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氮肥运筹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1:39
热度:

氮肥运筹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摘要】:作物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重要作用。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方式直

【摘要】:作物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重要作用。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方式直接影响秸秆还田下下季作物的产量和土壤生物活性。然而不合理的还田方式和不恰当的氮肥施用方法不仅导致小麦产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土壤性状的破坏。明确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可为小麦高产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因此,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和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秸秆还田下氮肥基追比和还田方式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稻秸还田降低了小麦的出苗率、单位面积穗数,但显著提高了每穗粒数、千粒重,从而增加了产量,还提高了小麦花后SPAD含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并且提高了小麦氮素利用率。秸秆还田条件下以氮肥基追比为7:3时产量最高;而4种还田方式中以正旋还田方式的产量最高。表明在本试验地区稻秸全量还田宜采用正旋还田,并采用氮肥基追比为7:3,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2.明确了稻秸还田下氮肥基追比和还田方式对麦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秸还田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pH值,提高了土壤温度。其中,4种还田方式下覆盖还田可有效增加土壤含水量和降低土壤容重。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0-40cm土层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且拔节前无机氮含量随基肥施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稻秸还田降低了播种到越冬期土壤中0-40cm土层无机氮的含量,但提高了越冬到开花期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在越冬期后,在氮肥基追比为7:3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最多;在还田方式中以正旋还田下含量最多。因而秸秆还田条件下主要通过提高越冬期后的土壤供氮能力,而氮肥基追比为7:3的处理通过增加基肥的施用而缓解了小麦生长前期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了产量和氮素利用率。3.探究了稻秸还田下氮肥基追比和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氮肥基追比试验中,增加基肥量,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含量。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相对于正常留茬整体提升幅度为22%、25%、47%。而在还田方式中,0-20cm土层内,反旋还田对土壤细菌提升幅度最大,翻耕还田对真菌、放线菌提升幅度最大;20-40cm土层内,反旋还田对细菌提升幅度最大,翻耕还田对真菌、放线菌提升幅度最大。4.探究了稻秸还田下氮肥基追比和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氮肥基追比试验中,增加基肥量,能够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的含量;而对于蔗糖酶,合理的氮肥基追比能有效增加其含量,其最大值出现在基追比为6:4情况下。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而在4种还田方式中,在0-20cm的土层,正旋还田对中性磷酸酶的活性提升幅度最大;反旋还田对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提升幅度最大;翻耕还田对脲酶的活性提升幅度最大;而在20-40cm土层,正旋还田对中性磷酸酶的活性提升幅度最大;反旋还田对脲酶活性提升幅度最大;翻耕还田对蔗糖酶活性提升幅度最大。综上所述,稻秸还田在氮肥基追比为7:3时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以及土壤生物活性。该处理通过增加基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氮素,提高了土壤酶的含量,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有利于缓解秸秆还田下小麦生育前期土壤氮素的固定以及后期的秸秆氮素的释放,从而协调了土壤氮素的供给,进而增加小麦根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而在4种还田方式中,正旋还田因其出苗率相对较高,并且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的活性提升幅度均较部分还田方式高,因而正旋还田通过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供氮能力,从而对小麦产量的增加幅度最大。因此,在本试验地区,秸秆还田适宜采用正旋还田,并采取氮肥基追比为7:3,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 【关键词】:小麦 稻秸还田 氮肥运筹 还田方式 产量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512.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6
  • 摘要12
  • 1 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12-13
  • 2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13-17
  • 2.1 土壤物理性状13-14
  • 2.1.1 土壤结构13
  • 2.1.2 土壤温度13
  • 2.1.3 土壤水分13
  • 2.1.4 土壤空气13-14
  • 2.2 土壤化学性状14-15
  • 2.2.1 土壤有机质14
  • 2.2.2 土壤无机营养14-15
  • 2.2.3 土壤pH15
  • 2.3 土壤生物活性15-17
  • 2.3.1 土壤微生物15-16
  • 2.3.2 土壤酶16-17
  • 2.3.3 土壤动物17
  • 3 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17-18
  • 3.1 小麦的生长17
  • 3.2 作物的产量17-18
  • 3.3 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18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18-20
  • 参考文献20-25
  • Abstract25-26
  • 第二章 氮肥运筹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26-40
  • 摘要26-27
  • 1 材料与方法27-29
  • 1.1 试验设计27
  • 1.2 取样及测定方法27-28
  • 1.2.1 小麦出苗率27
  • 1.2.2 小麦产量27-28
  • 1.2.3 地上部干物重28
  • 1.2.4 植株含氮量28
  • 1.2.5 叶绿素含量28
  • 1.3 计算方法28
  • 1.4 数据分析28-29
  • 2 结果与分析29-34
  •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29-30
  • 2.2 氮肥运筹和还田方式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30-31
  • 2.3 氮肥运筹和还田方式对旗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31
  • 2.4 氮肥运筹和还田方式下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31-32
  • 2.5 氮肥运筹和还田方式对小麦阶段性氮吸收的影响32-33
  • 2.6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33-34
  • 3 讨论与小结34-36
  • 参考文献36-38
  • Abstract38-40
  • 第三章 氮肥运筹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40-56
  • 摘要40-41
  • 1 材料与方法41-42
  • 1.1 试验设计41
  • 1.1.1 稻秸还田下配以氮肥运筹试验41
  • 1.1.2 稻秸还田下配以不同还田方式试验41
  • 1.2 取样方法41
  • 1.3 测定方法41
  • 1.3.1 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41
  • 1.3.2 土壤无机氮的测定41
  • 1.4 计算方法41
  • 1.5 数据分析41-42
  • 2 结果与分析42-52
  • 2.1 氮肥运筹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42-46
  • 2.1.1 土壤温度42-43
  • 2.1.2 土壤含水量43-45
  • 2.1.3 土壤容重45-46
  • 2.1.4 土壤pH46
  • 2.2 氮肥运筹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46-49
  • 2.2.1 土壤硝态氮46-47
  • 2.2.2 土壤铵态氮47-48
  • 2.2.3 土壤无机氮积累48-49
  • 2.3 还田方式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49-52
  • 2.3.1 土壤硝态氮49-50
  • 2.3.2 土壤铵态氮50-51
  • 2.3.3 土壤无机氮积累51-52
  • 3 讨论与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5
  • Abstract55-56
  • 第四章 氮肥运筹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56-84
  • 摘要56-57
  • 1 材料与方法57-58
  • 1.1 试验设计57
  • 1.1.1 稻秸还田下配以氮肥运筹试验57
  • 1.1.2 稻秸还田下配以不同还田方式试验57
  • 1.2 取样方法57
  • 1.3 测定方法57
  • 1.3.1 土壤微生物57
  • 1.3.2 土壤酶57
  • 1.4 计算方法57-58
  • 1.5 数据分析58
  • 2 结果与分析58-78
  • 2.1 氮肥运筹和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58-66
  • 2.1.1 土壤细菌58-61
  • 2.1.2 土壤真菌61-63
  • 2.1.3 土壤放线菌63-66
  • 2.2 氮肥运筹和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66-78
  • 2.2.1 土壤过氧化氢酶66-69
  • 2.2.2 土壤脲酶69-72
  • 2.2.3 土壤蔗糖酶72-75
  • 2.2.4 土壤中性磷酸酶75-78
  • 3 小结与讨论78-81
  • 参考文献81-83
  • Abstract83-84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84-92
  • 摘要84
  • 1 讨论84-86
  • 1.1 氮肥基追比、还田方式对小麦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84-85
  • 1.2 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影响85
  • 1.3 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对土壤无机氮及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85
  • 1.4 土壤无机氮对小麦产量及生长的影响85-86
  • 2 结论86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86-87
  • 4 今后的研究设想87-88
  • 参考文献88-90
  • Abstract90-92
  • 致谢9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情况下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土壤磷素的影响    王霞,胡锋,李辉信,沈其荣,王丹,刘永刚

水稻秸秆生物碳的结构特征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陈再明;陈宝梁;周丹丹;

旱地免耕不同秸秆覆盖量试验初报    王树楼;丁玉川;王笳;

稻草还田对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世正,杨邦俊,宋光煜,魏朝富,袁玲,高明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的土壤行为的影响Ⅱ: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刘伟;宋建国;梁爱萍;贾敬华;

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的土壤行为影响Ⅰ:——铵态氮的动态变化    刘伟;宋建国;梁爱萍;贾敬华;

白城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时间序列变化    汤洁;刘森;韩源;张楠;戴春旭;

农村生活有机垃圾蚯蚓堆肥处理研究进展    李清飞;路利军;

大型土壤动物作为指示生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叶岳;姜玉霞;赵则海;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刘乐;鞠美庭;李维尊;王雁南;

秸秆直接还田效应分析    于正亮;缪为文;

含水率对大豆秸秆流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黄振华;陈海涛;房欣;李丽霞;

2011年国内家兔饲料资源开发与营养研究进展    谷子林;陈赛娟;刘亚娟;陈宝江;黄玉亭;

施肥和种植制度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琼贤,刘国坚,段炳源

黑龙江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对策    王彩利;张晓梅;

纤维素分解菌剂对水稻秸秆田间降解效果的影响    金海洋;姚政;杨建军;蒋小华;查健生;

农田土壤养分动态的知识模型    何兴兵;赵悦;黄丰;田兴军;

菌渣还田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变化特征分析    曾敏;黄小林;

秸秆还田在盐渍土改良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    吴从稳;陈小兵;金海珠;孙运朋;颜坤;张立华;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稻田和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区系变化特点及其生态指示意义    向昌国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蚯蚓及蚓粪对植物修复Cu、Zn污染土壤的影响    王丹丹

稻鸭(萍)共作系统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甄若宏

中国耕地警戒值研究    冉清红

蚯蚓活动对农田土壤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陶军

西藏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李永凯

西藏地区农作物秸秆与牧草混合青贮研究    原现军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李小磊

碱金属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结渣特性影响的研究    李黎

生态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三化中的应用    张玉川

秸秆还田农户意愿与机械作业收益实证研究    李建政

稻草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    何虎

促腐剂对农村垃圾蚯蚓处理的影响研究    杨平

农村垃圾蚯蚓堆肥处理工艺及其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肖波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环境效应    郝旺林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董合忠,李振怀,李维江,唐薇,曲惠英,张冬梅

冬小麦小叶型与经济系数及超高产的关系    李均先,李希鹏,王晓彦,吕秀敏

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解爱华;付荣恕;

氮水耦合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邵国庆;李增嘉;苏诗杰;王本翠;赵建波;郑延海;韩宾;宁堂原;

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钾素积累和利用率的影响    王锋;王汝娟;陈晓光;史春余;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胡荣根;

杂交稻叶面专用新药“稻多收”的增产效果研究    印天寿,唐玉华,储修云

单季晚稻高产特性及其配套技术分析    温怀楠,赵建平,刘金弟

豫东平原夏芝麻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研究    张化远;岳学友;杨铭;侯乐新;

小麦收获指数与产量关系研究    李亚敏;柴建明;孙振委;安浩军;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有机肥对谷子生育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祁宏英

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增产的生理机制    李从锋

农牧交错带地膜春玉米生态特征及其氮肥效应的研究    王瑞军

不同栽培模式和锌肥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夏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李萌

不同类型甘蔗品种的叶梢产量及其养牛效益比较    许红

基于棉秸秆中的木糖生物转化木糖醇的研究    李飞

不同基因型玉米碳氮代谢差异研究    苌建峰

氮磷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张文伟

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土壤CO_2释放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刘合明

合肥市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研究    姜树

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

麦业丰在小麦上控旺防倒研究初探    乔红梅,吕玉亮

小麦空穗的原因及对策    邱念伟;

小麦花后干物质动态分析    唐世明;

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十冬腊月麦扬花    

美国小麦生产及其育种近况    袁汉民;

对小麦花药浸润培养的几个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峰,王培,陈玉荣,何萍

小麦花药中微克级氮含量的测定    姚玉霞,赵晓松,曹国军,陈桂河

节水小麦新品种──花940    王培

活力王延缓小麦早衰的作用机理研究    郭金耀;杨晓玲;

小麦ERECTA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胡鑫;徐全乐;

小麦亲本及子代光合特性研究    王翠翠;陆海国;孟庆伟;杨兴洪;

水分亏缺条件下小麦碳同化物的补偿分配    吕金印;山仑;高俊凤;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高俊凤;山仑;吕金印;

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诱导与筛选研究    吴美金;王敏;张从宇;

小麦中后期浇水有技巧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贾秀领马瑞昆

写满大地的“小麦人生”    本报记者 孙文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记者 张晴 《农业科技报》记者 唐艳丽

莫轻信农谚 科学管麦夺高产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组成员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 贾秀领 河北省农业厅 段玲玲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岳增良

冬小麦中后期节水高产管理要点    河北省农科院作物所 贾秀领 马瑞昆

郑麦9023“花粒”现象成因分析    于丹 水清

逆境条件容易引起麦芒发白枯死    于丹

加强中期管理 预防豆麦霜冻    云南省气候中心 邹丽云

小麦抗冻蛋白基因的分离与遗传转化研究    高轩

小麦组织培养再生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特性分析    佘茂云

小麦耐盐、抗病转基因育种研究    薛哲勇

不同施肥条件下冷、暖型小麦若干性状的比较研究    周春菊

小麦倒伏与茎秆木质素代谢的关系及其对籽粒产量和淀粉特征的影响    彭佃亮

土壤质地与供氮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梁太波

引入甘氨酸甜菜碱合成途径提高小麦抗逆性研究    何春梅

小麦小花发育的生理基础及调控研究    王兆龙

冷型小麦器官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    苗芳

小麦组织培养特性的分子遗传分析及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贾海燕

小麦叶绿素和脱镁叶绿素酶基因的作用及表达分析    王绘艳

氮素对小麦硒吸收、转运及分配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    陈玉鹏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天冬氨酸蛋白酶与绒毡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巨岚

微量元素拌种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静

小麦同源转化型雄性不育突变体HTS-1中WAG-1基因的克隆、定位及表达分析    王清海

黄淮麦玉两熟区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王亚帆

河南中、北地区麦—玉两熟制小麦光热利用特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王真

锌肥助剂对小麦吸收锌素及锌肥肥效的影响    刘会华

转WK蛋白激酶基因两个小麦品种T5代株系抗旱性鉴定    赵永强

叶面喷施氮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董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