增汇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关于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的影响研

【摘要】:秸秆还田作为增汇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关于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的影响研究仍十分薄弱。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还田与对照两种处理方式,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双季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通量进行测定,并分别对早稻和晚稻稻田土壤的有机碳库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处理方式下稻田土壤有机碳在水平与垂直两个尺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水平分布上,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早、晚稻田各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上,秸秆还田和对照两种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 (2)早稻田秸秆还田处理0~40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平均含量分别为0.37g·kg-1、129.07mg·kg-1、108.96mg·kg-1,0.53g·kg-1。对照处理0~40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平均含量分别为0.34g·kg-1、111.68mg·kg-1、47.66mg·kg-1、0.56g·kg-1。晚稻田秸秆还田处理0~40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平均含量分别为0.73g·kg-1、74.66mg·kg-1、122.64mg·kg-1、0.64g·kg-1。对照处理0~40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平均含量分别为0.64g·kg-1、60.58mg·kg-1、112.40mg·kg-1、0.58g·kg-1。从总体上来看,秸秆还田处理可促进早、晚稻田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增加。 (3)在整个早稻生长期,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甲烷平均排放通量约减少了27.21%,秸秆还田处理的氧化亚氮平均排放通量约减少了42.79%。在整个晚稻生长期,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甲烷平均排放通量约增加了346.72%,秸秆还田处理的氧化亚氮平均排放通量约增加了105.97%。 【关键词】:秸秆还田 碳库 甲烷 氧化亚氮 稻田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511;X7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2-15
  • 1.2.1 秸秆还田研究现状12-13
  • 1.2.2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13-14
  • 1.2.3 秸秆还田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14-15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15-19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意义16
  • 1.3.3 技术路线16-19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19-23
  • 2.1 研究区慨况19-20
  • 2.1.1 基本概况19
  • 2.1.2 样地施肥管理以及采样点设置19-20
  • 2.2 研究方法20-23
  • 2.2.1 样品采集20-21
  • 2.2.2 实验测定21-22
  • 2.2.3 数据处理22-23
  • 第3章 秸秆还田对福州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23-39
  • 3.1 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变化与分布特征23-29
  • 3.1.1 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与分布特征23-24
  • 3.1.2 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的变化与分布特征24-25
  • 3.1.3 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变化与分布特征25-26
  • 3.1.4 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变化与分布特征26-27
  • 3.1.5 易氧化态碳(EOC)含量的变化与分布特征27-28
  • 3.1.6 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28-29
  • 3.2 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对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29-34
  • 3.2.1 土壤理化特征29-32
  • 3.2.2 土壤理化特征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相关性32-34
  • 3.3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34-35
  • 3.3.1 秸秆还田对早稻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34-35
  • 3.3.2 秸秆还田对晚稻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35
  • 3.4 讨论35-39
  • 3.4.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35-36
  • 3.4.2 秸秆还田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36-37
  • 3.4.3 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37
  • 3.4.4 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理化特征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37-39
  • 第4章 秸秆还田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39-53
  • 4.1 秸秆还田对早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39-44
  • 4.1.1 早稻田甲烷排放特征39-40
  • 4.1.2 早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特征40-41
  • 4.1.3 环境因子对早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41-44
  • 4.2 秸秆还田对晚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44-49
  • 4.2.1 晚稻田甲烷排放特征44-45
  • 4.2.2 晚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特征45-46
  • 4.2.3 环境因子对晚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46-49
  • 4.3 讨论49-53
  • 4.3.1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甲烷排放特征49
  • 4.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特征49-50
  • 4.3.3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50
  • 4.3.4 秸秆还田条件下环境因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50-53
  • 第5章 福州平原秸秆还田的综合评价53-59
  • 5.1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碳固定的影响53-54
  • 5.2 秸秆还田对稻田甲烷、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54-56
  • 5.3 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作物产量的影响56
  • 5.4 讨论56-59
  • 5.4.1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固碳减排的影响56-57
  • 5.4.2 秸秆还田的增产效益57-59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9-63
  • 6.1 研究结论59-60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60-63
  • 参考文献63-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3-75
  • 致谢75-77
  • 个人简历77-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李存弟;张皓;严红;

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许信旺;潘根兴;曹志红;汪艳林;

华东稻田CH_4和N_2O排放    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沈壬兴,上官行健,金继生,李老土

稻田CH_4的传输    上官行健,王明星,陈德章,沈壬兴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机制及发展趋势——第236次香山科学会议侧记    赵生才

福州南台岛地热前景浅析    陈世亮;

三江平原典型岛状林湿地土壤水DOC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郗敏;孔范龙;吕宪国;刘吉平;

浅析国外秸秆的综合利用    雷达;席来旺;李文政;刘畅;

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三种粒级土壤中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研究    陈武荣;肖霜霜;刘炜;卢向荣;刘建华;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李东升;周为华;范佳;宋森楠;李春燕;朱新开;

植物残体在不同利用方式红壤中的腐解及对红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田林双;戴传超;史央;王兴祥;赵庆新;

不同肥料的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减排措施    韩鹏飞;郭敏;

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吕国红;焦晓光;王笑影;谢艳兵;

苏州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产业化发展可能性·重点领域    李伟;袁中金;杨迪;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活性碳含量对比研究    卢茜;陈晖;许燕萍;高人;

盐城市低碳农业探索和实践    秦光蔚;陈爱晶;周祥;徐汉亿;孙进;

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分析与控制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张劲;宋德庆;王金丽;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试论新疆绿洲灌溉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陈永成;梅卫江;胡斌;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区域碳源汇测算分析与模型拟合——以江西省为例    吴萍;李爱新;吴克宁;帅佳良;李芳颢;

秸秆与地膜覆盖春玉米和春小麦耕层土壤碳氮动态    卜玉山;邵海林;王建程;苗果园;

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

农田土壤N_2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翟胜;高宝玉;王巨媛;戴全厚;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技术对策    邱建军;李虎;王立刚;任天志;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农业发展策略    王成己;王义祥;黄毅斌;翁伯琦;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中国茶园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李世玉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我国典型低温区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土壤呼吸特征    廖艳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北京北部山区不同林龄的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碳库研究    曹吉鑫

扎龙湿地CO_2和CH_4通量研究    黄璞祎

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    孙艳丽

中国农田N_2O直接排放、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趋势    营娜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的高效调控与施用技术研究    刘建涛

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钾变化与产量效应    孙伊辰

巢湖流域不同污染类型河流N_2O溶存浓度及释放通量研究    蔡林颖

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滕晓龙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长期秸秆还田及休闲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周波;刘登民;劳秀荣;聂俊华;孙伟红;

秸秆还田的作用与方法    胡海生;

碳酸盐黑钙土改良培肥技术研究    王晓军;于凤芝;高同彬;周光明;杨思平;周高飞;

有机物料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的调控    王兆荣;王宏燕;种传立;

有机物料培肥对风沙土肥力的影响    魏自民,周连仁,赵越

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    迟凤琴;匡恩俊;宿庆瑞;张久明;

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及转化的控制因素    李忠,孙波,林心雄

氧化亚氮在实验室的简易制备法    

氧化亚氮的制备    张珠辉;刘世荣;李超隆;杨春燕;蒋鹤龄;李柏林;

氧化亚氮的制备方法    松田熙;孙效杰;

地面氧化亚氮排放静态箱测定技术    李志安,邹碧,曹裕松,刘剑,温达志

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张光亚,方柏山,闵航,陈美慈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用新型氧化亚氮发生器    吴廷照;张世兴;高英奇;严慰章;

对《原子吸收光度分析用新型氧化亚氮发生器》的改进    吴廷照;

采用顶隙色谱技术分析水中溶解性氧化亚氮    K.C.Hall;王庭栋;

个体采样测定接触的氧化亚氮    朱丽芳

中国地区氧化亚氮排放量及其变化的估算    王少彬,苏维瀚

氧化亚氮(N_2O)戒除尼古丁依赖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    李俊;孙德海;纪春梅;马丽艳;李淑丽;姜长林;

黄河下游及河口区域溶存氧化亚氮的分布与释放通量    马啸;张桂玲;刘素美;李佩佩;顾培培;

天脊将建成中国最大氧化亚氮减排企业    特约记者 王爱军

我国首个氧化亚氮减排项目实施    王晓雪

天脊集团成为最大氧化亚氮减排企业    王爱军

南农大一项研究推翻“美国估算模式”    通讯员 胡必强 记者 解悦

南京农大一项研究推翻国际标准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胡必强

“清洁发展”让煤化工变“绿”    记者 吴永红 通讯员 武连寅

日援建治污项目落黑化    崔波 李春艳 记者  高学冬

土壤微生物或加速全球变暖    实习生 程凤

吸点氧化亚氮生孩子时不痛    湘江

污水灌溉稻田会加剧温室效应    胡必强 陈晓春

熏蒸对设施栽培土壤中可溶性氮素和氧化亚氮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颜冬冬

鄱阳湖典型湿地氧化亚氮释放特征    尧波

氧化亚氮喷嘴流动过程与流量特性研究    吴里银

氧化亚氮在黑土中释放规律的模拟研究    耿爽

集约化奶牛养殖场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研究    朱高荻

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草地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周莹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及模拟研究    任万辉

施加铁炉渣对稻田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林德华

南海和珠江口溶解氧化亚氮的分布特征、通量及其调控机制初探    林华

河口沉积物—水界面氧化亚氮通量的研究    陈素玲

半干旱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王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