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双轴跟踪碟式热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0:22
热度:

太阳能双轴跟踪碟式热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与人民生活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休戚相关,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当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

【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与人民生活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休戚相关,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当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等多年储藏在地下的石化能源,按照目前的开发力度,几十年或许一百多年后,地球所储存的这些能源就将枯竭。因此,开发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的热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太阳能热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本课题研究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相对于塔式和槽式两种热发电方式,有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本文重点研究了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双轴跟踪控制系统和气动发动机。 首先,本文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DSP为控制核心的太阳能热发电双轴跟踪控制系统。确定了太阳的运行规律,根据理论公式、当地的经纬度、当天的时间,计算出太阳的理论高度角和方位角,以此分析控制原理并确定采用混合跟踪方法。一级跟踪为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根据太阳运行的一般规律通过编码器反馈进行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初始调节;二级跟踪为光电传感器校正跟踪,根据光敏传感器的电压偏差进行现场调节。 其次,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斯特林发动机的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本课题采用气动发动机进行替代。因此对气动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工作循环以及输出功率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气动发动机进行理论分析。 然后,对跟踪系统进行了实验室模拟,以云台为基本架构,对两相电机特点及磁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所用的变压器、变频器等器件进行了选型,控制器采用TMS320F2812DSP,完成了相应的外围电路设计,搭建了实验平台;软件设计方面,DSP为下位机,对其进行了总体跟踪策略的软件设计,并用上位机PC进行串行通信,通过LabVIEW完成对时间、高度角、方位角、传感器信号等信息的实时监控,最后进行了简单的调试试验。 双轴跟踪系统的模拟实验平台的搭建和测试说明了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气动发动机的理论分析也为进一步研究气动发动机控制系统和相应的发电系统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两部分内容的研究和设计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双轴跟踪 气动发动机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 DSP 云台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21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太阳能发电的基本概况10-12
  • 1.2.1 国内太阳能发电的现状10-11
  • 1.2.2 国外太阳能发电的现状11-12
  • 1.3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分类12-13
  • 1.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3
  • 1.3.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13
  • 1.4 太阳能热发电的方式及特点13-16
  • 1.4.1 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14
  • 1.4.2 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14-15
  • 1.4.3 碟式太阳能发电系统15-16
  • 1.5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电设备16-19
  • 1.5.1 斯特林发动机16-17
  • 1.5.2 蒸汽轮机17-18
  • 1.5.3 活塞式气动发动机18-19
  • 1.6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9-21
  • 2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双轴跟踪系统的设计21-27
  • 2.1 太阳跟踪方式的确定21
  • 2.2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1-22
  • 2.3 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原理22-24
  • 2.4 传感器校正跟踪控制原理24-27
  • 2.4.1 光电传感器24-25
  • 2.4.2 编码器25-27
  • 3 碟式太阳能气动发动机的研究27-39
  • 3.1 气动发动机简介27
  • 3.2 气动发动机的工作循环27-28
  • 3.3 气动发动机的功率研究28-39
  • 3.3.1 活塞位移的数学分析29-31
  • 3.3.2 活塞位移的实例计算31-32
  • 3.3.3 活塞式气动发动机的功率计算32-38
  • 3.3.4 气动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控制38-39
  • 4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双轴跟踪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9-59
  • 4.1 微处理器单元的设计39-43
  • 4.1.1 DSP简介39
  • 4.1.2 DSP的选型以及TMS320F2812芯片39-41
  • 4.1.3 系统的基本电路41-43
  • 4.2 实时时钟单元的设计43-45
  • 4.2.1 实时时钟芯片X1226简介43-44
  • 4.2.2 实时时钟芯片X1226各引脚功能44-45
  • 4.3 传感器校正单元的设计45-47
  • 4.3.1 光电传感器单元的设计45-46
  • 4.3.2 编码器接口电路的设计46-47
  • 4.4 永磁同步电机及其驱动单元的设计47-59
  • 4.4.1 永磁同步电机简介48
  • 4.4.2 两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场分析及调速方式48-53
  • 4.4.3 双轴跟踪执行机构的实验模拟53-54
  • 4.4.4 变频器的选择及参数设定54-57
  • 4.4.5 变压器的选型确定57-59
  • 5 太阳能双轴跟踪碟式热发电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59-75
  • 5.1 下位机DSP的软件开发环境CCS59-61
  • 5.2 下位机DSP的程序设计61-72
  • 5.2.1 主程序设计63-65
  • 5.2.2 实时时钟RTC的设置与读取65-67
  • 5.2.3 DSP与上位机串行通信程序设计67-72
  • 5.3 上位机(PC)的开发环境及程序设计72-75
  • 5.3.1 LabVIEW的串口通信简介72-73
  • 5.3.2 上位机程序总体设计73-75
  • 6 实验及分析75-79
  • 6.1 跟踪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75
  • 6.2 SkyMap软件设置75-76
  • 6.3 结果分析76-79
  • 结论79-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A 控制系统整体硬件图85-86
  • 在学研究成果86-87
  • 致谢8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应用潜力    由世俊,孙贺江,马德刚,杨洪兴

基于TMS320 F2812的DSP最小系统设计    高翠云;江朝晖;孙冰;

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系统    杨忠仁,饶程,邹建,彭珍莲

基于MODBUS协议的DSP从站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祁建安,吕震中

两维程控太阳跟踪器控制系统的研制    饶鹏,孙胜利,叶虎勇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系统    杨敏林;杨晓西;林汝谋;袁建丽;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刘军;俞金寿;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宿建峰;李和平;贠小银;赵芫桦;

充分利用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太阳能光伏产业    徐海荣;钟史明;

几种太阳位置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炳忠,汤洁

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    高亮;蔡世俊;高鹏;李果华;施正荣;朱拓;

太阳能电池板双轴跟踪能量增效的研究    马慧慧;白连平;

一种新型太阳跟踪器的设计    王志超;韩东;徐贵力;毛建国;沈峘;

多点连续火炮外壁测温系统的研制    王洪丰;王震;张建臣;

自然冷资源保鲜库自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张飞;周福君;

基于LabVIEW的新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    马永强;周林;武剑;方群会;

全气候下的太阳跟踪器研究    朱艳伟;石新春;但扬清;

基于DataSocket技术共享数据采集卡的实例    王鹏冲;梁金土;林鹏;

智能太阳能屋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扈晓静;

基于LabVIEW队列状态机的铁路信号电缆故障检测系统    果实;薛磊;朱朝旭;

An Automatic and Efficient Solar Charging System    

基于机理模型的并网光伏电站实时效率分析    陈祥;

基于机理模型的并网光伏电站实时效率分析    陈祥;

基于虚拟仪器的双轴太阳跟踪系统    李鹏;廖锦城;蔡兰兰;吴贺利;杨培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综述    李万杰;朱静;元复兴;马培元;庞博;

汽轮机在线振动分析系统开发    世家伟;杜亚;

基于LabVIEW的天气预报系统    刘光普;任雍;李效东;梁莺;

基于LabVIEW的频响测量分析方法    徐坚;张峰;侯世芳;刘旋;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聂相虹

气动—柴油混合动力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    胡军强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阎秦

永磁同步直驱型全功率风机变流器及其控制    汪令祥

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电网供能系统研究    袁建华

压缩空气—燃油混合动力的研究    翟昕

无锡中小学普通教室课桌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研究    陆剑雄

大行程纳米定位驱动控制方法与系统研究    徐从裕

压缩空气/燃油混合动力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方清华

基于LabVIEW的旋翼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陈松林

智能压力变送器的研究    徐国栋

高压共轨柴油机模拟试验平台设计开发研究    陈首刚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研究    周好

基于BF531的多功能电力仪表的研究与实现    余玉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刘凤龙

太阳能高效吸热陶瓷材料的研究    刘孟

基于太阳能热风的相变墙房间热特性研究    刘馨

120KV高压电源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闫兴德

基于2812的电机控制器设计    黄全

基于LabVIEW环境开发虚拟仪器的几点体会    时秋兰,赵伟,侯国屏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直接转矩控制    贾洪平;贺益康;

自抗扰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调速系统的应用    邵立伟;廖晓钟;张宇河;邓青宇;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    曾岳南;毛宗源;罗彬;暨棉浩;

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    牛洪海;赵荣祥;尚喆;吴茂刚;

模糊自适应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应用    张春梅;刘贺平;马保柱;陈书锦;汪芳君;

永磁同步电机模糊直接转矩控制仿真    杨向宇;朱卫华;姚佳;

利用Modbus协议实现与火电站DCS的串行通信    徐建山,吕震中,于向军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研究与发展    陈鹰,许宏,陶国良,王宣银,刘昊,贾光政

基于神经网络的PMSM自适应滑模控制    李鸿儒,顾树生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进展    张耀明;刘德有;张文进;卞新高;

太阳能光伏工程应用    吴红清;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林伟杰

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开拓研究    高林

光热发电万亿涌动    王赵宾;

光热发电比光伏有更好的前景    高峰;

我国光热发电从幕后走向台前    高峰;

光热发电将成为新能源的焦点    

中低温废热发电的思路与方法    于淑梅,傅松,王健

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技术    洪亮;多吉;王海江;旦增罗布;王守彪;李金祥;

德国科学家研究水泥蓄热发电    

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发展状况    陈超;聂志刚;那小桃;

光热发电:低碳的“撒哈拉”路径    郑芋;

太阳能中高温热发电反射式线性菲涅尔技术简介    熊勇刚;刘玉卫;陈洪晶;崔正军;

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发展状况    张同伟;

微型低品质余热热源有机工质回热发电系统    谈芦益;谢永慧;

西安热工院成功研发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    

江苏南热发电有限公司机组供热经济运行方案简介    朱江宁;

中粗石墨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的应用    张培林;

热发电产业欲唱低碳主角    本报记者 郭玉志

首个槽式光热发电项目启动    记者 呼跃军

光热发电5年后装机容量或超光伏    

光热发电招标遇冷    本报记者 李桂琴

“十二五”将力推光热发电    CUBN记者 周洪博

光热发电产业将迎来“黄金五年”    王宗

光热发电有望成为国内主导能源    本报记者 范思立

“十二五”光热发电装机达100万千瓦    本报记者 郭力方

“十二五”光热发电规模可达150亿元    杨风

光热发电与国外差距较大    本报记者 王旭辉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热发电系统的数值优化及实验研究    李晶

太阳能定压加热发电系统的研究    杨勇

太阳能槽式热发电蒸汽发生器系统动态仿真    王贝

槽式太阳能集热与热发电系统集成研究    王亚龙

槽式太阳能集热性能与热发电系统成本研究    耿李姗

基于太阳能的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热发电系统的研究    叶依林

鄂尔多斯50MW光热发电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张燕娜

天然气内燃式定压加热发电系统的研究    田春雨

太阳能双轴跟踪碟式热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周金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