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分离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6:52
热度:

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分离【摘要】:为阐明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其组分的碳排放速率及其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

【摘要】:为阐明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其组分的碳排放速率及其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用壕沟断根法布设了土壤呼吸组分分离试验,并对土壤温湿度与呼吸速率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呼吸速率在夏秋季较高、春冬季较低;土壤温度低于15℃时,呼吸速率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土壤温度高于15℃,而含水量低于0.20kg·kg-1时,含水量对呼吸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土壤温湿度分别高于15℃与0.20kg·kg-1,呼吸速率同时受到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土壤温湿度分别能解释呼吸速率季节性变化的80.36%~94.94%与7.20%~48.45%,温度的影响高于含水量;5种类型中土壤呼吸、自养与异养呼吸的Q10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30~2.44、2.49~2.82与2.09~2.35,每个类型中自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均为最高,其次为土壤呼吸,异养呼吸最低;锐齿栎幼林、锐齿栎老林、华山松与短柄枹针阔混交林、千金榆与短柄枹阔叶混交林及栓皮栎林自养呼吸日贡献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5.19%~57.73%、28.73%~49.24%、28.67%~49.82%、24.24%~41.70%与30.07%~46.22%,土壤呼吸的年排放量分别为1105.15gC·m-2·a-1、779·12gC·m-·2a-1、821.23gC·m-·2a-1、912.19gC·m-·2a-1与899.50gC·m-·2a-1,其中自养呼吸的年贡献率分别为52·89%、39·77%、44.17%、38.15%与43.26%,若考虑断根样方内细根分解的影响,则自养呼吸的年贡献率分别为65.56%、47.95%、53·80%、46.83%与53.86%;5个林分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自养呼吸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类型间活细根生物量的差异解释了自养呼吸速率差异的94.71%。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土壤呼吸 自养呼吸 异养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组分分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305903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0125036)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D03A04)~~
【分类号】:S714
【正文快照】: 森林土壤呼吸由自养呼吸(根呼吸)和异养呼吸(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呼吸及土壤有机质分解排放CO2)复合而成[1]。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不仅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不同的水热环境、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及不同的分离方法下存在较大变异、而且对变异产生的驱动变量也存在争论[2,3]。土壤温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洮河上游森林保护经营现状及建议    魏天祥;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基于通量观测的地学统计评估    展小云;于贵瑞;郑泽梅;王秋凤;

秦岭太白山土壤CO_2的释放特征及温度的影响    屈冉;李俊生;罗遵兰;吴晓莆;赵彩云;汤博;

模拟氮沉降对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胡正华;李涵茂;杨燕萍;陈书涛;李岑子;申双和;

湖南会同毛竹林土壤碳循环特征    肖复明;范少辉;汪思龙;熊彩云;申正其;

不同年龄巨桉林土壤呼吸及其与土壤温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关系    袁渭阳;李贤伟;张健;荣丽;杨渺;潘燕;

苏北泥质海岸水杉林地土壤的异养呼吸    孔雨光;王因花;张金池;储冬生;张东海;王如岩;张小庆;

环境与生物因子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    贺宏奎;常建国;李新平;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休眠期的土壤呼吸    侯琳;雷瑞德;刘建军;尚廉斌;

生物群区和林龄对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    黄志霖;肖文发;

模拟氮沉降对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李涵茂;胡正华;杨燕萍;李岑子;

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研究    张鸽香

苏北海岸防护林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量碳研究    孔雨光

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林碳平衡研究    侯琳

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呼吸时空变异及其调控机理    栾军伟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朱宁

兰陵溪流域三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研究    韩海燕

杉木林皆伐后不同更新方式土壤呼吸研究    刘乐中

短轮伐期巨桉人工林土壤碳转移研究    袁渭阳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呼吸时空变异特征    郭晋伟

沿海防护林土壤呼吸月动态及温度敏感性研究    张东海

杉木人工林与次生林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黄辉

成熟林土壤呼吸沿海拔梯度的动态变化与机理    周利光

中亚热带丘陵区4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CO_2排放量    卢锟

不同经营管理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碳平衡的影响    葛乐

秦岭林区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周转过程与能态变化    刘建军,王得祥,雷瑞德,吴钦孝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组分的分离量化    杨金艳;王传宽;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细根分解干物质损失和元素动态    温达志,魏平,张佑昌,孔国辉

火地塘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空间变化    刘建军,王得祥,雷瑞德,吴钦孝

生物因子对盘锦湿地芦苇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    谢艳兵;贾庆宇;李荣平;吕国红;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水曲柳根呼吸及影响因素    任军;徐程扬;潘琳;林玉梅;章林;王晓娜;

利用MODIS影像和气候数据模拟藏北高寒草甸的土壤呼吸    付刚;沈振西;张宪洲;石培礼;何永涛;武建双;周宇庭;

水曲柳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其N、P、K养分归还    吴楚;张秀娟;王政权;

细根分解研究概况    吴楚;张秀娟;王政权;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周萍;刘国彬;薛萐;

东北地区几种不同林分土壤呼吸组分的差异性    张宪权,王文杰,祖元刚,张万里

长白山林区防火期主要可燃物类型细根载量和潜在能量分析    单延龙;关山;张姣;

CO_2体积分数升高条件下森林土壤的碳循环    李玉文;王楠;孙玥;

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后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孟春;王立海;沈微;

东北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碳通量研究    朱教君;闫巧玲;范阿南;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对森林土壤地下过程的影响    王小国;朱波;

东北地区不同气候带落叶松林土壤呼吸比较研究    尤文忠;张慧东;邢兆凯;郭锦山;颜廷武;赵刚;魏文俊;

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估算    肖复明;范少辉;汪思龙;官凤英;于小军;申正其;

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土壤的自养和异养呼吸研究    陈书涛;黄耀;

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王小国;朱波;

中亚热带山区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盛浩

中国东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寿命及影响因子研究    谷加存

澳大利亚三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效碳和氮库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研究    鲁顺保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细根特性研究    吴勇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苦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特征的影响    涂利华

干旱区白刺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增雨的响应    贾子毅

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研究    张鸽香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水碳循环对植被盖度的响应研究    付微

长期施氮对小麦光合特性及土壤呼吸的调控机制    邵瑞鑫

土壤食细菌线虫影响水稻根系生长的养分和激素作用机制    成艳红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叶耿平

中亚热带两种常绿阔叶林群落细根寿命估计    凌华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朱宁

不同经营类型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剑锋

华北南部低丘山地刺槐和侧柏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根系呼吸特征研究    吕海燕

不同施肥对紫色水稻土水旱轮作田麦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梁昊

生长季山西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研究    刘保新

锡林河中游河漫滩湿地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特性研究    高娟

中国热带27个阔叶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和碳氮研究    许旸

皖东丘陵地区麻栎生长特性调查研究    于一苏;于光明;李丛;肖正东;吴中能;王新洋;陈素传;刘俊龙;蔡新玲;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主要改良措施分析    张凌云;

苏北不同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式下土壤呼吸日变化观测与测定方法比较    朱强根;张焕朝;单奇华;余健;

土壤呼吸的水热因子模拟及温度敏感性的探讨    邓爱娟;申双和;张雪松;李永秀;谢轶嵩;

生物因子对盘锦湿地芦苇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    谢艳兵;贾庆宇;李荣平;吕国红;

合肥市森林土壤呼吸特点及其影响因子    周海莲;孙刚;张凯;徐小牛;

桉树近熟林追肥效果初探    蔡惜芜;姚昭;莫锦钊;杨兆明;朱海华;李俊;

桉树水分胁迫研究进展    林馗;吴志华;

科学发展桉树,为我国南方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谢耀坚;

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常宗强,冯起,吴雨霞,苏永红

土壤-根系统养分迁移机制及其数值模拟    张富仓

巨桉引种栽培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李志辉

桉树纸浆用材林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莫晓勇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固子研究    陈全胜

基于遥感和GIS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    陈四清

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恢复生态机理的研究    张艳华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    刘云慧

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钱杰

水曲柳落叶松细根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反应    王庆成

华北南部低丘山地刺槐和侧柏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根系呼吸特征研究    吕海燕

兰陵溪流域三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研究    韩海燕

模拟酸雨对杜仲的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齐泽民

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及经营数表编制    黄从德

水曲柳细根空间分布和季节动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梅莉

模拟酸雨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及中药的影响    张萍华

耕作和有机物质投入对土壤碳库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王胜涛

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张宪权

川西亚高山林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褚金翔

郑州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蒋炳伸

铅镉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永强;肖立中;李诗殷;郭杨;蔡信德;

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剖面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    高程达;孙向阳;张林;李志刚;阿拉塔;

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量与年净碳汇估算研究    丁晓叶;吴永波;陈杰;

杨树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碳储量动态    崔鸿侠;唐万鹏;胡兴宜;潘磊;

林内和林窗冬季土壤呼吸特征    黄石德;

木荷等6种阔叶树种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陈伟光;张卫强;李召青;曾令海;周平;周毅;陈光胜;

土壤呼吸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滕;饶良懿;吕坤珑;李会杰;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夏季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陈林;李学斌;刘秉儒;王磊;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汪森;

外加营养源作用下微生物黏结剂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莫艳华;汤佳;张仁铎;李方舟;

东平湖湿地土壤呼吸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    路亚坤;刘加珍;陈永金;朱海勇;彭博;

羊角槭濒危原因初步调查研究    许小连;金荷仙;陈香波;江胜利;

北京北部山区不同林龄的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碳库研究    曹吉鑫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水碳循环对植被盖度的响应研究    付微

苏北海岸防护林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量碳研究    孔雨光

红松人工林碳贮量和碳分配的研究    丁壮

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王莹

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呼吸时空变异及其调控机理    栾军伟

不同杨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下凋落物分解的研究    王意锟

秦岭南坡中段主要植物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张巧明

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刘恩

北亚热带毛竹材用林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雷海清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朱宁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王平

杭州湾湿地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特征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    杨文英

生长季山西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研究    刘保新

北亚热带林带和农田土壤呼吸及环境影响研究    张勇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汇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苏阿兰

四种经济林枝叶碳氮磷元素含量及其内吸收率比较    郭钰

农林复合与炼山对巨桉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媛

椽竹生长规律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杨前宇

保护竹林植物多样性的营林技术措施研究    王芳

东北地区几种不同林分土壤呼吸组分的差异性    张宪权,王文杰,祖元刚,张万里

秦岭林区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周转过程与能态变化    刘建军,王得祥,雷瑞德,吴钦孝

秦岭天然油松、锐齿栎林地土壤呼吸与CO_2释放    刘建军,王得祥,雷瑞德,吴钦孝

空青山次生栎林细根周转    陈金林,许新健,姜志林,张武兆,张井义,贾永正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杨金艳,王传宽

农田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腐解物的能态变化特征    张春慧,张一平,窦连彬

国外对树木细根的研究动态    单建平,陶大立

土壤中山毛榉根系呼吸的碳素损失    上官周平,邵明安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现存量和生产力    陈存根,彭鸿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营养循环    张硕新,雷瑞德,刘广全,党坤良,尚廉斌,张仰渠

中国东北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非生长季土壤呼吸作用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李荣平;周广胜;王宇;

土壤温度和水分对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呼吸的影响    李玉强;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移小勇;

土壤温、湿度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土壤层呼吸速率的影响    张晓静;关德新;吴家兵;王安志;袁凤辉;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变化    马骏;唐海萍;

土壤温湿度对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谭炯锐;查同刚;张志强;孙阁;戴伟;方显瑞;徐枫;

万木林保护区毛竹林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超;杨智杰;陈光水;范跃新;刘强;田浩;

改变凋落物输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短期影响    王光军;田大伦;闫文德;朱凡;项文化;梁小翠;

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分离    常建国;刘世荣;史作民;陈宝玉;朱学凌;

山杨白桦混交次生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作用比较    王旭;周广胜;蒋延玲;贾丙瑞;王风玉;周莉;

黄土高原四种人工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李红生;刘广全;王鸿喆;李文华;陈存根;

库布齐沙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阿斯嘎;高丽;朴顺姬;闫志坚;马阔东;

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土壤的自养和异养呼吸研究    陈书涛;黄耀;

土壤温湿度对人工杨树林土壤呼吸影响    谭炯锐;查同刚;

增温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水分及其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韩雄;王珍;赵萌莉;珊丹;王忠武;韩国栋;

千烟洲人工林土壤CO_2通量研究    刘允芬;温学发;刘玲玲;

东北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碳通量研究    朱教君;闫巧玲;范阿南;

东平湖湿地土壤呼吸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    路亚坤;刘加珍;陈永金;朱海勇;彭博;

东北地区不同气候带落叶松林土壤呼吸比较研究    尤文忠;张慧东;邢兆凯;郭锦山;颜廷武;赵刚;魏文俊;

旱情遥感监测方法与系统开发    牟伶俐;闫娜娜;吴炳方;

羊草草原不同退化阶段群落蒸散量比较    王静;宝音陶格涛;

西瓜巧施肥    

“这下就可以安心春播了”    本报记者 吴晓燕 李夏

白扁豆生产操作规范(中)    

守护那片生命的绿色    本报记者 赵新颜

棚内湿度过大怎么办    马君岭

树下积雪好处多    山东省东平县农业局 王凤英

果树树盘堆雪好处多    农博

树下积雪 防冻治虫    王凤英

全市抗旱冬浇全面展开    记者 赵京红

“十年九旱”下的新突围    本报记者 庄俊康 通讯员 何凯华

杉木林年龄序列土壤呼吸与地下碳分配    陈光水

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常建国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的研究    肖复明

苏北海岸防护林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量碳研究    孔雨光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李洪建

择伐对林地土壤呼吸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    孟春

东北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动态研究    杨金艳

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呼吸研究    贾淑霞

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林碳平衡研究    侯琳

皆伐火烧对杉木林和栲树林碳、氮动态的影响    郭剑芬

四种不同植被下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研究    周晓飞

侵蚀退化红壤区植被重建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黄石德

生态垫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梅花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呼吸时空变异特征    郭晋伟

干旱区绿洲棉田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曹兴

华北石质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的研究    王鹤松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特征研究    张慧东

新疆艾比湖湿地土壤CO_2释放规律研究    满中龙

生长季山西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研究    刘保新

三种退耕还林模式林地土壤呼吸和林木细根呼吸研究    李德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