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甲烷利用菌的研究及荧光法表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2:07
热度:

甲烷利用菌的研究及荧光法表征【摘要】:第一章:概述了甲烷利用菌的概念及其分类,阐明了单加氧酶的作用机理,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国内外甲烷利用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二章

【摘要】: 第一章:概述了甲烷利用菌的概念及其分类,阐明了单加氧酶的作用机理,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国内外甲烷利用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第二章:以假单胞菌ME16和克雷伯氏菌ME17为模型菌株,为增强这两种菌株利用甲烷的能力,采用比浊法考察了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温度、接种量、甲烷含量和培养基pH值。实验过程中发现培养温度、接种量和甲烷含量三因素对以上两菌株生长能力的影响比较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实验设计(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确定了两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假单胞菌ME16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0℃,接种量2.00%,甲烷含量为10.0%;克雷伯氏菌ME17:温度22.5℃,接种量9.85%,甲烷含量24.5%。 第三章:针对微生物学鉴别和表征细菌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内源荧光法鉴别和表征细菌的新方法。本文用二维荧光法考察了甲基杆菌,假单胞菌和克雷伯氏菌中氨基酸的峰位和强度。由于细菌是复杂的微生物体系,用二维荧光法考察细菌的内源物质有可能会有谱峰的重叠,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全面地考察了三种菌内部的物质组成,并利用荧光法与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PCA)法相结合更深入地探讨了三种菌的鉴别和表征。结果表明,在250 nm激发下,氨基酸在340和450 nm处有不同的荧光强度;甲基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在ex:335 nm,em:410 nm处显示出相同的指纹,但两处指纹的荧光强度有较大差异,而假单胞菌在ex:335 nm,em:412 nm和ex:400 nm,em:465 nm两处显示出指纹图谱,据此可将三种菌进行初步的鉴定。 第四章: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物合成中需要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作为其生理物质的组成或生理活性的调节物。随着金属离子的增加,菌体自身的内源荧光物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基于此本文考察了两种碱金属离子Ca~(2+)和Mg~(2+)、一种碱土金属离子Al~(3+)和六种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Ni~(2+),Zn~(2+),Cu~(2+)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生长代谢及合成色氨酸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影响显著的Fe~(3+),Ca~(2+),Ni~(2+)对ME25的具体作用,并用正交实验设计探索了这三种离子对ME25的复合作用。结果表明:9种金属离子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的促进作用为:Ni~(2+)>Fe~(2+)>Fe~(3+)≈Ca~(2+)>Al~(3+)>Cu~(2+)>Mg~(2+)≈Mn~(2+)≈Zn~(2+)。当Fe~(3+)浓度为6 mmol/L和5 mmol/L时可分别促进ME25的生长和合成内源荧光物质色氨酸;当Ca~(2+)浓度为1 mmol/L和2 mmol/L时可分别促进ME25的生长和合成内源荧光物质色氨酸;当Ni~(2+)为5 mmol/L时ME25长势良好,当Ni~(2+)为2和8 mmol/L时可明显促进色氨酸的合成。复合金属离子Fe~(3+),Ca~(2+),Ni~(2+)对ME25的生长具有负影响,在4mmol/L Fe~(3+)、14 mmol/L Ca~(2+)、6 mmol/L Ni~(2+)时影响最大,单一离子存在时ME25的生物量总和为1.753,三种离子复合后则降为0.469。 【关键词】:甲烷利用菌 响应曲面 内源荧光法 细菌鉴别 金属离子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703
【目录】:
  • 中文摘要12-14
  • ABSTRACT14-16
  • 第一章 绪论16-38
  • 1 引言16
  • 2 甲烷利用菌的分类16-19
  • 2.1 传统生物学方法16-17
  • 2.2 分子生物学方法17-19
  • 3 内源荧光法在细菌研究领域中的进展及趋势19-25
  • 3.1 内源荧光法检测原理20-21
  • 3.2 细菌的鉴别和表征21
  • 3.3 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21
  • 3.4 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21-22
  • 3.5 在生物医疗器具中的潜在应用22
  • 3.6 三维荧光光谱指纹技术22-23
  • 3.7 细菌追踪23-24
  • 3.8 细菌代谢24
  • 3.9 荧光法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24-25
  • 4 甲烷利用菌的研究进展及趋势25-28
  • 4.1 单加氧酶的类型25-26
  • 4.2 单加氧酶的结构和催化机理26
  • 4.3 脱氢酶26-27
  • 4.4 甲烷的生物氧化27
  • 4.5 甲烷的厌氧氧化27
  • 4.6 甲烷的好氧氧化27-28
  • 5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28-30
  • 5.1 立题意义28-29
  • 5.2 研究内容29-30
  • 参考文献30-38
  • 第二章 甲烷利用菌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38-48
  • 1 引言38
  • 2 材料与方法38-39
  • 2.1 实验材料38-39
  • 2.1.1 供试菌株38
  • 2.1.2 试剂及培养基38
  • 2.1.3 仪器38-39
  • 2.2 实验方法39
  • 2.2.1 培养方法39
  • 2.2.2 单因素实验39
  • 2.2.3 培养条件响应曲面优化实验39
  • 2.2.4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39
  • 3 结果与讨论39-46
  • 3.1 温度、接种量、甲烷含量和培养基pH对两菌株生长的影响39-41
  • 3.2 假单胞菌菌株ME16培养条件的优化41-44
  • 3.2.1 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41-42
  • 3.2.2 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42-44
  • 3.3 克雷伯氏菌菌株ME17培养条件的优化44-46
  • 3.3.1 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44-45
  • 3.3.2 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45-46
  • 4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8
  • 第三章 荧光法鉴别三种甲烷利用菌48-62
  • 1 引言48-49
  • 2 材料与方法49-50
  • 2.1 实验材料49-50
  • 2.1.1 样品来源49
  • 2.1.2 供试菌株49
  • 2.1.3 试剂及培养基49
  • 2.1.4 仪器49-50
  • 2.2 实验方法50
  • 2.2.1 菌落形态的观察50
  • 2.2.2 菌体大小的测定50
  • 2.2.3 菌体生物量测定50
  • 2.2.4 荧光图谱测定50
  • 2.2.5 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构建50
  • 3 结果与讨论50-57
  • 3.1 甲烷利用菌的菌落特征51
  • 3.2 甲烷利用菌菌体大小的测定51
  • 3.3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51-52
  • 3.4 二维荧光光谱鉴别三种甲烷利用菌52-53
  • 3.5 三维荧光指纹图谱(EEMs)鉴别三种甲烷利用菌53-55
  • 3.6 荧光法与主成分分析模型(PCA)相结合表征三种菌55-57
  • 4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第四章 金属离子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生长代谢及合成色氨酸的影响62-76
  • 1 引言62-63
  • 2 材料与方法63-64
  • 2.1 供试菌株63
  • 2.2 试剂及仪器63
  • 2.3 实验方法63-64
  • 2.3.1 培养方法63
  • 2.3.2 金属离子的添加与发酵63-64
  • 2.3.3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64
  • 2.3.4 菌体色氨酸荧光光谱的测定64
  • 3 结果与讨论64-73
  • 3.1 不同金属离子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生长的影响64-65
  • 3.2 单一金属离子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生长和合成色氨酸的影响65-72
  • 3.2.1 不同浓度Fe~(3+)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生长能力的影响65-66
  • 3.2.2 不同浓度Fe~(3+)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合成色氨酸的影响66-67
  • 3.2.3 不同浓度Ca~(2+)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生长能力的影响67-68
  • 3.2.4 不同浓度Ca~(2+)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合成色氨酸的影响68-69
  • 3.2.5 不同浓度Ni~(2+)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生长能力的影响69-71
  • 3.2.6 不同浓度Ni~(2+)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合成色氨酸的影响71-72
  • 3.3 复合金属离子对甲基杆菌菌株ME25生长能力的影响72-73
  • 4 结论73-74
  • 参考文献74-76
  • 小结与展望76-77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77-7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和所获奖励目录78-79
  • 致谢79-80
  • 附录:已发表文章首页80-8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有机多膦酸的合成、性质和应用    方景礼;

加快卟啉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络合速度方面的研究    

指示剂类有机试剂纯度的测定(I)——茜素络合剂纯度的测定    邹时复;袁存光;

螯合物在医用化学上的应用    胡明;

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在改性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    肖静;雷筱娱;刘冰;夏启斌;奚红霞;李忠;

硫化矿表面污染及预防方法探讨    方楚平;纪国平;

表面活性剂与金属离子对采油微生物局部富集的影响    盖立学;刘洋;王蕊;李蔚;

氨羧絡合滴定的理論基础和它在实踐中的最近發展    嚴志弦;

极谱氢催化波测定某些低浓度金属离子 Ⅱ、铅中微量铜的测定    周漱萍;朱有瑜;马东兰;刘仙庄;

已知性质的浮选药剂的寻找与《设计》    А.В.Глембоцкий;韩树山;

甲烷利用菌IMV 3011生物合成聚羟基丁酸酯的研究    张颖鑫;辛嘉英;夏春谷;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类核酸酶性质研究    蒋伟;韩迎春;潘群慧;沈涛;张天乐;刘长林;

氨基喹啉修饰环糊精/金刚烷乙酸体系对Zn~(2+)高效荧光传感    韩昆颖;陈湧;刘育;

2-(2'-吡啶基)苯并噁唑的金属离子荧光传感性质    高丽华;柏丽杰;王科志;

金属离子及脲对中华蜜蜂工蜂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吴珍红;樊少华;张其康;刘玉梅;付中民;缪晓青;

联喹啉双冠醚的合成及其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键合    李春举;蒋伟;韩民;张衡益;刘育;

近物所金属离子的产生    冯玉成;曹云;李锦钰;孙良亭;马保华;王辉;李锡霞;何伟;马雷;卢旺;尚勇;赵环昱;李杰;郭晓红;张雪珍;张子民;赵红卫;

金属离子对不同品系天然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吕明哲;黄茂芳;陈美;陈成海;

C_(14)H_(26)N_2Ni_2O_(18)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姚景才;李艳鸽;梅雪兰;

金属离子Sn~2+对合成的SBA-15分子筛性质和形貌的影响    刘玉萍;王金桂;周慧静;陈铁红;袁忠勇;

鼠疫爆发与土壤金属离子剧变有关    记者 栾海

生物医学金属离子学术会议在美召开    孙亚丽

仿生不粘锅减少有害金属离子    彤宇 通讯员 沈季

金属离子钝化剂开发前景广阔    吕咏梅

吃火锅时的不宜    吴作

用海藻纤维制成环保服    石磊

我国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及蛋白功能转化研究获进展    白毅

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三类中药“怕”四类西药    薛金福

植酸酶在饲料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 艾晓杰 金凌艳

新萘酰亚胺类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贾丽华

氨基酸、肽及其金属离子复合物构型和性质研究    许雪娥

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    郭明

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其响应行为研究    关健

Nramp2-exo-loop1相关肽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宋元德

棉铃虫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黄小红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酚类有机物的催化臭氧化    曲险峰

香豆素类金属离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扈靖

表面活性剂SDS胶束聚集行为及其机理的研究    吕建晓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在环境分析中的新应用研究    杨清玲

基于BODIPY染料的金属离子水溶性荧光探针的合成与研究    易云瑞

环境中金属离子的荧光探测及可修复研究    张晓敏

金属离子与MP—11相互作用初探    王小锋

不同海水浓度灌溉对菊芋主要成分的影响    杨洪泽

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活性位点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杨娥

金属配合物的薄层色谱特性研究及分离分析应用    张珩

金属离子修饰真丝纤维及纤维性能研究    侯江波

基于SAW传感器的液相金属离子在线实时检测技术的研究    康锋

铝过负荷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与脑内金属离子失衡关系研究    何百成

金属离子及氨基酸与核酸活性位点配位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赵亚英

Baidu
map